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2020-12-04 樂橙健康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聽到爸爸媽媽講:生活不易,應該勤儉節約!一般饅頭髮黴之後,直接把饅頭的皮撕掉,然後放到蒸籠裡整一下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看到食物出現一點發黴,就直接把發黴的地方給挖掉,然後繼續食用。但是有些黴菌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

■黃麴黴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所謂的黃麴黴毒素,它本身是從黃黴素慢慢發展而來的一種代謝產物,它最喜歡溼熱的環境中。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的就是五穀雜糧,比如我們常見的玉米花生等等。這種黴菌是具有毒素的,並且還具有致癌性,所以大家千萬不可小覷那些發了黴的食物。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經常沒有清洗乾淨的筷子:

是的,你沒有看錯,當你日常清洗吃飯飯菜的筷子,沒有清洗乾淨,那麼它也是很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的,尤其是木製的筷子。當然,筷子本身是不會自主產生黃麴黴毒素的;但是我們吃飯都是需要使用到筷子的,如果你沒有清洗乾淨筷子,那麼筷子上就會殘留一些食物殘渣以及澱粉等物質;而加上筷子周圍儲存的環境以及筷子上的水分,這就給黃麴黴毒素打造了很好的生存環境。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筷子就會很容易出現黴變,慢慢發展成黃麴黴毒素。所以如果你家裡使用的是木製筷子,一定要清洗乾淨;大家也可以選擇使用鐵製的筷子,來避免黃麴黴毒素的出現。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浸泡時間過長的黑木耳:

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的朋友都在電視上或是新聞上看過吃黑木耳中毒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黑木耳浸泡過久導致的,因為黑木耳被浸泡到水中過久,就很容易會產生一些微毒素質,而這些有毒物質中就含有黃麴黴毒素。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吃黑木耳的時候,一定要吃多少泡上多少,另外如果你家裡的黑木耳浸泡的時間過久,那麼就倒掉吧,別再吃了!

●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出現發黴的花生和堅果:

日常生活中,花生是不少朋友的最愛,然而在一袋花生當中,倘若有一顆花生出現了黴變,那麼整袋的花生就得扔掉不能吃。因為花生一旦發生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的傳播本身就是以孢子的形式,在袋子這種封閉空間內,一顆花生出現黃麴黴毒素,那麼其他花生也不能倖免;對於這類花生就請儘快扔掉,不然吃完之後很容易導致身體不適和其他問題出現。

另外生活中堅果因為擁有諸多營養成分而被廣大朋友所青睞,但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吃到的堅果是苦味的,那麼這種情況需要立刻吐出來,然後漱口;因為這種嘴裡感受到的苦味,其實就是黃麴黴毒素導致的,所以遇到這類堅果食物,就趕緊扔掉,別再吃了!

