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的故事

2020-10-12 正月三草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 — 1983年10月30日),江蘇揚州市人。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國雷達之父」。畢生致力於我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有深厚的數學物理基礎,講課富有思想性和啟發性,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物理人才。我國早期從事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研究的物理學家之一,後轉向氣象科學研究。晚年,為開創我國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貢獻。



束大炮

束星北在浙江大學期間,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同事贈給他外號:束大炮。

「清算」王竹溪的報告會

1952年下半年,到山東大學任教時。這年年底,在學校大眾禮堂召開了一次重要的學術報告會,主講人是中國著名的熱力學家王竹溪先生。報告會上,學校的大眾禮堂座無虛席,物理系、數學系的教師、教授們大都到場,時任山東大學校長華崗和一些校領導也出席了報告會。

學術報告大約進行了將近50分鐘時,坐在前排的會議主持問:用不用休息一會兒。興意盎然的王先生說不用。他正準備繼續講下去的時候,身穿藍色長袍高大魁梧的束先生走向講臺。他也不做任何解釋或開場白,將雙手撐在講臺上說:「我有必要打斷一下,因為我認為王先生的報告錯誤百出,他沒有搞懂熱力學的本質。」束星北捏起粉筆一邊在王先生幾乎寫滿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著叉,一邊解釋錯在哪裡。

王竹溪「幹」在一旁,看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又求援似地看看臺下。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會場主持人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拿眼使勁地瞅華崗和其他領導。會場發出了一陣騷動。束先生好像根本就沒有看到別人的情緒和反應,也不在乎別人是什麼樣的感覺,一味在那裡「正本清源」。大概是見華崗校長沒有反應,會場漸漸平靜下來,束先生一口氣講了大約有40分鐘。也可以說,是對王竹溪「清算」了近40分鐘。這期間,王竹溪一直尷尬地站在一邊,主持人幾次讓他坐下來,他都未從。

王先生是周培源的大弟子。據說他回到北京後,曾到周培源先生面前哭訴。大學的有關領導也認為此事有損王先生的面子也有損於山東大學的名聲。專門找束先生談話,束先生卻說:「有些東西他沒從根本上講通,我自然看不下去,過去大學都是這麼做的。」堵得領導沒脾氣。

優厚待遇

束星北一來山東大學,被花崗校長安排到只有學界一流水平的教授才有資格入住的魚山路36號教授別墅大院,薪水也定得很高,加上束先生的兼職薪水,他一度拿到840元,為山東大學之最,讓學校大為詫異,為此學校有關部門專門向高教部請示,高教部認為過高,下文要山東大學削減,束先生卻據理力爭,最後折衷了一下,減到720元,即便是720元,在當時高等學校裡也屬最高之列了。

與華崗校長的爭論

束星北先生從不願同搞政治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不願同領導打交道。

束星北先生第一次與華崗校長見面,剛坐下來,氣氛還是友好親切的,華崗先問束先生的家庭安置和家人情況,束先生也很客氣地問及華校長的家庭。之後束先生談到了竺可楨時代的浙江大學,談到自己正在研究的狹義相對論。華崗也談到了自己的歷史,談到在香港期間打過交道的一些文化界名人。

華崗很快就將話題談到了「本行」:哲學。這個時候,氣氛發生了變化,束星北先生直截了當地對哲學的意義表示質疑,他說他不否認哲學和科學有一定關係,但是哲學是哲學,科學是科學。兩者完全是兩回事,所謂關係也只是方法上的關係。他說自己在德國遊歷期間,曾對哲學發生過興趣,研究過一陣子康德、黑格爾,可是最終他還是放棄了,哲學畢竟更多的是「虛幻」的東西,當人們對自然世界的現象不能做出明確解釋時,就需要哲學出來,哲學和宗教、神學聯繫得更近一些。

等束星北先生說完,華校長便開始正本清源,講到哲學的來源,講到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然後講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辯證唯物論。最後的結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辯證唯物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束星北先生不同意華校長的說法,他認為,不管誰的理論,都屬於哲學,哲學是抽象的東西,不能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真理只有一個,就是發現和證明。如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等。

