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糖糖媽媽 拜託了媽媽
「吃喝拉撒睡」,吃可是寶寶的頭等大事!但是,媽媽們知道嗎,好吃的、有營養的食物很多,但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寶寶吃。食物也有「最低解鎖年齡。」
吃得對,助力寶寶的成長和發育;
吃錯了,不僅危害寶寶健康,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今天就來細數這些食物的「最低解鎖年齡」↓↓↓
鮮牛奶
過早食用後果:導致寶寶貧血、傷腎臟
解鎖年齡:1歲
寶寶自出生以來,接觸到最多的食物就是奶了。
6個月前,寶寶只喝母乳或配方奶;
6-12個月後,寶寶開始逐漸添加各種輔食。
在寶寶出生後這重要的第一年裡,奶,幾乎是寶寶全部的營養來源
但不是所有奶,都可以給1歲內的寶寶喝。
也許有人覺得,鮮牛奶的營養很豐富呀,沒有太多的加工,原汁原味。但,1歲以前喝鮮牛奶:
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牛奶中的礦物質(比如鈉、鈣等)濃度比母乳和配方奶都要高,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也會影響鐵的吸收。
更易引發過敏風險
牛奶裡面的蛋白分子比較大,較難消化,會讓寶寶的腸胃不適應,還可能會引起過敏。
鐵元素不足,容易導致寶寶缺鐵
牛奶中的鐵含量很低,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甚至導致寶寶缺鐵性貧血。
所以,一歲以內的寶寶,最好是吃母乳,母乳實在不夠的話可以添加適合段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一歲以後,寶寶的腸胃和腎臟功能逐漸發育成熟,可以開始嘗試喝鮮牛奶了,但是要先少量嘗試,觀察寶寶有無消化不良或過敏的發生。
蜂蜜
過早食用後果:肉毒桿菌中毒
解鎖年齡:1歲
有的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媽媽就給加點蜂蜜讓水變好喝;
有的寶寶便秘了,媽媽也給加點蜂蜜潤潤腸……
一方面,寶寶經常喝蜂蜜水,容易養成嗜甜的口味偏好,以後越來越不愛喝白開水,越來越愛吃甜食。
另一方面,蜂蜜可能會引起一歲以下寶寶肉毒桿菌中毒。一歲以下的寶寶體內還沒有形成完好的腸道微生態屏障,用來抵抗肉毒桿菌芽孢的侵襲,就很可能會中毒,出現持續便秘,嚴重時甚至會神經麻痺、哭泣微弱、呼吸困難等,非常危險!
尤其是號稱「純天然、新鮮採集」未經加工的蜂蜜,受到肉毒桿菌汙染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1歲以上的寶寶或成人,也要購買正規商超出售的品牌蜂蜜食用。
食鹽
過早食用後果:加重腎臟負擔、養成口味偏好
解鎖年齡:1歲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都有這樣的顧慮:一點鹽都不加嗎?能好吃嗎?不吃鹽會不會沒力氣呀?
其實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寶寶剛開始接觸輔食的時候,食材的原汁原味對寶寶的口味來說,已經是一種新奇、愉悅的刺激了。
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國民膳食指南,都對嬰幼兒每日的鈉(鹽)攝入量做出要求:
0-0.5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170mg,相當於0.43g鹽;
0.5-1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350mg,相當於0.89g鹽;
1 - 4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700mg,相當於1.78g鹽
一歲內的寶寶,食物中最好不要額外添加鹽。
1歲以前吃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
在寶寶的味覺發育時期,如果攝入過重口味的食物,容易養成寶寶嗜鹹、偏食或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等寶寶長大點,想讓他再吃清淡一點就難了。
一歲以上的寶寶雖然可以適當加一點鹽,但能少加就少加。
果汁(包括鮮榨果汁)
過早食用後果:肥胖、不愛喝白開水
解鎖年齡:1歲
果汁,一個看起來健康、營養的食物。有的寶寶不愛吃蔬菜水果,媽媽就給寶寶榨點果汁喝。有的媽媽覺得果汁有營養,平時也會經常給寶寶做一點喝。
但其實,對於不滿一歲的寶寶來說,與完整的水果相比較,果汁沒有任何營養上的優勢!
