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誌介紹了EBRAINS人腦圖譜的核心

2021-01-08 生物幫

地圖集的特徵是接近250個結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均基於10個大腦的分析。超過24000個極薄的大腦區域被數位化,以3D形式組裝並由專家進行製圖。作為歐洲人腦項目新的EBRAINS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地圖集充當了以空間精確的方式連結有關大腦的不同信息的界面。由Katrin Amunts教授領導的德國研究人員現已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新的大腦圖集。

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人腦的結構不是統一的,而是分為明顯可區分的區域。它們在神經細胞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功能上有所不同。藉助Julich-Brain,由Katrin Amunts領導的研究人員現在可以展示最全面的蜂窩架構數字地圖,並通過EBRAINS研究基礎架構在全球範圍內使用。

「一方面,數字大腦圖譜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解釋神經影像研究的結果,例如對患者的影像。」德國朱利希研究中心主任,杜塞道夫大學教授Katrin Amunts說。「另一方面,它正成為一種大腦'Google Earth'的基礎-因為細胞水平是連結大腦非常不同方面的數據的最佳接口。

大腦的Google地球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為人類腦計劃(HBP)做出了重大貢獻,歐洲委員會剛剛為此批准了1.5億歐元,直到2023年。「與該計劃的許多合作夥伴一起,我們將EBRAINS打造為一個新穎的高科學研究的高科技研究基礎設施。」兼項目科學研究主任Amunts說道。

3D圖集已經進行了超過25年的研究。數十年來,數十位專家使用圖像分析和數學算法來評估組織切片並確定大腦區域之間的邊界,這些區域合起來總長近2000米。

地區差異

地圖顯示,不同大腦之間的區域有所不同,例如,在大小和位置方面。因此,Julich-Brain將各個區域的位置和形狀顯示為「概率圖」。研究人員發現,布羅卡地區與語言有關的差異特別大。相反,主要視覺區域顯得更為均勻。

作為EBRAINS的一部分,Julich Brain Atlas是將結構和功能整合在一起的起點。該地圖集已經在幫助連結有關基因表達,連接性和功能活動的數據,例如,以更好地了解大腦功能和疾病機制。「 EBRAINS還使我們能夠使用地圖進行仿真或應用人工智慧來探索大腦區域之間的分工。由此產生的大量數據是使用EBRAINS計算平臺進行處理的。」計算能力來自新的歐洲超級計算網絡FENIX,該網絡由五個領先的高性能計算中心組成,其中包括Julich超級計算中心(JSC)。

