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為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並且非常耐高溫,我們平時做菜的溫度並不能夠殺死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事實上,最損傷的臟器就是肝臟,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韓建高告訴記者,研究數據顯示,很多肝臟問題,都與黃麴黴毒素的攝入有直接關係。而生活中,黃麴黴毒素其實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廚房,最容易滋生這種毒素。
5樣傷肝東西暗藏於廚房
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多存於廚房,如果有,應儘早扔掉。
1、久泡的木耳: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隨著人們對養生的重視,木耳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庭必備食材。但是我們購買木耳大多是幹木耳,需要經過泡發後食用,此時就要注意了,木耳一般泡發兩三個小時即可,如果當天未吃,繼續泡到第二天再食用,那麼此時木耳很可能已經產生了大量的黃麴黴毒素,就不要吃了,儘早扔掉。
2、黴變的穀物:例如大米、花生或者其他穀類,在儲存不當的情況下,會引起發黴的情況。如果看上去有黴變或者是吃起來有黴變的口感,這兩種情況就都不建議再食用了。因為這些穀物中已經含有了黃麴黴毒素。
3、裂縫的菜板和筷子:菜板和筷子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廚房工具,正因為如此,則需要格外的注意。裂縫的菜板和筷子,在我們切菜和夾菜的時候,食物的殘渣會在縫隙中儲存,時間一長,則會發生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這些毒素會隨著切菜或夾菜進入口腔中,從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4、發苦的堅果:穀物等發生黴變後,從表面其實都能看出來的,但是堅果,通常肉眼不是很好判斷其是否有黴變。如果你購買回來的堅果或者是放置久了以後,吃起來口感發苦,第一時間就要吐掉。因為有這種口感的堅果很有可能是已經有黃麴黴毒素,不能再食用了。
5、腐爛的水果:發生腐爛的水果,一方面會產生亞硝酸鹽,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出現腹痛,腹脹等胃腸道不適。另一方面,腐爛的水果一旦發生黴變,還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很多人會把爛掉的部位切掉,其他的地方正常吃,其實這是不對的,水果腐爛後一整個都要扔掉,因為很可能肉眼不可見的地方也已經產生了黃麴黴毒素。
4件事助你保肝
1、戒熬夜:在睡眠的時候,人體會進行自我修復,尤其是肝臟。想要養肝,建議在晚上11點的時候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熬夜的時候,肝臟無法得到濡養,會損傷肝臟細胞,時間一長,肝臟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想要保肝,熬夜的習慣儘早戒掉。
2、常飲保肝茶:喝酒,也是傷肝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飲酒會造成酒精肝等問題,平時,可以多喝茶來代替飲酒。平時,可以用一些養肝的小植物泡水喝。
3、不亂用藥物:生活中,很多人身體有不適,不會選擇及時就醫,而是去藥店隨便買點藥就吃了,但其實,這是不對的。是藥三分毒,如果買來的藥並不能對症,那麼只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建議想要保肝的人,平時不要隨便亂用藥物更不要隨便吃保健食品,儘量遵醫囑。
4、常敲打肝膽經:肝經和膽經是人體的兩條非常重要的經絡,經常疏通,對健康大有益處。肝經位於大腿內側,膽經位於大腿外側,經常敲打,可疏通肝經,助肝疏洩、清肝瀉火。(本報記者 桂穎輝 郭淑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