華校長反覆強調馬克思的辯證唯物論是具體的真理,是一切科學的科學。束星北先生則認為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的哲學。哲學說到底就是白馬非馬,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也可以,不能解決具體問題;而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學都是很具體的,是要解決客觀世界的各種問題的。

兩人越爭越兇,最後就辯證唯物論和物理學「誰大誰小」較起真來。華校長說:辯證唯物論是一切科學的科學,自然要管到所有的科學。而束先生說:哲學就是哲學,物理學就是物理學,各分各的帳,誰也管不著誰。兩人簡直是水火不相容,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束星北回來後,思前想後,便將華崗同山東大學的政治氣氛聯繫到一起。他認為,山東大學之所以像一潭政治沸水,始作俑者便是華崗。於是便將自己的認識和思想逐一列項寫了一封長信寄給華崗。

華崗是公認的共產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家,在他心目中,辯證唯物論神聖無比,因而他認為,一切離開辯證唯物論的科學家最終都要成為反動的或唯心主義哲學的俘虜。

華崗不會允許有人對共產黨神聖的理論進行如此不恭的理解,但他非常自信,他認為像束星北這樣的老知識分子,是從另一個時代過來的,思想意識囿於傳統的封建的舊東西,難免會產生些糊塗認識。這些舊的東西在老知識分子中間又不是孤立的,因而,華崗想通過對束星北的「徵服」,來「以點帶面」教育大家。於是在以後的「大課」中,他時常結合著形勢將束星北的一些「錯誤觀點」提出來理論一番。束星北又連續寫了兩封長信加強闡述自己的理論和觀點,針尖對麥芒,毫不相讓。

後來,華崗便以《辯證唯物論和物理學》為題,從辯證唯物論是不是普遍真理、哲學和物理學的特殊關係、現代物理學的新發現及其哲學意義、批判物理學中的唯心論、物理學的發展方向五個方面系統地進行了分析。以此來證明辯證唯物論是「一切的真理」,而離開這一真理的人必定要滑進唯心主義泥坑。華崗的文章重申了辯證唯物論的不可懷疑不可動搖的神聖性,指出了使用它的人的階級性(從而也就認為它是有階級性的),尤其是華崗在哲學和物理學的特殊關係一章中,把牛頓貶為「狹隘的、片面的經驗論」,把愛因斯坦劃為「唯心論」,讓束星北無法容忍,也拿起筆來對華崗進行「回敬」:「哲學說到底就是玄學,我主張理論應該有用處,而不是白馬非馬。」「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也好,辯證法也好,是有階級性的,而物理、化學、數學等科學是沒有階級性的,兩者不存在誰大誰小,誰主誰次,誰管誰的問題,這是其一;其二哲學就哲學,是社會科學的一個門類,而辯證法也只是一種方法,不是一切科學的科學,也不能說離了它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標,就會無所作為,因而不能過分渲染它的作用。」「如果是這樣的話,牛頓、愛因斯坦、玻爾也包括華崗先生崇拜的前沙皇培養出來科學家巴甫洛夫都沒有受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也沒有用唯物主義辯證法來武裝,不是照樣成為世界大科學家嗎?」束星北的「文章」,自然無處發表,他就用口頭髮表,兩個人的「矛盾」從此大白於天下。

與中國洲際飛彈試驗的細節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首次試驗發射洲際飛彈,引起一些國際上的軍事和經濟大國的高度關注。西方發達國家不惜用盡一切技術手段跟蹤洲際飛彈彈頭的降落點,期望能搶到彈頭數據艙。

為防止洩密,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海洋局臨時成立了一個協調領導洲際飛彈發射的海上方面技術問題的辦公室。當時負責水文氣象數據保障的項目官員是已退休的國家海洋局原副局長陳炳鑫。他對飛彈彈頭落水激起巨浪後到海水平靜下來才能打撈需要的時間、海軍打撈人員能否在最短時間內搶到數據艙等問題一直在認真地思考。

