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讓你更聰明的5個科學概念

2021-01-18 三聯生活周刊


「事實不能用比事實本身更詭異的假設來解釋,在眾多的假設中,最平淡無奇的一種將會被採納。」

Edge網站每年邀請一批知名科學家回答一個年度問題。2011年的年度問題是:哪些科學概念能讓你更聰明?(直譯是:哪些科學概念能改進所有人的認知工具箱?)

它可以出自邏輯學、經濟學等任何學科,但必須精煉且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於是各種效應和法則被揪了出來,如哥白尼原則、比較優勢法則、定勢效應、路徑依賴。

《那些讓你更聰明的科學新概念》(約翰·布羅克曼 編)

匈牙利認知科學家丹·斯珀伯說,圓形的數字是文化吸引子,因為它們更容易被記住,而且提供了更好的級別象徵。所以我們會慶祝結婚20周年紀念日、第100期期刊的發行和第100萬份銷售記錄。而且這也創造了一些特殊的價格文化吸引子,即低於這些邊界性的數字就可以避免更高的級別,如9.99或9990元的價籤。

你是不是覺得煮咖啡時總是香味誘人,但喝起來卻味道一般?美味為什麼總是跟舌尖聯繫在一起?洗髮水真能能讓頭髮變得更柔順嗎?破解這些謎題需要了解我們的感知的複雜性。

倫敦大學高級研究學院巴裡·史密斯說,我們有兩種嗅覺:一種是以吸入為標準的外部嗅覺,它讓我們在環境中發現食物、捕獵者和煙;另一種是呼氣之後產生的內部鼻後嗅覺,它讓我們能夠判斷食物的品質,然後決定是接著吃還是扔了它。



不同的嗅覺會帶來不同的愉悅感:外部嗅覺會讓我們產生對美味的期待,而內部嗅覺會讓我們得到滿足。但是期待並非總能得到滿足。所以煮咖啡時總是香味誘人,但喝起來卻味道一般。有趣的是,巧克力總是聞起來和吃起來味道一樣,因為它總能滿足我們對味道的期待。

在感覺體驗中,多重感覺很常見。在劇場裡,我們不僅用耳朵聽,也用眼睛對劇場的聲源進行定位——儘管我們坐在環繞立體聲的劇場裡,卻仍可以「聽見」聲音是從屏幕上演員的嘴裡發出來的,這就是所謂的腹語式效應,就像我們內部的鼻後嗅覺被認為是因咀嚼而產生的味覺。感覺之所以被定位在口腔裡,是因為我們的咀嚼和吞咽活動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讓我們認為嗅覺就發生在那裡。

另一種多重感官來源於跨通道效應。洗髮水的香味會讓頭髮「摸起來」更柔順;紅色飲料「喝起來」是甜的,淺綠色的飲料「喝起來」是酸的。

哲學家麗貝卡·戈爾茨坦說,對於某個現象有無窮無盡的可能解釋,選擇的標準是:越簡單約好、與已有信念一致、沒有什麼特別設定、能解釋絕大多數現象。美國邏輯學家皮爾士說過:「事實不能用比事實本身更詭異的假設來解釋,在眾多的假設中,最平淡無奇的一種將會被採納。」


耶魯大學教授謝利·卡根在他的「死亡哲學」公開課上說,如果設定某種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的存在,能幫助我們最佳地解釋用其他方法無法解釋的事物,我們就推論說它是存在的。這種論證被稱為「最佳解釋推論」。比如我們相信存在著病毒和細菌,因為這樣我們就能解釋人們為什麼會生病。其他事物如魔鬼也能解釋為什麼人會生病,但不是最佳解釋。同理,為了解釋人的特徵,並不需要設定靈魂的存在,靈魂不是對一些現象的最佳解釋。

