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都有最低食用年齡,千萬別給寶寶吃太早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糖糖媽媽 拜託了媽媽

「吃喝拉撒睡」,吃可是寶寶的頭等大事!但是,媽媽們知道嗎,好吃的、有營養的食物很多,但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合寶寶吃。食物也有「最低解鎖年齡。」

吃得對,助力寶寶的成長和發育;

吃錯了,不僅危害寶寶健康,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今天就來細數這些食物的「最低解鎖年齡」↓↓↓

鮮牛奶

過早食用後果:導致寶寶貧血、傷腎臟

解鎖年齡:1歲

寶寶自出生以來,接觸到最多的食物就是奶了。

6個月前,寶寶只喝母乳或配方奶;

6-12個月後,寶寶開始逐漸添加各種輔食。

在寶寶出生後這重要的第一年裡,奶,幾乎是寶寶全部的營養來源

但不是所有奶,都可以給1歲內的寶寶喝。

也許有人覺得,鮮牛奶的營養很豐富呀,沒有太多的加工,原汁原味。但,1歲以前喝鮮牛奶:

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牛奶中的礦物質(比如鈉、鈣等)濃度比母乳和配方奶都要高,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也會影響鐵的吸收。

更易引發過敏風險

牛奶裡面的蛋白分子比較大,較難消化,會讓寶寶的腸胃不適應,還可能會引起過敏。

鐵元素不足,容易導致寶寶缺鐵

牛奶中的鐵含量很低,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甚至導致寶寶缺鐵性貧血。

所以,一歲以內的寶寶,最好是吃母乳,母乳實在不夠的話可以添加適合段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一歲以後,寶寶的腸胃和腎臟功能逐漸發育成熟,可以開始嘗試喝鮮牛奶了,但是要先少量嘗試,觀察寶寶有無消化不良或過敏的發生。

蜂蜜

過早食用後果:肉毒桿菌中毒

解鎖年齡:1歲

有的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媽媽就給加點蜂蜜讓水變好喝;

有的寶寶便秘了,媽媽也給加點蜂蜜潤潤腸……

一方面,寶寶經常喝蜂蜜水,容易養成嗜甜的口味偏好,以後越來越不愛喝白開水,越來越愛吃甜食。

另一方面,蜂蜜可能會引起一歲以下寶寶肉毒桿菌中毒。一歲以下的寶寶體內還沒有形成完好的腸道微生態屏障,用來抵抗肉毒桿菌芽孢的侵襲,就很可能會中毒,出現持續便秘,嚴重時甚至會神經麻痺、哭泣微弱、呼吸困難等,非常危險!

尤其是號稱「純天然、新鮮採集」未經加工的蜂蜜,受到肉毒桿菌汙染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1歲以上的寶寶或成人,也要購買正規商超出售的品牌蜂蜜食用。

食鹽

過早食用後果:加重腎臟負擔、養成口味偏好

解鎖年齡:1歲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都有這樣的顧慮:一點鹽都不加嗎?能好吃嗎?不吃鹽會不會沒力氣呀?

其實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寶寶剛開始接觸輔食的時候,食材的原汁原味對寶寶的口味來說,已經是一種新奇、愉悅的刺激了。

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國民膳食指南,都對嬰幼兒每日的鈉(鹽)攝入量做出要求:

0-0.5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170mg,相當於0.43g鹽;

0.5-1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350mg,相當於0.89g鹽;

1 - 4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700mg,相當於1.78g鹽

一歲內的寶寶,食物中最好不要額外添加鹽。

1歲以前吃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

在寶寶的味覺發育時期,如果攝入過重口味的食物,容易養成寶寶嗜鹹、偏食或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等寶寶長大點,想讓他再吃清淡一點就難了。

一歲以上的寶寶雖然可以適當加一點鹽,但能少加就少加。

果汁(包括鮮榨果汁)

過早食用後果:肥胖、不愛喝白開水

解鎖年齡:1歲

果汁,一個看起來健康、營養的食物。有的寶寶不愛吃蔬菜水果,媽媽就給寶寶榨點果汁喝。有的媽媽覺得果汁有營養,平時也會經常給寶寶做一點喝。

但其實,對於不滿一歲的寶寶來說,與完整的水果相比較,果汁沒有任何營養上的優勢!

