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三磅宇宙!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將描繪一幅探索大腦...

2021-01-13 騰訊網

馬斯克近日公布了其公司腦機接口最新成果,「腦科學研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引發關注。實際上,腦機接口,乃至腦疾病、腦發育與衰老等等腦科學研究,都與「腦圖譜」息息相關。

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

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與此同時,這也是國產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及技術第一次應用於腦科學研究這樣前沿重大科研領域,這對於推動國產高端醫療設備技術的發展,實現這一戰略領域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將建設一個世界級人腦圖譜數據服務平臺

建設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是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專項發展資金重大項目。由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聯合4家頂級醫學機構——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共同開展。

項目搭建起一個國際領先的多模態腦影像設備平臺,包括世界首創的既可用於科學研究、也可用於臨床醫療的5.0T超高場MR,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高性能3.0T MR和全球技術最先進的一體化PET/MR,及高級腦功能研究應用及後處理軟體系統。

在設備平臺的基礎上,藉助聯影uAI人工智慧技術,還將建設一個世界級、標準化的人腦圖譜數據服務平臺,形成一套應用於腦科學研究和醫療服務的標準化腦圖譜分析流程,構建國內首個腦圖譜成像和信息融合技術規範及數據格式標準化體系,為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撐。

經過3年的科研攻關,目前,一體化PET/MR、高性能科研級3.0T MR已經投入使用,超高場5.0T MR正在研發當中,中國人腦圖譜數據服務平臺階段性驗證已初步完成。

進一步了解腦發育和衰退規律,解析腦部疾病

項目牽頭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長張旭介紹說,

繪製腦圖譜如同描繪一幅探索大腦的「地圖」,是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它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大腦的結構、功能區分區、分區連結、工作機制等等,從而進一步了解腦發育和衰退的規律,解析腦部疾病。

先進的現代化的醫學影像設備,是繪製腦圖譜以及開展腦科學研究的關鍵工具。「繪製腦圖譜,開展腦科學研究,對影像設備性能要求極高。比如我們很多腦研究會追根溯源到一個神經元,目前臨床上對神經元的解析度要求是微米級。但在腦研究當中,我們希望到亞微米級,甚至以後希望可以逐漸提升到分子層面。」張旭介紹說,

「此次發布的平臺,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有自己的特點。這對於建立更高質量更精準的腦圖譜,對於推動腦研究新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此次項目在資料庫的標準化上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進展。」他介紹說,「數據的標準化對科研開展極為重要,對大腦形態、功能、分子研究,包括一些疾病診斷的標準都建立在數據上。一個標準的資料庫好比在建立大樓前為其打下一個紮實的根基。標準化人腦圖譜資料庫的建立,對我們國家以後腦科學研究長期的發展是根本性的改變。目前,已經在3.0T MR基礎上,初步建設起一個高標準化的資料庫。我們從華山醫院、中山醫院,浙醫二院等多個中心採集了數據,經過嚴格的驗證,其一致性、可靠性、穩定性都非常高。這幾家醫院由此形成了一個數據互通的多中心研究網絡,在技術上實現了無縫連接。未來,隨著分子功能影像如PET/MR的不斷推進,我們還將建立分子代謝層面的新標準,這可能會比磁共振這類形態學的標準還要前沿。」

打造科創共同體,建立自主創新的科研生態

項目牽頭人之一,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席總裁張強表示,

開展人腦圖譜成像設備的研製,以及採用腦圖譜數據開展應用研究,對我們國家自主掌握該領域的核心至關重要。

一直以來,醫學影像設備是腦科學研究開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科研設施。「我們希望在中國的腦計劃中,在中國的大科學研究設施當中,我們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科學儀器能發揮一臂之力,支持科學家的科研開展。」他介紹說,聯影與腦智院已經開展了多年合作,雙方將工程技術與科學研究有機結合在一起,互相促進,互相迭代發展。此外,在科研合作、人才的培養和聚集等方面,雙方也在不斷拓展、探索和創新。

「我們希望能攜手各方力量打造科創共同體,真正打通學術界、醫學界、產業界,形成一個自主創新、深度協同的創新生態。這是推動科技持續創新進步的關鍵。」張強說,迄今已經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多家國內頂尖的三甲醫院、科研機構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等國際頂尖醫療機構開展了科研合作。