數學家、經濟學家埃裡克·溫斯坦說,摔跤界的做戲(kayfabe)支撐起了這個數十億美元的假象帝國。因為職業摔跤是一種模擬運動,競技場上的選手實際上都是一個可以叫做摔跤聯盟的封閉系統的合作者。選手在摔跤聯盟中選擇對手。他們儀式化的肉搏幾乎都是協商和編排好的,因此大大降低了受傷或死亡的風險。


大多數現代體育的愛好者都知道職業摔跤的偽運動本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來源於一種失敗的真實運動——鎖擒式摔角,它消失於20世紀初。鎖擒式摔角比賽中可能幾個小時都沒什麼好看的動作,而且被下注最多的選手可能最後突然嚴重受傷。這種運動有兩個特徵:參與者會遇到偶然發生但極其嚴重的風險,而且觀眾和參與者都會覺得單調無聊。為了給大眾製造一種觀賞度高的形式,同時消除危險,做戲由此誕生。

我們生活中許多最重要的系統,如戰爭、金融、愛情、政治和科學,都有上述兩種特徵,因此做戲成了它們的重要內容。

美國生物學家保羅·邁爾斯說,中庸法則能讓人們更好地理解他們在宇宙中的意義。中庸法則就是,你並不特別:宇宙不會圍繞著你運轉,地球也不是什麼優等星球,你的祖國不是天賜的完美國度,你也並非什麼精心策劃的生命,而你中午剛吃過的金槍魚三明治也不是故意讓你消化不良的。



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都只是基於宇宙中無常的自然法則,這樣的法則不會對你有所偏愛。根據遺傳與生物學原則,當你父母生下你之後,你就是一個解剖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人了。但至於你是男還是女,是高還是矮,眼睛是棕色還是藍色,早在基因大洗牌的減數分裂時就決定了,生命是險象環生的受精大賽的勝出者。

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羅伯特·薩波爾斯基說,八卦主義(Anecdotalism)算不上一個真正的科學概念,但它是一個有用的概念。它是一種潛在的失真與扭曲。「你是否在聽從科學建議,減少三餐中的飽和脂肪攝入?還是說你朋友的叔叔三餐只吃豬肉皮,110歲了還能舉重?你相信20世紀人類壽命延長了嗎?」

我們必須承認八卦的強大吸引力和它帶來的認知滿足。因為人類大腦中存在負責面部識別的大腦腦區,我們可以從別人的面部發現特殊的力量。但是,非本能的、不怎麼吸引人的統計模型和變量通常能教會我們更多。

計算神經學家特倫斯·謝諾沃斯基說,十進位能幫我們理解廣闊的時空。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秒?10的9次方秒。如果你每一秒能賺一塊錢,你就會變成億萬富翁。


全球GDP總值是多少?10的14次方美元。

我們的大腦裡有多少個突觸?10的15次方個。

如果大腦中的每個突觸都是一美元的話,整個大腦的財富能支撐10年的全球經濟。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每秒激活一次,能傳輸1000兆字節,比網際網路骨幹網的帶寬還要大。

太陽還將發光多少秒?10的17次方秒。

(圖片來自網絡)

