湖南省金融改革路線圖浮出水面 擬增4塊金融牌照

2021-01-08 湖南頻道

時刻新聞

—分享—

6月20日晚,星城長沙流光溢彩,樓宇亮化錯落有致。「金融引擎」助力我省又好又快發展。記者 李健 攝

  開欄語
  
  2016年是「十三五」起點,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轉型期的關鍵之年。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金融領域的改革顯得尤為矚目。作為中部經濟大省,湖南金融業處於怎樣的態勢?新形勢下,湖南金融業又做了哪些突圍和努力?從今日起,本報推出「湖南金融新觀察」系列報導,向讀者呈現湖南金融改革發展的創新實踐。
  
  ■記者 劉永濤 潘顯璇 蔡平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湖湘熱土上,金融綜合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
  
  金融改革發展不僅關係到湖南經濟的未來,更關係到企業的彈藥是否充足、老百姓的錢袋子是否豐滿。
  
  放眼全省,對比經濟發達省份,湖南金融的血液還不夠充沛,甚至成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短板。
  
  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行進在又一個五年交替的時空坐標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湖南金融補短板路徑圖已清晰可見——今年以來,湖南成立了金融改革發展領導小組,打出了壯大地方金融產業、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等「組合拳」,湖南金融業正加速突圍。
  
  現狀
  
  湖南金融業尚需補短板

  
  近年來,「金融引擎」在助力湖南又好又快發展中碩果纍纍,但融資渠道單一、本地金融機構實力不強等不足隱現,金融成了湖南必須儘快補齊的短板。
  
  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47.2億元,同比增長8.6%,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穩中有進、穩中趨優態勢。
  
  不過,金融對湖南經濟的支撐力度卻遠遠不夠。
  
  2015年,湖南新增社會融資規模4196.3億元,只佔全國的2.72%。截至2016年6月20日,湖南境內上市公司84家,佔全國總數約2.93%。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超過7000家,湘企為154家,佔比約2.19%。這幾項指標,與我省經濟規模佔全國4.29%的地位嚴重不相稱。
  
  數據表明,湖南融資總量擴大依賴於以銀行為核心中介的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力度偏弱。過去10年中,我省直接融資佔比有6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全省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的23.1%,低於全國0.3個百分點。
  
  「十二五」末,湖南金融體系規模、完備程度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居中,但銀行業整體實力不強。統計顯示,湖南銀行業資產總額排中部第4位,低於湖北,僅相當於河南的72.6%;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合作機構資產總額僅佔全省的7.25%;村鎮銀行年新增貸款額僅相當於河南省的40%。
  
  同時,中部六省中,唯獨湖南尚未成立金融租賃公司,其他部分中部省份還成立了金融消費公司。
  
  此外,我省小貸公司等準金融機構規模偏小,截至2015年末,全省共有小貸公司216家,從業人員3100人,貸款餘額不到180億元,機構數量、從業人數、貸款餘額在中部六省中均排名末位。
  
  牽頭
  
  成立領導小組
  
  引領金融改革

  
  中國金融領域改革一直備受關注,中央屢次強調要「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金融改革刻不容緩。
  
  改革離不開頂層設計。縱觀全國,為了更有效地推進金融改革,多個省份相繼成立了金融改革領導小組。2014年,山東率先成立了金融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湖北也跟進成立了金融改革領導小組。
  
  善弈者謀勢。為加快湖南金融補短板,今年3月14日,我省也成立了金融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面協調推進我省各項金融改革工作,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擔任組長,省政府副秘書長陳仲伯以及省政府金融辦主任石建輝擔任副組長,金融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22個單位的負責人,集結精兵強將,湖南金融改革大幕正徐徐開啟。
  
  此外,省政府金融辦已牽頭制定了我省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湖南省加快金融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全省金融改革的目標、思路、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湖南省「十三五」金融業發展規劃》則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將明確「十三五」我省金融業發展思路,確定銀行、證券、保險業業務發展的關鍵指標和實現路徑。
  
  路徑
  
  深化意識,金改路線圖浮出水面

  
  思之深,則行之遠。今年6月3日,省黨政領導幹部金融管理專題研修班第一期在長沙開班,目的之一就是要從意識開始「補短板」。
  
  開班儀式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作了主題報告,指出近年來我省金融業發展取得較好成績,但存在產業規模較小、發展水平不高、風險隱患增多、發展環境仍需改善等短板。
  
  針對如何補齊金融短板,陳向群在報告中給出了思路:要圍繞將金融業發展成為我省重要支柱產業的目標,著力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壯大地方金融產業;拓寬融資渠道,擴大社會融資規模;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增強金融服務能力。各地要加強對金融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金融管理隊伍建設。
  
  擴容
  
  擬增4塊金融牌照,本土金融機構將擴容

  
  本土金融機構之所以備受重視,除了它是一個城市的金融名片外,還在於它能通過「總部經濟」效應為地區和中心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不過,客觀來說,湖南面臨的現狀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偏少、規模偏小、實力較弱,發展水平遠低於沿海其他省份。
  
