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這株在地球上生存了6500萬年的古老植物,全身是寶

2021-02-23 宇航人事業

對於沙棘,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今天,小宇君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沙棘的資料。


沙棘是什麼?


TA就是沙棘,一種與恐龍生活在同一世紀,在地球上生存了2億多年的植物,它可以在-50℃到零上60℃,溫差在110℃的環境下,從容地生長並開花結果。由於它的莖可以固定種植區域的土壤10米深左右,淨化它本身40倍的空氣,起到了良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同時治理沙塵暴,美化環境,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

沙棘不僅具有生態價值,它的醫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也非常高。沙棘是傳統的中、蒙、藏藥,距今已有悠久的醫用歷史 和民間服用歷史 ,中國唐代的《月王藥珍》、《四部醫典》、清代的《晶珠本草》等歷代醫藥典籍均有記載。 1977 年中國衛生部正式將沙棘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002 年日本將沙棘列入新版的《健康 · 營養食品事典》。

沙棘含有豐的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K、P族維生素。此外,還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胺基酸、脂肪酸、亞油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活性物質,以及異鼠李素、槲皮素等7種黃酮類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


沙棘好吃嗎?


看到了這裡,你是不是早已垂涎欲滴了呢?內心的好奇心和肚子裡的饞蟲早已按奈不住了吧。別急,先擦擦口水。對於沙棘的味道,馬雲爸爸早已給出了官方的回答。

脫貧大會上,一瓶名為「MA」沙棘的沙棘果汁,成功徵服了馬雲爸爸的味蕾。「味道不錯」「VC之王」是馬雲爸爸對「MA」沙棘果汁的評價。

那麼沙棘果可以生吃嗎?其實是可以的,只是你直接生吃,可能會被震撼到。因為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每100g沙棘果肉中含維生素C 500mg-1000mg,所以非常的酸澀。


沙棘怎麼吃?


對於全身是寶的沙棘,我們可以怎麼吃呢?除了生吃,我們還可以榨成果汁,酸酸甜甜的果汁,就如同初戀的青澀卻不失甜美。宇航人V9系列沙棘果汁,純手工摘取,精選天然優質沙棘果,融合現代科技,完美保留了沙棘果的營養成分,口感營養雙升級。

沙棘葉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纖維14.04%、無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葉可製作沙棘茶。宇航人沙棘葉酵茶,精選嫩梢上的一芽二、三葉和柔嫩的對夾葉,純手工採摘,保持芽葉完整、新鮮、潔淨。傳統紅茶的成品工藝,融合現代保鮮技術,茶香四溢,口感更醇厚,是休閒時光的絕佳飲品。

沙棘種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都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宇航人牌沙棘油是採用超臨CO2萃取技術,從內蒙古蠻漢山沙棘籽中提取出的植物油精製而成,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亞麻酸含量較高。可以免疫調節和調節血脂(降低總膽固醇)。

當然了,沙棘油含有的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A、黃酮和SOD活性成分能夠有效防止自由基,以達到抗衰老的作用,因此沙棘被化妝品產業用作重要的高級化妝品原料,經過先進工藝提取的化妝品級沙棘油純度、活性都很高。

宇航人晶珠本草沙棘龍血護膚精華液,全新的雙層型精化液,將北方戈壁沙漠的雪沙棘果與來自中南美洲原始森林的龍血樹提取物復配。完美的配比來自於金黃與豔紅,沙棘獨特的不飽和脂肪酸ω-7能增進肌膚的年輕化,加上龍血素有強大的亮膚與修護能力,可以實現保溼,亮膚,修護一次完成。

