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

2020-12-06 上饒新聞網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為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並且非常耐高溫,我們平時做菜的溫度並不能夠殺死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事實上,最損傷的臟器就是肝臟,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韓建高告訴記者,研究數據顯示,很多肝臟問題,都與黃麴黴毒素的攝入有直接關係。而生活中,黃麴黴毒素其實並不少見,尤其是在廚房,最容易滋生這種毒素。

  5樣傷肝東西暗藏於廚房

  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多存於廚房,如果有,應儘早扔掉。

  1、久泡的木耳: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隨著人們對養生的重視,木耳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庭必備食材。但是我們購買木耳大多是幹木耳,需要經過泡發後食用,此時就要注意了,木耳一般泡發兩三個小時即可,如果當天未吃,繼續泡到第二天再食用,那麼此時木耳很可能已經產生了大量的黃麴黴毒素,就不要吃了,儘早扔掉。

  2、黴變的穀物:例如大米、花生或者其他穀類,在儲存不當的情況下,會引起發黴的情況。如果看上去有黴變或者是吃起來有黴變的口感,這兩種情況就都不建議再食用了。因為這些穀物中已經含有了黃麴黴毒素。

  3、裂縫的菜板和筷子:菜板和筷子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廚房工具,正因為如此,則需要格外的注意。裂縫的菜板和筷子,在我們切菜和夾菜的時候,食物的殘渣會在縫隙中儲存,時間一長,則會發生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這些毒素會隨著切菜或夾菜進入口腔中,從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4、發苦的堅果:穀物等發生黴變後,從表面其實都能看出來的,但是堅果,通常肉眼不是很好判斷其是否有黴變。如果你購買回來的堅果或者是放置久了以後,吃起來口感發苦,第一時間就要吐掉。因為有這種口感的堅果很有可能是已經有黃麴黴毒素,不能再食用了。

  5、腐爛的水果:發生腐爛的水果,一方面會產生亞硝酸鹽,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出現腹痛,腹脹等胃腸道不適。另一方面,腐爛的水果一旦發生黴變,還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很多人會把爛掉的部位切掉,其他的地方正常吃,其實這是不對的,水果腐爛後一整個都要扔掉,因為很可能肉眼不可見的地方也已經產生了黃麴黴毒素。

  4件事助你保肝

  1、戒熬夜:在睡眠的時候,人體會進行自我修復,尤其是肝臟。想要養肝,建議在晚上11點的時候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熬夜的時候,肝臟無法得到濡養,會損傷肝臟細胞,時間一長,肝臟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想要保肝,熬夜的習慣儘早戒掉。

  2、常飲保肝茶:喝酒,也是傷肝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飲酒會造成酒精肝等問題,平時,可以多喝茶來代替飲酒。平時,可以用一些養肝的小植物泡水喝。

  3、不亂用藥物:生活中,很多人身體有不適,不會選擇及時就醫,而是去藥店隨便買點藥就吃了,但其實,這是不對的。是藥三分毒,如果買來的藥並不能對症,那麼只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建議想要保肝的人,平時不要隨便亂用藥物更不要隨便吃保健食品,儘量遵醫囑。

  4、常敲打肝膽經:肝經和膽經是人體的兩條非常重要的經絡,經常疏通,對健康大有益處。肝經位於大腿內側,膽經位於大腿外側,經常敲打,可疏通肝經,助肝疏洩、清肝瀉火。(本報記者 桂穎輝 郭淑芬 文/圖)