相關焦點

  • 黃麴黴毒素,能否被「殺死」?吃了黴變食物,如何降低危害?
    黃麴黴毒素是大家平時接觸最多,也是對大家的身體危害巨大的一種化合物。它的毒性有多大呢?和砒霜作比較的話,它的毒性接近砒霜的七十倍,如果不小心攝入量過大,就會出現急性肝炎或抽搐致死的嚴重後果。通常黃麴黴毒素都是潛伏在土壤之中的,然而廚房也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地方。
  • 什麼是黃麴黴素?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
    尤其是對減肥期間的人,非常在意食物中脂肪的含量。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不知道你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像黃麴黴素和胡蘿蔔素的各種含量,幾乎是很少有人關注的,但其實這些東西比脂肪什麼的更為重要,而且獲取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困難。什麼是黃麴黴素?
  • 黃麴黴毒素不是「好東西」?它主要藏在4種食物中,別亂吃
    而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導致全身性傷害。如果機體長期攝入含有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可增加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比如說:肝癌、腎癌、骨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所致的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另外,黃麴黴毒素還可損害肝臟,造成慢性肝損傷,比如說肝硬化、肝實質細胞變性等。
  • 這些食物有特黃麴黴毒素 以後還是少吃!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細菌的代謝產物,有劇毒,是一種最強的致癌物質。如果黃麴黴毒素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誘發各個方面的癌症。黃麴黴毒素具體有什麼特性呢?1、急性中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如果大量攝入,無論是對動物還是人類,都會造成一定程度肝臟出血壞死,或者對其他脾臟都有輕微的病變。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食物極易牽連黴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麴黴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發苦的堅果   除了花生,黃麴黴毒素還存在於瓜子、杏仁、開心果等堅果中,堅果在黴變過程中會產生黃麴黴素,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杏仁等堅果,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如果經常食入會增加肝癌風險。大家在吃堅果前也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黴變。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黃麴黴毒素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那些是含有黃麴黴毒素又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食物呢?
  • 【科普知識】如何遠離黃麴黴毒素?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一、久泡的木耳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本身是沒有毒素的,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細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二、沒洗乾淨的筷子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平時使用筷子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時,筷子縫裡最容易藏澱粉,一來二去黴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了。所以,吃完飯一定要洗乾淨!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1、久泡的木耳: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纖維素,本身是沒有毒素的,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細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 家裡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
    而生活中,黃麴黴毒素其實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廚房,最容易滋生這種毒素。  5樣傷肝東西暗藏於廚房  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多存於廚房,如果有,應儘早扔掉。  1、久泡的木耳: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隨著人們對養生的重視,木耳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庭必備食材。
  •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科技日報 | 2020-10-23 09:33:27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幾種食物中就有,別捨不得扔
    ,但得益於這些年媒體不斷的科普,因此大眾對其還不是太陌生,而且也知道其「威力」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如果使用黴變的花生榨油,黃麴黴毒素並不會被殺死,而且會進入食用油中,所以自榨油購買也有風險。 此外,黴變的糧食如果成了動物飼料,牲畜在吃了黴變的糧食後,黃麴黴毒素B1便會轉化成黃麴黴毒素M1,並且以乳汁、尿液的形式儲存在動物體內。
  • 黴豆腐黴千張含不含黃麴黴毒素?為什麼肝病科主任從來不吃煮花生?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有研究說,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幾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那麼,杭州市場上有沒有相關產品銷售呢?黃麴黴毒素最多存在於哪些食物中?有沒有與它相剋的食物?
  • 黴變的食物,切勿切掉黴點後再吃,裡面的致癌物可危及生命!
    ▼但有些食物放久了容易發黴食物發黴長什麼樣?這種「長毛」現象就是「黴變」,即食物被黴菌感染了。是不是只要切掉發黴的部分就可以放心地吃了呢?什麼情況容易導致食物發黴?食物發黴與其所處環境的條件(溫度、溼度)有關。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通常都藏在發黴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多的食物,例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類等。因為澱粉會在高溫和潮溼的作用下發生黴變滋生出黃麴黴菌,所以一旦發現這些食物有味道,就不要吃了,因為裡面很可能已經含有黃麴黴菌了,吃了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
  • 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黃麴黴毒素也有「剋星」,用來泡水喝,排出毒素,降低患癌風險
    黃麴黴毒素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毒素不僅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在人們的食物中也會含有這種毒素,在1993年,黃麴黴毒素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會主要存在於已經黴變的穀物,花生、玉米等,包括發苦的堅果等。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1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這些食物中含量有點多,你家也有
    黃麴黴毒素是一級致癌物質,也許您不知道一級致癌物的毒性有多強,黃麴黴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黃麴黴毒素也因此被大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大眾所提起。很多食物其實也是黃麴黴毒素的隱身之地,飲食中更要重視。花生花生是高蛋白的食物,適量食用不僅可以預防幹心臟病還有減肥的作用。花生脂肪含量高,因而也被加工成花生油成為主要的食用油之一。花生在儲存中容易出現黴變,黴變的花生就是黃麴黴毒素的隱身之地。有些人喜歡購買小作坊生產的花生油,難以保障花生是否經過挑選,可能會存在黃麴黴毒素感染的情況。
  • 遠離黃麴黴素 醫生教你這樣做
    及時扔掉黴變糧食「日常生活中,以花生為例,我們在食用之前當出現變色、紅衣不全、發芽、顆粒缺損時應及時去除黴粒,這已經可以排除80%含有黃麴黴毒素的花生顆粒。 」顧萍指出,丟掉黴變糧粒是首要的。由於黃麴黴素在整批糧食中的汙染分布不均勻,烹飪前要把黴爛、長毛的花生、豆類及時丟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黴變部分去掉,因為黃麴黴只需要一點點就會中毒,肉眼看不見的不一定就沒有毒素。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1974年印度兩個邦中有200個村莊暴發黃麴黴中毒性肝炎,397人發病,死亡106人,中毒患者都食用過黴變的玉米,其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高達6.25-15.6毫克/千克。  美國科學家Douglas L報導,1989年印度有74人、肯亞有12人死於黃麴黴毒素的急性中毒。2004年,肯亞的東部地區爆發了黃麴黴素引起的肝炎,125人死亡。死者都曾經吃過發黴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