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這樣提問:我,30歲,不想在體制內待下去,不知道是繼續這樣還是找一個擅長的領域發展。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比較深的體會,因為同樣是在體制內,這種念頭我也有有過。
3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紀,是在機關單位繼續待下去還是找一個擅長的領域發展,我覺得應該從這些方面來考慮:
01 分析不想待下去的原因
馬雲說過:一個人想要離開公司,無非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錢沒給夠,二是受委屈了。
這句話用在機關單位同樣適用。不想在單位待下去,要麼就是覺得在單位上受到了委屈。比如可能了被領導和同事排擠、欺負,有可能是體制內的這個大環境限制了你的自由和才華,缺乏挑戰性。
在一些人看來,機關單位的工作雖然穩定,但比較枯燥和單一,一輩子看到頭,沒有什麼挑戰性,因此對機關單位的工作不感興趣,覺得呆在機關單位比較壓抑。
至於說到收入的話,反正機關單位就是每個月的固定工資,餓不死但也高不到哪裡去。
不想在機關單位待下去的原因,其實大部分人應該是第一個,那就是不喜歡體制內的大環境,覺得在裡面比較壓抑,一輩子看到頭,想到體制外去創造一番事業。
但到體制外闖蕩的話,也要權衡好利弊,畢竟這個年紀了,做任何決定都要慎重一點。
02 離開體制前要考慮清楚這些
1.離開後靠什麼養活自己?現在進入體制內,基本上都是通過考試,能夠進入機關單位的人,說明考試還是厲害的。不過能夠考試不代表有真本事,有的也沒有什麼技能,缺乏一技之長,離開體制後就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離開體制前,一定要考慮清楚靠什麼養活自己,如果沒有點真本事的話,還是不要輕易離開體制。
2.離開後家庭怎麼辦?30歲的年紀,如果結婚了的話,會面臨來自家庭的各種壓力,比如房貸、車貸等,父母逐漸年邁,小孩嗷嗷待哺。每個月都需要一筆不小的開銷,貿然離職後,每個月的收入難以保證,會過得更難。
3.離開後的壓力會不會更大?離開體制後,可能你會遭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家人會說你不成熟,說你逃避責任,可能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會更加迷茫……,離開後的壓力或許會瞬間大到難以想像,在巨大的壓力下,你的情況會不會更糟糕?
所以,離職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
那麼,覺得真的呆不下去,很想離職該怎麼辦呢?
個人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過渡,也就是要找好新的工作之後再離職。
我的身邊很多離職的,基本上都是找好新的下家之後才離職的,其中有一個是在當地的報社上班,有正式編制,他的攝影和拍攝視頻的能力都不錯,離開體制前,他找到了一家傳媒公司,找到了收入更高、更能夠發揮自己能力的工作。
不過,現在,無論做什麼工作,我覺得快樂最重要,如果因為機關工作的原因每天都沒有動力、不開心的話,不妨選擇其他自己喜歡的道路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