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中科院報告: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正處於測繪仿製向自主研發的轉型階段

2021-02-25 兩機動力控制

導讀: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從科學出版社獲悉,中國科學院系列年度報告《2019科學發展報告》《2019高技術發展報告》近期已正式出版發行。以「航空航天和海洋技術」為主題的《2019高技術發展報告》提出,中國在取得探月工程的突出成果基礎上,需要適時開展對太陽系主要天體的探測,加快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2019科學發展報告》已出版發行。

  

該報告指出,月球與深空探測是21世紀科學與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和熱點,關係到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和資源,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世界各航天強國通過成功實施多項任務,在深空探測的各個領域均獲得了多項重大突破,使人類對太陽系乃至宇宙的認知得到極大提升。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薛長斌、鄒永廖、賈瑛卓等認為,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已證明中國完全具備深入開展深空探測的能力。中國將把系統探測月球、小行星和木星、火星作為優先發展方向,開發輕量化、小型化、集成化、功能多樣的有效載荷,研究新的探測方法,同時適時開展對太陽系主要天體的探測,可以使中國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和空間應用等領域,加速實現從跟蹤研究向自主創新、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轉變。

  

中科院《高技術發展報告》2000年起開始推出,全面關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材料和能源技術」「航空航天和海洋技術」四大領域,每4年輪流聚焦一個領域。《2019高技術發展報告》提出的主要觀點還包括以下多方面內容:

  

航空製造技術呈數位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正處於測繪仿製向自主研發的轉型階段;中國應立足國情,紮實提升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研究水平;中國需重點推進北鬥全球信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國南海深水區油氣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較低;中國商用飛機已從艱難初創期進入成長期;中國商業微小衛星產業取得較大進展;中國海洋工程裝備產品實現全方位發展;中國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但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升等。

  

中科院《2019科學發展報告》是該系列報告的第22部,主要內容有:分析太陽系邊際探測的重大科學問題、量子計算、納米綠色印刷技術、精神疾病腸道微生物組、超快超強雷射、定向進化和噬菌體展示技術、癌症免疫療法等多個科學前沿方向的研究進展;綜述基礎前沿、人口健康與醫藥、生物、農業、環境、地球、海洋、空間、信息、能源、材料製造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主要科技領域國際研究進展及戰略規劃布局;介紹2018年中國科學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等。

 

關閱讀:

【行業動態】麒麟科創園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籤署南京未來能源研究院共建協議

【行業動態】中國航發與中國科學院籤署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戰略合作協議

【行業新聞】中科院儀器裝備研製項目「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複雜異型孔加工系統」通過技術驗收