  因此,省政府金融辦2016年金融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了要支持本土機構做大做強,推動湖南信託、財富證券、吉祥人壽、長沙銀行及省資產管理公司增資擴股,發展壯大。
  
  目前,我省已擁有長沙銀行、吉祥人壽、華融湘江銀行等多家本土法人金融機構。年內,有望再增加4塊金融牌照,分別是財信控股牽頭成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三一集團牽頭設立的民營銀行,長沙銀行牽頭成立的金融租賃公司,中聯重科牽頭設立的專業財產保險公司,這對湖南構建多元化金融體系將有重大幫助。
  
  探索
  
  農村金融改革初顯成效

  
  金融,一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
  
  2008年3月,我省首家村鎮銀行湘鄉市村鎮銀行開業,運營一年後即實現盈利。截至今年4月,浦發銀行、長沙銀行、滙豐銀行等已在我省設立村鎮銀行31家,覆蓋了我省38個縣(市),年內還有22家村鎮銀行將籌建。
  
  湖南銀監局表示,村鎮銀行是走本土化、專業化、民營化路線,會成為專注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社區性銀行。
  
  「葉子變票子、青山變金山、荒地變寶地、資源變資本」。這是懷化市沅陵縣農村金融改革交出的一份成績單。2011年12月,沅陵縣成為全國首批6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之一,開始多維度推進改革,包括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設立風險基金;成立助農融資擔保公司;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等。
  
  2014年,湖南開始推進農信社改革。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已組建農商銀行73家,另有43家機構啟動改革,產權制度改革進度居全國農信社系統前列。
  
  2012年,在邵陽市隆回縣山界回族鄉朝陽村,農行「助農取款服務點」掛在了村民錢躍民的小店鋪裡,村民不出村就能辦理業務,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這只是我省農村普惠金融的一個縮影,這樣的「村村通惠農工程」,目前已在全省鋪開。