1979年5月,陳炳鑫來到位於青島的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看望了他十分仰慕的該所教授、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專家束星北老先生。因為當時飛彈試驗還處在對外高度保密中,陳炳鑫閒聊中,悄悄地向老教授請教彈頭落水後激起百米巨浪到完全平靜的時間。不過,當時陳炳鑫還不能夠提供出更多的已知條件。

束老教授想了想,回答說:假若200米高的海浪衰減後平靜下來大概最多需要10分鐘。

陳炳鑫接著問道:如果我們的打撈時間較充足呢?束教授笑著說,如果過半小時船隻打撈當然更保險。

陳炳鑫走後,束教授把此事作為理論實例在海洋一所中青年科技人員辦動力海洋學培訓班裡進行講解。束教授說:「這是一個波能消散問題,不能用三角函數描述波形,因為那樣有拐點、間斷點;也不能用正弦、餘弦描述,那樣就成了簡諧振動了,只能用指數形式解決。」經過課堂計算,束教授最終認為:彈頭落水激起200米高的水柱,隨後湧浪迅速向周圍擴散,4分鐘後海面可恢復到平靜狀態。如打撈保險起見,再翻番加一倍的時間,八九分鐘更沒問題。「別人不信,但我信!」束老先生很堅定地說。

後來,陳炳鑫把與老先生提供的細節問題寫到向上級匯報的材料裡,由當時的局長沈振東連其他海洋技術問題一併匯報中央負責領導,供打撈部隊參考。

1980年5月18日上午,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枚洲際飛彈飛彈艙與推進體脫離後,對準預定的濺落點,從天而降直入太平洋預定海域中,激起一百多米高的沖天水柱,海軍打撈部隊只用了5分20秒時間便順利地將彈頭數據艙取回,海軍打撈部隊見證了洲際飛彈彈頭濺落激起由巨浪到衰減整個過程僅用了5分鐘,海面便靜了下來,驗證了束教授分析近似的計算結果。

時過境遷,人們對當時的細節知道的並不多,也很少有人提及。不過這麼重大的科學實際問題,束星北先生用一個如此簡單的數學模型就解決了原應該撥款立項的技術估算,可見他學問之高深、理論之紮實。

1964年,當束星北聽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消息時,他不禁在家嚎啕大哭。他為自己有力不能出,有志不能酬而痛心,為不能與王淦昌在現場並肩戰鬥而傷心。他哭得如此傷心,全家為之震動,因為家人從來沒有見他流過眼淚。即使在自己遭到錯誤對待的境遇下,束星北仍然對祖國的日益昌盛感到由衷的高興。

