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北方人冬天愛囤大白菜?一個冬季囤上百斤白菜是怎麼吃完的?

2020-12-04 農夫也瘋狂

摘要:北方人為何冬天愛屯大白菜?一家囤上百斤白菜,怎麼吃得完呢?

文/農夫也瘋狂

霜降節氣已經到了,這個時節在北方其實已經入冬了。在以前一進入冬季,北方家家戶戶都要為同樣一件事情而忙碌了,那就是囤大白菜。就像南方人在冬季的時候喜歡做臘肉一樣,沒有臘肉的冬季是不完整的。而在北方,如果冬季不屯點大白菜,那也不叫過冬。

農夫在北方待過近六年的時候,每年到了入冬的時候,就看到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曬的都是大白菜,在城市裡不少人還把大白菜放在馬路邊上晾曬。那場面是相當的壯觀,就像曬糧食一樣,滿滿一大片。在北方無論是在城市裡,還是在農村裡到了冬季都會囤大白菜過冬,並且量還比較大。聽一個東北的同學說,在前些年每家每戶囤大白菜的重量都是兩三百斤,有些家庭人員比較多,還要囤四五百斤大白菜過冬。這對於南方人來說,就像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樣。那為何北方人在冬天愛囤大白菜呢?一家囤上百斤白菜,怎麼吃得完呢?

估計很多的南方人對此不理解,也很好奇上百斤的大白菜是怎麼吃得完的。說到北方人在冬季的時候囤大白菜,這個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早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開始,囤大白菜就成了他們每年必做的事情之一。在當時囤積的大白菜比現在還要多,一般一個家庭就要囤三四百斤。這是因為在北方的冬季是比較寒冷的,一進入冬天就到處是冰天雪地的場景,根本就沒啥新鮮的蔬菜可吃。而大白菜對於北方人來說,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就成為了他們在冬季裡可以接觸到的少數的新鮮葉菜,然後這個習俗就一直保留下來了。

而為了應對這個漫長又寒冷的嚴冬,每家每戶存上幾百斤白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過去白菜供應也是比較緊張的,為了這幾百斤白菜,要全家齊上陣。大清早就要去菜市場排隊等待,就是為了買到品相好、下鍋爛的白菜。不僅買白菜是如此,就連晾曬白菜也要起得早,這樣就能搶佔有利地形來晾白菜。

在北方冬季喜歡屯白菜,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白菜的價格便宜。南方的蔬菜運到北方去賣,價格肯定不便宜。而白菜的價格是幾毛錢斤,幾百斤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負擔。而提前屯大白菜,這樣就是降低了生活開支。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白菜很耐存儲,把它們放在太陽下面晾曬三四天,然後放在背陰的牆角和樓梯間,這樣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的時間裡都能持續保鮮,從入冬可以吃到開春。在農村不少人家還有地窖,這樣的白菜保存的時間更長,品相也更好。

其實北方人囤大白菜,主要的一部分還是用來做鹹菜。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缸,就是用來醃白菜的。一次性就能醃幾百斤的白菜,這樣的白菜是不用擔心會變壞,是可以慢慢吃很長一段時間的。

有些人擔心幾百斤白菜吃不完,畢竟這樣擺在面前可是一大堆了。事實上,這幾百斤白菜不僅吃得完,還很有可能會不夠吃。有些家庭會在冬天吃完之後,還要再囤幾百斤。因為在北方的冬季可吃的蔬菜實在太少了,而白菜就是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一種蔬菜。為了應對漫長的冬季,北方人更是將白菜演變出燉、炒、醃、拌等多種料理手法。每天都可以換著花樣來吃白菜,像辣白菜、白菜豬肉燉粉條、白菜餡的包子、白菜餡的餃子等。各種吃法,這樣天天吃白菜也不會膩。

又到了北方人囤大白菜的季節了,只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棚種植技術也普及了,所以北方屯白菜過冬的也少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保留了這個習慣,好些年輕人也不懂如何屯白菜了!你會屯白菜嗎?

