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文章: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2021-01-1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

一次猛烈的病毒災害侵襲了人類。它以驚人的速度在城市密集、國際航班來來往往的現代世界傳播。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文明崩潰,大部分人相繼死去。但是你活了下來。你的身體是如此羸弱,然而憑藉體內的免疫系統,你熬過了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災難,在自己冰冷的家中清醒過來。家裡已經沒有電了,水龍頭流不出水,也沒有燃氣,導致沒法使用熱水壺和爐子。你是倖存者,將繼續生存在後災難時代的荒蕪之境中。

在很多書籍、電影以及電子遊戲裡,我們都能看到類似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主人公基本上都身穿異常緊繃的皮衣,是穿越荒野的孤獨英雄。那麼,這些場景的真實度如何?

如果你真的在一場奪走了大部分人類生命的全球災難中倖存下來,你能夠做什麼?為了生存下來,為了讓人類再一次繁榮,什麼才是你最需要掌握的關鍵知識?

在這個問題上,孤獨英雄的形象就不再耀眼了。人越多越安全,這是理所當然的。首先,倖存者們需要攜手努力,才能安然渡過歷史洪流,建造新世界;人類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需要協作。所以,雖然世界崩塌之後人們不免要經歷一段動蕩時期,但不久後就會再次建立起自己的社區並安頓下來。

問題是,接下來呢?

你首先需要考慮的事情是什麼?你的社區需要在接下來的數年中恢復什麼樣的能力?以下是可能發生的人類復興大事記。

最初數天 尋找電源、手機導航

一旦人們停止監測和維護髮電站,電網很快就會停止運轉。但是,你可以去建築工地附近搜索太陽能電池板或可攜式發電機,這樣就能暫時為倖存者們提供電力了。

一旦自動備用發電機中的燃料耗盡,伺服器就會停止工作,網際網路也將隨之消失。所以,別指望你還能用維基百科查資料。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手機將變成一塊無用的磚頭。手機的指南針使用的是內置磁強計,所以你仍能用它來找路,而你最後一次下載的地圖也能幫你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來導航。

人類世界崩塌之後,GPS衛星系統還會繼續工作數周,然而在大約6個月後,定位的準確度會降低,直至衛星系統完全失效。災後,你應該先將精力放在儲備瓶裝水、罐頭食品和收集實用的戶外衣物上。

最初數周 組建團隊、住進鄉村

在最初幾周,你可能會遇到零星的倖存者。你需要找到一個自己能信任、依賴的小團隊,這將極大地提升尋找補給和其他必需品的效率。但在此之前,你面對陌生人時要小心謹慎。

現在,你所處的城市環境已開始變得越來越糟了。成排的屍體數也數不清,空氣中充斥著腐屍味,無人餵養的寵物狗變得越來越具有攻擊性。話說回來,現代城市只不過是一個人工製造的泡泡,支持城市運轉的是建造它的文明。

城市不供電,電梯不工作,沒有照明系統,天然水源被汙染,地上滿是碎石和混凝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發現,去鄉村生活更容易些。災難之後,住在傳統農舍裡,用壁爐取暖、做飯,這樣的生活要比住在用高科技打造的現代公寓裡舒適得多。你可以一邊學習為自己親手製作物品,一邊偶爾返回搖搖欲墜的城市,尋找有用的物資和補充生活用品。

最初數月 為水消毒、製作肥皂

你擔心的事將主要集中在如何保證安全飲用水的補給,避免染上通過水傳播的傳染病。此類傳染病是千百年來人類災禍的根源。將水燒開能有效殺死病原體,但該方法將消耗不少燃料。你也可以去野營用品店尋找淨化片劑,但是,你遲早需要用到基礎化學知識,為的是確保喝進嘴裡的水不會要了自己的命。

廚房用漂白劑可用於對水進行化學消毒,甚至遊泳池使用的氯(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也能起到消毒作用,不過你需要將其濃度稀釋到不會毒死自己的水平。

在你學會製作氯的方法之前,你也可以用一種科技含量不高的方法——日光消毒法——來消毒水。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向世界上的各個發展中國家傳授的方法。只需將待消毒的水裝入塑料瓶,將其置於強烈陽光下暴曬一兩天。太陽發出的紫外線會直接穿過瓶子,將瓶中的病原體殺死。

勤洗手也是阻止疾病傳播的有效方法。將動物脂肪或植物油水解,與鹼一起煮沸,可以製作肥皂。鹼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化學物質之一,從自然環境中就可以提取鹼。用水過濾木材燃燒後形成的灰燼即可得到鉀鹼(即碳酸鉀)。燃燒海藻或其他耐鹽海岸植物(如海蓬子、羊棲菜)也可得到純鹼。幾個世紀以來,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等大西洋沿岸地區,收集海藻用於製作純鹼一直是體量巨大的產業。

最初數年 設法提高種糧效率

如果你沒有啟動自己的農業生產活動,那麼在吃完罐頭食品後,你將面臨饑荒。種蔬菜和水果的方法比較直接,但如今又有多少人會種主要糧食作物(比如小麥、水稻和玉米)呢?

