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堆兒重現樓門
四百斤能省兩百元老人重拾「舊技」
80後也跟風囤菜
近期,京城菜價攀高,不少居民「重拾」荒廢數年的囤菜習慣:支架子、鋪木板、晾菜、準備大棉被……就連平日大大咧咧的小年輕們,也跟著老輩兒學囤菜。
老居民重拾囤菜技藝
昨天中午,記者在朝陽區慧忠裡310號樓前看到,幾位老居民蹲在樓門前,邊聊天邊用報紙把大白菜包起來,旁邊的空地上,晾曬著已切成細條狀的「心裡美」。
在該小區,不少居民家的陽臺、樓門上方的空地已被開闢出來,存放大白菜及成捆的大蔥。
40多歲的王豔萍女士買了400多斤白菜,「這菜多久翻動一次?」當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時,她有些「茫然」。
原來,自10多年前搬到樓房,她和家人就沒囤過菜。
今年菜價上漲得厲害,看著老鄰居們都有了「動靜」,家裡70歲的老太太特意搬過來暫住,幫著女兒一家囤白菜、醃蘿蔔。
雖然對如何保存菜一無所知,但能省多少錢,王女士心中有譜:家門口冬儲大白菜每斤賣0.6元,菜市場內每斤近1元,估計以後白菜還會繼續漲,囤400多斤菜能省近200元。
記者走訪了王女士住的這棟6層板樓180戶居民,發現今年囤菜的居民有20多戶。
無獨有偶,酒仙橋街道高家園社區居民最近也忙於囤菜、囤蔥、交流菜價信息,甚至結伴去更遠更便宜的菜市場淘便宜菜。
■老居民囤菜妙招
慧忠裡劉澤林:白菜要先在室外通風晾乾,一般需要1到2天,然後再碼放成堆,下面最好鋪上木板,防潮。降溫後,大白菜還應蓋上「棉被」等保暖物品。
慧忠裡孫鳳翔:冬季溫度過低,樓道的白菜最好轉移到密封的陽臺。冬儲白菜也要隔段時間翻一遍,通風。
高家園社區李蘭新:成捆大蔥儘量不要翻動,不吃不碰。
小年輕「偷學」訣竅
此外,80後的小夫妻們為了節省開支也開始學習如何囤菜。
租住在慧忠裡的白領丁寧,空閒時會幫對門老住戶翻翻樓下的白菜,同時「偷學」囤菜訣竅。
「黃瓜用塑膠袋裝好,松扎袋口,最少能放一個星期呢,酸菜別做了,等我家醃好了給你們點兒。」老住戶叮囑丁寧要去淘特價菜,這樣囤菜才有「意義。」
「平日大手大腳慣了,現在物價上漲得厲害,真得學會精打細算。」丁寧說。
記者走訪亞運村、天通苑多個社區時發現,還真有居住在小區的年輕人或多或少受到老居民的影響。即使沒開始囤菜行動的,但已經向老人打聽周邊哪家超市或菜市場買菜會物美價廉。文/記者孫靜李曉雨
(責任編輯:周徑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