早在2017年5月22日,美國兒科協會(AAP)已經把果汁列入禁榜:「一歲以下嬰兒禁止喝果汁!」

過早給寶寶喝果汁,容易:

高糖低營養會造成寶寶過胖或者營養不良。

孩子一旦接受了果汁的甜味,就不會再願意喝白水,養成偏甜的口味。

長期喝果汁會對寶寶的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

雖然一歲以後的寶寶,可以稍微喝一點果汁,但仍舊需要控制量:

1~3歲,每日喝果汁不要超過120ml

4~6歲,每日喝果汁不要超過120~180ml

水果是用來吃的,榨汁後會損失掉很多水果汁寶貴的營養素,比如纖維被丟掉、比如VC被氧化。所以,不僅是孩子,即便是大人最好也是吃水果,而不是喝水果。

雪糕、冰棍兒、冰淇淋

過早食用後果:腹痛、腹瀉、腸套疊

解鎖年齡:2歲

又快到炎炎夏日了,我今天看了下天氣軟體,五一的北京就要37度了。每到夏天,冰淇淋就成了寶寶們的最愛,香甜冰爽。

但,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曾表示,嬰幼兒進食冷飲存在諸多隱患。孩子胃腸發育不健全,冰涼的食物會引發腹瀉、腹痛和胃痛,影響營養吸收,甚至還可能誘發腸套疊。

孩子不是一點冰的、冷的都不能吃,而是在寶寶腸胃功能未發育完善的時候過早嘗試。

此外,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冷飲商品,質量良莠不齊,這些冷飲食品本身含糖量就很高,加上食品添加劑成分也多,過多攝入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所以建議,如果實在想嘗試,最好在2歲以後,少量吃,如果是媽媽在家自製的冰淇淋,可以控制含糖量,也不會有添加劑,相對健康一些。

比較長的面

過早食用後果:噎到

解鎖年齡:2歲

不同月齡的寶寶,吃的麵條長度也不同。如果給小寶寶吃過長的麵條,非常影響他的咀嚼和吞咽,如果不小心吸食進去一整根,很容易被麵條噎到。

建議:應該把麵條煮好的儘量軟爛一些,再根據寶寶的月齡切成不同的小段,餵給寶寶吃。

果凍

過早食用後果:易誤吸、甚至引發窒息

解鎖年齡:3歲

不建議3歲前寶寶吃果凍的主要原因,是果凍的膠質質地可能會在寶寶吃果凍的時候,造成誤吸。因果凍引起的悲劇越來越多,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因吃果凍而噎住窒息的兒童身亡事件。

而且,果凍由各種增稠劑(瓊脂,明膠,藻酸鈉等)製成,再把大量的甜味劑、人造香料和著色劑混合。幾乎沒有營養,還難以消化,孩子吃了沒有任何好處,還會導致食慾下降。

這種不健康的小零食,還是少吃、不吃為妙。

巧克力及巧克力製品

過早食用後果:造成神經興奮、影響睡眠和發育

解鎖年齡:3歲

眾所周知,巧克力裡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並使人興奮的成分。但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神經刺激作用用太強,孩子的神經系統還處於發育階段,太早攝入這種神經興奮類的食物,容易引起過度興奮,影響睡眠,不利於生長發育。

而且,巧克力是高脂、高熱的食物,吃巧克力會影響寶寶腸胃道消化吸收,過強的飽腹感也不利於寶寶的一日三餐,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所以,巧克力這種人間美味,孩子晚點嘗試的好。

生魚片、各種刺身壽司

過早食用後果:寄生蟲感染

解鎖年齡:5歲

生魚片的確營養又好吃,但要當心寄生蟲

生魚片因為沒有經過烹飪加工,所以體內有一定的機率存在寄生蟲。因此會增加食用者患寄生蟲病的機率。

最好是5歲以後再給寶寶嘗試嘗試吃——在日本,一個壽司、生魚片是日常飲食的一部分的國家,父母也常常會等到孩子2歲到3歲後才會給他們吃帶肉的壽司,不過一些情況下,他們也會等到5歲甚至更晚才給。

而且一定要購買有《入境貨品檢驗檢疫證書》的三文魚, 購買通過冷凍標準冷凍過的三文魚,淡水魚絕對不能生吃!

