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縣永樂鎮:林下經濟成綠色「聚寶盆」

2021-01-08 瀟湘晨報

通訊員 王貴月

隆冬時節,在雷山縣永樂鎮喬配村的天麻種植基地裡,數十名農戶正在林間忙著採挖天麻。到今年3月,預計永樂鎮天麻種植基地收入將達200萬元。

「每天都有10多名群眾來基地採挖天麻,兩天的時間,我們挖了1040斤,按公司保底價回收每斤15元,現在就有15600元,我們還有2萬多平方米沒有挖。」喬配村黨支部書記餘鵬說。

2019年底,通過政府統一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永樂鎮引進1070畝天麻種植項目,其中,喬配村佔1000畝,喬歪村佔70畝。「我們在這裡幹活每天掙120元。」在天麻基地就業的村民王富美說。

天麻只是永樂鎮促林生金的產業之一。永樂鎮現有林地28.8萬餘畝。該鎮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科學謀劃林下經濟產業布局,突出特色高效和綠色生態,重點發展林下菌、中藥材、林下雞、林下蜂等產業,走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致富新路。

近年來,永樂鎮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方向,瞄準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林下經濟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對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的農戶採取「以獎代補」、小額信貸等政策扶持。

截至目前,該鎮養殖面積1400餘萬畝,林下養雞存欄2萬餘羽、特色山羊700餘頭、稻田養魚300餘畝;以「以獎代補」方式,大力發展天麻、丹參、吳茱萸、大血藤等多種中藥材種植4450餘畝,烏杆天麻2070餘畝,筍用竹4900餘畝,茶葉種植2萬餘畝。

接下來,永樂鎮將充分發揮「產業技術專家」「技能型黨員」等人才的作用,有針對性地對群眾進行培訓,打造一批有豐富林下種植養殖經驗,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發展規模的大戶作為典型,帶動林下經濟的發展,逐村落實村級百畝林下經濟示範基地。

同時,持續探索「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籤訂訂單協議,拓寬銷售渠道;強化黨建引領,把村幹部、致富能人、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等懂農業、懂市場、愛農村的各類人員組織起來,培育成產銷對接主力軍,大力發展村級電商服務站,實現電商服務站全覆蓋,將生產與銷售結合,真正讓林下經濟產業成為「聚寶盆」。

【來源:貴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惠東林下空間成天然「聚寶盆」
    惠東森林資源豐富在當地的保駕護航下,惠東的山林活力愈發蓬勃。12月17日,惠東縣舉辦「加強林業保護建設 共享綠色惠民成果」新聞發布會,惠東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偉彬表示,「十三五」期間,惠東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和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厚植綠色生態優勢。
  • 退耕還林 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退耕還林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盛夏,波峰浪谷的綠色延安,紅棗、蘋果、香梨碩果盈枝,側柏、刺槐、苜蓿滿目蒼翠。後來,由於歷經戰亂、自然災害、墾荒、放牧和亂砍濫伐,延安的生態遭到了嚴重破壞,「種一茬莊稼、脫一層皮,下一場暴雨、刮一層泥」成了延安的真實寫照。據統計,在過去延安每年注入黃河的泥沙量高達2.58億噸,給黃河下遊造成極大壓力。
  • 麻江:下好林下經濟這盤棋 「沉睡」資源變鮮活資產
    十一月,瑟瑟秋風掃過,萬物開始凋零,有了新的變化,黔東南州麻江縣林下經濟發展也如此。  2018年來,麻江借「林」發力,做足「林」文章,發展中草藥種植、特種養殖等林下經濟,探索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脫貧新路後,每年變化喜人。
  • 遵義打造綠色經濟 小辣椒成大產業
    據了解,當地實行「企業 合作社 農戶」的組織模式,由企業負責土地流轉、辣椒品種選定、籤訂保護價收購合同、協調有機認證以及年度分紅;合作社負責集中育苗、組織生產管理、實施有機種植、集中田間收購、烘乾以及勞務工資發放;農戶在合作社的統一管理下,參與種植和採收。"以前種了還要找買家,現在只管種,銷售不愁、價錢不愁。」
  •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在永樂鎮北橫流村
    原點下面一大圈圍牆,沒有了小滿時節,微風下一大片應該已經泛黃的麥浪,也就少了些許生機。 北橫流村、大地原點,這裡有我的童年。 打開電腦,搜一下,網絡對於大地原點的介紹卻大多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位於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 涇陽縣人暈了,大地原點周圍人暈了,北橫流村人就更暈了!
  • 中林聯合綠色公益行:植樹固碳,綠色減排
    上海2010年3月1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低碳經濟是2010年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植樹固碳則是較有效的固碳減排方式。在目前日益惡化的全球生態環境下,林木的碳匯功能正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與重視。親手栽種一棵樹,就能為固碳減排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 十部門:全面推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年初級產品產量達2500萬噸,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達1萬億元。意見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堅持深化改革,落實財稅金融投資等政策,提高相關產業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吸引力。
  • 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堅持綠色發展,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協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富民,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堅持綠色發展,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協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富民,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供給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優化資源管理制度供給,科學規劃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布局
  • 十部門聯合發文鼓勵符合條件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企業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蘇詩鈺11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為推動科學高效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
  • 雷山縣301疊螺機主要有哪些
    雷山縣301疊螺機主要有哪些 ,「w2se3」  宜興市森諾特環保是生產301疊螺機、疊螺汙泥脫水機和疊螺式汙泥脫水機的301疊螺機廠家,歡迎廣大客戶前來參觀考察,共同為環保事業做一份貢獻。    301疊螺機本文通過對比德的小編介紹了每個人的相關優勢。
  • 【要聞】這份《意見》 關乎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
    【要聞】這份《意見》 關乎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 2020-11-25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全面推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年初級產品產量達2500萬噸,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達1萬億元。  意見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
  • 西部發現「詭異黑洞」,如今成造福14億人「聚寶盆」
    西部發現「詭異黑洞」,如今成造福14億人「聚寶盆」。在全盛時期,羅布泊由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河流匯聚而成。隨著羅布泊面積的減少,樓蘭古城終於成為了廢墟。據說可以造福中國的14億人口,這個聚寶盆就是羅布泊,如今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之後
  • 十部門發文推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11月24日電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有關標準體系基本涵蓋主要產品類別,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的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完善,產業規模化、特色化水平全面提升,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
  • 市林業局:讓綠色引領鄉村振興
    以綠色產業夯實鄉村的「根」「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了嶄新動能,生態優勢逐漸轉變為經濟優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逐漸變為現實。華麗轉身,生態旅遊打頭陣。今天的永州越來越多的人嚮往田園風光,周末美麗鄉村遊已是常態。
  • 陝西涇陽永樂鎮,蕎面餄餎,辣味濃香,別有一番滋味
    涇陽永樂鎮,蕎面餄餎,辣味濃香,別有一番滋味。辦事,經過涇陽永樂鎮,已是中午快一點。四顧街道,招牌有手擀麵、剪刀面、刀削麵、三秦面莊等,不愧為吃麵大省,尤其是這關中腹地,對一個地道的老陝,那真是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