相關焦點

  • 冬天到了,北方人會囤哪些菜過冬?一次買幾百斤,整個冬天不發愁
    一說到南北方的差異,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說出很多不同的地方,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對於北方還是比較嚮往的,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我決定今年去北方過冬,哪知道到了北方,發現這裡特別有意思,市區裡面有許多賣菜的農用車,菜的價格也比市場的價格要便宜一半,很多人都圍著這些大車,我好奇地走了過去並且詢問,才知道這是北方人在囤過冬菜。
  • 北京老居民重拾囤菜技藝 四百斤能省兩百元(圖)
    白菜堆兒重現樓門  四百斤能省兩百元老人重拾「舊技」     80後也跟風囤菜  近期,京城菜價攀高,不少居民「重拾」荒廢數年的囤菜習慣:支架子、  老居民重拾囤菜技藝  昨天中午,記者在朝陽區慧忠裡310號樓前看到,幾位老居民蹲在樓門前,邊聊天邊用報紙把大白菜包起來,旁邊的空地上,晾曬著已切成細條狀的「心裡美」。  在該小區,不少居民家的陽臺、樓門上方的空地已被開闢出來,存放大白菜及成捆的大蔥。
  • 你家買白菜了嗎?
    300斤家裡只有老伴兩口人去年囤了200斤沒夠覺得挺好吃今年多加100斤菜農介紹最多的有買1000斤的評論區不少南方網友都看傻眼了,「如今樓下的超市裡新鮮蔬菜應有盡有四季供應,為啥還要囤菜?這麼多白菜怎麼吃的完?」南方人表示不理解:我暈,這麼多能吃完嗎?你這冬天只吃白菜嗎?我們南方買白菜那可是一顆一顆的買。東北網友則表示:這很東北,在我們那嘎達,不管你開的奔馳還是寶馬,對不起,回家都得給你媽拉大白菜和大蔥。
  • 荔枝說:北方的白菜南方的冷 「南方人不懂系列」又雙叒來了
    北方冬天裡還敢穿高跟鞋的人,八成是練過的。   南方人不懂北方的痛,正如北方人不理解南方的冷。  北方熊貓:看~ 南方熊貓~ 【南方的菜 VS 北方的菜】   11月7日,立冬,不少北方人有囤白菜過冬的習慣。
  • 醃白菜時,用鹽和辣椒粉是不夠的,教你正確做法,又酸又脆很美味
    天氣越來越冷了,相信不少人都覺得這個季節比較難買到像夏季多的瓜果蔬菜,但是大白菜在這個季節是非常的受歡迎,畢竟大白菜的吃法是多種多樣的,不管怎麼做都非常的美味,而且在我們北方,只要進入了冬季之後其他的一些蔬菜就更少見了,所以大白菜就變得格外受歡迎,許多家庭都會囤不少的大白菜回來過冬。
  • 未來的我們需要囤點什麼
    筷子估計好些人後悔當時沒有囤點口罩布,如果能囤點兒,保不齊北京三環弄兩套四居室了。更早時間,有人說外資必將大規模湧入,估計也有好些幸福的韭菜想要囤點股票,萬一真的上了10000點呢,萬一真是10000點起步呢?
  • 宇宙的盡頭據說在東北,東北的盡頭…全是大白菜!
    #東北醃白菜現場像坦克大戰#  還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    @Video:這白菜真綠。  @thebfanoffdsp:我就很想問這個車怎麼出來?  @嗲:哈哈哈哈哈哈哈被圍住的車子害怕死了。  有十棵百棵往家買的!
  • 立秋後遇上此菜別手軟,才幾毛1斤,多買點囤起來,從秋吃到冬
    導語:立秋後遇上此菜別手軟,才幾毛1斤,多買點囤起來,從秋吃到冬,過了秋天就少了!這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已經進入秋天,隨著天氣慢慢轉涼,又到了醃菜的季節,小的時候家裡窮,媽媽為了儲存冬天能吃的蔬菜,才會把秋季剩下的豆角、茄子、雪裡蕻、大白菜和蘿蔔統統醃製起來,留著過漫長的冬季。而如今醃製小菜,純粹是為了能夠吃上美味。
