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在武漢(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新冠肺炎死亡率比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季節性流感都高,有症狀病人的死亡風險(symptomatic case-fatality risk, sCFR)與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相當,顯著高於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據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官方微信介紹,這篇關注新冠肺炎疾病負擔和臨床嚴重性的論文,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近期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
研究結果表明,武漢新冠肺炎的發病率為796/100,000(95% CI: 703-977),就診率為489/100,000(95% CI: 472-509),住院率為370/100,000 (95% CI: 358-384),死亡率為36.2/100,000(95% CI: 35.0-37.3)。
作者介紹,新冠肺炎住院率超過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3.1倍,是季節性流感的1.8-2.6倍;新冠肺炎死亡率比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季節性流感都高。與流感不同,新冠肺炎的住院負擔隨年齡增加而增高,在老年人中最高。
在住院病人的死亡風險(hospitalization-fatality risk, HFR)方面,新冠肺炎的HFR為9.77%,高於2009年甲型H1N1流感。總體sCFR為4.54%,與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sCFR相當,這一數字大大高於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數字。
「既往兩次流感大流行中,低齡人群的死亡風險較高,但對新冠肺炎而言,60歲以上老人死亡風險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人群(9.09% vs. 0.36-1.97%)。」作者介紹。
作者表示,研究結果表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武漢市新冠肺炎的臨床嚴重性和疾病負擔超過了季節性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臨床嚴重性堪比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與流感的年齡模式不同,新冠肺炎的疾病負擔和臨床嚴重性在老年人中最高,而在兒童中較低。
不過作者也在論文結尾強調,前述評估結果針對武漢市的第一次新冠肺炎流行(為期約4個月),且這次流行通過強有力的幹預措施得到控制。如果流行反彈,疾病負擔或將會增加。
南都記者宋承翰 發自北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