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課本看芬蘭「小國」視野

2020-12-05 網易新聞

  我住過一個經常一打開收音機、電視機,節目中就猛說自己是「非洲巨人」(The Giant of Africa)的西非大國。開車行駛在該國路上久未維修、坑坑窪窪的柏油馬路上,歷來是顛簸不定,一個排名世界前十的產油國,加油站缺油是常事,有時一缺就長達好幾個月。所有最基本的基礎建設與公共設施沒有一樣用得了、行得通,有水、來電竟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件令人歡喜的事,即便水與電的到來總是那般短暫而不定!但是,這位非洲的「巨人」,還是一直不斷自我歌頌著……

  幾年後在不同的洲際進出搬遷,我們來到了另一端,一個經常在言談間不時自貶為「小國」的「進步」國家。它沒有石油,沒有豐厚的自然環境與天然資源,連人口都只有500萬出頭,在他們的演講、私下談話場合,大家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慣稱自己是「小國」,而非「巨人」。

  第一次聽到這裡的人民如此這般描述,是在我剛來北國芬蘭頭一年的一場演講午餐會上,主持人當著七八十位本國人和外賓就這麼理所當然地說著。這讓我覺得特別震驚、錯愕、訝異甚至不習慣,也讓當時的我大腦瞬間空白:從小到大接觸過的,能願意並能這麼習慣自稱「小國」,或能有如此自知知明的人或國家,還真不多見。如果這個是小國,那麼哪個是大國?「大」的定義是什麼?「小」的標準又在哪裡呢?

  或許就是因為有自知之明,所以芬蘭能在整個國家的基本發展歷程與規劃上,不論經濟、社會、教育、法治,都儘量務實、踏實,也儘量與國際社會接軌,讓一代接一代的子民在基本教育下不斷提升,同時具備了國際化最重要的語言能力和外國歷史、地理等多元知識。國際化視野的形成、養成,除了能說流利英語或其他外語之外,如果對國際事物或周邊國家的認識不夠深刻,那流利的外語應該也只是停留在「應用工具」的層次吧!

  對於這麼一個自稱「小國」的人民來說,好的教育,自然應該就是本土與國際並重;小國的未來發展與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會建立在和世界接軌的基礎上。在女兒小學3年級的數學課本中,我看到了這樣的心思和遠見。

  課本上以芬蘭鄰近國家和它們首都的氣溫圖表來出題,應用題中提到旅遊中同一班機的鄰國遊客比例,與剩下其他乘客不同國籍的人口比例要如何計算;另一題是世界各大洲的最長河流被一起列入算式與圖表中,其中就列出了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歐洲東部的伏爾加河、亞洲的長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和澳洲的莫瑞河(Murray)。其他像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歐洲最高峰勃朗峰、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基博峰、北美洲最高峰麥金利峰(McKinley)等等,都分別出現、運用在大大小小的數學題型中,學生和老師一起都學得豐富而多元。

  題目中還融入了德國卡爾·奔馳製造的世界第一部汽油引擎汽車,美國亨利·福特用生產線的流水作業方式大量製造汽車,德國歐寶汽車首度創下時速70公裡的紀錄等各種汽車知識。而世界航空史知識如法國侯爵達蘭德斯及科學家好友們的熱氣球,從美國萊特兄弟再到林白(Charles Lindbergh)駕機從紐約橫渡大西洋到巴黎的飛行壯舉,無一例外地都被編成一個個題目。

  除此之外,還借著對歷史年代與地理的描述,讓小學3年級的孩子們,找出課本中人物與史實的年代,寫上答案的字母代號:從1951年芬蘭赫爾辛基的第一個紅綠燈到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再到1969年登上月球的美國人阿姆斯特朗……這些多達13個不同年代的人和事,讓孩子在橫著排列的公元年代列表中,有機會找出答案並寫下來。

  看完這本數學課本,我也跟著孩子們一起認識了芬蘭的「國家級」動物:熊,而且還知道了芬蘭各個主要城市的興建年代,芬蘭最普及的男女生名字等無數本土性常識,以及有關地理、歷史與生態的知識。就這樣一本小學3年級的數學課本,值得與大家分享的內容實在不勝枚舉。

