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土豆、黃豆……這些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發了芽後還能不能食用?其實,食物能不能吃,不在於它的狀態,而在於它是否含有有毒的物質。杭小微列舉了一些常見的食材,一起來漲知識吧!
發芽的土豆:不可食用
一說起「發芽食物有毒」,「土豆」絕對是榜上有名。為了抵抗害蟲的侵襲,土豆能夠產生一些有毒的物質來保護自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龍葵鹼」。而土豆產生的龍葵鹼主要存在於莖和葉中,而我們常吃的部位,就是它的塊莖。
土豆正常狀態下龍葵鹼的含量很低,但一旦開始發芽、變綠,龍葵鹼就會大量生成,超過安全食用的範圍。所以吃發芽的土豆,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扔掉。
發芽的板慄:不可食用
板慄發芽之後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導致糖分轉化、口感下降。儘管板慄發芽過程本身不產生毒素,但是易伴隨發黴,產生強致癌的黃麴黴素。不要以為把芽去除就沒問題,黃麴黴素已經在整個果實中了,即使經過高溫也是不行。
發芽的紅薯:不建議食用
對於紅薯來說,發芽本身並不會產生什麼有害物質,但不推薦大家吃發芽的紅薯。
因為適合發芽的環境條件下,也很適合紅薯發生黴變。黴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毒素。一般紅薯發芽都會伴隨著黴變,所以一定要仔細檢查,如果發現異常,就千萬不要再吃。
發芽的花生:不建議食用
花生長出了花生芽,本身是可以吃的,但並不建議大家食用。因為花生外殼被破壞後,很容易受到黴菌汙染,生成可怕的、具有強致癌作用的黃麴黴毒素。
一方面,適合發芽的溼度、溫度等條件,很適合黴菌的生長;另一方面,如果花生本來就不太好了,那麼很可能已經有黴菌存在。所以家裡發了芽的花生,很可能就是黃麴黴毒素的溫床。因此,建議還是不要食用。
以下食物發芽後,仍然可以放心食用哦!
發芽的蒜:可食用
大蒜在適宜的氣溫環境下,很容易發芽長葉。這樣的「二次發育」,確實會消耗掉一部分蒜本身的營養價值,使得蒜瓣變得萎縮、乾癟,降低口感,但並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可以放心食用。
另外,與新鮮的大蒜相比,發芽的大蒜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可以更有效的防衰老。
發芽的姜:可食用
我們買回家的姜,其實大多數都有芽,只是有些芽不起眼、有些芽被剔除掉了。如果用刀切開發芽的姜,就會發現它內部肉質乾癟、纖維粗糙。
發芽之後,姜的營養價值有所降低,但它的主要成分並沒有受到破壞,是可以食用的。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切開姜之後發現它已經腐爛,就千萬別吃!爛姜中含有一種叫黃樟素的物質,可能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各種肝病,不宜食用哦!
發芽的芋頭:可食用
芋頭如果放久了也會發芽。雖然芋頭的營養成分與土豆相似,但發芽的芋頭是無毒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發芽的糙米:可食用
糙米發芽時,大量酶源被激活,同時新產生多種水解酶,使糙米內部的能量、營養物質等發生顯著變化。米中的一些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營養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發芽糙米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E以及煙酸、泛酸等。而且,糙米中的鈣、鎂等礦物質多與植酸結合在一起,食用時很難被身體吸收。但發芽過程中由於植酸酶被激活,植酸被分解,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發芽的蓮子:可食用
蓮子中間青綠色的胚芽,叫蓮子心,性苦寒,味苦,卻是一味良藥。有清熱、安神、強心、止血的功效。蓮心中含生物鹼,還可以降血壓。蓮子萌發可以增加蓮子胚乳的營養質量和功能性質,同樣發芽能提高蓮心酚類生物鹼的含量。
發芽的豌豆:可食用
豌豆發芽沒有毒的,豌豆苗又叫「龍鬚菜」、「龍鬚豆苗」、「蝴蝶菜」等,屬於苗菜類,主要是食用豌豆所生成的幼嫩莖葉和嫩梢。
豌豆苗口味清香,營養豐富。每100克豌豆苗中含胡蘿蔔素1.58毫克、硫鋅素0.15毫克、核黃素0.19毫克、抗壞血酸53毫克、鈣15.60毫克、磷82毫克、鐵7.50毫克、蛋白質4.90毫克。從營養價值上看,比黃豆芽、綠豆芽要高。
發芽的山藥:可食用
發芽的山藥會導致山藥營養物質下降。所以,山藥發芽是可以吃的,只要把發芽的部分剔除掉就可以了。如果有條件,山藥最好是冷藏存放,0-10℃較適宜。
發芽的黃豆、綠豆:可食用
黃豆、綠豆自身的營養價值就很高,經過發芽後就成了我們常見黃豆芽、綠豆芽,更是增加了營養利用率。
研究證明:黃豆發芽後,其中脂肪和糖含量下降,蛋白質、異黃酮和維生素C等有益營養元素有所增加,並且更適合消化功能不佳人群。
來源:杭州發布
原標題:《發芽的食物能吃嗎?這些居然更有營養!有毒的千萬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