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句話,放在剛剛換了總統的美國那裡,很多時候是不成立的。
這不,新官上任,川普先生不僅火速廢掉了TPP,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中的移民、邊境安全等內容,甚至還準備在氣候政策上「大有所為」。
動作已經可以看到了:上任後,白宮網站幾乎刪除了所有有關氣候變化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優先能源計劃」;而在競選期間,川普更是將氣候變化稱為「騙局」,放話要退出《巴黎協定》。就職演說中,「氣候變化」更是隻字不提。而他任命的新環保署署長,是斯科特·普魯伊特——此君正是以堅決反對歐巴馬遏制氣候變化的努力而著稱。
在氣候變化這樣一個具有全球「外部性」的重大話題上,川普一舉一動,究竟傳遞出什麼信息?
「氣候變化」是一個「騙局」?
歐巴馬任內,批准美國加入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在G20杭州峰會上,歐巴馬還與習近平主席一道,向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了批准文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美聯手,一同在全球氣候變化上領導前行,應該是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
畢竟,氣候這個問題,是具有強烈的全球「外部性」的。所謂外部性即是說,本國產生的問題,不僅會影響本國,更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影響。而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不同國家佔的比重也不同。發達國家工業領先,人均消費能力更強,碳排放也更多。數據顯示,包括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內的經合組織成員國,人均每年的碳排放值為9.6噸;而非經合組織國家,這一數據則僅為3.4噸。僅美國一國,廢氣排放量就佔全球的18%。
氣候變化,真的如川普所言,是一個「騙局」嗎?
中國氣象局、社科院曾經發布過《氣候變化綠皮書(2015年)》,認為「氣候變暖給全球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損失和風險與日俱增」。2014年,已是有現代氣象記錄數據135年來最為炎熱的一年;2015年的熱度可能成為又一個「有史之最」。世界氣象組織(WMO)此前公報顯示,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已經是有史以來最高,2016年則將再度刷新紀錄。
正因此,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才會齊聚巴黎,商討在2020年前後,把氣溫升高的幅度,控制在1.5-2攝氏度之間——這是與工業化之前的全球平均氣溫相比的升幅。氣溫升高之後的後果,其實我們也已經逐漸看到:極地冰蓋融化,海平面升高,全球變暖,極端氣象現象多發,物種生存不斷受到威脅……
(氣溫升高導致極地冰蓋融化)
也正因此,在最近的達沃斯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才會專門強調,「世界各國應確保巴黎氣候協定不偏離軌道」。
但川普似乎並不這麼想。
氣候問題,如何做到「美國優先」?
在川普看來,相比於「氣候變化」這樣具有全球性、成果可能需要長時段顯現、也需要更多科學觀測和研究的事情,更看得見摸得著、更立竿見影、更有助於「讓美國再次強大」的東西,要更靠譜也更緊迫一些。
基於這個邏輯的所有行為,歸結成一句話,就是「美國優先」。
「美國優先」體現在很多方面。TPP要改貿易規則?那美國得獲利,不能讓利太多;盟友要安全?那你們就多付出軍費;中國想從我們這兒賺錢?那得在南海、朝鮮、臺灣問題上讓步……
總之,就是要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在氣候問題上也是一樣。2016年9月,在紐約公開演講時,川普表示,「政府自己預估清潔能源計劃將每年花費72億美元的高昂代價。歐巴馬和希拉蕊的政策是關閉大多數煤炭發電廠,這將導致一大批工人失業」——言下之意就是,歐巴馬清潔能源計劃,成本太高了,必須推翻。
這種態度,自然得到了化石行業燃料集團的歡迎。根據美國能源聯盟(AEA,由反對綠色能源的個人和公司籌資建立)的觀點,川普當選將令他們從上一屆政府的「傷害性」政策中復甦過來。川普贏得選舉後,美國煤炭行業的公司股價應聲大幅上漲。
(美國煤炭行業或迎轉機?)
那麼,川普的「美國能源優先計劃」,究竟是要做什麼?
簡言之,這一政策的核心,首先是放寬能源監管政策,同時大力發展美國本土的頁巖氣,在支持清潔煤技術的同時,讓美國煤炭工業重生;而這一切的目的,則是實現美國的能源獨立(針對石油輸出國OPEC而言)。
客觀地說,如果川普讓美國大力發展煤炭、頁巖氣的前提,是保證「清潔」、同時承擔氣候協定節能減排義務的話,也沒什麼好說道的;但如果發展本國能源的前提,是不承擔氣候變化中美國應盡的義務,那就是典型的「損人利己」、沒有大國擔當的行為了。
去年11月,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的200多國代表就認為,如果川普將競選時「在就職100天內取消巴黎氣候協定」、「停止美國向聯合國抑制全球變暖計劃繳納任何稅款」的言論付諸實踐的話,不僅將「令全球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蒙上陰影」,更會「嚴重損害美國的國家信用」。
可以說,在全球減排形勢極度嚴峻的情況下,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放棄履行17.89%的減排責任,這將使美國淪為最大的「不負責任」國家。
與此相比,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堅決得多——2016年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成為第23個完成批准協定的締約方。
誰在做事,誰在說大話,一目了然
「巴黎大會應該擯棄』零和博弈』狹隘思維,推動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實現互惠共贏。」習近平主席的話言猶在耳。
(2015年11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
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戶。氣候變化的問題,本就該根據「多排多治理」、「多汙染多貢獻」的淺顯邏輯進行。而自人類工業化以來,這個責任應該是累積計算的,從這個角度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重的減排責任。
然而,美國從一開始就沒有籤訂《京都議定書》,加拿大也退出了這一協議;在巴黎大會上,發達國家的推脫塞責,對責任的百般開脫,更是讓發展中國家、乃至全世界,看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虛偽。
那次大會上,中國代表解振華的一番言論就足以振聾發聵:「講大幅度率先減排,減了嗎?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你提供了嗎?講了20年到現在並沒有兌現。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我們要發展,我們要消除貧困,我們要保護環境,該做的我們都做了,我們已經做的,你們還沒有做到,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講這些道理給我!」
發脾氣歸發脾氣,中國的行動已經在世界上有目共睹。在巴黎大會召開前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中,中國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也在回答「哪個國家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可稱榜樣」時,點名提到了中國。她說,中國採取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行動,中國在對待氣候變化問題上「非常非常認真」。
巴黎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在2015年設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的基礎上,2016年,中國將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敦促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進而推動氣候變化全球行動的進程。
誰在做事,誰在說大話,一目了然。誰在為世界做貢獻,誰在自私自利,也一目了然。
「要踐行承諾、遵守規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取捨或選擇。《巴黎協定》符合全球發展大方向,成果來之不易,應該共同堅守,不能輕言放棄。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必須擔負的責任!」講真,習近平主席上面這番話,足以讓某些人好好反思。
中國有句老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燒著全世界最便宜的汽油,排放著最多的溫室氣體,卻不想履行領導節能減排的責任,這樣的大國,終將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道義旗手」的地位。
還不知道這些事?快戳藍字
法治中國又一年:長安劍留下哪些值得珍藏的文字?
【盤點】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對政法隊伍建設十大要求
聶樹斌再審終獲無罪,誰是「幕後」主導力量?
【痛心疾首】剛剛倒下的這個「金牌臥底」,竟是共和國頂級的緝毒高手!
一位南疆反恐一線民警的來信:我心中的痛比利●林恩沒法比!
【知乎問答】誰是你見過的最厲害的人?
【必收藏】一線警察、法官給你的8個「救命」手冊(人手一冊)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長安劍
▼▼▼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中國長安網APP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長安網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