  本土化與國際化如同雙軌,看起來是平行般行駛,卻頻有交集、偶來分支,如同所有知識一般,不僅可以相互貫穿、旁徵博引,還因為本土化與國際化帶來對鄰國與世界的了解,以及對其他領域知識的貫穿,豐富了原本單一學科的課本。

  或許小小年紀的孩子們在這段期間看不出編者的立意與用心,而這些元素的出現,也並非要讓孩子去硬記、死背那些河流有多長、高山有多高,而是把它們當作輔助信息,讓數學以最生活化的方式被教學相長,同時讓數學能實際應用於生活、旅遊、工作之中。這些知識元素不斷在不同學科、不同章節裡出現,也會在不同年級重新以不同面貌出現,無形地紮根在下一代學童的腦海中,讓他們的心思與知識的基礎更廣博。讓大家在關注日常天氣時,不再只關注本土芬蘭,還有鄰近和其他國家;讓一座有關高塔的長、高等計算題目,不是只和本土相關,還涉及了花都巴黎與亞洲的最高樓塔。這樣的視野更寬、更廣、更實在!

  也許正因為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平平實實知道自己是「小國」,以及真真實實體會到國家與人民前途必須與世界接軌,而且它的「國際化」必須比「大國」做得更紮實,基礎打得更雄厚,芬蘭才能無形中一步一步的強化自己的競爭力吧!

