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哄睡」變成「我說你做」遊戲,讓家有「睡渣娃」的父母不犯愁

2021-01-13 唯媽養娃

說起「哄睡」,家裡有「入睡困難戶」的父母都是一臉淚,就連有錢有閒的明星們也逃不過哄娃入睡娃不睡的崩潰。

前段時間,黃磊深夜發博,詳細傾訴哄兒子入睡失敗的過程,作為有同樣遭遇的「哄睡人」,紛紛留言傾訴自己的遭遇。

黃磊說,白天「放電」不充分,孩子在晚上就沒法及時「斷電」並進行「充電」,然後他就會上床進行一系列的騷操作,要哄他睡覺難如登天。

比如這樣:頭朝東南西北4個方向分別躺5~10次,每次約三十秒,並且在轉動的過程中無規律,沒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自動隨意隨機轉動,同時用腳擊打床面或者是牆面,次數從50次起步。

這樣:不停的敘述今天以及近期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每一個同學說過的話,每一句話都至少要重複2~3次。

還有這樣:打七七四十九個哈欠,打到你都開始跟著打哈欠,再喊上九九八十一聲「爸爸」,從第38聲開始,每一聲「爸爸」都讓你心裡長一次草。

然後不停坐起來,再躺下去,要求換房間,要求換床,要求拿一個玩具,要求喝水,要求你講一個故事,要求你唱一首歌,所有的要求完成之後,閉上了眼睛,閉上了嘴。

最後你以為他睡著了,當你站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就又聽到了那一聲讓你長草的「爸爸……」。

黃磊兒子的一系列「睡前操作」,讓家有「入睡困難戶」的父母們紛紛大呼「真實」,畢竟這是很多父母每天都在經歷的場景:爹媽眼皮千斤重,昏昏欲睡時,娃還精神百倍,輪番上演摸臉摳鼻孔扯頭髮一系列操作,喚醒父母繼續陪他嗨。

每一對哄睡的父母,心裡都有一段說不出的辛酸史。

但其實睡眠問題在兒童中很常見,特別是學步期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失眠,睡前恐懼、夜驚、夢遊和尿床都會擾亂孩子的正常睡眠。

那麼具體有哪些原因會影響孩子入睡難呢?

1、孩子白天睡得多,活動量少

如黃磊所說「白天放電不充分,晚上就沒辦法及時斷電。」

父母們都有過類似體驗,某天孩子戶外瘋玩時間久,回家就會入睡快,甚至不需要睡前儀式,沾枕即睡。而如果孩子某天沒有進行太多戶外活動,並且午休時間太長,晚上睡覺時孩子就會各種翻騰,不肯入睡。

當然每個孩子精力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本身就睡得少,即使白天瘋玩一天,晚上依然有精神鬧騰。

2、孩子渴求父母陪伴

對父母上班的孩子而言,每天父母下班到睡前,孩子才能和父母在一起,為了父母陪自己更多時間,孩子會強撐著不肯入睡。

或者是上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單獨在學校一整天,所以放學回來會一直黏著父母,和父母聊天,讓父母陪玩。比如我女兒,周一到周五睡前必須讓我陪她聊幼兒園的事,而且會越聊越興奮。

因而作為父母我們要理解孩子離開父母一天的焦慮,以及探索外界的興奮。

前兩年發布的《中國兒童睡眠大數據》顯示,睡眠是僅次於情緒的困擾父母的第二大育兒難題,這說明了「哄睡難」並非個別父母遇到的難題,而是大多數父母都會遇到的。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改善孩子的「入睡難」問題呢?

一、保證孩子作息規律,活動足夠

鄰居媽媽不止一次跟我吐槽「我女兒每天晚上12點多才睡覺,真熬死人」,但據我所知他們兩口子隔三差五就晚上約朋友出去吃飯唱k,而且帶著孩子。等他們吃好玩好回家都已經10點多,此時孩子早已沒了睡意,精神正亢奮。

久而久之,他們孩子的生物鐘已經形成晚睡晚起的模式,要想糾正就並非一日兩日的事。

因而要想快速讓孩子入睡,我們首先要保證孩子作息規律,不輕易打亂孩子的入睡時間,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其次還要保證孩子白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只有孩子活動量足夠,他們的精力才能被消耗,睡前才不會過度折騰。

