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
每個人都想知道,如何擁有一個天使寶寶。
平時乖巧不哭不鬧,放下就能睡著,從小就能一覺到天亮——讓媽媽覺得有孩子和沒孩子的生活幾乎沒有區別,依然自由又多彩!
當然,也不是沒可能
你有兩個辦法:
1、找一個超級奶爸,然後全權「託付」給爸爸,自己來個「母愛如山」
2、從新生兒階段就開始使用「E.A.S.Y程序」育兒法,培養出一個作息規律、情緒溫和、能自主入睡的天使寶寶。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經詳細介紹了如何操作E.A.S.Y程序,包括具體的作息時間安排表。
前文戳:巧用EASY程序育兒,養出天使寶寶,新生兒低月齡吃玩睡作息安排
嬰兒EASY養育法詳解,輕鬆養出好睡眠、好習慣的天使寶寶
但看起來完美的E.A.S.Y程序,也經常被人吐槽「過於理想化」,不過,很多時候我們只要稍加調整,就能解決問題。
因此,本文作為「E.A.S.Y程序系列」的完結篇,主要來講講實操過程中的問題。
一、為什麼要採取E.A.S.Y程序來養育寶寶?
前文我們提到過,E.A.S.Y程序的創造者是被稱為「嬰語者」的育兒專家特蕾西.霍格,她主張將嬰兒白天的時間按照3或4小時一個循環來進行安排。
而這個循環每次都按順序,由「吃(Eat)」、「玩(Activity)」、「睡(Sleeping)」、「你的時間(You)」來構成。
這樣的循環程序可以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直至嬰兒1周歲以上。
為什麼我們要採用E.A.S.Y程序呢?
嬰兒不知道白天黑夜的區別,更不懂什麼叫作息安排。通過E.A.S.Y程序,可以幫助寶寶儘快建立起良好的作息規範。良好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成長,使他們心情愉悅、胃口好,最重要的是睡眠好良好的作息也可以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讓父母在照顧嬰兒是更加從容、有章法,同時還能在「Y」這個環節,獲得屬於自己的時間,無論是用來休息、家務、工作或者放空,這個獨處的時間都能極大地緩解父母的壓力和焦慮。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父母讀懂嬰兒的需求,更了解自己的寶寶,增強父母的信心。
二、做不到E.A.S.Y程序中的時間安排怎麼辦?E.A.S.Y的核心是讀懂寶寶的需求
關於E.A.S.Y程序,最受質疑、被提問最多的就是時間表做不到怎麼辦了。太多人會問:
我的寶寶睡太久/睡不夠長怎麼辦?我的寶寶玩不了那麼久/玩太久也不困怎麼辦?我的寶寶沒有辦法做到每天早上7點起床,這一天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安排了怎麼辦?!雖然E.A.S.Y程序強調以3或4小時為周期循環,並遵從每一步的安排。但特蕾西自己也不斷強調——「不要和時間表死磕」,一味地盯著時間表,只會增加自己的焦慮和挫敗感。
特蕾西在她的書中寫到:
如果父母老想著「時間表」,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看鐘表上,而不放在「讀懂」孩子傳遞的信號上,實施E.A.S.Y程序就肯定會出現問題。有規律的常規程序和時間表不是一回事。這句話需要一再重複:你不能讓嬰兒遵守時間。如果你這麼做了,那麼母親和嬰兒都會受挫。
做不到時間表上的要求該怎麼辦?
我們再重複一遍特蕾西的話——「有規律的常規程序和時間表不是一回事」。
E.A.S.Y程序旨在建立一種有規律可循的餵養方式。
就像我們習慣了早上起床先刷牙洗臉,再去吃早餐,然後上班,到了中午吃午餐一樣。如果有一天早上起床,沒有刷牙洗臉,就被拖去吃了一頓豪華正餐,或者第二天被取消了早餐——我們就會感到不舒服、不習慣,甚至全天的生活都亂了套。
嬰兒也一樣,我們通過E.A.S.Y程序,建立起嬰兒「吃-玩-睡-吃-玩-睡」的安排,那麼當寶寶哭鬧時,我們便能更容易讀懂是因為「餓了」還是因為「困了」。
或者即便寶寶沒有哭,我們也可以預料到他「即將餓了」或「即將困了」,從而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手足無措導致寶寶從不適進入到崩潰大哭。
綜上,再總結一次,不要過度糾結於時間表,重要的是建立作息規律,讀懂寶寶的需求。
三、為什麼用E.A.S.Y程序育兒法,可以改善嬰兒哄睡難、睡眠差?
綜合第一和第二大點,我們可以發現,通過使用E.A.S.Y程序育兒法,我們能:
養成寶寶規律作息的習慣讀懂寶寶為什麼而哭而這兩點,是促進寶寶好睡眠的關鍵所在。
我們可以提前準備應對寶寶即將到來的睡眠,布置睡眠環境、開始睡眠儀式,讓寶寶從有點疲倦,舒服地過渡到昏昏欲睡,然後順利入睡。(雖然好睡眠需要各種哄睡方法甚至睡眠訓練,但規律作息、及時哄睡是所有方法中的必要前提)
反之,總是等寶寶困到崩潰大哭才開始哄睡、已經開始哄睡了才發現沒做睡眠儀式……媽媽煩躁而忙亂的情緒,會非常直接地傳遞給寶寶,使寶寶又困又煩,自然就更難哄睡、也難以睡踏實了。
四、E.A.S.Y程序常見問題解讀
1、新生兒按需餵養怎麼實施E.A.S.Y程序?
