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貴月
隆冬時節,在雷山縣永樂鎮喬配村的天麻種植基地裡,數十名農戶正在林間忙著採挖天麻。到今年3月,預計永樂鎮天麻種植基地收入將達200萬元。
「每天都有10多名群眾來基地採挖天麻,兩天的時間,我們挖了1040斤,按公司保底價回收每斤15元,現在就有15600元,我們還有2萬多平方米沒有挖。」喬配村黨支部書記餘鵬說。
2019年底,通過政府統一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永樂鎮引進1070畝天麻種植項目,其中,喬配村佔1000畝,喬歪村佔70畝。「我們在這裡幹活每天掙120元。」在天麻基地就業的村民王富美說。
天麻只是永樂鎮促林生金的產業之一。永樂鎮現有林地28.8萬餘畝。該鎮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科學謀劃林下經濟產業布局,突出特色高效和綠色生態,重點發展林下菌、中藥材、林下雞、林下蜂等產業,走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致富新路。
近年來,永樂鎮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方向,瞄準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林下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對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的農戶採取「以獎代補」、小額信貸等政策扶持。
截至目前,該鎮養殖面積1400餘萬畝,林下養雞存欄2萬餘羽、特色山羊700餘頭、稻田養魚300餘畝;以「以獎代補」方式,大力發展天麻、丹參、吳茱萸、大血藤等多種中藥材種植4450餘畝,烏杆天麻2070餘畝,筍用竹4900餘畝,茶葉種植2萬餘畝。
接下來,永樂鎮將充分發揮「產業技術專家」「技能型黨員」等人才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對群眾進行培訓,打造一批有豐富林下種植養殖經驗,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發展規模的大戶作為典型,帶動林下經濟的發展,逐村落實村級百畝林下經濟示範基地。
同時,持續探索「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籤訂訂單協議,拓寬銷售渠道;強化黨建引領,把村幹部、致富能人、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等懂農業、懂市場、愛農村的各類人員組織起來,培育成產銷對接主力軍,大力發展村級電商服務站,實現電商服務站全覆蓋,將生產與銷售結合,真正讓林下經濟產業成為「聚寶盆」。
【來源:貴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