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副會長羅錫文給「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十大創新成果」頒發證書
11月2日下午,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專題活動「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在東莞松山湖舉行。本屆院士峰會著力提升生物醫藥原始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推動大灣區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協同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重點梳理出了包括宋爾衛院士團隊的「乳腺癌生態學說機制和免疫治療」研究成果、姚新生院士團隊的「源於中藥梔子的抗老年痴呆候選新藥IMMJNU-018」、王迎軍院士團隊的「非脫細胞基質類新型膠原基角膜再生修復材料的個性化仿生構建及臨床應用」研究成果等十大最具代表性創新成果,並促進有明確產業化前景和產業化資源需求的成果、項目與投融資機構進行對接。在重大創新成果發布後,宋爾衛院士、姚新生院士、王迎軍院士、王紅陽院士、蘇薇薇教授、郭傳飛教授、貝偉劍教授等院士專家團隊代表現場進行項目路演,攜重大創新技術成果尋找「婆家」。
一、乳腺癌生態學說機制和免疫治療研究成果(宋爾衛院士團隊)
該研究發現乳腺癌與其生長的微環境、遠處器官的轉移前微環境、全身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各種因素與腫瘤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提出腫瘤生態系統對腫瘤發生發展的調控作用和機制的科學問題,從全身各系統的層面揭示腫瘤發生和發展的調控機制,為乳腺癌的診斷和免疫治療等提供新的靶點和策略。
二、源於中藥梔子的抗老年痴呆候選新藥IMMJNU-018(姚新生院士團隊)
IMMJNU-018 是從傳統中藥梔子中提取精製的有效成分群。姚新生院士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建立了穩定的工藝路線,完善的質量控制方法;IMMJNU-018在多種阿爾茨海默AD動物模型以及多種血管性痴呆VD動物模型中,可明顯改善模型動物的學習記憶能力和空間探索能力障礙,顯示了較陽性藥多奈哌齊、美金剛、銀杏葉提取物相當或更優的治療效果,急性毒性和長期毒性研究中未見毒性反應, 適合用於老年痴呆症的長期治療。
三、非脫細胞基質類新型膠原基角膜再生修復材料的個性化仿生構建及臨床應用研究成果(王迎軍院士團隊)
項目針對角膜供體缺乏、現有脫細胞豬角膜基質適應症窄、膠原基角膜再生性材料力學等性能不佳的現狀,從成分-結構-功能仿生設計原理出發,研發新型適應臨床成分移植需求的角膜再生性材料。項目通過建立不同角膜損傷模型,評價移植後療效,建立個性化移植技術,篩選臨床適應症並開展臨床實驗、申報獲得產品註冊證。
四、腫瘤全生命周期診療應用平臺(王紅陽院士團隊)
該項目建立了面向腫瘤全生命周期診療的系列產品及技術,包括:液體活檢高通量多元檢測平臺,可在10分鐘內同時完成循環腫瘤細胞和循環腫瘤核酸的高通量分選、全自動完成細胞的標記染色及人工智慧掃描判讀;項目同時研發的肝臟腫瘤極早期預警試劑盒填補了肝癌預警檢測領域的空白,可將高危人群的早期肝癌發現及診斷時間提早半年甚至1年,準確率超過80%。
五、雲式無菌空氣淨化器(侯立安院士團隊)
該項目技術彌補了單項技術所存在的缺陷,通過雙重消殺技術保證病原體徹底滅活處理,其無需濾料、淨化精度高,可去除空氣中灰塵、PM1、PM2.5、飛沫等細顆粒物。在室內面積範圍100-500m3的情況下,二氧化氯消毒劑濃度為100-150mg/L時,細菌、病菌的去除率可達99%,PM2.5的去除效率達99.9%。
六、全自動高通量新冠抗體檢測儀(趙宇亮院士團隊)
全自動高通量新冠抗體檢測儀採用納米磁珠高靈敏化學發光分析,檢測靈敏度比ELISA法提高5倍,獨特的FITC連接橋技術,創新的AP-APLS化學發光技術,超高速:最高280人/h,平均13秒出一個檢測結果,適合機場、高鐵、地鐵等大量人群大規模測試和篩查。產品已獲歐盟CE認證。
七、碟式晶片系統及檢測移動實驗室(程京院士團隊)
該移動實驗室由咽拭子採樣機械手、紅外輻射溫度梯度病毒快速滅活儀、置於負壓艙內的全自動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晶片實驗室和檢測結果的5G直報系統構成,可滿足多種應用場景下的「樣品入-結果出」式高靈敏快速檢測;能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突發事件例如聚集性爆發和我國陸地口岸通關人員的快速檢測,對醫護人員的安全有更好的保障,同時也能顯著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八、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類新藥:柚皮苷(中山大學蘇薇薇教授團隊)
柚皮苷是從嶺南道地藥材化橘紅中提取、分離、純化得到的有效單體,具有顯著的鎮咳、祛痰作用,且作用機制明確。 柚皮苷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新藥臨床試驗批件。柚皮苷片已經完成了I期臨床試驗研究。
九、超靈敏柔性觸覺傳感器(南方科技大學郭傳飛教授團隊)
項目自主開發基於新型超靈敏、快速響應和具有寬響應帶寬的柔性觸覺傳感器。通過材料和加工技術的創新,結合新的傳感機理,實現了傳感器綜合性能的大幅提升,其壓力解析度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遙遙領先。可廣泛用於智慧機器人、航空壓力測試、柔性健康監控和運動監測等。
十、防治中風後遺症、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的烏參醒腦丸成果項目(廣東藥科大學貝偉劍教授團隊)
項目利用中藥原料和現代科技研究開發出一個具有腦靶向和促進神經再生,並對防治腦神經系統疾病有特別療效的現代創新中藥-—烏參醒腦滴丸,將取代市場上那些成分複雜不明、無法或難於進行有效質量控制、作用機理不清、療效不確切的老中成藥產品。
來源:科技創新與品牌雜誌
作者:本刊記者 魏曉文
責編:賈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