回顧往期可點擊: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時尚無主義」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政治科學》讀書筆記:釐清概念
    政治科學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們需要先分清概念:政治學,政治科學和政治哲學。
  • 這10個小技巧讓你讀書更有效率
    科學家實證的10個小技巧:讓你讀書更有效率Our brain can potentially memorize 2.5 petabytes of information, which is roughly the
  • 如何變聰明的5個方法
    素描、雕塑、油畫和其他藝術活動可以釋放你創造性的一面,擴展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有創造力的大腦可以跳出思維定勢,找到更高效的方法來完成工作。學習數學。學習如何做心算或快速計算。數學所需的思考會讓你的大腦努力工作,並幫助你建立聯繫,幫助你更好更快地思考。寫故事或詩歌。創造性寫作迫使你的大腦致力於創造情景、對話、人物和環境。這將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思考者,並幫助你處理信息。
  • 《窮查理寶典》讀書筆記
    讀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不同平臺上看到許多人推薦過這本書;二是這本書在微信讀書上有20多萬人讀過,且評分高達9.0。以自己在微信讀書上的經驗來看,閱讀量上萬且評分在8.5以上的書大部分值得一讀。查理說:「我本人是個傳記愛好者。我認為當你試圖讓人們學到有用的偉大概念時,最好是將這些概念和提出它們的偉人的生活與個性聯繫起來。我想你要是能夠和亞當·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經濟學肯定可以學得更好。和『已逝的偉人』交朋友,這聽起來很好玩,但如果你確實在生活中與那些有傑出思想的已逝的偉人成為朋友,那麼我認為你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
  • 掌握六個步驟,做好讀書筆記
    在做讀書筆記時,許多人都是書上有什麼,就摘抄什麼,其讀書筆記充其量只是一個摘抄本。有的人雖然記著讀書筆記,但只是在讀書時記下了,之後再也沒有翻過,更談不上去整理和複習,去應用了。這樣的讀書筆記絲毫沒有什麼用處,最終使讀書筆記成了一種形式和一種浪費。把書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才能體現讀書筆記真正的價值和作用。那麼,如何記讀書筆記?
  • 統計學 5 個基本概念,你知道多少?
    象柱狀圖這種基本的可視化形式,會給你更加全面的信息。但是,通過統計學我們可以以更富有信息驅動力和針對性的方式對數據進行操作。所涉及的數學理論幫助我們形成數據的具體結論,而不僅僅是猜測。 利用統計學,我們可以更深入、更細緻地觀察數據是如何進行精確組織的,並且基於這種組織結構,如何能夠以最佳的形式來應用其它相關的技術以獲取更多的信息。
  • 讀書的4個好處,寫給不愛讀書的你
    如果有人問你讀書有什麼好處,你能回答得上來嗎?又能說出讀書有幾個好處呢?這個問題對於不愛讀書的你,可能勉為其難,因為當你意識到了讀書的好處,自然就愛上了讀書。作為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我列出了讀書的以下4個好處:一、讀書讓你勝任不同的工作崗位自從學校畢業之後,極少有人能夠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社會上也沒有對口的工作崗位可供選擇,因此每個人都得通過讀書和學習來適應不同崗位的能力要求,你也不例外。
  • 範疇的定義▏與百家號讀書小徑對話:範疇的概念是什麼
    在百度百家號中偶然看到「讀書小徑」寫的《哲學中的範疇的概念是什麼?》的文章,很有思緒,於是便想與讀書小徑一聊「範疇的定義」。讀書小徑: 康德說過一句話,「人為自然界立法」。這裡主要說的就是關於範疇的知識,什麼是範疇呢?它來源於希臘文「Kategorie」。
  • 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比愛因斯坦智商高出150,1歲就會讀書寫字
    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比愛因斯坦智商高出150,1歲就會讀書寫字美國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等科學理念,一直以來都被各國科學家所承認,並獲得了科學實驗的證實。人們因為愛因斯坦在研究科學理論上的巨大成就,使得大多數人認為愛因斯坦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
  • 應該多讀書的10個理由
