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選定三菱為下一代戰鬥機F-X主承包商
(原標題:日本選定下一代戰鬥機F-X承包商 將與外國公司合作研發隱形技術)
-
日本:中俄兩國新型戰機是日本3倍,必須擁有更先進戰機「以質取勝」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日本NHK網站11月14日報導,日本防衛省在政府聽證會上宣布,因為中國和俄羅斯在戰鬥機上擁有數量優勢,所以必須提高本國的防空能力。日本防衛省的官員稱,中國和俄羅斯新型戰鬥機數量約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的3倍,該官員稱,由於日本周邊形勢日益複雜,有必要增強自衛隊的實力。
-
揭秘日本軍工巨頭:三菱重工世界排名第13(組圖)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能軍能民、亦軍亦民的「寓軍於民」型軍工產品承包商,2000年已在世界軍工企業100強中排名第13位,承包生產了日本防衛產品的30%,2003年的軍工訂貨額為2800億日元,2004年其防衛產品收入高達800億日元。三菱重工涉及航空船舶、火箭、坦克等製造,石油、天然氣、火電和核電工廠的開發,以及重型機械的生產。
-
日本三菱重工凍結SpaceJet支線客機 適時止損是明智之舉
截至9月30日的6個月內,SpaceJet項目累計損失超過820億日元,幾乎是去年同期虧損的6倍。該項目所在的飛機、國防和航天部門虧損660億日元,逆轉了去年同期的130億日元的利潤。MHI透露,上半年SpaceJet項目的研發成本為300億日元,全年預計為600億日元,而CRJ收購等一次性費用為500億日元,全年預計為600億日元。
-
服役48年後,日本退役最後一架F-4戰機,航空自衛隊將得到更多F-35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戰區」網站報導,在服役48年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最後一架F-4「鬼怪II」戰鬥機於11月20日正式退出現役,未來日本將購買更多的F-35戰機,以全面取代由F-4戰機負責的任務,剩餘的F-4戰機今後將交由日本國內的航空開發和試飛團隊負責飛行。
-
日本組建500人團隊研發新一代戰鬥機 同時尋求英美技術支援
據日本共同社1月11日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當天透露,圍繞航空自衛隊F-2戰機後續機型的下一代戰機,以開發主體三菱重工業為核心、多家日企參與的技術人員團隊已經起步。報導稱,以川崎重工業和IHI為首的各企業技術人員依次聚集到三菱重工位於愛知縣內的工廠,預計最終將達500人規模。日本政府面向培育防衛產業提出「日本主導」的開發體製得以完備。日本下一代戰鬥機效果圖日本政府正在推進有關接受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技術支援的磋商,還打算在各領域與英國企業攜手。新戰機凝聚了各種最新技術,跨領域合作被認為不可或缺。
-
日本航空自衛隊老舊戰機展示武力
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在其社交媒體平臺上放出了一組照片,照片展示了來自百裡基地的8架戰機在空中編隊「擺拍」,包括4架塗裝各異的F-15J和4架F-4J。百裡基地是日本關東地區唯一的戰鬥航空團所在的空軍基地。該基地負責領空侵犯處置和空中偵察,擁有空自唯一的偵察航空隊。
-
日本空自「心神不定」
航空自衛隊曾在上世紀70年代將140架該型戰機編組為6個作戰飛行中隊和1個戰術偵察機飛行中隊,並與隨後入役的F-15J和F-2戰機共同構成日本空中力量的核心。但隨著機體部件老化,F-4EJ戰機逐漸退出主戰機型舞臺,其職能亦被嚴格限定在首都防空。據悉,退役後的F-4EJ戰機將用於公開展示,以加深日民眾對航空自衛隊的了解。 其次,升級現役F-15J戰機,全面釋放作戰潛能。
-
因發動機技術問題,日本將H3火箭首飛推遲到2021財年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9月1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公告,決定將H3運載火箭首飛時間推遲到2021財年,因為這枚正在開發的新型火箭的一級發動機LE-9出現了技術問題。而JAXA和H3運載火箭的主承包商三菱重工原計劃於2020年底前首次發射該火箭,火箭將搭載ALOS-3地球科學衛星。H3運載火箭是日本正在開發的新型火箭,旨在實現高靈活性、高可靠性和高性價比。標準H3運載火箭長63米,無載荷情況下重574噸。
-
日本下代戰機有多強?日媒稱可以「讓中國空軍無法前出太平洋」
日本航空自衛隊計劃在20世紀30年代部署F-X戰機,以取代97架F-16衍生型F-2戰鬥機,而其約200架(總數的一半)服役時間較長的F-15J戰機目前已經開始陸續退役。文章稱,日本目前正在採購大約142架F-35A和F-35B隱形戰機(主要在日本組裝),但它們並不是完美的,更多地是執行對地打擊任務而不是制空型戰機。
-
空調多維度性能比拼 三菱重工海爾和大金孰為真金
在日系空調品牌陣營中,三菱重工海爾和大金均為90年代進入國內市場,二者之間的競爭對比實屬常態,本文就針對制熱、靜音和機身設計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低溫制熱表現—— 日本三菱重工擁有宇宙·航天領域熱源科技沉澱,通過HRC控制技術、氣液增焓技術、閥橋相變技術、HPPC換熱技術的綜合運用,打造了以低溫強熱著稱的「熱源核」技術。
-
美媒爆美「六代戰機」已完成首飛,技術性能仍高度...