早在2017年5月22日,美國兒科協會(AAP)已經把果汁列入禁榜:「一歲以下嬰兒禁止喝果汁!」
過早給寶寶喝果汁,容易:
高糖低營養會造成寶寶過胖或者營養不良。
孩子一旦接受了果汁的甜味,就不會再願意喝白水,養成偏甜的口味。
長期喝果汁會對寶寶的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
雖然一歲以後的寶寶,可以稍微喝一點果汁,但仍舊需要控制量:
1~3歲,每日喝果汁不要超過120ml
4~6歲,每日喝果汁不要超過120~180ml
水果是用來吃的,榨汁後會損失掉很多水果汁寶貴的營養素,比如纖維被丟掉、比如VC被氧化。所以,不僅是孩子,即便是大人最好也是吃水果,而不是喝水果。
雪糕、冰棍兒、冰淇淋
過早食用後果:腹痛、腹瀉、腸套疊
解鎖年齡:2歲
又快到炎炎夏日了,我今天看了下天氣軟體,五一的北京就要37度了。每到夏天,冰淇淋就成了寶寶們的最愛,香甜冰爽。
但,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曾表示,嬰幼兒進食冷飲存在諸多隱患。孩子胃腸發育不健全,冰涼的食物會引發腹瀉、腹痛和胃痛,影響營養吸收,甚至還可能誘發腸套疊。
孩子不是一點冰的、冷的都不能吃,而是在寶寶腸胃功能未發育完善的時候過早嘗試。
此外,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冷飲商品,質量良莠不齊,這些冷飲食品本身含糖量就很高,加上食品添加劑成分也多,過多攝入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所以建議,如果實在想嘗試,最好在2歲以後,少量吃,如果是媽媽在家自製的冰淇淋,可以控制含糖量,也不會有添加劑,相對健康一些。
比較長的面
過早食用後果:噎到
解鎖年齡:2歲
不同月齡的寶寶,吃的麵條長度也不同。如果給小寶寶吃過長的麵條,非常影響他的咀嚼和吞咽,如果不小心吸食進去一整根,很容易被麵條噎到。
建議:應該把麵條煮好的儘量軟爛一些,再根據寶寶的月齡切成不同的小段,餵給寶寶吃。
果凍
過早食用後果:易誤吸、甚至引發窒息
解鎖年齡:3歲
不建議3歲前寶寶吃果凍的主要原因,是果凍的膠質質地可能會在寶寶吃果凍的時候,造成誤吸。因果凍引起的悲劇越來越多,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因吃果凍而噎住窒息的兒童身亡事件。
而且,果凍由各種增稠劑(瓊脂,明膠,藻酸鈉等)製成,再把大量的甜味劑、人造香料和著色劑混合。幾乎沒有營養,還難以消化,孩子吃了沒有任何好處,還會導致食慾下降。
這種不健康的小零食,還是少吃、不吃為妙。
巧克力及巧克力製品
過早食用後果:造成神經興奮、影響睡眠和發育
解鎖年齡:3歲
眾所周知,巧克力裡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並使人興奮的成分。但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神經刺激作用用太強,孩子的神經系統還處於發育階段,太早攝入這種神經興奮類的食物,容易引起過度興奮,影響睡眠,不利於生長發育。
而且,巧克力是高脂、高熱的食物,吃巧克力會影響寶寶腸胃道消化吸收,過強的飽腹感也不利於寶寶的一日三餐,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所以,巧克力這種人間美味,孩子晚點嘗試的好。
生魚片、各種刺身壽司
過早食用後果:寄生蟲感染
解鎖年齡:5歲
生魚片的確營養又好吃,但要當心寄生蟲
生魚片因為沒有經過烹飪加工,所以體內有一定的機率存在寄生蟲。因此會增加食用者患寄生蟲病的機率。
最好是5歲以後再給寶寶嘗試嘗試吃——在日本,一個壽司、生魚片是日常飲食的一部分的國家,父母也常常會等到孩子2歲到3歲後才會給他們吃帶肉的壽司,不過一些情況下,他們也會等到5歲甚至更晚才給。
而且一定要購買有《入境貨品檢驗檢疫證書》的三文魚, 購買通過冷凍標準冷凍過的三文魚,淡水魚絕對不能生吃!
各種調味料
醬油、番茄沙司、沙拉醬等
解鎖年齡:1歲
前面說了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鹽和糖,但像花生醬、醬油、番茄醬、沙拉醬等調味料,也不要給小寶寶吃,因為這幾種調味品裡都含有大量的鹽。
而且,寶寶的味覺要比成人更敏感,即便不加任何調味料,寶寶也會覺得很美味,這是源於食材本身特有的自然味道,這也正是寶寶對大自然的另一翻探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