  難怪,「小國」的視野真的必須要從「小」開始……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小學英語課本點讀
    小學英語課本點讀 烤魷魚英語:小學英語課本點讀!「小學英語課本點讀」與全國各套小學教材配套單詞表完全同步,直接取代點讀機,哪裡不會點哪裡!!! 本應用通過動畫視頻,圖解單詞、單詞帶讀,遊戲過關,單詞聽寫,交互練習等多維度記憶方式,幫助小朋友輕鬆快樂高效背單詞! 本應用使用先進的語音識別和智能學習技術,基於國外主流的少兒英語學習理論,由經驗豐富的重點小學英語老師設計而成。
  • 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
    新學期,新課本。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小學生都已拿到了新的語文課本。面對新的語文課本,學生們個個都是愁眉苦臉,而家長卻陷入了回憶。為什麼?熊孩子們的愁眉苦臉是因為他們又要進入到學習狀態,而新的語文課本都堪稱高顏值,這也讓家長們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學語文課本越來越美,70、80、90後的小學語文課本長啥樣?70年代,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 揭秘:臺灣小學課本裡被「神化」的蔣介石
    推薦小學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小學課文往往會牢牢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以至影響一生。據光明網刊載,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幾乎在每一冊國文課本裡,都有頌揚蔣介石總統的課文。
  • 抗戰時期的小學課本,你見過嗎?
    1906年張之洞興辦兩湖師範學堂附屬小學。1912年此冊初版於辛亥革命後八個月,半年後民國成立,現代教育隨之奠基。1912年1月19日中國有了第一個學校課程標準,確立男女同校、小學廢除讀經和廢止獎勵出身等十四條。1914年8月15日,清華學校首批選派留美學生在上海登上「中國」號客輪出洋。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8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看一張哭一張,看到「小貓釣魚」時淚崩了
    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特別是80後90後,已經距離小學畢業接近20到30年了,雖然那時的記憶已經非常模糊,可是一旦某些景或物觸動了自己,那麼回憶就會瞬間湧上心頭,讓人淚如雨下。希望下面的一些圖片能喚起你兒時的回憶。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70後、80後和90後上過的小學語文課以及曾經用過的課本,你還有多少印象?每中國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在革新,就連學生的課本也在不斷改版。如果一直使用一個版本,恐怕學生是很難學到新的知識,並且,這個國家也很難跟緊時代的潮流。
  • 舊臺灣小學課本裡的蔣介石:很多"雷人"光環
    資料圖:蔣介石 推薦小學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小學課文往往會牢牢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以至影響一生。據光明網消息,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
  • 北京版小學數學電子課本在哪裡下載(附完整版下載入口)
    北京版小學數學電子課本在哪裡下載?  答:北京版小學數學電子課本在北京市教委北京數學學校「空中課堂」官網下載  【下載入口】  http://2020bj.etextbook.cn/  北京版小學數學電子課本怎麼下載?
  • 80後曬小學課本憶童年 網友共鳴淚流滿面(圖)
    ,這些課本以及小學經典的篇章引發了網友的懷舊情緒。網易教育訊 最近,一位80後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小學教材以及練習冊,稱自己每個時期看到這些離我們遠去的東西都會有不同的感觸。所曬出的這些課本以及小學經典的篇章引發了網友的懷舊情緒。
  • 80年代的味道——有沒有你學過的小學課本?
    我對自己小學時代的課本印象最深的是兒歌《春雨》。  高中時代曾經找當時的小學課本來看,《春雨》依然在下。  去年突然有種懷舊的願望,想看看自己小學時代的語文課本,看看那些曾經熟悉的文章。  其實我早就忘記了課本的封面是什麼樣子的了,只是對一二年級的課本封面還稍微有點印象。  於是我買了五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
  • 小學英語課本現「吳亦凡」,網友:十多年前就有了
    小學英語課本現「吳亦凡」,網友:十多年前就有了 張聰/楚天都市報 2017-09-11 15:54
  • 上世紀50到80年代小學課本的封面是這樣的,看完讓人懷念學生時代
    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以前的課本仍留在這裡,今天我帶大家一起看一下上世紀5080年代小學課本和教材的封面,感受一下時間的魅力,懷念一下這已經逝去了的時光。
  • 全球教育最強國芬蘭,豆瓣評分9.2的紀錄片,看完你可能想移民
    近日討論得最多的無疑「家庭作業」、「老師」、「家長」這些話題了,看著網絡上的爭論不休,我又把豆瓣上那部評分高達9.2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翻出來看了一遍。 去年剛播出的時候,我還沒有進入自媒體,我小孩也剛踏進小學大門,所以看完後也就是感慨一句「哇」。
  • 80後的小學一年級課本,一代人滿滿的回憶
    上學也算作一種,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還保留著小學所有的課本和試卷,不過後來給賣了。想想真可惜,應該留給自己的孩子看一看,那個時候爸爸上小學的時候,課本是怎麼樣的。幸好,還有照片。《小山羊》:小山羊和小雞做朋友,小雞請小山羊吃蟲子。
  • 臺灣學者王財貴稱小學語文課本都是垃圾
    臺灣學者王財貴稱小學語文課本都是垃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8日 03:06 來源:新快報     王財貴    新快報4月28日報導 「小學語文課本都是垃圾,你的小孩成不了天才,就是因為你沒有教他聽古樂、誦古書。」
  • 小學第一課代代各不同 60年來課本變遷(圖)
    建國初期的語文課本不同時期的小學課本,反映不同的時代精神記者日前收集了從建國初期到現在的課本,從小學第一課的內容中發現,建國60年來,我們的課本從高呼革命口號到娓娓講述故事,從滲透階級鬥爭到引導良好生活習慣,從編寫教材一家壟斷到全面開放…… 小小課本,大有文章。從中我們能讀到了時代的變化,更能感受到60年來教育變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 沒有早教和考試的千湖之國——芬蘭,一起去看北極光
    芬蘭,北歐小國,又稱為千湖之國,全國共有18.8 萬個湖泊。芬蘭有1/4 的國土位於北極圈以內。芬蘭有非常好的自然環境,有全球最優質的水、空氣和食品,森林覆蓋率也是全球最高。從人文角度講,芬蘭社會官民平等,貧富差距小,社會治安良好,是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
  • 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
    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 2018年8月16日 01:42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你還記得嗎?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  【你還記得嗎?那些年小學課本裡的抗日英雄】將日本侵略者送入八路軍包圍圈的放牛娃王二小、寧死不屈縱身跳下懸崖的狼牙山五壯士……出現在小學課本中的英雄故事讓我們感動,更記住了信仰和責任。翻開課本,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抗日英雄吧!
  • 北極地區的血腥廝殺——蘇聯為什麼要進攻小國芬蘭
    而原先被沙皇俄國強行統治並壓迫的弱小民族則趁機紛紛獨立建國,波蘭、芬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都取得了獨立。其中芬蘭開始也建立了蘇維埃,但不久就失敗了,在芬蘭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