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

2020-11-24 生物谷

2020年8月1日訊/

生物谷

BIOON/---Julich-Brain是第一個人腦三維圖譜的名稱,它以微觀解析度反映了大腦結構的變化。該圖譜有近250個結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是基於對10個大腦的分析。24000多張極薄的大腦切片由專家們進行數位化處理、三維組裝和繪製圖譜。作為歐洲人腦計劃(European Human Brain Project)的EBRAINS研究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該圖譜作為一個接口,以空間精確的方式連接關於大腦的信息。由Katrin Amunts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這個新型大腦圖譜,論文標題為「Julich-Brain: A 3D probabilist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s cytoarchitecture」。

圖片來自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 Katrin Amunts。

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人腦的結構並不統一,而是被劃分為清晰可辨的區域。這些區域在神經細胞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藉助於Julich-Brain,這個研究小組如今提出了最全面的大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並通過EBRAINS研究基礎設施向全世界提供。

Amunts說,「一方面,這個數字大腦圖譜將有助於更準確地解讀神經影像學研究的結果,比如對患者的神經影像學研究。另一方面,它正在成為大腦'谷歌地球'的基礎--這是因為細胞水平是連接關於大腦非常不同方面的數據的最佳接口。」

大腦「谷歌地球」

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研究人員為這個人腦計劃做出了重大貢獻。Amunts 說,「我們和這個項目的許多合作夥伴一起,正在把EBRAINS建設成新的、高科技的神經科學研究基礎設施。」

對這個三維圖譜的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25多年。數十名專家多年來利用圖像分析和數學算法對大腦組織切片進行評估,並確定了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邊界,這些區域的長度加起來有近2000米。

大腦各個區域的差異

這個大腦圖譜顯示,大腦不同區域之間存在差異,比如,在大小和位置方面就存在不同。因此,Julich-Brain將各個區域的位置和形狀以概率圖的形式顯示出來。這些研究人員發現,與語言有關的布羅卡區(Broca region)存在著特別大的差異。相比之下,初級視覺區域則顯得更加統一。

作為EBRAINS的一部分,Julich-Brain人腦圖譜是將結構和功能結合起來的起點。該圖譜已經在幫助將基因表達、連接性和功能活動的數據聯繫起來,以更好地理解大腦功能和疾病發生機制。「EBRAINS還使得我們能夠利用這些圖譜進行模擬,或者應用人工智慧來探索大腦區域之間的分工。由此產生的海量數據利用EBRAINS計算平臺進行處理。」這種計算能力來自新的歐洲超級計算網絡FENIX,該網絡由五個領先的高性能計算中心組成,其中包括Julich超級計算中心(JSC)。

數字腦科學

Amunts說,「看到大腦研究和數位技術的結合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真是令人興奮。這些研究成果中的大多數匯集在Julich-Brain人腦圖譜和EBRAINS中。它們幫助我們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的複雜結構,並共同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繫。」(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Katrin Amunts et al. Julich-Brain: A 3D probabilist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s cytoarchitecture.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4588.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7/29/science.abb4588

2.A centerpiece of the 3-D human brain atlas published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7-centerpiece-d-human-brain-atlas.html