    閱讀那是極好的:應該多讀書的10個理由 The more books you read, the better your life will be. If you don't believe me, please consider these twelve compelling reasons to read more books.
  • 小孩不夠聰明教腦三法,科學活化兒童大腦,學渣變學霸
    也許他的行為還不夠聰明,只是你沒幫他激活他的大腦。知名腦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激活孩子的大腦並不困難,只需要三種方法。並非別人家的孩子都有變聰明的秘訣,而是我們的父母自己沒有掌握科學地激活孩子大腦的三個方法。小孩不夠聰明教腦三法,科學活化兒童大腦,學渣變學霸。人腦到底有多少能量?
  • 科學與科學(Science)是兩個並不等同的概念
    一、分清「科學」與「科學(Science)」的區別現代漢語的「科學」概念,來自英語Science,但是,在現代漢語的實際應用中,現代漢語語義的「科學」概念的內涵,要大於源自英語Science的科學概念,二者是不對等的。現代漢語語義的「科學」概念,涵蓋了所有一切對真實的認識與應用,所以,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認為中國古代是有「科學」的。
  • 貴人語遲,還是早說話更聰明?腦科學中的「布羅卡區」告訴你答案
    也引發了很多家長的思考,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早說話早聰明。貴人語遲,還是早說話更聰明?腦科學中的「布羅卡區」告訴你答案其實,從大腦中的布羅卡區來看,其決定著孩子語言發育的速度,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成為一隻小百靈鳥,都歸功於布羅卡區。而孩子們語言發育速度的差異,也是源自於布羅卡區的發育速度。
  • 左撇子不代表更聰明,想要科學開發左右腦,你得抓住黃金期!
    一直以來,民間都流傳過一個說法:左撇子的孩子更加聰明。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不能一概而論。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與右腦,右手右腿歸左腦掌控,左手左腿歸右腦掌控,很顯然,左撇子的孩子對於右腦的開發程度,會更高。可這並不代表更聰明。
  •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錯過影響學習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一、口的敏感期(0-1歲)孩子大約在1個月左右,就開始無意地將手塞進嘴巴裡,到了3個月的時候更明顯,經常吃小手。二、空間敏感期(7個月-2歲)孩子7個月到2歲這段時間,會發現孩子突然出現很多「毛病」,扔東西就高興、喜歡滿地爬、喜歡翻東西、喜歡把擺好的積木一把推倒還衝你笑!躲進狹小的空間,鑽進床底下。明明站得顫顫悠悠,還要爬樓梯、爬欄杆,讓家長很是不省心。到了2歲從高處往下蹦,不在平地走,真是愁壞了不少媽媽們。
  • 為什麼猶太人特別聰明?知道這些情況你會感到震撼!
    在其它頂級國際科學獎項中,這個比例甚至更高,比如綜合類:獲得38%的美國國家科學獎、25%的京都獎。數學類:獲得27%的菲爾茲獎、38%的沃爾夫獎。信息類:獲得27%的圖靈獎、37%的香農獎、42%的諾依曼獎;在非科學領域,猶太人還拿走了12%的諾貝爾文學獎、1/3以上的普立茲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
  • 代表右撇子問個問題:左撇子,你真的比我更聰明?
    提到左撇子,覽覽就想起小時候總被誇聰明的左撇子同桌。「那你肯定很聰明!你從小就這樣嗎?你是不是做什麼都用左手?」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左撇子就跟聰明劃上了等號。是因為全世界只有10%的人是左撇子?左撇子的悲傷你不懂......「吃飯等別人先坐好再找最邊上的位置坐怕影響大家,過地鐵每次都要擰著刷卡,每次上廁所因為紙簍在右邊都得......」
  • 自然界5種最聰明的生物
    動物,作為人類的好朋友,在他們眼裡,我們這些用雙足走路的生物或許是最聰明的,那麼動物世界裡又有哪些特別聰明的物種呢?本期盤點5種最聰明的動物!章魚,你可能是通過「吃貨文化」了解的這種軟體動物,但是它們除了是一道美味之外,還是特別聰明的生物。
  •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韓焱·精英思維訓練營》《Nod Young·設計思維課》《檀林·創業思維課》16.對話最偉大的頭腦《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世界因何美妙而優雅地運行》《人類思維如何與網際網路共同進化》《那些讓你更聰明的科學新概念
  • 有的人聰明? 這是遺傳的嗎?
    生活在環境不好的孩子,有的地方與世隔絕,代代沒文化,又勤勞幹活,有的地區沒有三通, 為了生飢 小孩子在地裡幹活,孩子們讀書少,見識也少,好多小孩子玩具都沒玩過,所以理解能力和判斷力都很差,感覺他們很笨。如果有條件,他們也很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