相關焦點

  • 十三五規劃編制加速度 環保大部制改革浮出水面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日有消息稱,國家「十三五」規劃正在抓緊編制,與此同時,圍繞環保「大部制」的機構改革建議和構想也紛紛浮出水面。不過,未來環保大部制改革需要理論和實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以及橫向和縱向的相互結合,才能提出各方普遍接受的方案、時間表和路線圖。
  • 中國電信的金融玩法:借聚合支付造生態 未來將申請更多金融牌照
    此後,其旗下支付清算服務公司中移電子商務成立,推出品牌產品「和包支付」,相繼摘取行動電話支付和銀行卡收單支付牌照,並在後來獲得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許可、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以及受理(線上)牌照等。 對比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金融布局稍晚,但動作更為迅速。
  • 搶跑AT拿到消費金融牌照後,度小滿能否走過「J型曲線」拐點?
    最近,度小滿金融戰略投資哈爾濱哈銀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獲批,以30%股權佔比、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在BAT中率先摘取消費金融這塊寶貴的牌照。消費金融牌照後,度小滿的發展顯露出「J型曲線」模式在討論度小滿的過去、現在、將來之前,不妨先看一個有意思的「曲線」。
  • 螞蟻金融牌照再下一城: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來了 多家上市公司參與
    來源:中國證券報螞蟻金融牌照再下一城!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來了,多家上市公司參與螞蟻科技集團(螞蟻集團)申請消費金融牌照的傳聞,終於實錘了!魚躍醫療8月21日晚間在深交所發布公告稱,擬與螞蟻集團、千方科技、國泰世華銀行、寧德時代、南洋商業銀行及中國華融共同出資80億元在重慶市設立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螞蟻消費金融)。
  • 張一鳴拿下第四張金融牌照!短視頻+社交,有望助力金融布局
    金融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必爭之地:阿里巴巴孵化了螞蟻集團,騰訊有理財通、微眾銀行等,京東有京東數科……而網際網路新貴字節跳動,其在金融板塊的動作也越來越多。剛剛,張一鳴通過合眾易寶拿下支付牌照,這是字節跳動在境內獲得的第四張金融牌照!
  • ASIC已取消Jels金融公司的AFS牌照
    原標題:ASIC已取消Jels金融公司的AFS牌照   澳大利亞證券投資
  • 全能銀行:金融利維坦能否提升國家金融能力?
    造成這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由於政策監管層的多重考慮,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改革大幅滯後於實體經濟的改革(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屬於國有,金融監管類似計劃經濟)。4、順應全球金融監管放鬆的趨勢和潮流,提高維護金融穩定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國家金融能力。站在國際金融監管趨勢角度,因歷史問題與新冠疫情肆虐,實體經濟與金融大背離現象越來越嚴重,中小企業命懸一線,流動性結構性短缺幾乎成為新常態;在這種背景下,全球範圍內的金融監管迎來新一輪寬鬆。
  • 和諧健康申請壽險牌照,第一大股東福佳集團金融版圖或再添一子!
    而五大股東或許不滿足於單一的健康險牌照,正申請壽險牌照。12月21日,據媒體消息,在福佳集團入主後,和諧健康正申請壽險牌照,擬更名為福家人壽,並欲將總部遷至北京。與此同時,除旗下15家分公司外,其計劃在遼寧、天津、河南等地籌建分公司。資料顯示,和諧健康自2006年1月成立以來幾經易主,三度更名。
  • 農村金融改革需走新型合作金融道路
    「普惠金融:探索農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主題分論壇主持人、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開篇就闡明了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我國已經連續多年一號文件是關注三農問題,因此關注與三農有關的農村金融問題以及更加廣泛的普惠金融問題,如今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非常重大的、雖然已經取得很多進展,但還存在許多問題的領域。
  • 「算數」浙江金融助力綠色發展 看哪些人更關注金融?
    打造萬億級金融產業,醞釀錢塘江金融港灣,中國金融版圖正在崛起一塊「浙江高地」。 數據顯示,一季度浙江省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920億元,同比多增1329億元,增量為近5年同期最高值,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全省金融運行呈現「總量多增、結構優化、價格回落」的良好發展態勢。
  • 中儲股份:收購HB集團 打造全牌照期貨交割倉運營商
    投資要點:  事件/新聞:公司15日公告,擬與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實貨貿易集團摩科瑞能源集團合作,擬以6000萬美元(暫估)收購Henry Bath &Son Limited 公司51%股權。  收購標的為國際大宗倉儲商。
  • 中科英華的諾德金融時代
    目前諾德系正在主導中科英華收購第三方資產,實際上就是擬向中科英華注資。  回溯整個過程,諾德系入主中科英華堪稱完美。首先,具備諾德系背景的深圳邦民創投與上海恣景實業、「時節·好雨」資本市場5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整體受讓了中科英華4.99%股權,其中上海恣景實業後來被證實僅僅起到了掮客作用。
  • 神秘交易浮出水面:龐大金融信息誰賣出、誰買入
    金融相關信息可以佔到7成以上。」通過連日多方採訪,記者試圖還原一組金融數據是如何被盜取、流入暗網、被誰交易售出、由誰流出市場的暗網鏈條。龐大數據黑色交易網:金融相關佔比7成以上「暗網售賣數據是有嚴密組織的產業鏈,竊取售賣數據是黑產中隱藏最深的、歷史最悠久的、最成熟的變現方式。」
  • 金融科技樹:各國金融科技政策比較(中)
    在巴西,國家貨幣委員會於2018年4月發布了一項新決議,將直接信貸公司(sociedades decréditodireto,SCD)引入為新型金融機構,其運作需要獲得巴西中央銀行的牌照。該決議將SCD定義為以下金融機構:(i)提供貸款和融資並獲得託收權;[28](ii)僅在電子平臺的基礎上運作;(iii)僅通過股權資本提供資金。
  • 美國金融監管改革藍圖值得借鑑
    在不久前閉幕的達沃斯論壇上,金融巨頭們把矛頭指向了歐巴馬的金融監管新政。如此看來,歐巴馬在新年伊始實施更為嚴厲的金融監管新政,確實觸動了金融巨頭們的神經,震撼了整個華爾街,導致全球股市震蕩下跌。  其實,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一直在致力於金融監管體系改革。
  • 曲線獲牌,「魔性」的金融支付
    【品橙旅遊】2020年正式過去,金融領域的「動蕩」才剛剛開始。繼9月斬獲支付牌照後,攜程又於2020年底有了新動作。近期有消息稱,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新增多條支付類商標註冊信息,分別為「程付通」「程付寶」「攜程寶」,商標狀態均為「申請中」。
  • 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炙手可熱 實質標的稀缺
    在A股市場,一些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股尚無業績支撐,其高成長預期能否兌現?哪些公司蘊含投資機會?證券時報記者日前採訪了海富通收益增長、海富通國策導向股票基金經理黃春雨,華商領先企業基金經理、華商紅利優選擬任基金經理申豔麗以及廣東新價值投資公司投委會主席羅偉廣。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APP、小程序、H5等多端融合的開發、測試、運維、數位化運營等一站式支持,提升移動端開發效率;4)開放平臺解決方案,BigTech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API網關、安全中心、開放業務管控等功能模塊,幫助金融機構快速形成場景融入能力,提升場景接入效率。
  • 中國金融科技東南亞布局走出關鍵一步:PIVOT拿下類公募牌照 可面向...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劉筱攸近三年來,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掘金東南亞市場節奏高頻,其中最熱門的商業模式是信貸服務(主要對印尼、越南等國)和行動支付。現在,牌照門檻更為高的財富管理領域迎來實質性進展——納斯達克上市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旗下合資子公司PIVOT,於24日宣布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CMS)。據記者了解,PIVOT本次獲得的牌照含金量較高,為類公募性質,可面向C端投資者提供智能投顧服務和發行相關產品。截止目前獲得該資格的中國企業僅有少數幾家,比如陸金所和宜信。
  • 張鴻義:見證深圳打響經濟特區金融改革開放的「開山炮」
    本期《對話》,採訪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時任深圳市副市長張鴻義,了解深圳改革開放初期金融政策的發展、引進外資銀行的影響、國有銀行改革的起步、股份制改革探索和創建證券市場等內容,呈現深圳金融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歷史節點以及突破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