3.EBRAINS
https://ebrains.eu/

4.The Human Brain Project
https://www.humanbrainproject.eu/en/

相關焦點

  • Science重磅發布:人類大腦細胞結構的三維概率圖譜
    細胞結構是腦微結構劃分的基本參照。在這裡我們介紹Julich-Brain,一個包含皮層區域和皮層下核團的細胞結構3D圖譜。該圖譜以概率的方式研究了個體大腦之間的差異。
  • Science重磅發布:人類大腦細胞結構的三維概率圖譜
    細胞結構是腦微結構劃分的基本參照。在這裡我們介紹Julich-Brain,一個包含皮層區域和皮層下核團的細胞結構3D圖譜。該圖譜以概率的方式研究了個體大腦之間的差異。構建這樣一個腦圖譜是需要開發嵌套的、相互依賴的工作流程,用於檢測大腦區域之間的邊界、數據處理、起源追蹤,以及靈活地執行處理鏈,以處理不同空間尺度上的大量數據。
  • Science最新研究:大規模單細胞測序構建首個人腦神經元表達圖譜
    UCSD生物工程系張鵾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去觀察以及比較單個神經元細胞;這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究竟有多少類亞型的腦神經元細胞存在。"通過對這些神經元細胞亞型的認知,研究人員可以構建出人腦細胞"參考圖譜";這是我們理解正常健康大腦與異常疾病大腦的基礎。"未來,腦部疾病或異常患者可以根據與'參考圖譜'比對的差異,而獲得更精準的診斷及個體化的治療。
  • 快訊 | Science發表最新人類腦圖譜
    學術快訊神外前沿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7/29/science.abb4588神外前沿訊,近日,《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德國Katrin Amunts教授團隊繪製的最新大腦圖譜。
  • Science:首次構建出全球土壤細菌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編制出首個全球土壤細菌群落圖譜和鑑定出大約500種世界範圍內常見的和大量存在的關鍵物種,這就為解答這個問題向前邁出了一步。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1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global atlas of the dominant bacteria found in soil」。
  • 科學家繪製出小鼠全腦突觸的終身變化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小鼠全腦突觸的終身變化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3:11:04 英國愛丁堡大學Seth G. N.
  • Nature:科學家們首次繪製出大腦「詞彙圖譜」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4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你也許知道人類的大腦可以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區域,包括大腦、小腦、邊緣系統以及腦幹,這些區域可以因功能的不同再劃分為許多小型的區間
  • 揭示那些科學家們獲得的「首次」研究發現
    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doi:10.1126/science.abb4588ulich-Brain是第一個人腦三維圖譜的名稱,它以微觀解析度反映了大腦結構的變化。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2020年11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構建出兩個細胞圖譜,用於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和染色質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也譯為染色質可訪問性)。
  • 今日《細胞》重磅:最新版小鼠3D大腦圖譜出爐,可精確定位單個細胞
    此次最新版的3D小鼠全腦圖譜,是艾倫小鼠腦通用坐標框架(Common Coordinate Framework)的第3版,因而被命名為CCFv3,可通過https://atlas.brain-map.org/ 公開訪問並獲得相關使用工具。
  • Science新研究繪製出大腦皮層抑制性神經元迴路的發育圖譜
    如何構建比目前已知的任何事物都要複雜的神經元網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繪製了抑制性神經元迴路的發育圖譜,並報告發現了獨特的迴路形成原理。他們的發現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監測神經元網絡結構隨時間的變化,從而捕捉到個體成長和適應環境的時刻。
  • Science|華大基因聯合瑞典科學家構建大腦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2020年3月6日,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華大等團隊合作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An atlas of the protein-coding genes in the human, pig, and mouse brain(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 2020年8月21日Science期刊精華
    口服非核苷類STING激動劑MSA-2表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活性doi:10.1126/science.aba6098; doi:10.1126/science.abc6622STING蛋白被它的天然配體---環鳥-腺二核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GAMP)激活,引發信號轉導反應,誘導
  • Science:構建出真渦蟲細胞類型轉錄組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分離出來自一種真渦蟲(具體而言是地中海圓頭渦蟲,學名Schmidtea mediterranea)的5個身體區域的總共66783個細胞,並利用單細胞RNA測序術系統性地分析了這些細胞,揭示出一個完整有機體中幾乎每種類型細胞的全部活性基因(或者說「轉錄組」),包括罕見的真渦蟲細胞類型(比如在由大約
  • Science | 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全腦突觸圖譜
    Grant研究組在Science發表文章A brainwide atlas of synapses across the mouse life span,揭開了小鼠整個生命周期中動態變化的突觸全腦圖譜,為大腦中突觸的時空結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 Science:首次利用小鼠胚胎幹細胞構建出胚胎軀幹樣結構
    這些TLS結構能在五天內從細胞團塊中發育出神經、骨骼、軟骨和肌肉組織的前體。這可以讓我們在未來更有效地探究藥物的效果,而且這種研究的規模是在活體生物體內無法實現的。這正是胚胎在形狀上發生深刻變化並發育出各種器官前體的時候,這是一個高度複雜的過程,留下了許多未解的問題。如今,這項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利用小鼠胚胎幹細胞培養出胚胎軀幹的核心部分,從而再現了胚胎發育的一個核心階段。該方法再現了培養皿中胚胎發育的早期形狀生成過程。
  • 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55:40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Nevan J.
  • 首次構建出人類大腦皮層神經發生的基因調控圖譜
    2018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構建出人類神經發生(neurogenesis)的基因調控圖譜,其中在神經發生中,神經幹細胞轉化為腦細胞並且大腦皮層在尺寸上擴大。他們鑑定出調控我們的大腦生長並且在某些情形下為在生命後期出現的幾種大腦疾病奠定基礎的因子。
  • 如何構建知識圖譜?
    本文根據轉轉張青楠老師,在DataFun AI+ Talk中所分享的《二手電商知識圖譜構建以及在價格模型中的應用》編輯整理而成。一、知識圖譜概述這次的分享主要從以下四個部分:知識圖譜概述、知識圖譜構造、轉轉二手電商知識圖譜、在價格模型中的應用。
  • Nature:首次構建出線蟲神經系統的完整連接圖譜
    該研究包括這種動物的雌性和雄性個體,並揭示出它們之間的實質性差異。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Whole-animal connectomes of both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exes」。秀麗隱杆線蟲,圖片來自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