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馬革裹屍何須還。有這樣一個人,他被世人稱作是「中國的愛因斯坦」,他不僅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研究,在大氣動力學,動力海洋學領域方面成就可觀。
他就是束星北,一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也是為中國創造出第一個雷達的他,被世人尊稱為「雷達之父」。他表現出色,在國際上更是滿獲美名。他甚至得到了愛因斯坦的欣賞,被聘為其助手。
然而,天才卻總是會遭來小人的嫉恨。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他被小人誣陷,那些人嫉妒他的才華和能力,便大放厥詞地聲討他。一向以光明磊落著稱的束星北哪裡是他們的對手,為了家人的安全,他也無能為力,只能聽從他們的擺布。
曾經赫赫有名的科學家淪落到撒廁所的地步,這一幹就是十幾年。但是這並沒有磨滅他堅定的意志。
他一直默默地等待,等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上級終於證明了他的清白,並邀請他重回校園擔任教授一職。後來,直到逝世的那一天,他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肯浪費一分一秒。究竟是什麼支撐著束星北渡過那段艱苦難熬的時刻?
束星北出生於一戶書香世家中,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由於家境良好,他自小便被送到私塾讀書,學習義理道德,提高精神境界。
在1926年,國內的戰爭已經有了打響的前兆。為了躲避戰亂,也是為了開拓眼界,他選擇自費留學,進入美國的拜客大學物理系學習。1927年,他轉入加州大學進修。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發覺自己對於物理有著不可動搖的喜愛之情。
自此之後,他週遊亞洲、歐洲等國家,與各式各樣的物理學家交流,向前輩們請教經驗,以求得學識得以長進。也正是在這一年,他被聘請為愛因斯坦的助手。
作為聞名世界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於助手的挑選也是極為嚴苛。他之所以會選擇這個來自於亞洲的年輕學子,也是因為他不僅僅天賦異稟,基礎紮實,也是因為他不急不躁,待人謙遜,沒有因為自己能力出眾便沾沾自喜,目中無人。
也正是因為在愛因斯坦身邊學習了一段時間,使得他的物理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為後來他做出的種種成就奠定了基礎。
他1931年回國探親後,九一八事變在不久後赫然爆發。他本可以選擇躲避戰火,回到美國。但是他沒有,他毅然決然地選擇棄筆從戎,投入到抗戰的行列中去。儘管他只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學者,然而他依舊為了戰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1944年,在他的日日夜夜,廢寢忘食的研究之下,他終於為中國研製出了第一個雷達,對之後的戰爭形成了極大的影響。他研發出的雷達探測範圍足足有十公裡,對於搜尋敵人以及發現隱蔽的武器有著巨大的作用。
因此,他也被稱為「雷達之父」。雷達不僅僅用於戰爭領域,在其他領域中也有著不小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改變了我國民眾的生活質量。
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是我國最為出色的科學家之一,在他名聲最盛的時候,甚至有人將其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1955年,他遭到某些小人的質疑,並且被批判。在後人看來,這些無非是某些小人嫉妒他的才能而使出的手段。
但是迫於時代原因,那時並沒有人站出來為束星北正名,而他本人為了保護妻兒的安全,甘願承受下這份不白之冤。那些小人眼見束星北無能為力,更是小人得志了起來。束星北只能任憑他們差遣,放棄了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來到鄉下工作。
在這個窮鄉僻壤,他只能得到一份打掃廁所的工作,而且這一幹就是整整十幾年的時間。恐怕誰也難以想像,曾經人人稱讚,享譽國際的科學家只能淪落到如此悲催的地步。而且也有某些人見風使舵,常常對他惡語相向,讓他苦不堪言。
不過,這也沒有人毀滅他的意志。他的心願還尚未完成,他怎可就此倒下。早在他前往美國留學的那段時間,他不僅僅驚訝於美國科技的發達,這也讓他在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讓祖國的科學技術得到蓬勃發展。
只要科技發展起來,國家的綜合國力就能得到極大的進展。中國就再也不會成為過去那個任人宰割,聽命於他人的國家,而是一個獨立自主,文明富強的中國特色主義現代化強國。
而束星北的夙願在1979年得以實現。在那一年,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他的冤屈也終於被洗刷乾淨。之後,他被特聘為各所優秀大學的教授,負責傳授知識,教書育人。
但是他的身體卻在工作的那十幾年中留下了病根,在1983年,他在青島病逝,終年七十六歲。在世人的心裡,他早已是不可取代的偉大科學家,是所有人所傾佩的對象。
一個人的夢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它甚至能夠讓一個人忍受十幾年的冤屈,背負沉重的工作,卻依舊沒有放棄對於生活的希望。夢想是我們窮盡一生也在追求的事物,很多人在追逐它們的過程中,漸漸忘卻了自己的初心,從而迷失的方向,最終只是度過碌碌無為的一生。
因此,無論經歷怎樣的大風大浪,我們依舊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底線,不忘自己的本心。
儘管最終實現夢想的人不多,但是如果你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怎麼知道你是否能夠成功?夢想不是嘴裡的說辭,而是親身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