相關焦點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上饒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繆麗華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備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 什麼是黃麴黴素?4樣常見的物品,一旦黴變趕緊扔掉吧
    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不知道你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食物中黃麴黴素的含量,像黃麴黴素和胡蘿蔔素的各種含量,幾乎是很少有人關注的,但其實這些東西比脂肪什麼的更為重要,而且獲取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困難。什麼是黃麴黴素?
  • 黃麴黴毒素毒性超砒霜100倍!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儀
    黃麴黴毒素毒性超砒霜100倍!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儀黴菌毒素是黴菌代謝產生的一類有毒產物,會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對人和動物都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黴菌毒素中的黃麴黴毒素,毒性超砒霜100倍,具有最強的致癌性。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黃麴黴毒素是由一系列黴菌代謝產生的致癌物,主要汙染糧油食品、動植物食品等,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
  • 【科普知識】如何遠離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尤其是黃麴黴毒素B1,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巧妙清除家庭菜板上的黃麴黴毒素的方法
    每個家庭都會經常使用切菜板,它也是個容易讓人忽視的藏汙納垢的東西,。使用時間久了就會發黴和滋生大量的細菌,其中這些細菌裡面有一種叫作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被國際衛生組織定義為一級致癌物, 它的毒性和致癌性都非常的強, 那如何給切菜板消毒殺菌和如何讓菜板永久不發黴呢?
  • 花生油黃麴黴毒素常用去除手段
    黃麴黴毒素一種毒性很強的天然毒素對於黃麴黴毒素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談之色變,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厲害,含量超過5ug/kg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食用油作為每天都接觸的用油,尤其是花生油在眾多食用油中是黃麴黴毒素高發率的植物油之一
  • 黃麴黴毒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黃麴黴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 黃麴黴毒素,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家中有三物含量高,儘量避開
    黃麴黴毒素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它適合生存在適宜的溼度、以及溫度下最容易生長。自從我們人類發現黃麴黴毒素以來,黴菌與黴菌毒素對食品的汙染日益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這些黴菌會對我們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所以說買土豆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或者是在家裡放置久了的東西,看到情況不對勁就直接扔掉,以防中毒。
  • 黃麴黴素在哪些食物 這種致癌物家裡處處有
    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黴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5、筷子筷子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筷子使用久了以後,吃的食物殘渣會留在筷子中,這些殘碴可能會引發黴變產生黃麴黴菌。因此,我們最好將家裡的筷子換成不鏽鋼的或者半年將筷子更換一次,要不然洗完後將筷子拿出去曬一曬。
  • 黃麴黴毒素的自白
    大家好,我們就是大家十分關注的「致癌明星」——黃麴黴毒素家族!我的家族有黃麴黴毒素B1、B2、G1、G2、M1、M2。其中M1就是曾經的「牛奶中毒事件」中被檢測出來的物質。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大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它的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1993年,我正式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也成就了我們家族的臭名昭著。
  • 2020版《中國藥典》 | 睿科中藥材中黃麴黴毒素測定的解決方案
    1.介紹黃麴黴毒素(Aflatoxins, AF)是一類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的代謝產物,具有誘發人體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作用,主要的汙染物有黃麴黴毒素B1, B2, G1, G2。
  • 如何實現對黃麴黴毒素的快速準確定量檢測?
    黃麴黴毒素最易汙染的有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製品,其次是小麥、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程度輕些。 在我國,糧食和飼料被黃麴毒素汙染的概率很高, 給飼料企業以及養殖業主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人們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體健康。
  • 食品中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摘要:黃麴黴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種致癌性較強的劇毒物質,主要由麴黴屬真菌產生,廣泛存在於食品及其動物飼料中,嚴重危害著人體健康。黃麴黴毒素具有穩定的結構,一般的處理很難將其去除。因此如何將黃麴黴毒素有效檢測確保食品安全一直是研究的重點。
  • 人人害怕的黃麴黴毒素,可能藏在廚房裡,檢查一下你家有沒有?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黴變的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原因就是存在黃麴黴菌,而這種細菌會代謝出一種物質——黃麴黴素,這種物質的可怕之處在於毒性很強,強到什麼地步?這麼說吧,大家一定從電視上聽說過砒霜,只要吃0.1克就會死人。
  • 發黴的筷子、案板會產生黃麴黴素?真正會致癌的,是廚房這2樣!
    即便我們每天都在清理廚房,保持一塵不染,但事實上廚房不少小物品「暗藏」著健康隱患,嚴重可能還會致癌? 廚房有些東西,若不注意的話,還真會引發致癌物!
  • 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以及危害
    黃麴黴毒素B1作為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不應在食品中超標,一但超標食用油被消費者購買並且使用的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黃麴黴檢測儀可現場快速檢測黃麴黴毒素B1,採用了智能化的操作平臺,先進的光源驅動及檢測技術,具有便捷的操作方式,優異的檢測精度,實現了結果可靠與高效測量的完美統一。
  • 雞西一家聚餐吃酸湯子致7死,黃麴黴毒素超標還是米酵菌酸中毒?
    據央視報導,雞西市委宣傳部的初步調查結果是,這9人共同食用了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而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黃麴黴毒素超標引發食物中毒。不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網上目前對此事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多位食品安全專家發文稱根據酸湯子的特性推測,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
  • 黃麴黴毒素真的會致癌嗎?隱藏在這5種常見物品中
    黃麴黴毒素已經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質,主要存在于堅果、動植物以及土壤中。尤其是易汙染的糧油產品中如大豆小麥、玉米以及花生等,毒性非常強,嚴重威脅人們健康。黃麴黴毒素真的會致癌嗎?肯定能說黃麴黴毒素確實會致癌,到目前為止黃麴黴毒素是致癌性最強的。1毫克黃麴黴毒素會致癌,20毫克會致命,即使經過高溫也不能殺死。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往往損害人們的肝臟,引起肝炎、肝硬化以及肝壞死,其主要症狀是胃部有明顯的不適感,腹脹,食慾明顯減退以及噁心嘔吐、肝區有出痛感,甚至會發生水腫昏迷,嚴重時會因為抽搐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