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場發射槍掃描電鏡落戶中科院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據報導,2014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電子顯微技術」聯合實驗室籤約和掛牌儀式,暨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場發射槍掃描電鏡交接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園區舉行。副校長蘇剛教授、材料學院副院長胡中波教授、校黨委委員材料學院黨總支書記屈一至教授和北京中科科儀董事長張永明研究員、中科科儀總裁陳靜研究員、副總裁李昕研究員等出席,儀式由材料學院副院長胡中波教授主持。

  儀式上,電鏡部總經理馬殿理高級工程師首先就設備的研製及主要性能做了介紹。據悉,本臺設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場發射槍掃描電鏡,歷時近20年,突破多項關鍵技術,應用範圍廣、功能拓展強,綜合性能與國際主流產品比肩。我院陳廣超教授匯報了本臺設備的應用前景及合作方向,他指出,這臺設備的引入不僅有助於實驗測試工作的開展,更為新型探測技術和部件的研製提供了優秀的平臺。蘇剛副校長對此次合作表示了祝賀,希望我校能夠利用好這一平臺,快馬加鞭、錦上添花,做出有顯示度的工作,同時期待雙方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張永明董事長也表示,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場發射槍掃描電鏡研製成功並交付國科大,是我國電鏡發展的一個裡程碑,也是雙方合作的良好開端。隨後,雙方舉行了首臺自主研發場發射槍掃描電鏡交接儀式、共建聯合實驗室籤字儀式、掛牌揭幕儀式,並參觀了聯合實驗室,考察了場槍電鏡的實際使用情況。

  「電子顯微技術」聯合實驗室隸屬中科院大學材料學院,日常運行掛靠「碳量子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以發展我國電子顯微技術為宗旨,積極開展電子顯微學新成果的應用研究,致力於我國電子顯微技術相關的材料、器件、設備與系統的研發與智慧財產權源的建設,是中國科學院大學與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結成的學、研、產互補、互惠、互利的共贏平臺。(材料學院 李佳君)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場發射掃描電鏡亮相BCEIA 2015並獲得金獎
    本次展會特別展示了由中科科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項目的實施成果——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肖特基場發射槍掃描電鏡產品KYKY-EM8000F。場發射電子槍、低像差物鏡設計與製造等關鍵技術,實現國產場發射槍掃描電鏡零的突破,並且產品的解析度優於1.5nm@30kV。
  • 國儀量子首臺掃描電鏡交付客戶
    近日,國儀量子首臺全數位化掃描電鏡SEM3000從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發往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交付客戶使用。這標誌著我公司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掃描電鏡產品正式叩開了國內市場的大門。國儀量子總經理賀羽籤署產品出廠證明這次交付的SEM3000型電鏡作為首臺出廠電鏡被授予了001號的產品編號,它象徵著國儀量子電鏡產品在市場的首次亮相。
  • 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實現國產化
    與會專家組成員認為項目按期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項目目標及各項考核指標,形成兩款產品並已陸續交付。專家組對項目完成情況給予高度評價,一致同意通過驗收。該項目突破了高分辨電子光學成像系統設計、場發射槍工程化設計製造、電子束加速鏡筒設計製造等多項關鍵技術,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肖特基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解析度指標分別達到和優於3nm@1kV和1nm@30kV,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成功發射
    2018年10月25日(農曆2018年9月17日),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成功發射。今日(10月25日)凌晨6時57分,由國防科技大學自主設計與研製的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正式進入在軌驗證試驗階段。
  • 掃描電鏡「弱視」,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
    「比如,在材料科學領域,它是非常基礎的科研儀器,毫不誇張地說,材料領域70%—80%的文章都要用到掃描電鏡提供的信息。」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所研究員、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掃描電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但是,目前我國科研與工業部門所用的掃描電鏡嚴重依賴進口,每年我國花費超過1億美元採購的幾百臺掃描電鏡中,主要產自美、日、德和捷克等國。國產掃描電鏡只佔約5%—10%。
  • 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實現國產化—新聞—科學網
    日前,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項目在北京通過科技部驗收,這標誌著這一納米研究領域的高端科學儀器實現了國產化。
  • 我國首臺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製成功
    10月30日,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組織專家對物理所李建奇課題組承擔的2012年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 進行了現場驗收。項目技術測試專家組檢查了設備的現場運行情況,進行了技術測試。
  • 掃描電鏡「弱視」,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新聞—科學網
