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原標題: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原標題: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印度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昨天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輿論一片歡呼。從官方到媒體,都為他們的國家繼美、俄、歐之後成為第四支把探測器送抵火星的力量而驕傲。
-
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堪憂,專家:最壞感染1.3億人
當地時間13日,印度衛生部門發布權威消息,截至當日早8時,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達到9152人,死亡308人,已經治癒的人數僅為857人。雖然這個數據整體來看,和美國、義大利等重災區相比並不算嚴重,但要仔細分析,真的細思極恐。
-
印度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並且高速增長,為什麼不控制呢?
因為,印度現在還沒有必要控制人口。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並且還在高速增長,以目前的增長速度到2030年之前,印度的人口就將會達到15億。那個時候,他就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了,而佔世界人口的比重也會從目前的17.7%下降到佔世界人口的17.6%。
-
印度將加入常任理事國?美俄罕見已先後同意,中國態度成關鍵
就在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和下一任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電話會談,加強了美印兩國的合作關係。印度媒體報導稱,除了在多個領域達成合作之外,拜登還將支持印度加入五常。現如今美俄都已經同意,英法肯定是跟著美國走,因此中國的態度成為關鍵。 印度入常念頭曾遭輪流反對 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在歐美等國的支持下,不僅軍事實力逐步增強,經濟發展速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
印度最大神秘組織:刺殺甘地,培養莫迪,為「大國夢」打雞血
說到RSS,就不得不提印度人民黨。印度政黨體制為多黨制,雖然政黨林立,但是,長期以來主要是印度國大黨一黨執政。1996年,印度人民黨首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並短暫執政,後多次執政,成為後起之秀。現在的印度總理莫迪,便屬於印度人民黨。印度人民黨,正在是RSS的支持下成立的。
-
俄羅斯專家:全球疫情能否勝利,關鍵看印度和非洲,人數可過億
俄羅斯專家:全球疫情能否勝利,關鍵看印度和非洲,人數可過億。截止到發文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依舊是美國,累計總數突破了50萬,死亡1.87萬,治癒率依舊出奇的低,僅治癒了2.9萬餘人。世界人民最關注的不是人數最多的美國,而是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義大利,14.75萬感染者,已經有1.88萬死亡,平均100人中有12.7人因新冠而死亡。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世界前三的人口大國,中國2019年人口13.95億,印度人口13.54億,美國人口3.26億。中印美三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0.5%,所以會對全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主導未來社會的發展。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對另外兩個國家的態度截然不同。
-
印度遭遇極端天氣已致64人死亡 研究:2040年或面臨重災
據印度媒體18日報導,16日以來印度多地遭遇強對流天氣和沙塵暴等極端天氣襲擊,目前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64人,各地政府都在積極進行災後清理和重建恢復工作。印度新德裡,2018年5月遭遇強沙塵暴天氣 資料圖 圖源:東方IC16日以來,印度西部大部分地區、中部和北部部分地區遭遇強對流天氣和沙塵暴襲擊。其中西部地區受災最為嚴重,目前該地區拉賈斯坦邦已有25人遇難,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分別有10人和3人死亡。此外,極端天氣還造成中部的中央邦21人喪生和20多人受傷,並對一些受災地區的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
-
關鍵時刻,印度獲得50億軍火加持?只要敢拿就是往火坑裡跳
不得不說這個向印度推銷武器的國家,簡直比美國還要「卑鄙」,居然在如此關鍵時刻,還要試圖讓印度投入大筆資金進行國防建設。印度目前的情況,外界都有所了解,本身就因為防控不到位,導致國內疫情肆虐,而之後又不安分的挑起邊境衝突,雖然是印度主動,但從結果來看,最多也只是和巴基斯坦打了平手,所以印度現在才是真的陷入困境無法自拔。
-
死亡螺旋?大概不會發生,但你已經為它買單了
因為它其實被拆彈了,而買單的人裡面,很可能就有你。市面上各種計算死亡螺旋臨界點的邏輯層出不窮,很多算法無法自圓其說,實際上關鍵的數據就幾個:礦工所擁有的算力/能耗比,電價,幣價。也就是,每T算力所對應的成本,幣數,和幣價。
-
印度專家:中國14億人都造不出光刻機,就這還自稱製造大國?
