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2020-12-06 成長心理

今天晚上和家人一起觀看了京劇《捉放曹》。

劇中曹操受邀到呂伯奢家中,呂伯奢殺豬沽酒準備款待曹操。生性多疑的曹操聽到「捆之殺之,綁之殺之」,懷疑呂伯奢外出沽酒是為了喊來地保捉拿自己,然後將自己「捆之殺之,綁之殺之」。陳宮再三勸阻,仍不能改變先下手為強的決定,殺死呂伯奢一家老小。然後村口遇見呂伯奢買就回來,告之:「殺豬沽酒待賢侄。」

呂伯奢的美意並沒有喚起曹操的良心,反倒回馬殺死呂伯奢,並口出狂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先前決定和曹操共謀大事的陳宮見「曹賊如此獸心」不禁大失所望,趁其熟睡之時留下書信一封:鼓打四更月正濃,心猿意馬歸舊宗。誤殺呂家人數口,方知曹操是奸雄!曹操見信大怒:「我日後若不殺你(陳宮),誓不為人!」

劇中的呂伯奢太善良!假如他沒有在乎與曹父的八拜之情,就不會引來殺身之禍、滅家之災;假如他沒有孟嘗君的好客之心,就不會惹來殺身之禍、滅家之災;假如他不在乎消息的走漏,讓家丁去買酒就不會引來殺身之禍、滅家之災。一切的一切,都因為呂伯奢處處為他人著想,卻沒想到「他人」是個「惡人」!

雖說這是戲劇,未免和史實有些不同。但是這齣戲也告訴我們切莫把善良施捨給惡人,否則只會讓善良成為「殺人」的利器!

相關焦點

  • 曹操真的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中的第四回,文中寫曹操假借獻刀之機行刺董卓未遂,倉皇出逃,在中牟縣遇到了縣令陳宮,陳宮為曹操的赤膽忠心所感動,於是加入了曹操的逃亡隊列,兩人在逃亡途中,經過呂伯奢一家,晚上,呂伯奢準備殺豬款待曹操,曹操聽到磨刀聲,疑心呂伯奢一家要殺自己,於是殺盡呂氏一家,陳宮因此責備曹操大不義,曹操卻答道「寧教我負天下人
  • 曹操:我沒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說起曹操的奸詐,他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真是最好的註解。長期以來,曹操一直以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活躍在舞臺和熒幕上。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更是被塑造為猜忌、狠毒、陰險、奸詐的小人形象。《三國演義》第四回曹操因多疑而殺呂伯奢全家,並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囂張的話廣為人知。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呢?透過歷史層層迷霧,我們來解讀一下。《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裡。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 曹操說:寧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但他從未辜負這兩人
    特別是他說的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加深了他作為奸雄的人設。即使曹操是一個奸雄,但是這兩個人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辜負過他們。一個是曹操帳下頂級謀士,有鬼才之稱的郭嘉郭奉孝,另一個就是義薄雲天的五虎上將關羽。郭嘉和曹操第一次見面後,曹操說過郭嘉是幫助他實現偉大事業的人,郭嘉說曹操是他的真正明主。
  • 心理解讀曹操: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寧我負人」並非我本意
    如果要挑選一句曹操說過的最有名的話,相信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當時的狀況。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倉皇出逃,四處追捕文書讓他心驚膽戰。行至中牟縣,一直小心謹慎的曹操還是被縣令陳宮抓獲。本以為已至絕境,不料陳宮聽完曹操慷慨報國之志後,竟願意棄官隨曹操出逃。
  •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正是其格局的體現
    並說出了流傳至今的話:「寧我負人,休教人負我」。在曹操眼裡,成大事,不能婦人之仁,最大的事莫過於興漢室了。正因他有大局觀,做事不在乎一時之得失,並且求賢若渴、廣納人才,所以很多才子、將軍都原因跟著曹操。曹操也因此迅速強大。許攸原本是袁紹的人,多次進諫不被採納,最後還遭到袁紹的疏遠,許攸氣得直接加入曹操陣營。曹操一聽許攸來了,鞋子都來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許攸。
  • 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星座
    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星座 雙魚對於感情的態度是非常忠貞的,你若不離,我便不棄,雙魚不算一個現實的人,不太會考慮後果什麼的,更多的就是依靠感受和情感,所以雙魚很難背棄別人。
  • 「清華腚姐」的神邏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穿的少不是我的錯,你看我才是你的錯,突然想起梅超風,看見我的人必須把你眼睛摳出來,滿滿的女俠範。 有網友把她的道歉信翻譯了一下,大意是:希望你不要不識抬舉,影響了你的聲譽我也沒辦法,你敢說你沒錯?我就是對的,你就是錯的,你還想怎麼樣?
  • 品三國之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之狼性原則
    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錯殺了好人呂伯奢一家,而且還發表了千古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陳宮覺得此人乃「狼心之徒」,於是又棄曹而去。曹操唯才是舉,關羽這麼忠心劉備,曹操又送赤兔、又送金錢,結果關羽最終還是離去。官渡之戰許攸與曹操裡應外合,共設計於袁紹,官渡之戰勝利後,最後因為許攸的放蕩不羈行為,最後將他殺害,曹操能容忍卻又不能容忍。
  • 曹操:羅貫中你黑我?我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了嗎?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何等霸氣而且招黑粉的話,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曹操狂妄的證明,但是很可惜的是,這句話其實並非來自於曹操本人,而是羅貫中根據原話誇張的!但是擔心這個以前的小夥伴會不會現在舉報自己換取錢財,於是把呂伯奢一家都殺掉了,自己也離開了,在離開的路上說出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是的,這是大眾眼裡的故事,也是羅貫中筆下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自己看到的是這個故事,不知道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很多種版本,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故事的三個版本。
  • 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星座,是高尚還是愚蠢?
    有的人大公無私,有的人自私自利,我想這都是很正常,畢竟沒有絕對的黑與白,自然也不存在真正的對與錯,好與不好只有自己心裡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星座遇事寧願一個人死扛到底,也不想麻煩別人:TOP3 天秤座:不喜歡麻煩別人
  • 老人家勸誡:「寧可負我,不可負人」,老祖宗大智慧,不得不服
    祖輩勸誡:"寧可負我,切莫負人",這句話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文學書籍,都成為了我們向祖輩們學習的好途徑。如《智囊全集》中那些精闢又有些扎心的諺語。這句扎心的諺語"寧可負我,切莫負人",意思就是說,寧願他人辜負傷害了我,也不能夠我來辜負傷害別人。這樣的諺語的確很扎心,但是也有道理可言,古人的智慧不只體現在文字展現出的表面意思。
  • 許仙為天下人成魔,白素貞為許仙屠盡天下人
    在近期熱播的《新白娘子傳奇》中,該劇講述了許仙與白素貞的愛情故事,相比於老版的電視劇來說,有了較大的改動,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在劇中許仙與白素貞的相遇到相守充滿了坎坷,只是最後許仙為了天下人最終成了魔,白素貞為了救許仙要屠盡天下人,讓人看了後不禁感嘆情侶之間不同的心態。
  • 再次「退群」的美國: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 增廣賢文: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緊接著作者依然在談意的問題,在名著《三國演義》裡面,曹操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叫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成了很多奸雄也好,梟雄也好,或者奸詐之人的座右銘。曹操在私心這點上,是很直白的,沒有虛偽,至於這話好不好,我們在歷史上當然也就看到了結果,曹操的父親被殺,包括他的後代被司馬氏所欺,沒人會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