1972年10月20日,他在給李政道的信中寫道:「你這次回國,當能看到祖國經歷的驚天動地的變化,28年前那種國內卑汙,國際受辱的現象已一去不復還矣!」

相關焦點

  •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曾是愛因斯坦助手,死後卻被埋在籃球場下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曾經成為了愛因斯坦的助手。可他就是在國家危難之時,丟掉了前程光明的工作,毅然決然回國,奔赴吉禍未知的「戰場」。就是這樣為國奉獻一生的人,最後卻落下一個被人草草埋葬的下場,不由令人唏噓。
  • 束星北:當過愛因斯坦助手,回國成中國雷達之父,死後卻草草埋葬
    說到解放前國內頂尖的物理學家,大家可能聽說過李政道,但肯定少有人知道李政道的啟蒙束星北先生,再說到世界級天才物理學家,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愛因斯坦,幾乎沒人提及中國也有這樣一個「愛因斯坦」。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幾乎沒人能達到他在物理方面的造詣和修養,而且他還教出了不少厲害的學生,其中就包括拿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
  • 我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曾是愛因斯坦助手,臨終前仍對祖國念念不忘
    很快,他欣然答應軍官學校的邀請,擔任物理教官,同時,他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在學校中潛心研究他所擅長的雷達知識,束星北立志要為中國研究出自己的產品,自己的科學技術,讓祖國的能量因為他而更上一層樓。滿腹的理想並沒有順利實現,相反在1932年,因為觸犯到領導人,束星北離開南京軍官學校,只能到別處去施展自己的抱負。
  • 我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曾是愛因斯坦助手,臨終前仍對祖國念念不忘
    中國的愛因斯坦一位睿智的長鬍子老者曾經在科學界掀起過不小的風浪,他的電燈點亮了世界的光明和新的科技世界的引線,這位在國內外享譽盛名的科學家也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即使在愛因斯坦的熠熠生輝之下也才華過人,這位來自中國江蘇的科學天才束星北,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卻擁有比平常科學人才更曲折的人生。
  • 雷達之父束星北:曾被愛因斯坦聘為助手,晚年卻掃了十幾年廁所
    前言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舉國歡騰。而此時,身在青島的他在聽聞喜訊後,不禁嚎啕大哭。家人們從未見過如此失態的他,在他們眼中,老者一生為人剛正,堅毅不屈,即便是在遭遇了不公正待遇,被鬥爭、被罰打掃廁所之後,他也未曾哭過。而這一次,老者的哭腔裡卻透著撕心裂肺的傷感。
  • 「雷達之父」束星北:曾被愛因斯坦聘為助手,晚年掃了十幾年廁所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最早接受的啟蒙光源就是來自束星北老師。由此足以看出,束星北對於李政道的影響有多大。而且,曾經被愛因斯坦聘為助手的束星北,自身的一身本事也是不可小覷。就如同束星北前輩後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們那樣,雖然從不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這個國家愛得多麼熱忱。隨後的束星北前輩雖然換了幾所大學任教,但是他一心為國付出的思想卻從來沒有改變過。1945年春,在束星北前輩不分晝夜地努力下,中國第一部雷達問世了。
  • 中國雷達之父,死後無人問津,被葬在學校操場
    束星北,1907年出生,江蘇揚州人,是我國的雷達之父,他將一生的時間都花在了中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上。當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舉國沸騰,但是誰也沒有注意到,此時在青島醫學院的一個小破屋中,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跪地痛哭。當李政道回國之後,我國想要從國外引進一批,但是李政道卻不覺得,隨即他就引薦了自己的老師束星北。此時束星北已經很老了,但是聽到國家需要他,立即拿上行李,前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很多人覺得,一個老人,除了脾氣之外,還能有什麼呢?
  • 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李政道題字:奉獻後人,千年仰慕
    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李政道題字:奉獻後人,千年仰慕!雪球——熊吃人A 2019-11-18原標題:今天所有中國的頭條只為他!背後的真相令人痛心不已......從文章中提到的「束星北1983年10月病危,10月30日離世」。結尾稱:「今天是束星北逝世36周年,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依據這些信息推算,本文應該最早發表於2019年10月30日。筆者找到的《雪球》上熊吃人A雨2019年11月18日的轉發也算是較早的版本了。此文讀完確實令人痛心不已。
  • 束星北:中國的愛因斯坦,晚年掃廁所十年,因李政道一句話平反
    束星北是中國雷達之父,被譽為中國的愛因斯坦,一生蹉跎卻無怨無悔,一心只為報效祖國。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受邀回國,周恩來總理希望李政道能為解決中國教育人才「斷層」的問題做些工作,介紹一些海外有才學的人到中國講學。
