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有望根治單純皰疹病毒(HSV)

2021-02-20 生物通


海馬是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它包含許多神經元,幫助我們在空間中導航。這個區域的綽號是:大腦GPS。

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方法來去除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1型(HSV-1),也就是口腔皰疹。在動物模型中,研究結果顯示潛伏病毒至少減少了90%,研究人員預計它將阻止感染再次發生。

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18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用兩套基因剪刀破壞病毒的DNA,對感染細胞的運載工具進行微調,並針對感染者頸部與面部連接、到達病毒休眠組織的神經通路。

「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能夠進入並實際消除人體內的大部分皰疹,」Hutchinson疫苗和傳染病部門教授、資深作者Keith Jerome博士說。「我們針對的是感染的根本原因:病毒休眠的受感染細胞,是導致反覆感染的種子。」

大多數關於皰疹的研究都集中在抑制疼痛症狀的復發上,Jerome說他的團隊正在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專注於如何治癒這種疾病。

Jerome說:「我希望這項研究能改變關於皰疹研究,開啟我們可以開始考慮治癒的想法,而不僅僅是控制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50歲以下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患有HSV-1。這種感染主要引起冷瘡,而且是終生的。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兩種基因剪刀來切割皰疹病毒的DNA。他們發現,只要使用一把剪刀,病毒DNA就可以在受感染的細胞中修復。但是通過組合兩把名為歸巢核酸內切酶(meganucleases )的剪刀就能瞄準並切開一整段皰疹DNA,病毒隨之崩潰。

「我們使用雙重歸巢核酸內切酶,它針對病毒DNA上的兩個位點,」第一作者資深科學家Martine Aubert說。「當有兩個切口時,細胞似乎說病毒的DNA已經損壞到無法修復的程度,而其他的分子參與者則會進來將其從細胞體中移除。」

雙基因剪刀是通過載體將編碼基因切割蛋白的基因導入靶細胞,載體是一種無害的失活病毒,可以滑入受感染的細胞。研究人員將這種載體注射到HSV-1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它在進入神經通路後找到了到達靶細胞的途徑。

研究人員發現,存在於頸上神經節(病毒休眠的神經組織)中的病毒DNA減少了92%。研究人員說,在治療後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裡,病毒的減少已經足夠阻止病毒重新激活。

該團隊還進行了其他比較,以微調基因編輯方法:

-用歸巢核酸內切酶切基因比用CRISPR/Cas9切割基因效率高。

-載體傳遞機制進行了改進,發現腺相關病毒(AAV)載體最有效地對感染病毒的細胞進行基因編輯。

研究人員正在為引起生殖器皰疹的單純皰疹病毒2型尋求類似的治療策略。他們預計至少需要3年時間才能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這是一種治療口腔和生殖器皰疹病毒感染的方法,」Aubert說。「我認為它將在不久的將來進入臨床試驗。」