二、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孩子入睡難除了生理原因,還有心理原因,渴望父母陪伴的孩子,會在睡前拼命折騰,比如讓父母講故事,講一個不夠,再講一個還不夠,直到父母講了五六個故事後,孩子依然精神亢奮。

有些困意上頭的父母就會責罵孩子,但其實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讀書或者玩遊戲,他們真正想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關注。

因而在平日父母就要注重對孩子的陪伴,滿足孩子的陪伴需求。

三、利用「哄睡遊戲」,幫孩子儘快進入睡眠狀態

《遊戲力》一書裡說:「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

因而當你想讓孩子入睡時,不要一味給孩子強調「你該睡了」,而是把哄睡變成遊戲,用遊戲方式進入孩子的世界,與他們同頻,幫他們進入睡眠狀態。

這本主打親子互動遊戲的繪本《西蒙說》,就是父母能利用的最好哄睡遊戲素材。

《西蒙說》是以色列童書作家歐芮特·博格曼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獲以色列博物館銀獎獎章、紐約插畫師協會銀獎獎章、以色列文化部設計獎等。另有多部作品被引介給中國父母,包括《鯊魚捕手日記》《愛唱歌的醜蘿拉》《可憐的西莫》《公雞大青蛙:奇妙的一天》等。

這本《西蒙說》適合3—6歲小朋友,通過互動遊戲的方式,讓「發號施令」的爸爸媽媽不再「兇」,這個不行那個不愛的小朋友不再又哭又鬧。而且精準對接語文新課標之「我說你做」練習,在充滿想像力的互動中,提升孩子注意力、反應能力、表達能力。

下面我來帶父母們一起看看這本《西蒙說》的2大優點:

1、把睡覺變成「遊戲」的有趣故事,讓孩子充分參與其中

爸爸說:去刷牙

爸爸說:洗洗耳朵

爸爸說:洗洗腳

爸爸說:到床上去,閉上眼睛,該睡覺了。

請注意,這不是一個強硬父親在對孩子發號施令,而是一個父親跟孩子玩的「我說你做」睡前遊戲。

《西蒙說》的故事正是從這展開,爸爸和西蒙玩了「我說你做」的遊戲後,躺床上的西蒙又開始和他的機器人、玩偶一起玩「我說你做」遊戲。

遊戲主導者西蒙發布遊戲規則「當我說西蒙說時,後面的動作大家才能跟著照做」。

所以當西蒙沒有說「西蒙說現在上床睡覺啦」時,小狗被淘汰出局了,以此類推所有的人都被淘汰出局,開始躺床上睡覺。直到最後西蒙自己也被淘汰出局,開始睡覺。

遊戲的方式,會讓孩子對睡覺這件事不再抵抗,從而願意乖乖參與遊戲,直到慢慢入睡。

歐芮特·博格曼巧妙的把睡覺變成「睡前遊戲」,這樣既避免了父母與孩子的睡前矛盾,也解決了父母們的哄睡難問題。

父母們可以模仿《西蒙說》,和孩子一起玩「我說你做」的睡前遊戲,最初父母做遊戲主導,對孩子說「該刷牙、該洗臉」,引導孩子進入遊戲。之後可以讓孩子主導遊戲,父母跟著照做即可。

當然父母也可以開發其他遊戲方式,我們把睡覺變成遊戲的目的,不是真的為了遊戲,而是讓孩子從遊戲中體會到樂趣,從而減輕對睡覺的抗拒。

2、故事裡充滿想像力的互動,不但激發孩子想像力,還提升孩子注意力

愛因斯坦在《論科學》一文中曾深有感觸地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其實孩子天生就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只是在成長中,被父母的刻意教導和教條化的學習慢慢抹殺了想像力。

幸運的是有很多童書作家,不遺餘力用他們的作品呵護孩子的想像力,拓展孩子的想像力。

歐芮特·博格曼在《西蒙說》故事後半段,開始不再固定日常的生活場景,而是帶著孩子開始天馬行空,走入幻想世界。

當小狗被淘汰出局後,西蒙的遊戲又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他開始發出更離奇好玩的遊戲規則「像鳥一樣飛翔、變小藏到森林裡、騎在狼的背上,去遙遠的藍色山上、飄到星星上」,成年人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但孩子卻不會覺得突兀。

因為正如中川李枝子所說:「對於幼兒來說,繪本裡呈現的世界是鮮活的,他們會直接當作現實來接受。」

而且大家不要小瞧作者把遊戲從現實世界搬到幻想世界的設置,這正是作者在試圖催眠「孩子」啊,讓孩子從現實慢慢進入神遊,下一步不就是進入夢中世界嗎?