各種調味料

醬油、番茄沙司、沙拉醬等

解鎖年齡:1歲

前面說了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鹽和糖,但像花生醬、醬油、番茄醬、沙拉醬等調味料,也不要給小寶寶吃,因為這幾種調味品裡都含有大量的鹽。

而且,寶寶的味覺要比成人更敏感,即便不加任何調味料,寶寶也會覺得很美味,這是源於食材本身特有的自然味道,這也正是寶寶對大自然的另一翻探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過年了,要注意寶寶的奶量!這些食物不要給寶寶吃!
    1堅果類食物我們過年都有一個傳統:買點瓜子、花生、開心果等堅果放在家裡作為年貨,只要有親戚朋友來,就可以招待親戚朋友,如果有小朋友來就更好了,畢竟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堅果類食物,但是要注意3歲以下的寶寶都不建議食用
  • 寶寶補鐵該吃啥?藥補不如食補,這些食物別錯過
    鐵是我們人體內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缺少這類鐵元素,會影響我們體內血紅蛋白的合成,從而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一般來說,造成這種類型的貧血原因多是因為營養不足導致的,確定寶寶貧血屬於這種類型後,要調整寶寶的飲食,多給寶寶食用瓜果蔬菜,及時補充營養。改善貧血的症狀。
  • 魚肉輔食講究多 這七種魚千萬別給寶寶吃!
    魚肉輔食講究多 這七種魚千萬別給寶寶吃!時間:2016-10-17 18: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肉輔食講究多 這七種魚千萬別給寶寶吃! 媽媽絞盡腦汁希望給寶寶準備豐盛的食物。魚肉富含蛋白質、EPA和DHA,是媽媽們最喜歡端上寶寶餐桌的食物之一。
  • 寶寶放屁竟然是求助信號?!父母千萬別大意
    對策①適當減少奶量,不用擔心餓著寶寶,消化不良的時候也不會太有食慾,多餵寶寶也不一定願意吃;②將餵養的食物調稀一點,並多餵開水,開水是調理腸胃最好的食物;③選擇適合寶寶年齡段的奶粉,已添加輔食的寶寶應減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④適當添加含雙歧因子的乳酸菌、益生菌等助消化食物,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好處簡直太多啦。 從小就聽說,吃魚可以變聰明,這個「聽說」也確實沒毛病,的確是有科學道理的: 魚肉中富含DHA,俗稱腦黃金。
  • 發芽的食物能吃嗎?這些居然更有營養!有毒的千萬不要碰!
    紅薯、土豆、黃豆……這些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發了芽後還能不能食用?其實,食物能不能吃,不在於它的狀態,而在於它是否含有有毒的物質。杭小微列舉了一些常見的食材,一起來漲知識吧!
  • 發芽食物有劇毒,千萬不能吃?分情況,這些反而營養翻倍,千萬別扔了!
    千萬不能吃的發芽食物 1 土豆 土豆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易發芽食物之一,在潮溼、微熱的環境下,土豆極易變質,一旦其發芽變綠,就說明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龍葵鹼。
  • 哺乳期寶媽別吃這2種食物,不僅容易讓寶寶脹氣,還影響乳汁分泌
    就拿嬰兒脹氣這件事情來說,很多小寶寶剛出生才幾個月,特別容易脹氣,平時動不動就打嗝,吃東西也吃不香甜,睡眠也會受到影響,吃進去的食物不消化已經算是症狀輕的,嚴重的甚至還會引發嬰兒腸胃絞痛。脹氣一般來說是因為嬰兒在吃東西的時候吸入了過多的空氣,所以身體本能的想把這些多餘的氣體排出,便會讓寶寶一直打嗝。
  • 孩子身體發育差,都是家長「沒挑對」吃的,這些食物要注意
    都說民以食為天,在「吃」這方面,可是大有講究。想讓孩子長得高又聰明,家長們得這樣給孩子「吃」。這幾種食物影響孩子身高,可別再吃了★碳酸飲料影響孩子身高,要儘量避免飲用碳酸飲料中含有過多的磷,攝入過多的話,會嚴重影響孩子對鈣的吸收。
  • 魚身上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
    因吃魚膽而中毒的患者每年都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南昌大學二附院急診科主任吳利東走進科學,一起來了解魚膽對人體的危害。魚膽的膽汁含膽酸、牛黃膽酸、牛黃去氧膽酸、氫氰酸等不同的毒素,其中毒性最厲害的是氫氰酸,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不論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會被破壞,吃下即中毒。
  • 寶寶身上的胎記是怎麼來的?知道原因後別悔恨自己