參考文獻

Gene editing and elimination of latent herpes simplex virus in vivo

相關焦點

  • 每年4萬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復發失明,專家:基因編輯有望根治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基因治療再次實現創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因此得到根治。
  • 兩篇Science解析出皰疹病毒HSV-1/HSV-2衣殼三維結構
    2018年4月10日/生物谷BIOON/---皰疹病毒在遺傳和結構上是最為複雜的病毒之一。它高效地到宿主群體中傳播,導致一系列人類疾病,包括先天性缺陷和癌症。皰疹病毒的組裝途徑分別產生三種不同類型的衣殼:A衣殼、B衣殼和C衣殼。三種衣殼類型都具有成熟的有角度的外殼和一種類似的組裝機制。
  • 科學家首次解析出單純皰疹病毒1型的DNA包裝機制!
    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單純皰疹病毒1型(HSV-1)進行研究首次觀察到了將DNA壓縮到病毒衣殼中的複雜機器,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
  • |單純皰疹病毒|傳染病|愛滋病|...
    (HIV病毒)引起,主要通過性、血液、母嬰傳播,篩查有無HIV感染及愛滋病。B型肝炎判斷體內有沒有感染過B肝病毒或有沒有抗體。C型肝炎C肝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主要通過血液、性、母嬰傳播,C肝病毒抗體檢查為診斷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標。
  • 讓Cas9基因編輯無可奈何的HSV感染,有望被歸巢核酸內切酶攻克
    1型和2型單純皰疹病毒(HSV)是廣泛且重要的人類病原體,感染後會導致口腔和生殖器潰瘍,新生兒皰疹等,還會增加感染HIV的風險。在皮膚或黏膜上初次感染後,HSV會在周圍神經系統的感覺神經元和自主神經元中建立終生潛伏期。隨後可從潛伏狀態重新激活,進而引起皮膚和黏膜表面病變。
  • 中國科大揭示人類皰疹病毒基因組包裝關鍵機制(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30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劉雲濤博士、畢國強教授與合作者的研究論文,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解析了人類皰疹病毒基因組包裝的關鍵機制以及病毒的DNA基因組結構,有助於預防和控制皰疹病毒引發的多種疾病
  • 生物物理所等解析單純皰疹病毒2型成熟核衣殼高解析度三維結構
    生物物理所等解析單純皰疹病毒2型成熟核衣殼高解析度三維結構 揭示皰疹病毒的組裝和穩定性機制 2018-09-12 生物物理研究所 該工作報導了皰疹病毒α家族的2型單純皰疹病毒(HSV-2)C型核衣殼及其五聚體周圍的CVSC的3.75 angstrom的原子解析度結構,這是該團隊繼解析HSV-2 B型顆粒三維精細結構後又一研究成果(Yuan, S. et.al Science 2018)。
  • 饒子和院士團隊解析皰疹病毒包裝的動態過程
    圖為皰疹病毒衣殼裝配的高解析度結構,解決了領域內20多年的爭議。皰疹病毒科病毒是雙鏈DNA(double strands DNA, dsDNA)病毒,主要分為α皰疹病毒、β皰疹病和γ皰疹病毒三個亞科。其中有9種皰疹病毒能引起人類的多種疾病,並且皰疹病毒作為傳染性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感染率,以單純皰疹病毒為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1月數據顯示,全球50歲以下的人群約有42億(約80%)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皰疹病毒一旦感染便終身攜帶,目前尚無法根治。
  • Nature子刊:多組學技術解析1型單純皰疹病毒
    對很多人來說,1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是陪伴一生的「壞朋友」。這種病毒不僅會造成疼痛難忍的唇皰疹,也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比如讓重症監護室的病人患上肺炎。一旦感染了HSV-1,這個人將終身攜帶病毒。HSV-1潛伏在三叉神經節和頸上神經節,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它們就會再次變得活躍。
  • 皰疹病毒基因組包裝關鍵機制被揭示
    人類Ⅰ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DNA通道蛋白的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5月30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劉雲濤博士、畢國強教授與合作者的研究論文。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解析了人類皰疹病毒基因組包裝的關鍵機制及病毒的DNA基因組結構,有助於預防和控制皰疹病毒引發的多種疾病,並改造皰疹病毒用於靶向治療。皰疹病毒是一類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病毒,在感染人體後能夠引發多種疾病,包括帶狀皰疹、出生缺陷、多種免疫系統疾病以及癌症。
  • 基因治療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根治
    單純皰疹病毒(HSV)是人類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也是至今仍未被攻克的一道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HSV包括HSV-1和HSV-2兩種血清型,其中,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包括眼角膜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後者是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
  • 何大一:雙抗體療法有望對HIV病毒儲庫產生作用根治HIV
    此外,他正領導中美機構的合作,研究解決中國所面臨的愛滋病病毒危機問題。 2019年愛滋病大會上:HIV「雞尾酒療法」發明人何大一博士詳細講解了他目前所研究的愛滋病雙抗體疫苗的情況。 雙抗體疫苗通過選擇不同的抗體結合位點,可以更有效的做到預防HIV的感染,相信2030年終結愛滋病對人類的威脅是指日可待的。
  • 這一難題有望用基因方式破解!上海這些...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這一臨床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透露,日前,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 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接連發表。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給他們有機會重獲光明。
  • 科學家發現,口腔皰疹和生殖器皰疹病毒似正在融合,其原因有點「不可描述」……
    這就要從一種「不走尋常路」的病毒說起,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它——一點都「不單純」的單純皰疹病毒圖片中的病毒其實就是指單純皰疹病毒病毒學家根據單純皰疹病毒的特點,把它分為兩種,分別是HSV-1和HSV-2。兩種病毒長得比較像,類似於下圖。研究顯示,口腔皰疹病毒和生殖器皰疹病毒之間發生的融合,要比科學家們原先設想的更多,且更為頻繁。相關研究結果刊載於4月23日出版的《傳染病學雜誌》。
  • Nat Commun:為何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人類機體中會長期潛伏?
    研究者Judith Breuer教授說道,從研究人員首次描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人類神經細胞中潛伏到現在已經30多年時間了,從那時候開始研究人員就開始不斷深入研究希望能夠鑑別出促使病毒保持潛伏狀態的因素,本文研究或為研究人員闡明控制病毒潛伏能力的機制提供了關鍵的步驟。
  • 口腔皰疹和生殖器皰疹病毒好像正在融合
    近日,科學家研究發現,口腔皰疹病毒和生殖器皰疹病毒之間發生的「性」關係,要比科學家們原先設想的更多,更為頻繁。  相關研究結果已經刊載於4月23日出版的《傳染病學雜誌》上。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這兩種單純皰疹病毒(編號分別為HSV-1和 HSV-2)之間相互融合彼此的遺傳物質,或者說進行「重組」的頻率要比科學家們原先設想的更高。
  • 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這一臨床難題有望...
    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給他們有機會重獲光明。單純皰疹病毒是人類最常見的病原體。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就是人類。因此,單純皰疹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極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單純皰疹病毒根據抗原特性不同可分為HSV-1和HSV-2兩種血清型。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
  • 什麼是皰疹 皰疹是什麼引起的
    什麼是皰疹疹是指皰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皰疹病毒科中有八種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2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巨細胞病毒,EB病毒和人類皰疹病毒6、7、8型)可造成人類疾病,這類病毒被統稱為人類皰疹病毒(HHV)。
  • 讓病毒卡在神經末梢,新型皰疹病毒疫苗顯示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辛辛那提大學、西北大學和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中,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形式的單純皰疹病毒當受到單純皰疹病毒毒株的挑戰時,接種疫苗的動物表現出更少的生殖器損傷,病毒複製和病毒脫落。1型單純皰疹病毒的一種,最常見的症狀是引起嘴唇周圍的唇皰疹。
  • 皰疹怎麼引起的 如何治療皰疹
    相信很多都有聽說過皰疹,甚至也有很多的人患上過皰疹,那麼皰疹怎麼引起的?為什麼會患上皰疹,皰疹的病因是什麼?皰疹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下面就讓那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皰疹怎麼引起的皰疹多由以下幾種病毒引起:1:單純 皰疹 病毒 第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