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正是其格局的體現

2020-12-06 是小柴柴哦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後世對他褒貶不一,古大爺就深深被他的氣魄、才智所折服。但大部分網友都認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皇上在他手裡就是一枚印章。不僅奪了大漢的天下,還為了滿足私慾發起戰爭,百姓都被害慘了。喜歡看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的人設是奸詐,是壞人,所以都是白臉。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大權在握,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沒有取代皇帝。莫非是因為曹操怕流傳後世的聲名不好?說實在的,曹操南徵北戰,一手遮天,如果他想稱帝,你覺得有人能夠攔得住他嗎?就是荀彧都沒轍。而曹操並沒有稱帝,其高明的地方就在這裡。他甘願做魏王,不僅僅表現他的忠誠,也是他格局的一種體現。

曹操生於漢室,當初董卓當政的時候,大臣們打心眼裡不爽,都在罵他,但也就罵罵。那時曹操還是個小官,他卻沒事就討好董卓。當然,在那時也引來不少大臣的白眼。事實上,曹操之所以想方設法接近董卓,都是為了找到機會殺了董卓。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也不難看出當初曹操嫉惡如仇、心系漢室。

殺董卓失敗後,曹操便走上了逃亡的路。陳宮與他一塊跑了,後來遇到了呂伯奢,呂伯奢一家正在準備好好招待他們,結果曹操誤以為是要對自己不利,便殺了他全家。殺完才知道錯殺了,便繼續逃跑,恰巧遇到回來的呂伯奢,曹操二話不說把呂伯奢也給解決了。一旁的陳宮質問曹操,知道是誤會了,怎麼還殺了他?

曹操表示,不殺他,他一定會報官。並說出了流傳至今的話:「寧我負人,休教人負我」。在曹操眼裡,成大事,不能婦人之仁,最大的事莫過於興漢室了。正因他有大局觀,做事不在乎一時之得失,並且求賢若渴、廣納人才,所以很多才子、將軍都原因跟著曹操。曹操也因此迅速強大。

許攸原本是袁紹的人,多次進諫不被採納,最後還遭到袁紹的疏遠,許攸氣得直接加入曹操陣營。曹操一聽許攸來了,鞋子都來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許攸。火燒袁紹糧草的建議正是許攸提出,官渡這一仗,曹操得勝而歸。曹操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不正是因為他愛才、虛心納諫嗎?

投靠的謀士多,不正是說明了曹操的氣度與格局嗎?劉備慣用的就是哭,用哭來感化別人。說實話,人才恰恰就是西蜀最缺的。諸葛亮多次遇到無人可用的情況。曹操能夠取得那樣的成績,究其根本,那就是有格局,有格魅力。

當初,曹操說出「寧我負人,休教負我」時,不知多少人認為他是一個毒辣的自私鬼。但當聽到他下一句時,卻有源源不斷的能人志士投靠他。

他接下來說的就是:若被凌辱、被消滅就是成為君子代價,寧可成為可以實現抱負的奸雄。大奸似忠,奸惡與忠義並不能從表面就看出,你們看錯了我曹操。

不能否認的是,曹操的確很多疑,這大概正是因為其精通兵法,知道真真假假毫無定數。被曹操殺害的很多,但若是能夠接受他的成就,為什麼不能接受他錯?