相關焦點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 科研及臨床大設施逐步實現自主可控
    推動中國腦科學研究領域核心自主可控  項目牽頭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旭介紹,繪製腦圖譜如同描繪一幅探索大腦的「地圖」,是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它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大腦的結構、功能區分區、分區連結、工作機制等等,從而進一步了解腦發育和衰退的規律,解析腦部疾病。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 科研及臨床大設施逐步實現自主可控
    今天,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匯創新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在滬發布,描繪大腦「地圖」
    在設備平臺的基礎上,藉助聯影uAI人工智慧技術,還將建設一個世界級、標準化的人腦圖譜數據服務平臺,形成一套應用於腦科學研究和醫療服務的標準化腦圖譜分析流程,構建國內首個腦圖譜成像和信息融合技術規範及數據格式標準化體系,為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撐。
  • 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
    作為歐洲人腦計劃(European Human Brain Project)的EBRAINS研究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該圖譜作為一個接口,以空間精確的方式連接關於大腦的信息。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人腦的結構並不統一,而是被劃分為清晰可辨的區域。這些區域在神經細胞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藉助於Julich-Brain,這個研究小組如今提出了最全面的大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並通過EBRAINS研究基礎設施向全世界提供。Amunts說,「一方面,這個數字大腦圖譜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解讀神經影像學研究的結果,比如對患者的神經影像學研究。
  • 張旭院士領銜,共同探討中國人腦圖譜研究
    項目由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和聯影牽頭,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四家頂級機構共同參與,旨在建設國際領先的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推動中國腦科學研究及這一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在滬發布 為科學家描繪探索大腦「地圖」
    作為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與根基,中國科學家與本土頂尖企業攜手探索「腦圖譜」進入全新階段。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  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科學家研究出新的大腦圖譜 堪稱人腦 GPS 圖
    最新發現    科學家繪出人腦圖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 5月22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出了一幅很有發展前景的人腦圖譜(也稱「人腦迴路圖譜」),它可以成為了解身體這一最複雜、最關鍵器官內部運行情況的新嚮導。
  • 出版了《3D人類大腦圖集》的核心內容
    作為歐洲人腦計劃新的EBRAINS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地圖集充當了以空間精確的方式連結有關大腦信息的界面。由Katrin Amunts教授領導的德國研究人員現已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新的大腦圖集。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人腦的結構不是統一的,而是分為明顯可區分的區域。這些區域在神經細胞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功能上有所不同。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將描繪一幅探索大腦...
    馬斯克近日公布了其公司腦機接口最新成果,「腦科學研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引發關注。實際上,腦機接口,乃至腦疾病、腦發育與衰老等等腦科學研究,都與「腦圖譜」息息相關。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將描繪一幅探索大腦的...
    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將描繪一幅探索大腦的「地圖」
    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助力實現科研及臨床大設施自主可控
    可以說,腦圖譜是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與根基。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檯曆經3年科研攻關,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人類腦網絡組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中科院自動化所供圖要想清楚認識人腦,必須有一個腦圖譜,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導航」。首次建立在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將為實現腦科學和腦疾病研究的源頭創新提供基礎。
  • 人腦的「地圖」——腦圖譜
    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為了了解人腦的結構和功能,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要想知道大腦能運行什麼、操作什麼,首先要了解它是如何組織和連接的,這個複雜的腦部研究形成了腦圖譜。近年來,隨著腦影像數據採集設備和技術的進步,如高場強磁共振成像在活體上的應用,特別是彌散張量成像技術的發展,為腦網絡組圖譜繪製提供了技術基礎。2016年,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藉助新技術,突破了傳統腦圖譜繪製瓶頸,提出了「利用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信息」繪製腦網絡組圖譜的想法,並通過6年的努力,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腦網絡組圖譜。
  • 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圖譜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艾德.萊茵和同事們繪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數字版人腦結構圖譜。該院官網16日發布公告稱,美國《比較神經學期刊》近日推出的350頁專刊,集中介紹了這一迄今最清晰腦部微觀解剖學結構圖譜,該腦部圖譜可在艾倫研究院官網公開獲取,將成為大腦研究人員的最新指南和「導航圖」。
  • 我國在腦科學領域獲重大突破 解析人腦前額葉皮層
    4月12日從科技部獲悉,在973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科學家在腦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繪製了人腦前額葉發育的單細胞圖譜並揭示神經幹細胞的重要作用。在腦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人腦前額葉皮層是人類大腦高級功能的關鍵組成部分,參與記憶形成、短期儲存以及調取功能、語言功能、情緒調節等功能。前額葉皮層的細胞組成是其形成神經網絡和執行豐富功能的生物學基礎。但是人腦前額葉皮層由哪些細胞構成,這些細胞是如何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的,這些關鍵科學問題之前研究較少。
  • 人、豬、鼠大腦蛋白質圖譜問世,進攻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
    腦科學被認為是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近些年來,對大腦的研究不斷取得重要成果。今天 Science 雜誌發表了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研究團隊一份關於大腦中所有蛋白質表達圖譜的重磅成果。論文截圖(來源:Science)更進一步了解人腦大腦是我們身體結構和功能最複雜的器官。
  • 艾倫研究所艾倫·瓊斯將卸任,曾領導繪製最完整「人腦基因圖譜」
    領導繪製迄今最完整的「人腦基因圖譜」Allan博士擁有杜克大學生物學學士,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遺傳學與發育生物學博士。他在在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發育學方面有廣泛的科學經驗。加入艾倫研究所之前,Allan博士曾經在默沙東和後來被默沙東收購的Rosetta Inpharmatics 擔任管理職位。
  •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自然》雜誌對於新人腦圖譜的介紹這份新的人腦地圖由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研究人員Matthew Glasser、David Van Essen 等人,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了210位健康成年人的腦後,使用得到的多種圖像數據,結合機器學習系統製作。人腦圖譜。
  • 中國腦計劃重大進展:首度解碼人腦「中央處理器」,腦細胞圖譜領先...
    研究的具體內容發表在3月14日的《Nature》雜誌上。 大國之爭   繪製了這些「小職員」的生命軌跡,我們就能獲得大腦圖譜。但大腦圖譜其實並非是只有中國科學家在研究。針對腦科學的 9 個領域進行資助,而為大腦細胞分類、繪製大腦圖譜便是該項目的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