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武漢疫情臨床嚴重性堪比1918年大流感

2020-10-30 瀟湘名醫

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在武漢(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新冠肺炎死亡率比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季節性流感都高,有症狀病人的死亡風險(symptomatic case-fatality risk, sCFR)與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相當,顯著高於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官方微信介紹,這篇關注新冠肺炎疾病負擔和臨床嚴重性的論文,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近期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

研究結果表明,武漢新冠肺炎的發病率為796/100,000(95% CI: 703-977),就診率為489/100,000(95% CI: 472-509),住院率為370/100,000 (95% CI: 358-384),死亡率為36.2/100,000(95% CI: 35.0-37.3)。

作者介紹,新冠肺炎住院率超過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3.1倍,是季節性流感的1.8-2.6倍;新冠肺炎死亡率比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季節性流感都高。與流感不同,新冠肺炎的住院負擔隨年齡增加而增高,在老年人中最高。

在住院病人的死亡風險(hospitalization-fatality risk, HFR)方面,新冠肺炎的HFR為9.77%,高於2009年甲型H1N1流感。總體sCFR為4.54%,與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sCFR相當,這一數字大大高於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數字。

「既往兩次流感大流行中,低齡人群的死亡風險較高,但對新冠肺炎而言,60歲以上老人死亡風險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人群(9.09% vs. 0.36-1.97%)。」作者介紹。

作者表示,研究結果表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武漢市新冠肺炎的臨床嚴重性和疾病負擔超過了季節性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臨床嚴重性堪比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與流感的年齡模式不同,新冠肺炎的疾病負擔和臨床嚴重性在老年人中最高,而在兒童中較低。