穀物實際上是草類植物,它們的生長速度很快,能夠長出有營養的穀粒。但是,人體在生理上不具備優勢,我們不像有4個胃的牛那樣能直接消化草類。所以,我們需要利用智慧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發明新技術以協助我們的身體吸收營養。我們需要將麥粒磨成麵粉,然後藉助烤爐及爐火的神奇力量將麵粉烤成麵包,使麵包釋放出人體可吸收的營養。這樣一來,靠風車和水車驅動的磨石就成了人類臼齒的技術延伸,用來烤麵包和煮大米的鍋就像是人類的外部消化系統。

首要問題則是,你如何才能有效培育糧食作物?要知道,食物過剩是任何文明發展的根本。如果一個人生產的糧食足以填飽另外10個人的肚子,那麼這另外10個人就不必局限在農田裡。他們可以成為其他技能領域的專家,這樣社會生產能力就會提高。你可以尋找耕地用的工具,比如犁耙;你也可以利用簡易鍛鐵爐,將一些鐵原料鍛造成你需要的工具。但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常年保持土地的肥力,這可是曾經困擾中世紀農民的難題。沒有現代人工化肥,你需要利用動物糞便和豆科植物(豌豆、扁豆、三葉草和紫花苜蓿等)與糧食作物的輪作來為土壤補充硝酸鹽。將骨頭溶解於酸可產生磷酸鹽,將碾碎的白堊和石灰石撒進地裡可抑制土地酸度上升。

最初數十年 製造燃料、發展化工

隨著社區自給自足的能力越來越強,你不再需要到處搜尋,那麼就需要學習傳統技術,比如打鐵以及其他鍛造金屬工具的技能,同時你還需要讓機器和引擎轉動起來。文明的進步離不開機械力量的提升,比如水車、風車、蒸汽機、渦輪機和內燃機。人類需要藉助機械的力量來減輕勞動的重壓。

對於一個能夠繁衍發展的文明來說,燃料是不可或缺的。在19世紀以前,人們還沒有開始開採煤炭和原油,那時的人們會利用乾餾法來提取重要的化學品:酸、酒精、溶劑和焦油。你甚至可以利用木材在高溫分解過程中釋放出的氣體來發動汽車引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共有超過100萬輛氣動力車——靠燃燒木材驅動的汽車——駛過歐洲的條條大路。

如果沒有原油(我們的文明已經榨乾了所有易開採的石油),你也可以讓甲醇(又稱木醇,可利用乾餾法從木材中提取)、鹼液(從烤白堊或石灰石中提取生石灰,使之與碳酸鈉反應)與動物脂肪或植物油發生反應,以製造能使機器重新運轉起來的生物柴油。

在化學工業發展初期,其他的易提取物質也有多種用途。比如,通過發酵穀物提取乙醇,接著利用蒸餾法提取濃縮酒精,這樣就能得到功能多樣的溶劑和有效消毒劑。木炭的用途不僅在於為鍛造金屬和製造磚頭或玻璃提供高溫環境,它同時也是用礦石熔鍊金屬時不可或缺的化學還原劑。

最初數世紀 尊重科學、 製作玻璃

從長遠看,在災難後重建社會並重新積累知識和提升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理解自然世界的運行規律,並在發明有用技術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理解來運用特定規律。自信地確保每件事都按計劃發展的最佳方法是運用科學方法;要在設計嚴謹的實驗或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中嚴格檢驗自己的理論——科學方法本身即是一項發明,是一臺生產知識的機器。

為了有效探索世界,你需要工具;同時,在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中,有一樣物質無論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該物質化學性質不活躍,且完全透明。這種奇蹟般的物質就是玻璃。

你需要用玻璃來製作試管以了解各種化學反應,需要用玻璃製作溫度計和氣壓計以了解氣溫和氣壓(這是製造蒸汽機和內燃機的重要前提)。玻璃甚至能夠控制光,可用於製作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鏡片。你只需要三種原料即可製作出玻璃——二氧化矽、碳酸鈉和石灰,可分別通過沙子、海藻、白堊或石灰石提取它們。