而且無法分清想像與現實的孩子,接受這樣的故事毫不費力,更不會察覺作者的催眠意圖。

好的繪本一定圖文融洽,所以在《西蒙說》裡,故事進入幻想後,插圖也發生了相應變化。

開始的插圖雖充滿童趣,但畫風比較中規中矩,但進入幻想世界後,畫風突變,雖然還是充滿童趣,但卻多了大片濃墨重彩,畫面被充滿想像的顏色、內容全部鋪滿,填滿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調動了孩子的注意力。因為畫面內容變多時,孩子必須認真觀察,才能找出玩遊戲的人物。

幻想世界的插圖比童趣多了一絲狂放,而這正是孩子放飛想像力的表現。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西蒙說》不僅是一本親子互動遊戲繪本,幫父母們解決孩子入睡困難問題,而且它有趣的內容、童趣狂放的畫風,還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因而,家有睡渣孩子的父母們,特別建議入手這本《西蒙說》,學《西蒙說》把哄睡變成遊戲,帶孩子在睡前遊戲裡順利入睡。

【怎樣購買】點擊下方的【橫條】即可下單!原價46元,現價打5折,只要23元。一杯奶茶的價錢,就能把這本解決孩子入睡難的繪本帶回家,真的超值!

老公買了送老婆,女人買了送閨蜜媽媽,一書在手,哄睡不愁!