    對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離不開「微觀相機」——掃描電子顯微鏡,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它被廣泛地應用於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
  • 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 掃描電鏡核心技術亟待攻克
    「比如,在材料科學領域,它是非常基礎的科研儀器,毫不誇張地說,材料領域70%—80%的文章都要用到掃描電鏡提供的信息。」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所研究員、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掃描電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但是,目前我國科研與工業部門所用的掃描電鏡嚴重依賴進口,每年我國花費超過1億美元採購的幾百臺掃描電鏡中,主要產自美、日、德和捷克等國。
  • 掃描電鏡關鍵技術在經開區破繭
    10月16日,記者從經開區企業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了解到,其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將於近期亮相BCEIA2019展會,並以實物通電工作狀態展示高端電鏡的風採,破解了國產掃描電鏡「弱視」問題,標誌著這一「卡脖子」技術在經開區實現了突破。2018年,科技日報公布了35項「卡脖子」技術名錄,掃描電鏡赫然在列。
  • 世界首臺!我國成功研製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
    隨著掃描電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及原子力顯微鏡等技術的出現,實現納米量級解析度的觀測已經成為可能,但是以上這些技術仍然存在對樣品破壞性較大,只能觀測樣品表面等缺點,並不適合對於生物樣品,特別是活體樣品的觀測。因此,研究人員們急需找到一種光學的超衍射極限顯微方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研究人員們陸續提出了多種超分辨顯微技術來實現超越衍射極限的高解析度。
  • 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通過科技...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6日,由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項目技術綜合驗收會在北京外國專家大廈召開,科技部專家組成員、項目牽頭單位、合作和應用單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落戶上海中山醫院
    今天,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聯影uEXPLORER 探索者具備一系列性能優勢,如掃描時間大幅縮短、以高質量成像判斷腫瘤情況、實時展示動態代謝過程等,可以精準診斷腫瘤在全身的分布及微小轉移,助力精準診療。我很欣喜地看到全球第一臺uEXPLORER落戶中山,這是『中山-聯影』合作模式的又一典範。相信未來中山與聯影的合作會越來越多、攜手助力中國的科技創新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 「冷場、熱場發射掃描電鏡的功能分析」講座
    為了加深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對冷場、熱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認識,提高公共平臺大型設備的使用率,3月8日下午,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結構分析實驗室舉辦了題為「冷場、熱場發射掃描電鏡的功能分析」的講座。此次講座由安徽大學實驗技術中心林中清老師主講。
  • 中科院首臺掃描隧道顯微鏡入藏國博,30年前有段傳奇故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今天上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了自主研發我國首臺掃描隧道顯微鏡CSTM-9000設備。捐贈儀式。餘冠辰 攝我國首臺掃描隧道顯微鏡CSTM-9000設備。
  •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發布時間:2020-09-25 12:48:2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楊霄霄 | 責任編輯:楊霄霄關鍵詞: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
  • 日本電子發布場發射掃描電鏡新品JSM-IT800
    2020年5月25日日本電子株式會社全球同步發布新款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JSM-IT800JSM-IT800的場發射掃描電鏡通用性強,可廣泛應用於納米材料、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化學化工、醫學及生物學領域,可高效觀察包括非導體樣品及強磁性樣品等。JSM-IT800SHL解析度可達0.5nm,成像能力強大。浸沒式電子槍可提供500nA大電流,EDS和EBSD分析速度極快。
  • 聚束科技研製生產的國產高通量掃描電鏡成為耀眼亮點
    聚束科技研製生產的國產電鏡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通量掃描電鏡—領航者是一臺怎樣的儀器?具有怎樣的水平?又是如何騰空而出的呢?   聚束科技歷經磨礪成功地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
  • 荷蘭飛納發布臺式場發射(FEG)電鏡能譜一體機 Phenom LE:解析度...
    儀器信息網訊 2018 年7月24日,荷蘭飛納Phenom 在儀器信息網第四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8)首日重磅推出其顛覆性創新產品——全球首創臺式場發射(FEG)掃描電鏡能譜一體機Phenom LE:採用肖特基場發射電子槍,集背散射電子成像
  • 飛納臺式掃描電鏡落戶北京中金瑞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祝賀飛納臺式掃描電鏡落戶北京中金瑞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順利通過該公司的驗收。 荷蘭飛納 Phenom 臺式電鏡,源自飛利浦技術,適合課題組和工業科技。飛納電鏡成像快速,軟體方便,維護周期長,最主要的是很穩定,其獨有的 CeB6 燈絲壽命至少為 1500 小時,2~3 年不用更換燈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