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科學家束星北,放棄高利心繫中國,身軀捐給醫院做標本

2020-12-04 靈楓歷史閣

人非聖賢,能夠為國放棄自身利益的,不多,能以德報怨始終如一的,不多。

恰好,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便是其中一位。

一、殷殷託切,志向在國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自古以來,所有重要人物的出生,似乎都自帶異象。束星北的出生,或許沒有響徹雲霄的雷聲,沒有烏雲壓天的黑暗,卻也出生在一個特殊的日子。

1907年10月1日,在江蘇的地主之家,隨著一聲啼哭,一個男嬰出生,父母給他起名「束北」。

帶著父母的殷殷託切,束星北自小就是孩子中的小天才,未來不可限量。在束氏家族的族譜上,寫有二十條家訓,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共御外辱。

對於束星北而言,「愛國」是從他出生時起,便銘刻在腦海中的事業。

1926年,他遠渡重洋,前往美國學習。與絕大多數人留學生不同,束星北的目的十分明確,學成歸國,為國爭光。

在美國就讀時,他頗受教授賞識,參與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的推導,打破了外國人對中國留學生的偏見。隨後,他又前往英國,穿梭於各個頂尖學府,一度成為物理界的名人。

於是,開始有源源不斷的教授、研究所向他拋出橄欖枝,希望束星北能留在國外發展。有的許以高昂利益、有的以權勢地位誘惑。但這些,於束星北而言,不過是笑話。

因為,他出國的目的,便是有朝一日的回國。

1931年,在中國最亂的時期,束星北毅然回國。

二、謹小慎微,學子成名

回國之後的束星北,出任南京中央軍官學校的物理教官,專門培養抗戰人才。幾年之後,因校長太過獨斷專行,束星北辭職,成了上海的一位普通教授。

教官也好,老師也罷,在國難當頭,束星北唯一的願望便是多培養人才。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他還會參與技術研究,尤其是在雷達方面的研究。

束星北雖是學富五車之人,但在課堂上,他從不高談闊論,將一切知識落到實處。在他的概念裡,任何研究與學習,都不講究一味的絢麗,而應當謹小慎微。

嚴謹才是一個研究者應有的品質,束星北如此要求學生,也如此要求自己。

作為一個教育者,束星北有自己的方法。他喜歡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摒棄任何死記硬背。每次談及某種重大發現之時,他總會詳細闡述其歷史演變,為的便是同學們「之氣然,並知其所以然。

束星北常說——「物理學是被逼上梁山的」。

成為教授的那些年裡,他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學子也接連一個個成名。如今我們所熟知的李政道、程開甲、吳健雄等著名科學家,都曾是他的學生。

1945年,中國首部雷達研究出世界,束星北也因此被成為「雷達之父」。

三、命運不公,依舊愛國

按照如此的發展趨勢,束星北本該在新中國繼續發光發熱,貢獻他的一份力量。

然而,世事無常。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束星北留學、當過教官的種種經歷,註定了他難以獨善其身。

從1957年開始,束星北開始麻煩不斷,停職、入獄、離家……不久之後,這些厄運也紛紛降臨到了他的子女身上。

年過半百的束星北,被迫在田間勞作。曾經,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學者,如今,他卻成了一個掃廁所的社會邊緣人士。

即便如此,束星北亦是欣然接受。他始終堅信,這樣的日子不會長,終有一天,他又可以回到講臺、回到研究所。教育子女之時,他依舊死守當初的指令:

外出學習可以,學成後必須回國。不下這個保證,不準放出。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得知消息的束星北嚎啕大哭。