不過作者也在論文結尾強調,前述評估結果針對武漢市的第一次新冠肺炎流行(為期約4個月),且這次流行通過強有力的幹預措施得到控制。如果流行反彈,疾病負擔或將會增加。

南都記者宋承翰 發自北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洪緯|1918年大流感時期的洛克菲勒研究所
    始發於1918年春季的那一波流感是溫和的,第二波則來勢兇猛,重點攻擊青壯年。有的患者的症狀相當嚴重,身體發紫發黑,黏膜嚴重出血,甚至引發七竅流血,如同中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宣戰之後,為了鼓動軍隊士氣、動員民眾投入世界大戰,美國政府實行了嚴格的新聞審查制度。疾病爆發初期,各地政府瞞報疫情,使得大流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之中一開始就站在了勝利那一端。
  • 校園防疫:1918大流感期間美國學校的「安全掙扎」
    不得不說,在易感人群保護、疑似病例檢測條件幾乎為「零」的1918年,人員集中的學校確實容易孳生「毒窩」。同時,在1918年10月,也即美國大流感高峰「黑色十月」的新聞裡,校醫、學校護士因患流感而外出就醫之事屢見不鮮。1911年前後,美國公立學校衛生工作較之先前的最大進展便是全面增配校醫。由此可見,1918大流感期間美國學校醫護人員大量患病帶給學校防疫的危害難以估量。
  • 不只醫藥事:1918大流感下美國的「口罩社會史」
    1918大流感爆發後,美國醫學界很快查明此次疫情可以通過飛沫傳播,針對該理論設計的「清潔空氣」療法(clean air therapy)也得到了多方認可。為防範疫情擴散加劇,美國醫學界有識之士開始敦促民眾佩戴口罩。
  • 為什麼1918年大流感如此致命?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科學追蹤史
    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嗎?」顯微鏡下的抗原檢測顯示,「露西」和那名留下肺部組織的士兵一樣,都是死於甲型流感。陶本伯格把病毒分離出來,使用儀器打碎,然後對病毒片段進行基因序列的檢測。再結合一開始的研究數據後,1918 大流感的全部基因數據躍然紙上。
  • 科學唱戲,商業變聲:1918大流感「間冰期」的全民危機
    1918年10月,美國遭受大流感重創,發病、病死率均居高不下,駭人聽聞。這段後來被醫學史定名為「黑色十月」的慘痛光景,給美國社會留下難以彌合的巨大創傷。1919年,美國迎來了1918大流感「間冰期」。與此同時,一場由「黑色十月」後瀰漫的,全民危機感發酵的,科學唱戲、商業變聲的大流感社會活劇揭開了大幕。
  • 高度懷疑新冠病毒來自1918年大流感的延續
    新冠病毒越來越像是又一次大流感。1918年,美國堪薩斯州發生一種致命的病毒(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之後該病毒肆虐全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世界範圍內的死亡人口達到2500萬以上。西班牙流感成為了世界上傳播最廣致死性最高的一次傳染性疾病。
  • ...首次製造出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期流感病毒的3D結構模型...
    2018年7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病毒樣顆粒(VLPs)是一種基於蛋白質的結構,其能模擬病毒並與抗體進行結合,由於VLPs並不具有感染性,因此其或許就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疫苗應應對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等;目前關於流感VLPs的細節研究人員認識非常少,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
  • 中國研究:流感合併新冠感染將令病毒更易入侵人體,複製量增加1萬倍
    前者是1918年導致全球5000萬人死亡的大流行的罪魁禍首,後者導致1968年約100萬至400萬人死亡。在將先感染上述病毒的細胞暴露於新冠狀病毒後,研究人員發現只有甲型流感病毒會使感染加劇。這種情況幾乎發生在所有人類細胞中,但最嚴重的是來自肺部表面的細胞,其中SARS-CoV-2複製增加了1,000到10,000倍--具體數字取決於感染流感的強度。
  • 鏡子 | 美國,1918,從一艘船開始
    年的美國大流感簡直是一面鏡子。剛才提到的舊金山,在控制住流感疫情,發出可以摘下口罩的警報後,只過了短短兩個星期,下一輪流感便接踵而至。這使人們更加相信,口罩是毫無用處的東西。有個新寡的妻子給《美國醫學協會雜誌》寫信稱,自己的丈夫去世前,獨自一人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兩周,上個月死於流感。她說:「我能不能問一下,為什麼沒有任何期刊或者公開報紙,提及這些在與流感作鬥爭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生命的人?難道他們不是英雄嗎?」據統計,1918年的北美,有兩千多名醫生死亡,死於流感症狀的,至少也有千人。
  • 近代史上你所不知道的流感大流行,最終是靠疫苗結束的嗎?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第二年還建起了世界流感中心,來協調世界各地對於該病的應對,讓世界上45個國家的實驗室能夠共享信息。之後,隨著航空業的發展,世界日益縮小,大流感基本上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戰後,在1946年至1949年,流感再一次暴發;1957年也出現了疫情;下一次流感暴發則出現在1968年。
  • GSK拋出流感疫苗Fluarix出色III期數據!助力兒童抵禦流感
    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以來到現在的2018年,100年間人類先後經歷了四次大規模流感流行,每次都造成大量患者死亡,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毒的高度變異性給其治療及預防帶來了挑戰,進而流感病毒有可趁之機,造成數次流感大爆發,尋找一種廣譜的抗病毒藥物或流感疫苗成為各大藥企及科研人員的方向。
  • 西班牙流感 100 周年:人類遭遇過什麼,又改變過什麼?
    正如美國歷史學家 約翰·M·巴裡在 2004 年出版的那本著名的《大流感: 歷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詩》所言:1918 年大流感的始末不是一個簡單的關於毀滅、死亡和絕望的故事,也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如何與自然強加於人類社會的災難作鬥爭的故事。
  • 1918大流行給出了警示
    隨著COVID-19大流行感染人數在美國創下新高,2020感恩節該如何度過?其實,1918年大流行期間感恩節的經歷已經給世人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和教訓 從1918年11月下旬開始,一種致命的流感病毒在短短幾個月內殺死了近30萬美國人。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流感之一,最終感染了全球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人數超過5000萬。
  • 世界流感日:專家談中醫藥防治流感的價值
    本次大會以「加強流感控制,應對COVID-19大流行」為主題,會上王辰院士、高福院士,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組織代表,中國和美國等國流感防治專家就整合COVID-19和流感大流行防控策略、中醫藥治療流感的臨床價值等內容進行了專題報告。
  • 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和流感病毒的分類
    德國依仗兵力優勢率先進攻沾到了便宜,但是萬萬沒想到,第一波流感疫情橫掃德軍前線。到1918年5月,有超過100萬德軍染病,每天都增加好幾萬人。此時法國發動反擊,德國士兵在流感和英法美的聯合攻擊下痛苦不堪,不得已輸掉了戰爭。德國參謀在給德皇的報告裡說,德國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流感失掉了戰爭,但實際上,英美雙方也飽受流感的困擾,甚至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染上了流感臥床不起。
  • 【健康】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和流感病毒的分類
    德國依仗兵力優勢率先進攻沾到了便宜,但是萬萬沒想到,第一波流感疫情橫掃德軍前線。到1918年5月,有超過100萬德軍染病,每天都增加好幾萬人。此時法國發動反擊,德國士兵在流感和英法美的聯合攻擊下痛苦不堪,不得已輸掉了戰爭。德國參謀在給德皇的報告裡說,德國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流感失掉了戰爭,但實際上,英美雙方也飽受流感的困擾,甚至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染上了流感臥床不起。
  • GCP專家分享,疫情大考下的臨床研究
    目前,疫情形勢趨緩,各地相繼開始復產復工,臨床研究機構也在逐步恢復運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秦群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機構辦丁雪鷹主任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機構辦周健主任,與我們共同回顧和總結醫院機構辦在疫情期間針對臨床試驗採取的幹預措施,各位主任為疫情管控之下,臨床試驗的安全有序開展給予指導和建議的同時,也分享了當前形勢下,臨床試驗信息化建設的看法。
  • 1918大流感(2):大流感從何而來
    西班牙大流感既然和西班牙沒關係,那麼,它到底哪來的呢?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繫後臺。 《返樸》,科學家領航的好科普。
  • 這次疫情,武漢P4實驗室做了什麼
    因為武漢P4實驗室是2003年SARS疫情爆發後,我國政府為增強應對重大新發、突發烈性傳染病的防控能力,從保障我國人口健康和國家生物安全的戰略出發所建成的全球生物安全等級最高的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簡稱武漢P4實驗室);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簡稱武漢病毒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 獨家| 武漢封城建議者:向武漢人民致敬,向援助武漢的人致敬
    幾千年來沒有一個國家成功過鳳凰獨家 | 曾光:醫改10年實際是公共衛生滑坡的10年獨家 | 曾光回憶防控甲流往事:美國同行笑話我們,不就是流感嗎?第一條,美國以舉國體制來應對傳染病大流行,是一百年以來的第一次,上一次流行是1918-1919年,即西班牙流感流行,以後無論發生多少傳染病流行公共衛生事件,都來的沒有這麼急,規模也沒有這麼大,總而言之通過衛生系統就控制了,不需要政府走到前臺來,不需要舉國應對,所以我說美國是第一次。但是中國就不是了,我們是17年以來的第三次,有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