相關焦點

  • 「哄娃兩小時,睡眠5分鐘」,不靠譜的哄睡方式,小心害了孩子
    「哄娃兩小時,睡眠5分鐘」,尤其是這些不靠譜的哄睡方式,小心會害了孩子!1、喝奶睡覺:有的寶媽只要寶寶一哭,就把奶給寶寶喝奶,喝著奶睡覺可不是一個好習慣。臨睡時吃太多東西會造成寶寶的胃腸負擔加重,也會打亂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這樣寶寶就會感到胃不舒服,而睡不踏實。而且對於小寶寶而言,在入睡時昏沉沉的狀態下喝奶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容易發生嗆奶的情況。
  • 這些哄睡方法,可能危害寶寶的健康,很多家長還在做
    一提到哄寶寶睡覺,很多家長都頭疼。家裡有「睡渣」的寶寶,想了無數辦法,用盡全身解數,父母已經打上眼瞼了,寶寶依然睜大眼睛。鄰座的阿爽經常跟樂樂媽媽抱怨,她用三個鍾哄兒子睡覺,兒子卻只睡了半個鐘。第一,我們通常採用哪兩種方法來哄睡呢?事實上,大家對這一點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甚至許多父母互相學習參考,一是抱著睡,二是搖著睡或抖著睡。許多父母在孩子哭鬧入睡時,為了儘快哄他入睡,往往採取抱他入睡的方式,甚至有時孩子剛放出來就醒了,有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會抱著孩子入睡,名曰抱著睡,孩子會睡得更好。
  • 抱睡是最快哄睡方式?寶寶睡眠倒退期,巧用方法不再「落地醒」
    「我本身不太會做飯,從孩子添加輔食開始,就是我人生的灰暗期。」「斷奶以後給娃換了N種奶粉,各種方法都試過,就是不喝,真是讓人焦躁。」「我覺得哄睡太難了,每天一到哄睡時間,我都覺得頭皮發麻。」「哄睡」的槽點一出來,馬上得到了很多寶媽的認同,大家索性開始聊各家哄睡的艱難之旅。
  • 哄孩子卻把自己哄睡了?2歲娃離家出走,粗心爸爸渾然不知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但今天要說的這位爸爸,心就有點大了,自己呼呼大睡,2歲的兒子離家出走,還渾然不知!就像網友調侃的一樣,爸爸帶娃,說好的父愛如山會變成山體滑坡,一切都會是那麼的意外。孩子走失後哭哭啼啼交警幫忙找到父母近日,一名男子牽著一個大約兩歲的小男孩在路上行走,準備前往福州市上海派出所報警求助。因為這孩子並不是他的,而是路上撿的。
  • 白噪音究竟是哄睡神器還是聽力殺手,用它哄睡前,你要注意的事
    吃和睡在大人看來是兩件最享受的事,可變成小寶寶的餵養和睡眠,這就是門學問了。今天要重點說的就是睡眠問題,家裡有娃的都知道,為了讓寶寶停止哭鬧、好好睡上一覺,真是要使出渾身解數。抱著滿屋子走,甚至奶睡,這兩種常常被詬病不科學的方式,有時真是筋疲力盡的寶媽唯一能做的選擇。
  • 白噪音是孩子的哄睡神器還是聽力殺手?
    家有睡渣寶寶,是讓很多媽媽頭疼的事,為了讓孩子快點入睡,家長們可謂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什麼「奇葩」的方法都嘗試過。各個助睡軟體上的白噪音也曾經風靡寶媽圈,但是,請等一等,白噪音哄睡的方法真的安全嗎?又該如何科學的利用呢?今天丁香媽媽請到了公共衛生博士陳小舒老師,來給大家具體講一講。
  • 嬰兒哄睡難睡眠差作息亂?想輕鬆又科學?EASY育兒法實踐詳解
    特蕾西在她的書中寫到:如果父母老想著「時間表」,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看鐘表上,而不放在「讀懂」孩子傳遞的信號上,實施E.A.S.Y程序就肯定會出現問題。有規律的常規程序和時間表不是一回事。這句話需要一再重複:你不能讓嬰兒遵守時間。如果你這麼做了,那麼母親和嬰兒都會受挫。
  • 娃不睡,媽崩潰!4個辦法拯救日夜顛倒的寶寶
    嗯,說到有些小寶寶啊,白天的時候簡直像個天使,一覺能睡五、六個小時。睡醒了就吃,吃完了又呼嚕嚕大睡。但是,一到了半夜,當媽的正流著哈喇子和周公約會呢,「哇——」一聲衝破夜空:娃開始鬧了。頂著熊貓眼七手八腳哄好娃,結果娃根本不想睡,小眼睛滴溜溜可精神了,時不時還笑幾下,撩媽高手上線了:媽,咱們聊個天唄!這可咋整?大半夜的,娃怎麼不睡覺呢?別擔心,小月齡寶寶中,日夜顛倒的問題很常見。
  • 「半夜孩子哭婆婆裝聽不見,老公說太吵睡不著,她立馬來哄孫子」
    琳琳就說:「半夜孩子哭婆婆裝聽不見,老公說太吵睡不著,她立馬來哄孫子。」也就是說,孩子哭鬧,琳琳整晚都睡不安穩,她婆婆一點也不關心。但是,如果她老公一說孩子吵得他睡不好,婆婆就會心疼兒子,立馬來幫忙哄孫子。看到兩種不同的待遇,琳琳覺得,兒媳帶娃再累,婆婆都覺得是應該的,不會心疼別人家閨女。但是,自己的兒子不帶娃,只是被吵得睡不著,婆婆都心疼得不行。
  • 寶寶睡不好易影響健康,哄睡不用絞盡腦汁,學會這3點就行!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都很長,而且這些睡眠時間都是分開的,並不連續,這就導致有時候寶寶睡到半夜醒了,就會哭鬧,要人陪著玩耍。爸爸媽媽們為了哄寶寶睡覺也是絞盡腦汁,什麼「哄睡神器」,「哄睡寶典」全部都用上了,卻發現效果甚微,寶寶該鬧還得鬧。
  • 寶寶哄睡難?20首經典兒歌順口溜,太值得收藏了!
