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網站2020年12月15日報導稱,日本計劃在2035年前花費480億美元部署F-X隱形戰機,據稱其性能將超過美國F-35和中國的殲-20隱形戰機。
文章稱,《日經新聞》(Nikkei)上周披露了日本本土研製的第六代F-X隱形戰機計劃的新細節。報導聲稱,F-X該戰機可以使中國日益強大的空軍無法前出太平洋,預計項目成本超過5萬億日元(480億美元)。
按照計劃,日本將在2024年建造一架原型機,在2028年進行首飛。F-X(也被稱為F-3)戰機將於2031年開始批量生產,2035年投入日本航空自衛隊使用。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採購大約90架F-X先進隱形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X-2技術驗證機
文章稱,雙引擎F-X戰機將集成多種先進技術,包括遠程無人機控制能力、虛擬實境風格頭盔顯示器和先進雷達,F-X戰機機載雷達為東芝和富士通集團聯合開發的氮化鎵AESA雷達,該雷達具有微波武器的功能,用作對付來襲飛彈。F-X戰機雷達探測系統還包括一個紅外傳感器和一個電磁傳感器(ESM)作為補充。F-X戰機將被設計成日美共享傳感器數據,並且至少具備攜帶六種內置武器的能力,包括空對地和反艦飛彈,而其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
然而,文章稱,日本並沒有完全獨力研發國產隱形戰機的能力。日本在2019年12月確認,F-35戰機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成為其主要的國際合作夥伴。日本工程師們也希望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英國國防巨頭BAE公司能參與其中,共同開發F-X戰機。至於這兩家防務巨頭是否有意願,還要走著看。
文章稱,考慮到美國F-35第五代隱形戰機漫長的研發周期和無數次的延誤,日本發展F-X戰機的計劃時間表似乎是比較客觀的。不過,由於日本國內對機載部件技術的廣泛研究,包括雷達、發動機、網絡系統測試等,甚至日本還開發出一架名為X-2「心神」的帶推力矢量發動機的隱形演示噴氣飛機,因此日本防衛省可能希望競爭者們提前開始開發F-X戰機。
文章稱,日本藉助洛克希德·馬丁公司、BAE系統公司或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技術轉讓,可縮短F-X戰機的開發周期。同樣,遵循計算機仿真敏捷開發方法的軟體開發架構也可能會縮短F-X戰機的開發周期。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列裝殲-20隱形戰機
文章表示,在過去的十年裡,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實力不僅在數量上超過了日本的航空自衛隊(目前戰鬥機的比例約為6:1),而且隨著中國開始部署隱形戰機,並逐步用殲-10和殲-11B這樣的4.5代多功能戰鬥機取代越來越多的冷戰時期列裝的噴氣式飛機,日本開始憂心忡忡。
日本航空自衛隊計劃在20世紀30年代部署F-X戰機,以取代97架F-16衍生型F-2戰鬥機,而其約200架(總數的一半)服役時間較長的F-15J戰機目前已經開始陸續退役。
文章稱,日本目前正在採購大約142架F-35A和F-35B隱形戰機(主要在日本組裝),但它們並不是完美的,更多地是執行對地打擊任務而不是制空型戰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一直想要採購的F-22制空型隱形戰機,美國卻已經不再生產。
2018年,日本曾考慮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採購以F-22與F-35為主體的混合型飛機,但發現成本過高而最終放棄。因此,可以說,F-X戰機將是繼1975年首次試飛的三菱F-1戰鬥機之後,近半個世紀以來日本研製的第一款真正的國產噴氣式戰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役F-15J和F-2戰機