沙棘全身都是寶,你還知道沙棘的哪些吃法嗎?歡迎留言參與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不斷輪迴?每隔6500萬年刷新一次?下一次還有多久?
    地球在誕生46億年的時間裡面,孕育出了數不勝數的生命,當然人類也並不是唯一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在地球上其實已經經過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地球見證了整個生命的出現和逝去,同時也告訴了我們8個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 滅絕至少6500萬年的物種再現地球,原因未知
    腔棘魚已經滅絕了至少6500萬年,又被發現,被認為滅絕了100多年的巨龜重現,13.6萬年前滅絕的陸地鳥類重現地球等等,這幾種生物是最為典型的生物重現物種,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該植物如今算是我國特有的物種,而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是消失了近90年的時間才被發現的,是在2020年的時候,在四川山地區域找到了,這種植物是科學家們認為早已滅絕的物種,以前我們一度只在化石之中看到它,而如今我們卻找到了它的活體。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1.在2億3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2億多年時間裡,恐龍一直是地球上最興盛的物種。在2億年-1.4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恐龍達到鼎盛時期。這其間,最著名的恐龍有:雷龍梁龍,大家熟悉的霸王龍翼,龍鯊齒龍,暴龍,等等眾多品種。
  • 如果地球70億人類,回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能夠生存下去嗎?
    火山噴發讓地球的溫度不再升高,海洋也不斷蒸發,大量持續性的水氣凝聚在大氣中,形成了時間長達100萬年之後的持續性降雨。這場史無前例的生態大巨變,自然也引發了生物大滅絕事件,80%以上的生物被滅絕。可是在這場大變中,恐龍不僅沒有損失,反而是趁勢崛起,由原來只佔8%的生物數量一躍成長為佔比達到90%的生物。
  •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可能帶著生命嗎?
    而路易斯·阿爾瓦雷茨在K-T界線上的銥是地殼中銥含量的30-130倍。這個數據與許多小行星中銥含量非常的接近,於是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提出了恐龍滅絕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有關的假說。之後,科學家又在世界多地的K-T界線上發現了超高含量的銥,進一步的佐證了這一假說。
  • 6500萬年前地球單一氣候助力恐龍稱霸聯合超級古陸1.6億年!
    6500萬年前,恐龍家族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既讓人類羨慕,又讓人類不得不思考,6500萬年前地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恐龍家族瞬間滅亡? 銀杏樹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3.5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上,恐龍時代呈現爆發式增長,幾乎遍布歐亞、北美地區,據古植物學家考古推測,恐龍時代的銀杏樹高達百米有餘,比現在高大上多倍
  •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滅絕的生物再次出現在近些年來卻經常看到這樣的報導,已經被公認為是滅絕的生物,卻又再次出現在地球上,生物的再次出現對於我們來說,是件好事,這也豐富了地球生物的種類,遠比生物的滅絕要來得好一些。那麼這些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生物為什麼會再次出現呢?它們的身體是否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呢?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怎樣撞向地球的?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惋惜,畢竟當時恐龍在我們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當然,也有一些朋友可能會認為,或許是因為恐龍的消失,我們人類才會有機會發展成為現在這樣的水平。確實,如果恐龍沒有消失,我們人類祖先在數百萬年前與體型龐大、數量非常多的恐龍競爭,說不定會處於下風。當然,現在恐龍已經消失,談論我們是否能夠戰勝恐龍,似乎不切實際,畢竟我們沒法直接與之對比。
  • 科普|世界上最古老的魚,腔棘魚
    腔棘魚是一種很古老的魚種,最早可追溯到4億年以前,曾經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腔棘魚於1938年被重新發現,當時一艘拖網漁船捕獲到一條樣子奇特的魚。只見它約兩米左右、泛著青光,魚鱗像鎧甲一樣布滿全身,尖尖的魚頭顯得異常堅硬,體粗重而多黏液,鰭呈肢狀,長相十分駭人。腔棘魚又稱「空棘魚」,由於脊柱中空而得名。
  • 如果不對全球變暖加以控制的話,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