不過因為光刻機運用到了美國人的技術,所以在美國頒布禁令之後,臺積電自然就不能繼續為華為提供高端工藝晶片了,中國此後也一直在努力鑽研自己製造光刻機,但一直沒有什麼進展,印度專家對此稱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但是連一個光刻機都製造不出來,這還自稱製造大國?
-
新德裡錯誤的「選擇」,導致至少4億人面臨死亡,遠比疫情更可怕
當前印度最嚴重的問題是疫情嗎?一定程度上來說,在印度疫情確實已經無法阻擋,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等到疫苗的誕生,而絕大部分人卻只能「自我免疫」,因為疫苗太貴對於印度普通人而言是一筆天文數字。由此可以看出,在印度最嚴重的並不是疫情,而是貧窮,這遠比疫情要可怕。
-
6億人缺水!印度面臨史上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2016年起,泰米爾納德邦開始出現嚴重的乾旱。為金奈1100萬人提供生命之源的四個水庫,如今也逐漸乾涸,蓄水量已經急劇減少到其總容量的1%以下。印度金奈的彭迪水庫,現已徹底乾涸 圖源:東方IC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引用印度智庫Niti Aayog於2018年發布的報告稱,約6億印度人的水資源嚴重短缺。
-
印度又面臨巨大挑戰,疫情還沒有過,數百萬人又將面臨缺水危機
自今年疫情以來,好像各種自然災害就沒有停止過,蝗災,山火,洪水,地震,每一種災害都能禍害上百萬人,甚至更多。我們知道,地球又被稱之為「水球」,據了解,地球表面有百分之71的面積被水覆蓋。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百分之71為海洋,百分之29為陸地,而可供人類所使用的淡水資源僅佔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百分之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百分之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
印度和中國,哪個會是下一個超級大國?
印度和中國,哪個會是下一個超級大國? [美國媒體]Who will be the next superpower - India or China?印度和中國,哪個會是下一個超級大國?很多人預測兩國在可預見的未來會互為敵手,暗中使絆對方.有些人說,印度開放的遲,中國改革較早,所以中國起步較早許多人說中國的經濟已經領先印度許多年印度要花好多年才能趕上中國.
-
1979年2月,解放軍還擊越南,印度是什麼態度?
中越邊境的隆隆炮聲,吸引了全世界的密切關注,成為了各國矚目的重大事件。作為中國第二大鄰國,在1962年同樣因為武裝侵犯中國邊境而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痛擊的印度,對此事件所持的態度是什麼呢?
-
印度14億人口大國,隨意四處招敵,就算是一個強國也很難以一敵三
作為東南亞地區的「老大」,印度常年來憑藉著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欺負周邊的小國家,而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其在軍隊數量上也都遠遠超出周圍的小國。如今,不僅與巴基斯坦發生衝突,還惹了尼泊爾,在與我國的對峙中也不甘示弱,如此一來,印度是想要準備三線作戰了,不知道印度能否承受住來自多方面的壓力。
-
地圖看世界;區域大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在當下的世界,一個國家的人口不達到1億,是無法成為超級強國的。 印度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裡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裡。 領土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人口將近13億。
-
塑料顆粒成為海洋汙染關鍵原因之一,人類所做的,終將還施彼身
文/濤聲依舊塑料顆粒成為海洋汙染關鍵原因之一,人類所做的,終將還給自己環境汙染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也都在慢慢的被各個國家所重視,而這些年來,海洋的環境汙染問題,成為了各國所關注的焦點,對海洋造成環境汙染的關鍵因素,其實就是人類,其中被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海洋的塑料汙染了。
-
13億人的印度,已經到了大爆發的邊緣
但在多家媒體採訪報導中,均有專家指出印度的確診數字是被嚴重低估了,因為到目前為止,印度依然是全球範圍內進行病毒檢測最少的國家之一。4月5日晚9點整,在總理莫迪的號召之下,正處於全國封鎖階段的印度人民啟動了為時9分鐘的點蠟燭活動。雲南民族大學老師、現在德裡大學讀博士的甘露婷為新周刊拍下了鄰居放孔明燈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