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嬰兒睡眠問題是由這個原因造成的,寶寶也不想成「睡渣」的

2020-12-05 寶寶知道

30%的嬰兒睡眠問題是由不當的睡眠環境造成的,國內的媽媽卻一點也不重視。

案例一:剛出生17天的毛毛,每天傍晚到夜晚11點左右都會出現嚴重的睡眠問題,睡不踏實,睡著後20多分鐘就會醒來,醒後愛揉眼睛、較煩躁。

案例二:原來睡得很不錯的樂樂,突然從三個月開始夜間總是睡不踏實,容易反覆動來動去、有時甚至醒來4-5次,持續有1個多月了。

過去近3年裡,向我諮詢的幾千個嬰幼兒睡眠案例中,由於睡眠環境不當導致的睡眠問題大約佔到總數的30%。當我們專門走訪準媽媽和新媽媽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嬰兒需要特別的睡眠環境。

一些媽媽遵循傳統的新生兒護理習慣,將3個月以內甚至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長期安放在安靜、昏暗的臥室,這樣的環境不僅給寶寶的睡眠造成困擾,也極大的阻礙了他們睡眠能力的發展,可能導致寶寶越大越難睡的現象。

嬰幼兒的睡眠環境到底包含哪些方面?

1聲音

很多家庭怕吵醒寶寶,在寶寶入睡後都特別小心謹慎,儘量避免發出任何聲音。

這樣做真的有利於新生兒的睡眠嗎?其實不然!對於新生兒,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媽媽子宮裡每時每刻聽到各種的聲音,突然處於一個特別安靜的環境,反而令他們感到不安。

你是不是發現你的寶寶在戶外睡的更好一些呢?如果是這樣,你有必要調整下家裡的聲音環境,多一些聲音更有利於寶寶的睡眠。

我和跳跳的外婆都是比較粗線條的人,所以跳跳出生後從醫院回到家,我們都是該大聲說話就大聲說話,沒有特意降低聲音。

2光線

很多家長為了嬰兒白天熟睡,房間裝上厚厚的遮光窗簾,其實白天室內很暗不利於寶寶晝夜交替的生物鐘的形成,容易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

當然一些特別敏感的新生兒,他們可能無法一下適應光照強烈的白天,在寶寶剛出生的前4周裡,我們可以適當調暗白天的室內光線,以緩解他們的不適。但是我們要幫助寶寶儘快適應白天的充足自然光照,以便儘快形成晝夜交替的生物鐘。

白天寶寶醒來後,適當的戶外活動對於生物鐘的形成非常有利。我家跳跳出生第6天我們就抱到戶外散步了,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寶寶出生後的第2天就開始進行戶外活動了。

3溫度

很多媽媽在後臺諮詢:「王榮輝老師,現在天氣逐漸熱了,可以給3個月的寶寶吹空調嗎?」

夏天的氣息越來越濃,酷暑的時候不適當降溫,寶寶就不是長痱子的問題了,估計要中暑了吧。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寶寶覺得最舒服的室內溫度是18-22度,當然國內一般不會把溫度調到這麼低,但是一般也不建議超過27度。

很多媽媽該大呼了:寶寶手腳很冰涼呀!其實看寶寶熱不熱冷不冷並不是摸手腳,而是摸寶寶脖子和脊椎交界的三角區域,這個區域不潮溼、不冰涼即可。手和腳是寶寶的散熱部位,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時間都是冰涼的。

4溫度

如果空氣太乾燥,寶寶睡覺的時候有可能鼻子不舒服、還可能皮膚瘙癢而翻來覆去。

寶寶的鼻腔發育不成熟,比成人對環境的乾濕反應更敏感,因此建議北方冬季使用暖氣、南方使用空調、或者秋季特別乾燥時儘量在臥室使用加溼器,如果沒有加溼器也可以用一盆清水替代。

跳跳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夜裡她翻騰的比較多,我反覆排查也找不到原因,後來突然發現她的鼻屎多了,還都結成了一坨坨的。才意識到可能是晚上臥室開了空調太幹了,趕緊開了加溼器就好了。

不過,溼度過大時也會干擾寶寶的睡眠。如每年周綿綿不斷的陰雨造成的空氣溼度很高(有時候能高達90%以上),一些觸覺比較敏感的寶寶就會因為床單、被子、睡衣等他愛潮溼而出現睡眠問題。這時候媽媽們只要耐心的在睡前烘乾下衣物就可以快速改善了。