    儘管並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夠感染人類,但人類和自然界聯繫緊密,如果某一種病毒造成植物或者動物大量死亡,那這也勢必會威脅到人類能量安全,導致飢餓的發生。如果地球溫度持續升高,導致地球降雨增多,或許很多被子植物都無法生存,甚至會滅絕。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控制全球氣溫上升,是聯合國以及許多國家正在做的事情。如果我們沒能將溫度控制在臨界值以下,或許人類會在未來幾千年或者幾萬年中徹底消失。
  • 6500萬年一顆小行星到來, 讓恐龍告別地球, 為何找不到墜毀痕跡!
    ,只能根據世界生物所遺留化石,近幾年來科學家們陸陸續續發現關於恐龍化石,要知道恐龍滅絕一直是個未解之謎,雖然在科學界內解釋,恐龍的消失實際上和小行星撞擊有關係,可是地球上沒有發現任何小行星撞擊地球痕跡,如果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導致恐龍滅絕,那麼這顆小行星當時墜落在地球哪個地方呢?
  • 這株看似普通的楊樹,竟能成為地球最古老的生物,秘密何在?
    原來這涉及到植物學的一個知識:克隆性植物一.植物並非都有公母植物有的是雌雄異株,通過開花、授粉、結果這個過程,培育出新的個體。可在植物界中還有很多種類是雌雄同株的,它們的繁衍不需要經過上述複雜的過程,只需要通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不斷的克隆,就能創造出新的個體。
  • 6500萬年前,人類佔領地球,殺了恐龍嗎?
    而後人類才統治了地球?諸如,「恐龍是被外星人滅絕的」和「地球人類起源於6500萬年,並且是外星人的後裔」這大概是小夥伴們聽聞過的,有關恐龍滅絕和人類起源最奇葩、最具顛覆性的理論了,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科學家關於恐龍的滅絕緣由雖然存在很多種說法,但是它們都基於了對恐龍化石和當時所處環境狀況研究得出的結論,都具有相關的證據。
  • 6500萬年前撞上地球,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去哪了?可能在這個地方
    但是在6500晚年以前,世界上的霸主是一種多樣化的優勢脊椎動物——恐龍。也是地球上第一類可以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若是沒有那一場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不會出現在地球上。那一天,恐龍們還無憂無慮的在地球的樂園中玩耍捕食。但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一道白光在恐龍們的面前閃過。這是一顆直徑超過了10公裡的超大巨石,是一個小行星。
  • 盤點10大地球上最古老的神奇植物 你認得出嗎?
    據外媒報導,英國藝術家雷切爾•薩斯曼(Rachel Sussman)對地球上古老的神奇生物非常感興趣。她花費數年時間,研究這些生物並將研究結果集結成書發表。今天我們將盤點10大她在新書《生活在地球上的奇怪事物》中介紹的奇特生物。  在智利Atacama沙漠中生長著名為La Llareta的植物。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距離我們最近的白堊紀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也就是在此之前,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統治了地球長達一億六千三百萬年,要知道,我們人類從誕生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從書裡,或者電視裡了解了恐龍,為我們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埋下了好奇的種子。那麼,從第一隻恐龍出現,到最後一隻恐龍轟然倒地,這上億年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它們就此滅絕了呢?
  • 盤點地球上最古老生物 美國女攝影師為超過2000歲的生物拍照留念(圖)
    說起世界上活得最長久的生物,你想到了什麼?最近,藝術家兼攝影師的蕾切爾·薩斯曼將自己十年來的拍攝成果,以及研究、尋訪這些古老生命的經歷結集成冊,出版了攝影文集《世界上最長久的生命》。這是首次有人從存活時間的角度來整理地球上的生物,薩斯曼的計劃在科學界和藝術界都得到了積極肯定。
  • 6500萬年前物種沒有大滅絕,恐龍會進化成什麼?專家有個大膽猜測
    6500萬年前,宇宙中發生了一件足以令整個地球都為之震顫的大事件,那就是一顆小行星直接撞擊了地球。這次大撞擊引起了地球上火山的急劇反應,大面積持續噴發巖漿,地球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這樣惡劣的氣候變化,讓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當的痛苦,直接走向了滅絕的道路。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而地球上的生物,目前科學家根據發現的生物化石,大約在38億年前藍細菌就在地球上出現了,經過數十億年的發展演化,現在地球上已知有180萬個物種,科學家預估沒有發現新物種可能比已知的還要多。當然了在這幾十億年的發展中很多物種都經歷了從起步到繁榮最後再到衰落滅絕的過程,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再適合生存,一些生物沒有辦法適應環境自然就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