相關焦點

  • 解碼三磅宇宙!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將描繪一幅探索大腦的...
    馬斯克近日公布了其公司腦機接口最新成果,「腦科學研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引發關注。實際上,腦機接口,乃至腦疾病、腦發育與衰老等等腦科學研究,都與「腦圖譜」息息相關。 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
  • 解碼三磅宇宙!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將描繪一幅探索大腦的「地圖」
    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匯創新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在滬發布,描繪大腦「地圖」
    匯創新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在滬發布,描繪大腦「地圖」 2020-09-09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在滬發布 為科學家描繪探索大腦「地圖」
    作為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與根基,中國科學家與本土頂尖企業攜手探索「腦圖譜」進入全新階段。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  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 科研及臨床大設施逐步實現自主可控
    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  今天,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 科研及臨床大設施逐步實現自主可控
    實際上,腦機接口,乃至腦疾病、腦發育與衰老等等腦科學研究,都與「腦圖譜」息息相關。可以說,腦圖譜是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與根基。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今天,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助力實現科研及臨床大設施自主可控
    可以說,腦圖譜是開展腦科學研究的基礎與根基。近日,中國科學家與企業在此領域的探索也進入了全新階段。9月6日,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這一平檯曆經3年科研攻關,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
  • 聯影再登Nature:「解碼」大腦!
    宇宙、黑洞、暗物質……當我們談及世界未解之謎時,是否聯想過雙耳間的「三磅宇宙」?大腦,作為自然界中最複雜的生物系統之一,有哪些奧秘亟待破解?近日,Nature出版展望專刊《大腦》,發表文章《腦智科技研究發展:上海及長三角之窗》。
  • 張旭院士領銜,共同探討中國人腦圖譜研究
    項目由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和聯影牽頭,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四家頂級機構共同參與,旨在建設國際領先的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推動中國腦科學研究及這一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 科學家研究出新的大腦圖譜 堪稱人腦 GPS 圖
    最新發現    科學家繪出人腦圖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 5月22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出了一幅很有發展前景的人腦圖譜(也稱「人腦迴路圖譜」),它可以成為了解身體這一最複雜、最關鍵器官內部運行情況的新嚮導。
  • 推動中國腦科學研究領域核心自主可控!重磅科創平臺發布
    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今日重要性:✨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最新聯合發布「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據稱,這一平臺將為科學家繪製腦圖譜,以及建設中國人腦圖譜圖像大資料庫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並奠定平臺基礎,對推動腦科學研究發展具有長遠影響。據介紹,項目搭建起了一個國際領先的多模態腦影像設備平臺,包括世界首創的既可用於科學研究、也可用於臨床醫療的5.0T超高場MR,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高性能3.0T MR和全球技術最先進的一體化PET/MR,及高級腦功能研究應用及後處理軟體系統。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人類腦網絡組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中科院自動化所供圖要想清楚認識人腦,必須有一個腦圖譜,為複雜的腦部研究和治療「導航」。首次建立在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將為實現腦科學和腦疾病研究的源頭創新提供基礎。
  • 張旭:解碼人腦 構建上海大腦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作為人類,我們能感知、學習、思考、言語……所有這一切,全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無與倫比的大腦。它重約1.36千克,卻如無垠的宇宙一般複雜、神秘。在這個展開只有兩張報紙大的辦公區裡,140多億個「小職員」——即神經細胞,努力工作,生生不息。而今,中國的科學家們刨根究底,正全力去探究每個「小職員」的作息起居,運動軌跡。
  • 中國腦計劃重大進展:首度解碼人腦「中央處理器」,腦細胞圖譜領先...
    而今,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們追本溯源、刨根究底,嘗試用科技的手段描繪每個「小職員」的一生。>可以說在腦計劃的細胞圖譜研究中,我們已經先美國一步了」。很難想像,即使人類對大腦各個部分的功能已有認識,甚至將已知應用於醫療,可如今仍舊連組成的細胞類型究竟是誰、從何而來都說不清楚。
  • 腦科學,探索「小宇宙」的奧秘
    參加活動的很多科學家說,如同100年前很難想到今天的太空時代和資訊時代,今天的人們也很難想像腦科學的進展將給世界帶來什麼變化。 美歐搶佔戰略制高點,科學家欲為大腦繪製一幅導航示意圖 最近一年,特別是進入2013年以來,全世界圍繞人腦布局的科學研究明顯增多。
  •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國外的神經科學家們利用機器學習系統,繪製出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人類大腦最外層等效地圖,對大腦皮層進行了細分,分出了每個半球的腦紋路,並將其拆分成了180個皮層區《自然》雜誌最新一期的文章稱,新地圖描繪的大腦180個區域中,其中97個區域之前一直未被描繪過,更別說畫出他們清晰的架構、功能,以及區分他們之間的不同。
  • 迄今最精確人類大腦圖譜出爐 近百個大腦皮層區域亮相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稱,他們繪製出迄今最全面、最精確的人類大腦圖譜,其中97個人類大腦皮層區域此前從未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一直以來,科學家試圖描繪出一幅包含人腦連接性、功能和微觀結構的高清圖譜,但由於技術難度過大,這一設想一直未能成真。
  • 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工業化方式繪製腦圖譜數據
    「腦洞」至今仍是認知「黑洞」「作為人類,我們能夠確認數光年外的星系,我們能研究比原子還小的粒子,但我們仍無法揭示兩耳間三磅重的物質(指大腦)的奧秘。」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這樣無奈地說道。因此,大腦也被戲稱為「三磅的宇宙」,就如同宇宙中神秘的黑洞,難以琢磨又令人神往。
  • 人腦的「地圖」——腦圖譜
    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如果大腦「生病了」,醫生怎樣才能快速找到病灶、進行精準治療呢?想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對大腦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為了了解人腦的結構和功能,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 Nature:迄今最精確人類大腦圖譜出爐
    導讀:在1900年的時候,神經學家Korbinian Brodmann曾根據他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大腦皮層基於蜂窩結構的差異,手繪了大腦圖譜的簡單樣本。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科學家每每要用到大腦圖譜的時候都會沿用他的樣本圖,或者基於這個樣本做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