來源:中國新聞網

(歡迎加小編微信號:gtc6000;QQ群:603094810;資料都存在QQ群文件夾中)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報告:中國需適時開展太陽系主要天體探測
    以「航空航天和海洋技術」為主題的《2019高技術發展報告》提出,中國在取得探月工程的突出成果基礎上,需要適時開展對太陽系主要天體的探測,加快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2019科學發展報告》已出版發行。科學出版社供圖該報告指出,月球與深空探測是21世紀科學與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和熱點,關係到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和資源,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引擎。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原標題:   航空發動機何時能夠實現「中國造」?近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行業新聞】中國學者汪一平創新研發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是被譽為「工業之花」、「皇冠上的明珠」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經濟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航空發動機的性能決定著一個國家的航空發展水平,發達國家一直將航空發動機技術列為國家優先發展的技術和戰略性產業,嚴格控制其核心技術向國外出讓或轉移。
  • 中國首獲航空航天核心技術 加速破解發動機難題
    近年來,中國加快研製航空發動機備受外界矚目。近日,中國攻破航空航天高空試驗臺的核心技術,也將為中國製造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奠定基礎。據新華社9月2日報導,陝西鼓風機集團自主研製的AV140軸流壓縮機組於9月1日在廠內試車成功。
  • 中國航空發動機弱在哪兒
    先進飛機迫切需要高性能的國產航空發動機    1951年4月17日,當時的政務院下發《關於航空工業建立的決定》,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隨之成立,新中國航空工業正式起步。60年來,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在維護修理、測繪仿製、改進改型、預先研究、新機研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
  • 【行業新聞】中國航發商發—華東理工大學航空發動機壽命預測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會議在我校召開
    我校校長軒福貞、中國工程院院士塗善東,技術委員會李應紅院士等9位專家,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馮錦璋、設計研發中心副主任石英等40餘人出席會議。會議由我校機動學院院長、聯合創新中心主任張顯程主持。軒福貞對給予聯合創新中心建設關心和支持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
  • 國之重器:技術難度與晶片相當的航空發動機,目前中國實力幾何?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的心臟結構,可以說是國家的安全戰略保障。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飛機的發動機,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國產化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航空發動機被視為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體現。可以說,一個國家如果掌握了航空發動機技術,那就奠定了其大國地位。目前國家正在面臨晶片方面的打壓,晶片的難度國人都清楚,但是如果從技術研發的角度來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難度跟晶片差不多。
  • 根治中國飛機「心臟病」! 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編者按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辦,中國航空學會承辦,航空知識雜誌社協辦推出「科技民生大講堂——大師講航空」系列共12個視頻,邀請12位航空領域的總師、試飛員及行業領軍人物主講,權威視角講科普,讓社會公眾聽最關心的航空話題、最高端的科技
  • 【行業觀察】高溫合金行業專題報告:航空發動機國產化時代,高溫...
    航空發動機行業門檻極高,全球範圍內呈現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目前只有通用電氣(GE)、普拉特·惠特尼(PW)和羅爾斯·羅伊斯(RR)三家公司有能力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即行業內三大主機廠。 三、國內高溫合金市場迎來蓬勃發展期 1.1 目前國內高溫合金市場處於快速發展期 我國高溫合金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期
  • 中國航空發動機為什麼會落後?院士劉大響提出6點看法!
    我國新成立的中國航發公司員工總量接近20000人,與之相比的普惠、羅羅和通用3家公司的都超過了35000人相比數量缺乏。不僅是科研人員缺乏,製造業人才也是一樣的。發動機研究是一個很典型的工科專業,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院士僅有5人,而且年齡偏大。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鋼鐵、機械等傳統工科行業喪失了對理科生的吸引力,中國頂尖工程技術人員的短缺在短時間難以緩解。
  • 2020-2026年中國通用航空發動機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通用航空發動機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航空發動機是通用航空飛機的心臟,是國產化通用航空飛機發展的關鍵,截至**看來,我國在這方面與國外仍舊存在巨大的差異。
  • 安信軍工馮福章: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國產化勢在必行_證券_騰訊網
    ■中國軍用航空發動機:測仿起步實現自研,自主可控是大勢所趨我國航空發動機經歷了「維護使用-測繪仿製-型號研製-開展預研」的反過程,當前已建立起了相對完整的發動機研製生產體系,具備了渦噴、渦扇、渦軸、渦槳等類發動機的系列研製生產能力,國產發動機已裝配殲擊機、運輸機、轟炸機等多種機型。
  • 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發展情況探討
    這是2020年中國人民奪取新冠肺炎疫情勝利的生動寫照,我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亦是如此。 建國之初,黨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視航空工業,新中國航空工業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誕生。在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航空工業在國防建設上總是佔據領先地位。
  •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這一年做了什麼
    原標題:以心鑄「心」——寫在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周歲之際  去年8月28日,中國航發成立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加快實現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自主研發和製造生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航空強國而不懈奮鬥。 一年來,中國航發做了什麼?面貌如何?
  • 根治中國飛機「心臟病」!劉大響院士談航空發動機
    編者按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辦,中國航空學會承辦,航空知識雜誌社協辦推出「科技民生大講堂——大師講航空」系列共12個視頻,邀請12位航空領域的總師、試飛員及行業領軍人物主講,權威視角講科普,讓社會公眾聽最關心的航空話題、最高端的科技、最前沿的進展。
  • 春秋航空自主研發清洗髮動機設備投用
    發動機水洗可以清洗髮動機內部氣路的汙染物,進而恢復發動機性能,延長發動機服役時間。發動機是民航客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清洗工作在保持發動機性能優良及運行可靠性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春秋航空將發動機清洗作為重要的節能減排方式之一。
  • 高溫合金及鍛鑄產業深度報告:航空應用是高端轉型契機
    根據《羅蘭貝格報告》,儘管到 2017 年中國有 26,000 多家鑄造廠,但大多數中國製造商無法向主要行業,提供全球供應或在整個供應價值鏈上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2010 年後國內鍛造產業迎來一輪快速發展,在大噸位設備及大型件產能上取得較大進步。
  • 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梳理專題報告:工業之巔,市場空間巨大
    (2)經濟回報高:由於兩機產業技術壁壘極高,一旦切入兩機供應體系,面臨的競爭威脅很小,獲得的經 濟回報高且回報周期長。(3)研製周期長: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流程可分為預先研究、工程研製和使用發展三大階段,研製周期長既 是進入兩機產業的風險,也是行業高進入壁壘。
  • 中國躋身世界五大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國家行列
    中新社瀋陽五月三十日電(記者金果林)今天下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正式向新聞界宣布,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航空發動機——「崑崙」發動機,已經通過了國家設計定型審查,具備了裝備中國空軍的條件。
  • 我國飛機發動機都是進口貨?特級飛行員告訴你內幕
    「不僅是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而且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吳國輝說,因此,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美國、歐洲、俄羅斯的航空技術迅速發展,三代戰機普遍裝配渦扇新一代發動機的時候,我國仍然在渦噴系列發動機的改進上「打轉轉」,在引進仿製與自主創新的道路上猶豫不前,本來與世界先進水平不大的差距,一下子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