5空氣疏通

嬰兒因為呼吸功能和心肺發育不成熟,如果夜間臥室的空氣不流通、含氧量低,也會影響睡眠。

在廣州,每年3-4月很多寶寶的睡眠質量會突然莫名下降,因為這個季節是梅雨季節,長期陰雨導致氣壓較低、空氣流動性差。

我會建議家長多開窗增加空氣流動,也可以適度使用風扇增強空氣流動。其實,我自己到了這個季節睡眠質量也會變差。我非常喜歡廣州,就是對這個天天下雨的春天很頭疼。

6空間

有些媽媽告訴我她們的寶寶在客廳就可以睡的比較安穩,可是一到臥室就是百般不睡。

這很可能是空間原因導致的。一些新生寶寶很喜歡擁擠、溫暖的小空間,如媽媽的懷抱或搖籃,而另一些寶寶可能喜歡寬敞舒適的客廳。

國內大城市家庭的臥室,因為昂貴的房價等因素,我們的臥室通常比較小,如果再擺放了很多高高的衣櫃等,寶寶們躺在床上可能覺得比較壓抑,這也會令他們難以入睡。

那些換個房間、換個地方就睡不好的寶寶,他們可能對新空間的適應需要相對長一點的時間,陌生的空間會讓他們緊張而難以入睡。

7寶寶的貼身衣物或其他

廣義的睡眠環境包括寶寶入睡前和入睡後可以接觸到一切,如貼身的衣物、媽媽的懷抱、含在嘴裡的乳頭或奶嘴等,以及寶寶的寢具、紙尿褲等。

8一致的睡眠環境

無論你的寶寶多大,如果他們在入睡後發現環境和入睡前不一致了,他們就會警惕性覺醒,並且變得非常不安,並努力尋找入睡前的環境。因此,抱睡、奶睡、搖睡就都不是什麼好的哄睡方法了。

9白天和夜間的睡眠環境應有所不同

嬰幼兒白天的睡眠模式是短而小,夜間的睡眠模式是長而深,不同的睡眠環境可以很好的激發相應的睡眠模式。比如,白天可以更亮一點更吵一點,夜晚則要安靜而黑暗。

10安全

任何時候,睡眠環境的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在嬰兒床上堆放其他物品以確保不會包裹或壓住寶寶、不要在臥室吸菸或放置其他有毒物品、看護人保持夜間能夠及時醒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看到這裡趕快對照檢查下,在所有的睡眠問題裡,由不當睡眠環境導致的問題是最容易解決的。找出根源,就能還寶寶一個好睡眠。

