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說到有些小寶寶啊,白天的時候簡直像個天使,一覺能睡五、六個小時。睡醒了就吃,吃完了又呼嚕嚕大睡。
但是,一到了半夜,當媽的正流著哈喇子和周公約會呢,「哇——」一聲衝破夜空:娃開始鬧了。
頂著熊貓眼七手八腳哄好娃,結果娃根本不想睡,小眼睛滴溜溜可精神了,時不時還笑幾下,撩媽高手上線了:媽,咱們聊個天唄!
這可咋整?大半夜的,娃怎麼不睡覺呢?
別擔心,小月齡寶寶中,日夜顛倒的問題很常見。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呆了9個多月,肚子裡黑漆漆的,管他白天黑夜,想睡就睡,想玩就玩。
尤其到了孕後期,胎寶寶喜歡在媽媽起身活動時睡覺,跟著媽媽的節奏搖啊搖的就睡著了。到了晚上媽媽安靜下來時,胎寶寶才開始活動起來。
所以,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之後猛然發現,咦,沒有搖搖了啊,這還怎麼睡?
另外,出生不久的寶寶胃很小,需要頻繁喝奶才不至於餓肚子。尤其是吃母乳的寶寶,全天候按需餵養,這也會擾亂寶寶的睡眠節奏。
最後啊,小寶寶的內部生物鐘還沒建立好,所以有時候,半夜超級清醒,而到了天亮又開始睏倦。大概三個月左右,他們的作息才能漸漸規律,向咱們大人靠攏。
總之,晝夜顛倒這回事,寶寶也很委屈呀。
家裡有個日夜顛倒的娃,可把大人們坑慘了。
白天怕把熟睡的娃吵醒,晚上困到不行還得陪娃折騰。
這時候,只能給自己貼一道「親生符」,才能對娃硬擠出一個笑容。說多了都是淚,快來看看有啥好方法,可以讓娃慢慢改變吧。
布置房間
很多媽媽會在寶寶白天睡覺時把窗簾拉嚴實,全家噤聲,刻意營造一個黑暗的環境。這真沒必要。白天即使寶寶睡著,也應該讓他感受光線。不要過分敞亮就好。
因為光線是幫助寶寶設立內在生物鐘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天亮了就該起床,天黑了要睡覺,這連動物都知道啊!(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有時候卻是弱爆了)
到了夜晚,就該給寶寶營造一個安靜昏暗的睡眠環境了。燈光儘可能柔和或者關燈,家人也儘量把自己調成飛行模式吧!
合理安排遊戲時間
當白天寶寶清醒時,家人們可以用一切方法來逗引寶寶。給寶寶放音樂,和他講話,給寶寶洗澡、玩水,讓寶寶趴著和他玩耍……搖鈴、毛絨玩具用起來,把娃的情緒調動起來,保持清醒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
電力耗盡了,娃才能睡得好。但是不要過度強迫。
而當夜幕降臨,就要避免這些刺激的活動啦。輕柔的按摩、輕聲講話、輕唱搖籃曲——這些才和寶寶的睡眠更搭。
控制白天每次小睡時長
為了能儘快幫寶寶更快建立規律的作息,白天每次小睡時長儘量不要超過3-4小時。
媽媽們可以通過餵奶,換尿布,按摩小腳丫,或者抱起寶寶來呼喚他起床。當寶寶快醒時,互動可以更嗨一點。
但如果一整天都打擾寶寶的小睡,過度疲勞只會讓寶寶鬧覺更厲害。所以媽媽們還是要在讓寶寶睡夠的基礎上「溫柔喚醒」。
減少夜間動作
半夜娃醒來時,媽媽一定要減少互動。比如娃沒有拉屎或者尿尿不多,紙尿褲就先緩緩再換。餵奶時用小夜燈代替大燈,之後拍嗝的時間也要相應減少。
如果餵完奶娃醒了,儘量別進行眼神交流,千萬不要主動陪他玩。如果娃真的太興奮了,媽媽可以輕輕拍拍他安撫,讓娃繼續進入睡眠模式。
如果試遍了上面的方法,發現還是沒啥作用,那只能耐心等待娃長大,日夜顛倒自然會慢慢改善。記住,寶寶絕非故意不睡覺,也不是故意想氣你。
寶寶睡著時,媽媽不妨抓住機會趕緊休息,跟著寶寶的作息走。看著可愛的寶寶一天天長大,相信成就感和對寶寶的喜愛一定會完勝這份疲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