有自豪,有感動,更有壯志未酬。

縱然如此,在束星北心底,他依舊希望國家欣欣向榮。

晚年之時,束星北已無力為國家做太多,唯一可以貢獻的便是自己的軀體。於是,在去世前,他表示死後要將軀體捐給醫學研究。

只不過,由於當時各方面制度不健全,等到束星北的遺體被想起,已經腐爛得不成樣子。別說做研究,就是弄成標本,那副腐爛得遺體也夠不上了。

如今,我們知道了束星北的愛國,懂得了他的貢獻,雖不能追悔什麼,卻可以永遠銘記。

莫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這是我們普通人能夠做到的一件小事,銘記,感恩。

相關焦點

  • 束星北:中國的愛因斯坦,晚年掃廁所十年,因李政道一句話平反
    束星北是中國雷達之父,被譽為中國的愛因斯坦,一生蹉跎卻無怨無悔,一心只為報效祖國。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受邀回國,周恩來總理希望李政道能為解決中國教育人才「斷層」的問題做些工作,介紹一些海外有才學的人到中國講學。
  •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掃了十幾年廁所,死後草草埋於操場
    束星北出生在清末時期,當時正處於外來思想和中國思想交互碰撞的特殊時期,這也讓束星北很渴望更全面地學習知識,於是在1926年,束星北就自費去了美國讀書,回國之後就開始在各大高校任教。束星北畢生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有深厚的數學物理基礎,講課富有思想性和啟發性,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物理人才,是中國早期從事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研究的物理學家之一,後轉向氣象科學研究。
  • 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李政道題字:奉獻後人,千年仰慕
    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李政道題字:奉獻後人,千年仰慕!雪球——熊吃人A 2019-11-18原標題:今天所有中國的頭條只為他!背後的真相令人痛心不已......束星北——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生的追求就是把智慧奉獻給祖國。但是卻莫名其妙地實現不了。聯想到我們今年高科技晶片產業的落後,還不應令人認真思考嗎?
  • 束星北:當過愛因斯坦助手,回國成中國雷達之父,死後卻草草埋葬
    殊不知,他學成歸來,能看到的只有晚年落魄的恩師,一連幹了好幾年掃廁所的活,什麼「中國物理第一人」「中國雷達之父」好像在束星北這都是虛的。「中國雷達之父」的譽稱是源自「中國第一臺雷達出自束星北之手」,他當時除了在自己的專業上獨有造詣,還潛心研究過雷射、無人機等。束星北得過兩個如此高的譽稱,還會被遺忘是為何呢?
  • 我國最悲慘的科學家,貢獻巨大,屍骨卻埋操場
    我國也是人才濟濟的大國,湧現出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比如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楊振寧等等,他們都為我們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造福了人類,但是接下要說的這個科學家,可能知道他的人寥寥無幾,他的遭遇也是最悲慘的。
  • 民國時期的頂尖科學家們
    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們擺脫了封建八股的束縛,勇敢地向著浩瀚的科學海洋進發,使得落後西方百年的中國科學迅速崛起,為日後中國科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民國時期的頂尖科學家們
    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們擺脫了封建八股的束縛,勇敢地向著浩瀚的科學海洋進發,使得落後西方百年的中國科學迅速崛起,為日後中國科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成就遭時代埋沒,逝後遺體腐爛埋操場
    1952年,楊振寧的老師王竹溪被請到山東大學做學術報告時,束星北毫不猶豫的打斷了王竹溪,並指出了王竹溪的錯誤所在,束星北甚至代替王竹溪在講臺上講了40多分鐘。束星北被人們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並不是毫無緣由的,束星北在學術上的造詣遠非常人能比。
  • 束星北:愛因斯坦助手,毅然回國,72歲仍在一線,死後卻草草埋葬
    1927年7月,他去歐洲遊歷,憑藉著自己的兩篇論文擔任了愛因斯坦的研究助手,這對當時的束星北來說不僅僅是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由於當時的愛因斯坦的研究受到外界的阻攔,束星北不得不放棄助手的工作。放棄助手工作的束星北選擇到英國的愛丁堡大學繼續深造,並於1930年獲得愛丁堡碩士學位。