文章指出,F-X戰機項目總成本高達480億美元,單架研發採購成本高於5億美元,花費同樣的錢能購買兩到三倍數量的F-35戰機或名義上的F-22/F-35混合型飛機。但日本自衛隊受到限制更多的是人員而不是金錢,F-X可能比F-35和中俄等競爭對手裝備的隱形戰機領先一代。或許更重要的是,花在F-X上的錢不僅(大部分)會大量流入日本相關企業,而且可能會使日本成為一流軍事航空航天大國,從此不再依賴美國公司。
由於日本在2014年放寬了武器出口限制,如果日本能找到值得信賴的軍事合作夥伴(如澳大利亞),並願意花錢採購日本國防產品,那麼日本可能會尋求對外出口F-X戰機,以收回部分成本。
關於F-X戰機項目,文章認為,儘管日本第一國防製造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是該項目的領頭羊,但這筆巨額開支將廣泛分散到1000多家日本企業。
F-X隱形戰機概念想像圖
文章稱,F-X戰機採用的隱身技術包括電控液壓系統、光纖飛行控制系統和蛇形進氣道,以及電磁波吸收器、先進吸波材料的廣泛應用以及採用等離子體隱身技術等。這些技術都能顯著降低雷達橫截面和紅外熱信號。此外,隔熱罩和由複合材料製成的一體化粘結結構將用於減輕飛機重量,使F-X戰機航程增大,從而能在日本的島嶼基地進行靈活部署。
在動力方面,日本IHI公司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測試XF9-1大推力渦扇發動機。XF9-1採用新型耐熱材料,渦輪耐熱性能達到1800攝氏度。XF-9-1發動機正常推力為12噸,加力推力高達16.5噸,性能略低於F-22「猛禽」戰鬥機上的F119發動機。不過,XF9-1發動機尺寸更小。此外,日本也一直在測試XF9-1發動機的矢量推力噴嘴,這可能會提升飛機的機動性。美國F-22戰機、俄羅斯蘇-30和蘇-35噴氣式飛機都採用矢量推力發動機,中國一直在其殲-10和殲-20戰鬥機上測試推力矢量發動機。
文章稱,三菱電機將專注於任務系統和電子戰能力建設,特別是自衛幹擾能力。日本還研究了一種基於高速數據鏈技術的戰鬥機「綜合火力控制」(IFCF)系統,該技術可以使日本(可能還有美國)戰鬥機將傳感器和飛彈瞄準能力集成在一起,以提高超視距飛彈的打擊精度。此外,斯巴魯(SUBARU)公司將開發F-X著陸系統,斯巴魯公司的航空航天部門為波音777客機製造機翼和起落架部件。
日本IHI公司XF9-1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此外,F-X戰機突出的一項能力是操控伴飛無人機的能力,其能夠控制多達三架「忠誠僚機」。無人僚機採用被稱為「戰鬥支援無人飛機」的共享設計:它既可以作為傳感器/偵察機平臺,也可以攜帶飛彈用於攻擊任務。這兩型無人機都可以提高F-X戰機的攻擊能力,同時大大減少載人飛機受到敵人攻擊的風險。
文章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在機身設計和系統集成方面為三菱重工提供技術支持。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的雷達吸收材料的技術諮詢,以及該公司用於減少F-22和F-35戰鬥機雷達散射截面的其他技術。但是,系統集成也是一件大事,因為由於其同時開發的子系統不斷升級換代,這在F-35戰機的研製過程中被證明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極大挑戰。日本還希望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提供在傳感器和網絡戰技術上的支持,這些技術在諾格公司的研製的F-18「超級大黃蜂」戰機、E-2D「先進鷹眼」預警機以及F-35戰機的分布式孔徑系統上表現突出。日本還希望從BAE系統公司獲得設計方面的意見,特別是在電子戰/自衛幹擾方面。BAE系統公司是F-35戰機AN/ASQ-239電子戰系統的製造者。
日本採購大量美國F-35A和B型戰機
文章表示,在短短幾年內,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都在致力於開發國產隱形飛機,儘管人們預測稱,巨大的資金投入(400多億美元)會阻止他們去研發國產隱形戰機。可以說,出於經濟、政治以及軍事考量,這些國家都在發展國產隱形戰機。
文章最後稱,這些計劃表明,美國許多盟國的國防部門得出兩個結論:第一,載人隱形戰鬥機(由忠誠僚機作支持)將至少在21世紀中葉仍將是決定性和必要的武器系統。其次,為了保持獨立的軍用航空工業基礎和體系,需要發展價格昂貴的國產軍事裝備,目標就是為了擺脫對美國武器的嚴重依賴。
作者:寧浦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