來源:紐諾育兒王榮輝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育兒一點通)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7個原因造成嬰兒白天入睡難、小睡短、易清醒,6個方法改善問題
    感覺隨著春天的到來,睡渣寶寶們的「血槽」又進一步升級了,已經從「超長待機」變成了「自帶充電寶隨時續電」。老實說,白天小睡確實是「老大難」,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如何儘量改善這個問題。為什麼白天小睡是「老大難」?
  • 抱睡是最快哄睡方式?寶寶睡眠倒退期,巧用方法不再「落地醒」
    在眾多的哄睡方式中,被頻繁提及的是「抱著哄」,因為大家都覺得抱著哄睡是最快的入睡方式。但是有寶媽卻說:「一開始抱著哄睡是挺快的,但情況不穩定,有時好睡有時不好睡。」這是為什麼呢?「抱睡」最快的原因我養育了倆孩子,在大寶小的時候,我和娃爹基本輪流抱著哄睡。經歷過哄睡的寶媽都知道,抱哄嬰兒時期的寶寶還比較享受,因為體重和時間都比較可控。
  • 睡眠時間影響生長,是睡得越多孩子越高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
    聽到相關內容說睡覺會讓寶寶的大腦發育更好,能更聰明還能長高,所以嬌嬌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多睡覺。白天時候上午睡一次下午睡一次,晚上天剛黑就需要上床睡覺了。孩子小的時候還好,哄著睡還能睡,可是眼看著3歲了,睡眠時間變短了,想要寶寶睡覺比登天都難。每天嬌嬌哄娃哄的累心,寶寶不想睡哭鬧的也累。因為睡覺讓母子倆都很痛苦。
  • 嬰兒哄睡難睡眠差作息亂?想輕鬆又科學?EASY育兒法實踐詳解
    而這個循環每次都按順序,由「吃(Eat)」、「玩(Activity)」、「睡(Sleeping)」、「你的時間(You)」來構成。這樣的循環程序可以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直至嬰兒1周歲以上。良好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成長,使他們心情愉悅、胃口好,最重要的是睡眠好良好的作息也可以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讓父母在照顧嬰兒是更加從容、有章法,同時還能在「Y」這個環節,獲得屬於自己的時間,無論是用來休息、家務、工作或者放空,這個獨處的時間都能極大地緩解父母的壓力和焦慮。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父母讀懂嬰兒的需求,更了解自己的寶寶,增強父母的信心。
  • 嬰兒睡覺總會醒?三個原因家長要知曉,助寶寶安穩入睡
    事實上,新生嬰兒基本上都會有這樣的情況,而初為人母的媽媽們照顧孩子的辛苦也都是感同身受。不過,總是睡不著的小嬰兒也是有原因的,了解其中的真實因素,才能減輕母親的勞累。嬰兒夜間醒來次數增多的原因生理上的現象與成人相比,新生兒還不能適應日夜交替,再加上身體發育不完善,所以他們的睡眠周期更短,因此醒後就更多。簡單的說,也就是寶寶睡眠過程中淺睡眠狀態較多,而深睡眠狀態較少,所以才會經常在晚上醒來。
  • 斯坦福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長的寶寶智商更高,附「哄」睡指南
    莉莉(化名)的寶寶已經3歲多了,轉眼就快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然而不僅不會喊人,生活自理能力更是糟糕。莉莉一度懷疑自家寶寶智商有問題,還曾帶著寶寶去檢查,結果醫生告知寶寶只是學習能力差,並沒有智商問題。在和醫生的交流中,莉莉找到了寶寶學習能力差的根本原因:莉莉寶寶雖然三歲多了,但還存在夜醒頻繁的問題,白天更是從不小睡,性格還非常暴躁,經常注意力不集中。
  • 寶寶趴著睡跪著睡,新手爸媽要當心了,這樣睡危害大
    因此,嬰兒是否應該趴著睡覺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因為年紀小的寶寶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力比較弱,如果趴著睡覺,很可能不會轉頭保證呼吸順暢,而且容易因為口鼻堵塞而窒息,甚至會造成嬰兒猝死綜合症。2、你能不能趴著睡仰臥是嬰兒最安全的睡姿。幾乎所有的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都可以自己翻身,所以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讓他們自己決定睡哪個位置,父母應該注意保持床乾淨,沒有雜物。
  • 嬰幼兒睡眠時間短怎麼辦?嬰幼兒睡眠時長標準,排查誤判解決問題
    都說睡眠是最有利於生長發育的,孩子睡眠少,感覺就輸在了起跑線,媽媽們的焦慮我都收到啦,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有可能造成寶寶睡眠量偏少的原因前文戳: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某種程度上,咱們的小嬰兒和李佔英的情況很像:都時間自由、不需要嚴格作息、想休息就休息,想玩就玩、沒什麼生活和心理的壓力,不需要刻意追求作息、講究休息補充能量……因此,如果覺得寶寶睡眠時間少,一定要觀察一下寶寶白天是否存在「碎片化」睡眠的現象:
  • 嬰兒多大就能睡「整夜覺」?做到這4點,滿百天的寶寶就可以!
    網友「糖糖麻麻」:我家寶寶的快四個月了,混合餵養,晚上也要起來好幾次,因為寶寶都不怎麼願意喝牛奶,餵牛奶就哭。嬰兒多大就能睡整夜覺了?首先,大家得知道關於嬰兒睡「整夜覺」的定義是什麼。很多媽媽認為,整夜覺就是寶寶從晚上八點開始睡覺,到第二天早上7點醒來,中間不哭不鬧、不吃不喝,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嬰兒睡整夜覺的定義是:連續睡眠時間達到8個小時。
  • 想要嬰兒睡得好,試試世界睡眠協會推薦的「6大金質睡眠法」
    很多新手爸媽都會問我,怎麼讓寶寶睡得更好呢?我們之前講過很多睡眠技巧和睡眠訓練法,更多是針對睡眠出現一些問題的寶寶,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可以防患於未然的方法,就像咱們覺得純棉的睡衣比化纖的更舒服,安靜的環境比吵鬧的環境更放鬆一樣,寶寶睡覺,最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呢?