相關焦點

  • 曹操真的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中的第四回,文中寫曹操假借獻刀之機行刺董卓未遂,倉皇出逃,在中牟縣遇到了縣令陳宮,陳宮為曹操的赤膽忠心所感動,於是加入了曹操的逃亡隊列,兩人在逃亡途中,經過呂伯奢一家,晚上,呂伯奢準備殺豬款待曹操,曹操聽到磨刀聲,疑心呂伯奢一家要殺自己,於是殺盡呂氏一家,陳宮因此責備曹操大不義,曹操卻答道「寧教我負天下人
  • 曹操:我沒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說起曹操的奸詐,他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真是最好的註解。長期以來,曹操一直以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活躍在舞臺和熒幕上。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更是被塑造為猜忌、狠毒、陰險、奸詐的小人形象。《三國演義》第四回曹操因多疑而殺呂伯奢全家,並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囂張的話廣為人知。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呢?透過歷史層層迷霧,我們來解讀一下。《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裡。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呂伯奢的美意並沒有喚起曹操的良心,反倒回馬殺死呂伯奢,並口出狂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先前決定和曹操共謀大事的陳宮見「曹賊如此獸心」不禁大失所望,趁其熟睡之時留下書信一封:鼓打四更月正濃,心猿意馬歸舊宗。誤殺呂家人數口,方知曹操是奸雄!曹操見信大怒:「我日後若不殺你(陳宮),誓不為人!」
  • 曹操說:寧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但他從未辜負這兩人
    特別是他說的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加深了他作為奸雄的人設。即使曹操是一個奸雄,但是這兩個人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辜負過他們。一個是曹操帳下頂級謀士,有鬼才之稱的郭嘉郭奉孝,另一個就是義薄雲天的五虎上將關羽。郭嘉和曹操第一次見面後,曹操說過郭嘉是幫助他實現偉大事業的人,郭嘉說曹操是他的真正明主。
  • 心理解讀曹操: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寧我負人」並非我本意
    曹操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其言行事跡人盡皆知。如果要挑選一句曹操說過的最有名的話,相信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當時的狀況。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倉皇出逃,四處追捕文書讓他心驚膽戰。
  • 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星座
    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星座 雙魚對於感情的態度是非常忠貞的,你若不離,我便不棄,雙魚不算一個現實的人,不太會考慮後果什麼的,更多的就是依靠感受和情感,所以雙魚很難背棄別人。
  • 曹操:羅貫中你黑我?我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了嗎?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何等霸氣而且招黑粉的話,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曹操狂妄的證明,但是很可惜的是,這句話其實並非來自於曹操本人,而是羅貫中根據原話誇張的!但是擔心這個以前的小夥伴會不會現在舉報自己換取錢財,於是把呂伯奢一家都殺掉了,自己也離開了,在離開的路上說出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是的,這是大眾眼裡的故事,也是羅貫中筆下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自己看到的是這個故事,不知道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很多種版本,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故事的三個版本。
  • 「清華腚姐」的神邏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穿的少不是我的錯,你看我才是你的錯,突然想起梅超風,看見我的人必須把你眼睛摳出來,滿滿的女俠範。 有網友把她的道歉信翻譯了一下,大意是:希望你不要不識抬舉,影響了你的聲譽我也沒辦法,你敢說你沒錯?我就是對的,你就是錯的,你還想怎麼樣?
  • 品三國之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之狼性原則
    宋瑞 _ 韓夜 - 曹操之亂世強者01:01來自AA希望之光AA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真可謂霸氣凌然,當世之無可比擬,其官渡之戰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錯殺了好人呂伯奢一家,而且還發表了千古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陳宮覺得此人乃「狼心之徒」,於是又棄曹而去。曹操唯才是舉,關羽這麼忠心劉備,曹操又送赤兔、又送金錢,結果關羽最終還是離去。官渡之戰許攸與曹操裡應外合,共設計於袁紹,官渡之戰勝利後,最後因為許攸的放蕩不羈行為,最後將他殺害,曹操能容忍卻又不能容忍。
  • 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星座,是高尚還是愚蠢?
    有的人大公無私,有的人自私自利,我想這都是很正常,畢竟沒有絕對的黑與白,自然也不存在真正的對與錯,好與不好只有自己心裡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星座遇事寧願一個人死扛到底,也不想麻煩別人:TOP3 天秤座:不喜歡麻煩別人
  • 許仙為天下人成魔,白素貞為許仙屠盡天下人
    在近期熱播的《新白娘子傳奇》中,該劇講述了許仙與白素貞的愛情故事,相比於老版的電視劇來說,有了較大的改動,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在劇中許仙與白素貞的相遇到相守充滿了坎坷,只是最後許仙為了天下人最終成了魔,白素貞為了救許仙要屠盡天下人,讓人看了後不禁感嘆情侶之間不同的心態。
  • 增廣賢文: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緊接著作者依然在談意的問題,在名著《三國演義》裡面,曹操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叫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成了很多奸雄也好,梟雄也好,或者奸詐之人的座右銘。曹操在私心這點上,是很直白的,沒有虛偽,至於這話好不好,我們在歷史上當然也就看到了結果,曹操的父親被殺,包括他的後代被司馬氏所欺,沒人會同情的。
  • 華羅庚: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
    他說過一句名言: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讓我們回憶下華羅庚這位數學天才的成長之路吧!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華羅庚對數學痴迷和努力的程度正是驗證了這句顛簸不破的真理。華羅庚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父母依靠一個雜貨鋪來維持全家生計。
  • 再次「退群」的美國: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美國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創始國之一,在其參眾兩院批准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時,就表明其認可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約定的各項與促進和保護全人類健康相關的原則,願意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成員國一道共同促進和保護各民族的健康。
  • 老人家勸誡:「寧可負我,不可負人」,老祖宗大智慧,不得不服
    祖輩勸誡:"寧可負我,切莫負人",這句話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文學書籍,都成為了我們向祖輩們學習的好途徑。如《智囊全集》中那些精闢又有些扎心的諺語。這句扎心的諺語"寧可負我,切莫負人",意思就是說,寧願他人辜負傷害了我,也不能夠我來辜負傷害別人。這樣的諺語的確很扎心,但是也有道理可言,古人的智慧不只體現在文字展現出的表面意思。
  • 古風唯美句子:別在我的墳前哭,弄髒我的輪迴路
    1、我錯過了一場場美麗的煙火,只為祭奠你曾說過的花好月圓;我傾覆了整整一座城,只為還清你來時的一句心疼;我斬斷了生生世世的宿緣,只為陪葬和你盛放時的似膠如藤。花骨瘦盡,薄盡了浮生;物是人非,蹉跎了緣分。
  •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但很少人會說
    說到曹操,我們就會想到他的名句「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還有一句流行語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曹操的兵法也厲害,曹操曾經寫過《孟德新書》,同時也批註過《孫子兵法》,他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但其實「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但很多人不敢說。首先這上半句意思就是指曹操生性多疑,千萬不要說曹操的壞話,如果說曹操的壞話的話。曹操就會馬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