文章稱,由於「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高度保密,飛機本身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將保密。美國空軍努力部署一系列互聯的空戰系統,其中可能包括戰鬥機、無人機和其他航天或網絡領域的網絡化平臺。羅珀拒絕就有多少架原型機或哪家國防承包商製造這些飛機發表評論。他也不願說出首飛的時間和地點。
-
三菱重工F-15J戰鬥機,航空自衛隊主力裝備,典型第三代重型戰機
說到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戰鬥機,大家應該非常熟悉。F-15J戰機是美國麥道公司F-15C戰機的日本專用型號,主要區別是F-15J戰機上的敵我識別裝置和電子戰裝置為日本自製產品。上世紀80年代初,少量的F-15J戰機是美國麥道公司原裝生產,後期絕大多數均為日本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組裝生產。
-
美國專家:日本航空自衛隊每款戰機都存在問題,支援美軍作戰恐怕力...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2021年1月1日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近日由日本防務和外交政策專家霍儂撰寫的報告指出,一旦爆發地區衝突,日本航空自衛隊在向美軍提供支援時或面臨不少挑戰。報告中稱,日本的戰鬥機隊整體上是「先進而有作戰能力」的,但每款機型都存在問題。
-
大慶油田蓬勃發展,為何得利的有日本三菱重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大慶油田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而為大慶油田提供設備的廠商便是日本的三菱重工。在當時,可以說三菱重工早在大慶油田公布之後,就開始從多方面尋找突破口,不過因為我國對大慶油田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日本人根本沒有機會收集到大量的和大慶油田相關的情報。但是,最終三菱重工還是從和大慶油田的交易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當時在我國發現大慶油田之後,我國僅對外宣稱發現了一個大油田,並沒有把油田的具體位置透露出去。
-
日本三菱重工宣布凍結SpaceJet支線客機項目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30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網站10月30日報導,三菱重工今天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正式確認凍結日本第一架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SpaceJet項目的開發。在中期經營計劃中說明稱「暫時停止」。
-
日本二代戰機全部退役,F-35將成主力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11月20日,駐紮在日本茨城百裡基地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第301中隊的F-4EJ戰鬥機進行了最後一次紀念飛行,這種著名的二代重型戰機徹底結束了在日本空自的服役,未來將由F-35接替。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30俯衝轟炸機
1936年5月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公開了用於替代當時在役的三菱三菱Ki-30的首架樣機為懸臂中單翼帶固定尾輪後三點起落架布局,帶整流罩的固定式主起落架,裝一臺825馬力的三菱Ha-6 星型活塞式發動機,1937年2月28日首飛,表現不錯。第二架樣機換裝功率更大的川崎Ha-5KAI星型活塞發動機。相對於第一架樣機它的性能提升不是很大,但無論如何已經遠遠超出了陸軍提出的技術要求,所以很快就獲得了16架預生產型的訂貨並於1938年1月服役。
-
日本Eclair飛機電氣化聯盟發布電動飛機技術路線圖
中國航空報訊:日本Eclair飛機電氣化聯盟日前發布的一份技術路線圖顯示,到本世紀50年代,電動飛機將為減少航空碳排放做出重大貢獻。Eclair飛機電氣化聯盟2018年7月由日本航空航天開發局(JAXA) 發起成立,成員包括石川島播磨重工(IHI)、川崎重工(KHI)、斯巴魯、日立、三菱(MHI)和日本經濟產業省以及JAXA、大學和初創企業等,旨在開發飛機電氣化技術, 並孵化各種創意,促進日本航空業的發展。
-
日本航空自衛隊新動向,組建第二支F-35戰機中隊,給殲-20提個醒
眾所周知,日本政府在引進F-22隱形戰機失敗後,經過幾年的談判,最終確定從美國引進42架F-35A隱形戰鬥機。這批F-35A隱形戰機主要用於替代老舊的F-4EJ鬼怪II戰鬥機。日本航空自衛隊百裡基地第302飛行隊和第301飛行隊裝備的F-4EJ戰鬥機於2019年初和2020年正式退役,F-35A戰機臨時飛行隊於2018年1月26日在三澤基地開始接收第一架F-35A隱形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