    那一定是哄娃睡覺了!那最最頭疼崩潰的事情是什麼?那一定是,好不容易哄睡的娃,突然睜開眼睛對著你笑。啊,完犢子了,沒睡著。於是,一切又得重新開始……那有什麼好的哄娃秘籍呢?這是媽媽們最想知道的,因為睡著了才是真正屬於媽媽們的時間。今天漫威媽媽就來說一下其中的一招,20首哄睡兒歌和順口溜,趕緊為寶寶收藏吧!
  • 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了……想睡個好覺就那麼難嗎?
    回想一下今年立的 flag,「今晚我一定要早睡」必佔其一,可一到晚上就變成了:再打一局遊戲就睡再追一集劇就睡再刷會手機就睡圖片來源:giphy.com但熬夜一時爽,卻容易把你拽進睡眠怪圈,越來越多睡眠問題接踵而來,導致持續性睡不好:熬完躺到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第二天睡眠時間不足,睡不夠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還真不是娃無理取鬧,寶寶哭鬧有原因,寶寶心裡苦,又說不出呢。「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寶寶每天不明原因地嗷嗷大哭,香靜白天夜裡都睡不好覺,黑眼圈是一天比一天重了。
  • 你的寶寶準時睡覺嗎?你還在過著白天上班,晚上哄娃的生活嗎?
    有許多的寶媽一定有過這樣的苦惱,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好好睡覺,一晚上醒來好幾次,一醒來就折騰,搞得父母也無法入睡。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這種不規律的睡眠都是由父母造成的。寶寶晚上不好好睡覺,父母壓力大寶寶的睡眠質量一直是困擾著萬千寶媽的難題,寶寶睡不好,總是變成"夜哭郎",搞得父母也無法安心入睡,小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夜哭郎",一個晚上總要醒來三四次。
  • 寶爸帶娃時偷懶,用一條「魚」哄孩子睡,網友:高科技讓人漲知識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最近網上有一條「電動的魚」火了,在大夥還沒搞清楚什麼魚這麼有魅力的時候,朋友圈陸陸續續貼出了不少關於「同款魚——哄娃神器」。大家這才明白了,原來又是新科技啊。
  • 斯坦福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長的寶寶智商更高,附「哄」睡指南
    缺乏睡眠容易導致孩子性格暴躁、情緒不穩定曾在某位家長身上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為了增進親子感情,這位家長在每天孩子睡覺前20分鐘會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一開始這位爸爸覺得這個想法甚好,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然而就從實行這個計劃開始後一段時間,一向愛睡覺的孩子到了時間卻不肯睡覺,早上起床喜歡莫名其妙發脾氣。後來這位家長取消了遊戲20分鐘後,孩子逐漸恢復了正常。
  • 老人堅持給孩子睡扁頭,我該如何據理力爭?
    家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基本都會堅持給孩子睡扁頭。在他們看來,扁頭的孩子似乎比較聰明,因為睡扁頭而拉長的臉型也更好看。但隨著現代育兒知識的普及和審美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都不習慣給娃睡扁頭了。網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劉詩詩和劉亦菲的扁頭和圓頭對比照。
  • 2018 最新寶寶催眠神曲,分分鐘讓娃睡著
    @Scorpio 藍小蠍:《送別》,我的終級技,現在都不敢亂用。哄睡時「你或許不敢唱」榜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江離 L:阿雅《挫冰進行曲》,「紅豆大紅豆芋頭,挫挫挫挫挫挫,你要加什麼料」,唱得越大聲越有效。
  • 在陝西,為什麼現在的農村人不睡熱炕了?
    回家睡熱炕文|楊廣虎現在物質富裕、生活好了,卻睡不成熱炕了。趁著元旦,準備回家,好好睡一回熱炕。熱炕是祖先的一大發明。四塞之地,關中農村,冬季寒冷,農事漸少,聰明的農人發明了熱炕,坐在熱乎乎的炕上,一家團團圓圓,男的抽著旱菸思量來年,女的繡花納鞋底,一群碎娃,不分男女,歡呼跳躍,使勁蹦咋,在被窩裡滾來滾去,嬉笑不斷。
  • 有種「省心」是姚晨家的娃,土豆哥給茉莉妹講故事,兄妹倆太有愛
    有種「懂事」叫姚晨家的娃,媽媽你去睡吧,我來給妹妹講故事娛樂圈的二胎家庭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女明星姚晨就是一個兒子和女兒,哥哥叫小土豆,妹妹叫小茉莉。最近姚晨家的兒子就在網上圈了一波粉,別人家的孩子是累得父母團團轉,但姚晨這個兒子真是給媽省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