  • 一點兒北京|「大雪」節氣,你還記得老北京的冬天是怎樣的嗎?
    冬儲大白菜以前北方的冬天反季節蔬菜又貴又少,易存儲的大白菜成了過冬的必備之物,臨近冬天,搶購大白菜便成了北京大街小巷的一景。冬儲大白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新買的大白菜一般要先放在朝陽的地方晾幾天,然後再整齊地碼放在房簷下,苫好草帘子、塑料布,儲存好了。小時候最願意幫大人搬白菜,哪怕只能搬動幾顆,也覺得自己為家裡出了份力,甭提多自豪了。
  • 冬天土豆囤多了,該如何保存?試試這個土方法,土豆不變綠不發芽
    冬天土豆囤多了,該如何保存?試試這個土方法,土豆不變綠不發芽說到囤貨,聽起來可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因為那時候資源匱乏,冬天沒什麼糧食蔬菜吃,就喜歡趁著天氣還不算太冷的時候,多買一點放到家裡慢慢吃,整個冬天都不用擔心了。
  • 零下40度的北方,趕集場面人山人海,南方人估計會被「嚇哭」
    零下40度的北方,趕集場面人山人海,南方人估計會被「嚇哭」雖然現在已經冬天了,可是我國南北兩方卻像是過著不同的季節,因為我國的經緯跨度比較大,所以就造成了我國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南方人的冬天,雖然沒有暖氣,但是他們的室外溫度比較高,而北方冬天室外的溫度最低可達零下幾十度,在家裡面靠著暖氣度過這個冬天。除了氣候差異比較大,在買菜這方面南北方也完全不同。南方人每天都會到菜市場去買菜,而且他們買的也並不多,一般一頓就吃完了,很少會在家裡的冰箱裡放著,但是北方買菜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我們北方一到冬天就喜歡囤上幾百斤的蘿蔔白菜。
  • 高校傳真|「彩色大白菜」問世!背後的「秘密」真不少
    形態變化,大白菜原來不結球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白菜種的草本植物,在人類的食譜中,十字花科是一個大家族,包括白菜、蘿蔔、花菜等數十種常見的蔬菜。和一般蔬菜不同,大白菜是兩年生的植物,一般在秋季遇冷結球,冬季花芽分化,下一年春季抽薹結籽,需要兩年才能完成一個世代。
  • 普通白菜幾毛一斤,「貴族」紫白菜3棵50元,怪顏色蔬菜你吃嗎?
    這幾年白菜的行情一直不太好,主要是因為白菜的主產區在不斷增加,市場上已經是供過於求,再加上現在人們冬儲菜的需求也在減少,以前北方家家能買幾十斤的白菜,現在只有大爺大媽們還能湊湊熱鬧囤一點。這種紫白菜今年的批發價在1.2元一斤,到了超市零售能達到5元一斤,從地裡快遞運出,3棵售價50元左右,同樣都是白菜,只是顏色不同,價錢為什麼錯了幾倍?據了解,這種紫白菜是由大白菜和紫甘藍雜交的品種,菜幫要更脆一點,纖維比較少,適合生吃和涼拌,紫白菜的生長周期和普通大白菜差不多,就是管理起來要更精細一點,肥料、灌溉要求高,否則紫色就不明顯。
  • 南方特有一作物畝產2千斤,枯死後才能挖,10元3斤春節最好賣
    導讀:南方特有一作物畝產2千斤,枯死後才能挖,10元3斤春節最好賣以前冬季天氣冷的時候蔬菜少,那時候人們很早就開始囤冬儲菜,特別是北方地區的人,囤大白菜、土豆、大蔥之類的蔬菜,一囤就是一個月的用量。這種南方蔬菜有「地慄」的稱呼,俗稱地裡的板慄,估計很多北方人都沒見過,它就是茨菇。茨菇是南方特有的一種水生作物,和茭白蓮藕一類的水生蔬菜一樣,生長在水利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到冬天的時候,茨菇開始陸續成熟。冬天萬物凋零,茨菇地上的植株也隨著天氣的變化逐漸枯死。如果是北方人的話,可能不知道泥土下面還埋藏著白嫩的茨菇。