  • 不滿半歲的寶寶,出現這三種睡姿時一定要糾正,比睡扁頭還坑娃
    在寶寶睡覺時,保持何種睡姿不僅影響到睡眠質量,還會對寶寶尚在發育的骨骼造成影響,有些大人習慣的睡姿,其實並不適合孩子。想到自己就是平平的扁頭,扎辮子一點都不好看,小鈺說什麼都不要給閨女睡扁頭了。可即便沒給娃用枕頭,寶寶的頭型也逐漸發扁,小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次嫂子來做客,被學醫的嫂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的睡姿有問題。
  • 上海9成「寶爸寶媽」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
    「嬰幼兒的睡眠障礙直接影響到孩子父母的睡眠水平和正常生活,」中國醫師協會睡眠健康促進中心秘書長,原中國睡眠協會秘書長汪光亮表示,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最近的一項調查,約30%的4歲以下幼兒存在睡眠障礙,這使得「晚上哄孩子,白天打瞌睡」在年輕寶爸寶媽中成了普遍現象,甚至引發了更多問題。
  • 這3種哄睡方式,不僅影響寶寶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大腦發育不利
    執筆:木子插畫:白露定稿:蘇子後良好的睡眠質量對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十分關心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希望寶寶能夠快速入睡,發育得又好又快。但有些哄睡方式卻並不確當,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可能不利於大腦發育。
  • 央視點名問題嬰兒床:近五成質量不合格,選購嬰兒床,注意這9點
    嬰兒床,作為0到3歲寶寶成長過程中一款重要的兒童用品,一直倍受廣大寶爸寶媽們的青睞,尤其是近年來銷量更是持續上升,幾乎可以說有寶寶的家庭都是人手一張,單單是2017 年,僅線上平臺的嬰兒床銷售額就達到了11.7 億元,甚至不少寶媽們在孕期裡就已經為小寶寶購置好了嬰兒床。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微笑著的小嬰兒,宛如降落凡間的天使,純潔的笑容,能把人心都融化了;哭鬧的嬰兒,卻秒變小惡魔,折騰得爸媽吃不香、睡不好,全家都跟著雞飛狗跳。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往往都是非常安靜的,多數時候都在呼呼大睡,可一旦到了第二個月,小傢伙睡眠少了,醒著就很無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哇哇大哭。
  • 寶寶這些讓人焦慮的睡眠問題,你中了幾個?
    這個數據是今日頭條在進行了為期11個月,對6億裝機用戶的閱讀行為進行追蹤與分析,全面掃描今日頭條育兒用戶對於睡眠這個話題的相關興趣點後,得出來的權威數據。媽媽們關於寶寶睡眠的焦慮我深深的理解,在月華每天收到的各種留言中,也有非常多的媽媽詢問與寶寶睡眠有關的問題,寶寶怎麼哄都不睡怎麼辦?寶寶睡眠時間短,頻繁夜醒怎麼辦?睡眠不安穩,喜歡翻來覆去、動不動磨牙怎麼辦?
  • 白噪音是孩子的哄睡神器還是聽力殺手?
    家有睡渣寶寶,是讓很多媽媽頭疼的事,為了讓孩子快點入睡,家長們可謂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什麼「奇葩」的方法都嘗試過。各個助睡軟體上的白噪音也曾經風靡寶媽圈,但是,請等一等,白噪音哄睡的方法真的安全嗎?又該如何科學的利用呢?今天丁香媽媽請到了公共衛生博士陳小舒老師,來給大家具體講一講。
  • 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部 搖籃曲或成絕唱
    原標題: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 不少家長很困惑:「搖籃曲」要成絕唱?  「嬰兒不要再搖了!抱著孩子不斷抖動,哭得越兇,抖得越厲害,直到孩子睡去,實際上孩子是被抖暈過去了。」最近,一條「搖晃嬰兒會傷害嬰兒腦部」的微博引起了很多人關注,這條微博「顛覆」了大家的常識搖一搖,哄一哄,是新手父母們「對付」嬰兒哭鬧的常用方法,怎麼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危害?難道流傳於世的「搖籃曲」要成絕唱?而專家的答覆也是同樣令人感到驚訝,過度搖晃嬰兒可能造成腦出血!雖然臨床上搖晃嬰兒造成腦出血發生的概率很低,但南京市兒童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到2例這樣的患兒。
  • 這些哄睡方法,可能危害寶寶的健康,很多家長還在做
    一提到哄寶寶睡覺,很多家長都頭疼。家裡有「睡渣」的寶寶,想了無數辦法,用盡全身解數,父母已經打上眼瞼了,寶寶依然睜大眼睛。鄰座的阿爽經常跟樂樂媽媽抱怨,她用三個鍾哄兒子睡覺,兒子卻只睡了半個鐘。儘管阿爽很盡心的哄孩子、照顧孩子,但方法其實並不正確,所做的努力不僅沒有結果,反而還損害了寶寶的健康,而且阿爽比其他媽媽更辛苦。今天樂樂媽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常見的兩種哄睡方式的錯誤之處,當然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哄睡方式。第一,我們通常採用哪兩種方法來哄睡呢?事實上,大家對這一點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甚至許多父母互相學習參考,一是抱著睡,二是搖著睡或抖著睡。
  • 「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的,寶媽們可別掉以輕心
    可能是男孩的原因吧,性格比較調皮,總也不躺,就喜歡讓大人抱著晃著。紅姐的婆婆還很年輕,對她來說,看個小孩輕而易舉,另外她也很寵愛這個孫子,所以紅姐才放心的把兒子交給了婆婆。最近一段時間,寶寶變得嗜睡,精神也不太好,紅姐覺得寶寶是不舒服了,所以去醫院檢查了一下,後來醫生說寶寶得了「嬰兒搖晃症候群」,得這個病的原因就是婆婆長時間多次快速的搖晃寶寶造成的,幸虧來醫生及時,要不然後果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