新生兒在滿月前後我們都推薦「按需餵養」,即寶寶需要就給吃,而不用根據時間來衡量是否需要吃。那麼,這種情況下如何實施E.A.S.Y程序的循環表呢?
我的建議是:
(1)建立E.A.S.Y規律。就像上文所說,比起時間表更重要的是常規程序。即便做不到2或3小時一循環,每次玩耍和睡覺的時間也不符合「標準」,但寶寶慢慢會養成「吃-玩-睡-吃-玩-睡」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就能有利於接下來的作息建立。
(2)按時與按需餵養適度結合。如果寶寶每次吃奶都踏踏實實吃到飽,並且吃完後能安安穩穩睡上一覺,那麼按需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寶寶出現「吃幾口就不想吃了」、「餵奶間隔時間短於1小時」、「睡覺總是很短、容易哭鬧、放不下」等情況,在排查寶寶沒吃飽以外,我們還要注意:別讓寶寶養成了吃吃玩玩的習慣。
因此,適當地延長餵養時間,比如間隔2小時,可以促進寶寶養成一口氣吃飽的好習慣。
2、低月齡寶寶容易吃睡著怎麼辦?
這也是很多媽媽會有的困惑,好不容易睡著了,難道還要弄醒了再重新哄睡嗎?這不自己折騰自己嗎?
這個問題分兩個角度講:
(1)從特蕾西的角度來說,一方面她覺得如果讓寶寶養成吃奶吃睡著習慣,吃奶會變成睡覺的固定睡眠聯想,有可能形成奶睡的習慣。
——這一點上,是與所有育兒專家的意見相同的,我們在關於睡眠聯想的文章裡也詳細剖析過(嬰兒睡眠淺易清醒的誤區排查,落地醒是對的?寶寶困了不能哄睡?)
其次,隨著成長,嬰兒吃奶吃到睡著的現象也會逐步減少,吃完後都會玩上一會兒,那麼不如從一開始就建立「吃-玩-睡」的程序,避免過陣子又改變規則。
(2)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說,我個人並不太建議大家將已經吃飽睡著的寶寶刻意喚醒,畢竟能用奶睡省力的日子並不多(嬰兒奶睡的好處這麼多,你卻著急戒奶睡?其實是你誤會了奶睡)
我建議大家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如果寶寶是吃飽了睡著了,那就不妨「吃-睡-玩」,如果寶寶還比較迷糊或者吃到一半就睡著了,那就借著拍嗝弄醒,再活動活動或繼續吃,實行「吃-玩-睡」的模式。
3、早上早醒或醒太晚怎麼辦?
E.A.S.Y程序建議從早上7點開始全天的程序,這也是一個非常健康和常見的嬰兒起床時間。
但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會有媽媽問我,寶寶5點就起床了,或者寶寶9點才起床該怎麼辦?
(1)針對早醒
早醒一般是寶寶誤把起床時間提前,而媽媽們順應他們的需求就起了床,幾次三番,就固定下來了生物鐘。
關於早醒,詳細可以看我這篇文章:春夏寶寶越醒越早?嬰兒早醒怎麼辦?這7個辦法總有一個適合你
(2)針對晚起
晚起往往都伴隨著晚睡,這是需要調整的。低月齡的寶寶建議在晚上7點半左右入睡,最晚不超過8點。這個時間段入睡的寶寶,是比較難做到第二天還睡懶覺的。
如果真的還能睡懶覺,那就不建議任由他們睡下去,而是要到點喚醒了。
4、白天小睡短、入睡難怎麼辦?
確實,E.A.S.Y程序表中對寶寶白天的小睡情況是很樂觀也很理想化的,很少有寶寶能做到每一次小覺都準時睡下、並且踏踏實實睡上那麼長。
實踐中我建議:
(1)上午的小睡可以短一點,讓中午的小睡延長,這樣也和我們以後的作息更相符。
(2)如果小睡入睡難,打亂了時間表,可以適當縮短此次小睡,避免全天作息都發生後延,從而影響到夜間入睡。
(3)關於改善白天小睡,可以參見:7個原因造成嬰兒白天入睡難、小睡短、易清醒,6個方法改善問題
雖然E.A.S.Y程序育兒法在實踐中經常受到媽媽們質疑「太理想化」,但這種育兒法中所傳達出的有規律、有程序的作息安排方式,卻是非常可貴而有效的。
特別是其中特別強調的「Y-媽媽的時間」,每隔3-4小時就要給媽媽一個「一個人的時間」,用來休息、工作、家務甚至放空,對於緩解媽媽的疲勞、緩衝媽媽的焦慮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媽媽們也能從中體會到特蕾西的一片苦心——不要把自己淹沒在照顧嬰兒吃喝拉撒的瑣碎事情中應接不暇,而是儘量去規範嬰兒的作息,保持自己良好的狀態。
育兒路漫漫,我們共勉
加油哦!
你在嬰兒作息規範上有什麼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一個睡渣寶寶的媽媽,在心力交瘁中開始學習嬰幼兒睡眠知識,因為懂睡渣媽媽的苦,於是決定與大家分享我的所學心得。業餘時間碼字不易,請多贊多轉發,謝謝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