  •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的故事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 — 1983年10月30日),江蘇揚州市人。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國雷達之父」。他也不做任何解釋或開場白,將雙手撐在講臺上說:「我有必要打斷一下,因為我認為王先生的報告錯誤百出,他沒有搞懂熱力學的本質。」束星北捏起粉筆一邊在王先生幾乎寫滿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著叉,一邊解釋錯在哪裡。王竹溪「幹」在一旁,看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又求援似地看看臺下。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 他是中國的愛因斯坦,天才物理學家,死後卻埋屍操場,無人問津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束星北放棄麻省理工助教的工作,回到戰火紛亂的中國大地,從此,他再也沒有走出去過。他到了浙江大學,當時浙大,可謂群英薈萃。1960年,他發現,以前的同事,全都聯繫不上了,他意識到:中國要做核試驗。他迫切想加入這個隊伍。為了摘下汙名,他奮力刷廁所,修遍了山東省所有部隊大中型醫院的設備:X光機、心電圖儀、腦電圖儀、超聲波、同位素掃描儀、冰箱、保溫箱、電子興奮器、電子生理麻痺儀、胃鏡、比色儀……。
  •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曾是愛因斯坦助手,死後卻被埋在籃球場下
    我們能有如今富足、昌盛的生活,不過是那些科學家們夜以繼日的研究,背負了國家發展的的重擔,提高我國的武裝力量,才能使我國屹立在世界強國之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曾經成為了愛因斯坦的助手。愛因斯坦共有四個助手,束星北是最明白愛因斯坦想法的一個。而愛因斯坦也給了束星北極大的自由,讓他可以鑽研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可是好景不長,當時愛因斯坦的研究受阻,束星北不得不放棄助手的工作。經過三年的輾轉學習,1931年,束星北獲得麻省理工碩士學位。
  • 天才束星北的悲傷-無法施展的才華和無法實現的夢想
    他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很多人說他是中國第一的才子。他性格耿直,有時不看場合也要直言不諱,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在當年那個特殊時期他被殘忍打擊,在被管制的三裡,年過半百的束星北每天要承受高強度的勞改,在沒有什麼飯吃的情況下他經常昏倒。後來他被進一步改造,從此他的主要工作是打掃廁所,可哪怕如此他也樂觀地說『打掃廁所是個好活,幹完活在裡面看書,沒有人來打擾』。
  • 束星北的耿介性情
    如果我們仔細閱讀束星北的相關資料後就會發現,束星北不僅以卓越的學術貢獻令我們讚嘆,他的人格魅力也同樣令人敬仰;他性情方面耿介的一面,就值得我們學習。1952年,束星北到青島山東大學物理系任教,並受聘為海洋系氣象研究室主任。1952年年底,中國最著名的熱力學家王竹溪應邀到山東大學作學術報告,那天,大眾禮堂座無虛席,束星北也前來聽報告。
  • 中國的「愛因斯坦」:掃了十幾年廁所,屍骨草草埋於操場
    然而這個他看不慣的科學院,在 1957 年後幾乎成為中國科學家唯一的避風港。那一年,張勁夫冒險進諫,使中科院一批海外歸來的自然科學家沒有被打成右派。   為了不負畢生所學參與核彈項目,他開始認真改造,認真刷廁所,甚至開始研究如何才能刷快,刷的好,刷的乾淨,在此期間,束星北修遍了山東省所有的地方和部隊大中型醫院的設備:X 光機、心電圖儀、腦電圖儀、超聲波等,甚至甚至連變壓器、鍋爐、水塔、汽車和食堂用的鼓風機,也在他的修理範圍之內。
  • 您知道「束星北」其人嗎?
    看到「束星北」這三字,腦海中立馬搜索記憶:他是一科學家,此人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可惜在文革中遭遇不幸。
  • 束星北:比陳寅恪更優秀的知識分子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檔案》 劉海軍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束星北——一位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的國際級科學大師;一位曾經培養啟蒙過像李政道、吳健雄等著名科學家的天才物理學家,多少年來卻從未被人提及。
  • 被譽為中國的愛因斯坦的科學奇才,是怎樣從神壇跌落到地獄的?
    束星北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呢?懷著赤誠的愛國之心報效國家1931年,年僅25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助教的束星北已經躋身於世界科學的最前沿。可是,因奉母之命回國完婚,於是辭去了本可使他輝煌一生的大學工作,而他這一走,卻再也沒能出來。
  •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竟然掃了十幾年廁所!去世後屍骨埋在操場
    束星北 的名字,對如今的中國人來說很陌生,但是他的天賦之高,在中國科學界當屬鳳毛麟角;他的性格之強,在中國知識界也無出其右者。我以前的許多老師們的科學造詣不亞於國外的著名科學家,比如我的老師束星北!」李政道想見到自己的老師,卻未能如願,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時他的恩師,束星北,天才物理學家,正在青島掃廁所,一人掃幾十個廁所,掃了十幾年。這個束星北到底是誰?
  • 中國最牛的怪老頭——束星北
    1979年我國洲際飛彈首射,回收難住了全國的科學家,有人找到這個老頭,這老頭拿了一支筆一個本,十幾分鐘算出來了,實驗結果分毫不差。 此時老頭已經73歲,一生大半時光都荒廢了,他是百年一遇的物理學天才,他叫束星北,這老頭兒多颯,被人讚譽天下第一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