  • 冬天遇到此菜多囤些,營養高還便宜,用它蒸包子,鮮嫩多汁又好吃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我們家的日常飲食離不開各種麵食。每天的主食,除了饅頭和麵條,就是餃子和包子等等。因為公公和婆婆喜歡吃包子,所以我們家平時蒸包子的次數更多一些。冬天,遇到此菜多囤些,營養高還便宜,用它蒸包子,鮮嫩多汁又好吃!
  • 寶寶出生頭一個月要用多少尿不溼?分量分號,新手媽媽別囤錯了
    文\好孕姐養育孩子真的挺辛苦的,但現在的父母相比於之前老輩人,已經非常省心省力的。就比如,老一輩父母,孩子小的時候總有洗不完的尿布,大冬天還得給孩子烤尿溼的褲子。但是,現在的父母,只用一件「育兒神器」——尿不溼,就搞定了。
  • 大白菜栽培歷史悠久,還是青菜與蘿蔔的「混血精英」?
    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營養豐富、口味清淡的大白菜,在國人心目中不僅是冬季餐桌必備的當家菜,還是追求自然生活情趣的象徵。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布衣平民,都對白菜情有獨鍾。資料圖,新華社供圖1 具有松樹品質的本土菜我國是白菜的故鄉。在陝西西安半坡村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中,就曾發現一個陶罐裡有與現代白菜籽、芥菜籽相仿的菜籽。
  • 愛囤東西、愛撿瓶子……小心老年痴呆!
    你是不是也困惑於家裡老人愛囤東西、愛撿破爛這些個改不掉的陋習?為何陳年舊物扔不掉,街頭空瓶才是他們心頭所好?第一步,請認真看看你家老人囤的,到底是什麼物品。如果是有紀念意義的雜物,比如兒孫輩小時候穿過的鞋、老伴生前留下的一個菸斗……每一件物品都有感情,都有故事。留它在身邊,就是對親人的一個念想。那麼,多理解吧,這種囤只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他們需要通過這個過程釋放自己的情感,充實自己的生活,找到穩定和安全的感覺。
  • 大白菜買黃的好,還是綠的好?哪種口感更好吃,這裡有答案
    而咱們中國人吃大白菜,也就是普通的清炒、醋溜、燒湯、醃製;那這個泡菜呢,四川人也是非常熱衷的,那可不只是泡菜了,簡直可以說,萬物即可成泡菜。八十年代前,大白菜在中國百姓家裡,那可是主角,非常適合這句俗語「百菜不如白菜」,基本上中國百姓到了冬季,挨家挨戶都會儲存幾百斤的大白菜,一部分拿來醃製,一部分拿來日常做菜。因為冬天天寒地凍,可長不了什麼莊家,並不像現在的大棚蔬菜,無論春夏秋冬,你想吃什麼蔬菜,都有 。
  • 青口白菜、山東大白菜,有什麼區別?哪種適合做湯哪種適合炒菜?
    在我國北方,一入冬,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吃食基本都被蘿蔔白菜給承包了。 有的是自己家種的,也有的是從菜市場裡買的。仿佛有了白菜,這個冬季過得才有意義。 雖然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吃應季蔬菜才是遵循自然的健康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