    很多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會有胎記,但是有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消退了,有的卻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還有沒有變化的,曉玉的寶寶出生的時候,背上也有一塊青青的胎記,雖然衣服可以擋住寶寶的皮膚,但是寶寶身上有一塊胎記,心裡總會感覺不舒服。
  • 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一般饅頭髮黴之後,直接把饅頭的皮撕掉,然後放到蒸籠裡整一下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看到食物出現一點發黴,就直接把發黴的地方給挖掉,然後繼續食用。但是有些黴菌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
  • 寶寶一歲的時候給他吃什麼?這五種食物不能過早給寶寶吃
    所以有些媽媽就覺得現在給寶寶吃飯還是太早了,所以自顧自給寶寶停了飯,繼續讓寶寶喝奶粉。其實寶寶一歲的時候是可以吃飯的,但是有五種食物是不能那麼早給孩子吃,很多媽媽都忽略了這一點。1.不能喝牛奶牛奶營養成分很高,很多媽媽都想讓孩子營養好,身體壯,但是孩子的消化器官還沒發育好如果過早喝的話,孩子的腸胃會增加負擔。
  • 哺乳期女性要少食用這些食物,可能會影響乳汁質量,導致寶寶脹氣
    一般家裡面有寶寶的家庭,生活還是很幸福的,但是有的時候寶寶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就好比生病了,家庭裡面成員的氣氛就會變得憂鬱了,因為寶寶幾乎就是家人的重心,什麼都是寶寶好自己就好。作為父母更是會將自己的心情寄予寶寶,只要寶寶開心並且健康,那父母的心情就會相當的好。
  • 吃這五類食物,有助於夫妻要「寶寶」
    、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儘可能的保證這段時間最好別受疾病的困擾,讓自己生育出來的寶寶更加健康、聰明。那麼在要寶寶之前應當適量吃些什麼樣的食材,能對自己生育出來的寶寶聰明、健康有所幫助呢?1.可以適量食用一些含精氨酸的食物,因為精氨酸是構成精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有促進精子的質量,提高精子運動能力的作用,另外精氨酸可有效的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山藥、海參、鱔魚、泥鰍、豆腐皮等等食物。
  • 給寶寶吃這道菜千萬別大意!一不小心就進ICU
    小小一顆的怪味蠶豆吃起來鹹香麻辣,還略帶一絲微甜,令人回味無窮。 而它的原料,蠶豆本身也十分美味,現在又是蠶豆上市的季節,煮一碟水煮蠶豆,或者清炒,想想都快流口水了。 不過,這麼美味的食物,有些寶寶卻「天生」不能吃,這是為什麼?
  • 這4種食物進了輔食黑名單,別太早給娃嘗試,影響發育還耽誤長高
    直白的說,就是別人家的寶寶都能吃些其他種類的主食了,你家的寶寶還在喝著粥,然後你會發現,別人家的娃體質都是棒棒的,自家的娃體質偏弱。另外,在給寶寶添加輔食初期,有很多的輔食是不適合寶寶過早去吃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那些上了輔食黑名單的食物,家長們要儘量避免。
  • 這些東西千萬不要餵給孩子吃!
    到了晚上的時候,毛毛全身都起了大片紅色的風疹,小鼻子一抽一抽地呼不上氣來!爸媽趕緊把毛毛緊急送往溫醫大附屬醫院進行搶救,被診斷為蕁麻疹和哮喘發作,而誘因就是晚上吃的那點蝦和螃蟹。千萬別以為這件事情只是湊巧,就麻痺大意。湖南有兩名男童因為經常生吃螃蟹,導致體內長滿了大量的寄生蟲。
  • 葡萄和酸奶可以一起吃嗎 吃葡萄千萬別吃這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葡萄和酸奶是我們比較常見的食物,有許多人都喜歡想吃它們,那葡萄和酸奶這兩樣東西可以放在一起吃嗎,平時有哪些東西是不能和普通一起吃的呢,酸奶有魚哪些東西不能一起吃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寶寶吃魚更聰明?這7種魚,一口都不能給寶寶吃!
    來源:寶寶輔食食譜專欄很多家長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多吃魚更聰明。事實是,這個說法還真有科學依據來證明!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脂類、維生素A、各種微量元素等,為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均衡的營養;另外,有一些魚類還富含DHA,能促進兒童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