  • 中國雷達之父,才能堪比錢學森,卻掃了10幾年廁所,死後被埋操場
    中國雷達之父,才能堪比錢學森,卻掃了10幾年廁所,死後被埋操場提到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這些人,大家都會想到兩彈元勳確實他當年就是一個頂尖科學家,他研究的領域就是跟愛因斯坦一樣,他曾經研究過狹義相對論,堪稱中國版愛因斯坦。
  • 中國雷達之父,才能堪比錢學森,卻掃了10幾年廁所死後被埋操場
    謝謝中國雷達之父,才能堪比錢學森,卻掃了10幾年廁所,死後被埋操場提到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這些人,大家都會想到兩彈元勳確實他當年就是一個頂尖科學家,他研究的領域就是跟愛因斯坦一樣,他曾經研究過狹義相對論,堪稱中國版愛因斯坦。
  • 束星北斷崖式人生:38歲是中國雷達之父,53歲卻成廁所保潔員
    在空有其才而不得際遇之人之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格外突出。雖有一身「真材實料」卻掃了十幾年的廁所,百年之後為了國家發展,捐獻出自己的遺體卻又慘遭遺忘,在遺體高度腐爛之後,被草草埋進操場之下。已經初步彰顯頭角的束星北並未驕傲依舊潛心學習,在25歲那年便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為中國相關領域公認的「愛因斯坦」。從隻言片語當中,並不足以了解束星北這個人的能力。
  • 你知道「中國雷達之父」是山東大學知名校友嗎?
    你知道「中國雷達之父」是山東大學知名校友嗎?山東大學是《大英百科全書》所列中國著名大學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最具國際聲望的16所大學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以為山東大學的知名校友,一起來看一下吧!童第周享譽世界的生物學家童第周,192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1934年起,在山東大學、中央大學、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任教;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
  • 中國雷達之父,曾被愛因斯坦聘為助手,晚年卻在學校掃十幾年廁所
    他就是束星北,一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也是為中國創造出第一個雷達的他,被世人尊稱為「雷達之父」。他表現出色,在國際上更是滿獲美名。他甚至得到了愛因斯坦的欣賞,被聘為其助手。然而,天才卻總是會遭來小人的嫉恨。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 民國科學家束星北,放棄高利心繫中國,身軀捐給醫院做標本
    恰好,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便是其中一位。一、殷殷託切,志向在國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自古以來,所有重要人物的出生,似乎都自帶異象。束星北的出生,或許沒有響徹雲霄的雷聲,沒有烏雲壓天的黑暗,卻也出生在一個特殊的日子。
  • 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竟然掃了十幾年廁所!去世後屍骨埋在操場
    束星北 的名字,對如今的中國人來說很陌生,但是他的天賦之高,在中國科學界當屬鳳毛麟角;他的性格之強,在中國知識界也無出其右者。束星北本可以逃脫掃廁所的命運1952年院系調整時,如果束星北接受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的邀請,到中國科學院搞研究,也許他能逃過一些劫難?但束星北當時婉拒了。束星北,在山東大學肅反運動中,被定為歷史反革命分子,一度被停職反省。儘管束星北在自己家大門上,貼著他用毛筆書寫的告示:「請勿進門。
  • 中國雷達之父,掃廁所十幾年,死後捐遺體被遺忘,高度腐爛埋操場
    在空有其才而不得際遇之人之中,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格外突出。雖有一身「真材實料」卻掃了十幾年的廁所,百年之後為了國家發展,捐獻出自己的遺體卻又慘遭遺忘,在遺體高度腐爛之後,被草草埋進操場之下。似這般人物,每每提及,總讓人不由為之黯然神傷。
  • 束星北:愛因斯坦助手,毅然回國,72歲仍在一線,死後卻草草埋葬
    劉海軍先生曾在2005年出版了《束星北檔案——一個天才物理學家的命運》,該部傳記文學寫出了束星北悲壯的一生,曾一度被評為2005年度「科學時報讀書杯」最佳紀錄獎。在當時,該書出版後,束星北一生為國奉獻,晚年卻草草下葬的悲壯命運的故事不僅被人所熟知,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 您知道「束星北」其人嗎?
    看到「束星北」這三字,腦海中立馬搜索記憶:他是一科學家,此人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可惜在文革中遭遇不幸。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
    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範旭東   範旭東,湖南湘陰縣人,民國時期傑出的化工實業家,我國重化學工業的奠基人,化工科學研究的先驅。   中國實業之父——盛宣懷   盛宣懷,字杏蓀,號次沂,出生於江蘇常州,洋務派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