所以,利用科學工具以及理性和不斷探求的思維模式,你有理由期待災難後的人類社會將快速恢復力量,避免進入另一個黑暗時代。也許這要花上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但一種新形式的文明將從末日中崛起。人人都可以猜想這個新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但憑藉一點點人類的創造力,我們有潛力將災後的人類社會重建到與當今社會同等複雜高妙的程度,我們甚至可能建設出比當今社會更棒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英媒探討: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新媒體專電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
  • 如何應對世界末日、重建文明?
    那麼,這些場景的真實程度如何? 如果你真的從一場奪走了大部分人類生命的全球災難中倖存下來,你能夠做什麼?為了生存下來,為了讓人類再一次繁榮,什麼才是你最需要掌握的關鍵知識? 在這個問題上,孤獨英雄的形象就不再繼續耀眼了。人越多越安全,這是當然。
  • 若地球發生「世界末日」,倖存者需多少人,才可以重建人類文明?
    多少人可以延續人類的血脈?我們知道,地球並不會永遠屬於人類,所以科學家們多年來才會研究星際移民。此外,科學家們還思考道:如果人類無法全部移居到其它星球上,那麼需要多少人類才可以重建人類文明社會,其讓人類的血脈不至於斷絕?通過大數據的計算。研究者表示至少需要100個人才可以。而且這些人還需要分別具備不同的生存技能,這樣才可以保證萬無一失,人類的血脈可以100%延續下去。
  • SCP-2000機械降神 K級世界末日拯救人類 重建文明
    SCP-2000稱號為「機械降神」,它能在K級世界末日情景不能被及時阻止的情況下重建文明,以此防止人類走向滅絕或近乎滅絕。機械降神是基金會所建造的大型設施,其具體建造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現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地底深處。當世界陷入毀滅,人類面臨滅絕,那麼SCP-2000將解除鎖定開始運轉,並通過一條地下傳送管道,從溫泉和地底巖漿中收集原料,重新製造出重建世界所需的所有工具。
  • 重建整個人類文明需要多少人?
    電影《雪國列車》中,人類調節全球氣候的地球工程出現意外,世界陷入新的冰川期,所有倖存的人類都在一輛高速飛馳的先進列車上苟延殘喘。這趟列車不但有近乎無限的動力,還自帶相當完整的生態系統,保證衣食無憂。但是人類總不能永遠困居在車上,他們還能不能重建人類文明呢?按照雪國列車的原漫畫設定,列車全長1001節車廂,不過電影只設定了100節,承載量約為數千人。
  • 我們挺過了世界末日 以後該如何生存?
    近年來,頂級科學家和實業家們發出許多類似科幻電影中對人類文明存在重大威脅的警告,包括小行星撞地球、超新星爆炸、核戰爭、流行疾疫、生物恐怖襲擊以及超級智能崛起等。但人類的生命力總是頑強的,總會有人在世界末日中倖存下來。那麼,這些人如何生存?
  • 重建文明秩序 《重返文明》背景故事曝光
    在由星輝遊戲傾力打造的全球同服未來戰爭策略手遊《重返文明》中,您將扮演指揮官的角色,降臨27世紀未來世界,於全球數百萬玩家之中搶奪有限的資源、攻佔更多的土地,重建這個星球的文明秩序!末日浩劫,地球重建在《重返文明》中,曾經繁榮璀璨的人類文明在一顆直徑超過10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下幾乎毀於一旦。
  • 英媒盤點那些孕育人類文明的河流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導英媒稱,河流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為了保護和關愛全球河流,自2005年起,聯合國把每年9月份的第四個星期日定為世界河川日。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5日報導,這個國際性的紀念日,旨在提高公眾對河流價值和河流面臨威脅的認知,在今天全球氣候變化和汙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更具現實意義。
  • 英媒:人類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研究表明這種可能性很大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 英媒稱,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牛津大學的三位哲學家對現有的科學文獻進行了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們可能真的是孤獨的。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6月26日的報導稱,這似乎會讓一些人感到不安。
  • 《Dr.STONE石紀元》——在末日中重建人類文明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全球爆發災難,人類百萬、甚至千萬年積累的文明毀於一旦,倖存的人類該何去何從?去年一部新番《Dr.stone石紀元》就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正常生活著的人們,在某一天,遇到了一種奇異的景象。由天空發出一種閃亮的綠光,而地球上的人類全部瞬間變成了石像。
  • 末日,人類紀念碑如何打造的具有文明特徵?(原創)
    具體到現代,就是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東方文明,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個文明交匯融合形成的俄羅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東南亞文明等在某個文明要素上體現出獨特性質的亞文明。人類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蹟時間跨度非常久遠。現代科學已認識到一切事物發展皆有周期性。
  • 巴巴萬加曾預言2021年,英媒再次報導,這些預言會成真嗎?
    當屬來自於俄羅斯的火星男孩了,在他7歲的時候就已經被世人所熟知,對於地球上失落的文明更是一清二楚,其中包括消失的利莫裡亞大陸和亞特蘭蒂斯文明。這些專家都難以說清的事情,在這個7歲小男孩的口中卻被描述得雲淡風輕,這確實讓人有一些感到不可思議。年紀輕輕的它是如何知道地球上這些歷史的呢?
  • 三體人一個水滴就把人類艦隊滅了,不同文明等級之間差距有多大?
    在科幻小說《三體》當中,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相差甚遠,在末日之戰中,三體人滅掉人類的艦隊,就如一支現代化軍隊去消滅一支封建軍隊一般。 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能完全利用地球的資源,文明等級大概處於0.7的水平,在《三體》小說中,末日之戰時人類基本已經達到
  • 關於人類末日的預言,也許是真的
    古羅馬帝國的瘟疫、黑死病的浩劫、1666倫敦瘟疫、天花大流行、1918流感大爆發…「它們」——病毒,只是一丁點包裹著基因代碼的蛋白質,卻屢次改寫了人類的歷史,讓我們真切地窺見了末日預言的一角。即使在當今人類醫學面前,仍有些病毒,擁有著「末日使者」的實力。如果你身邊有人得了流感,你是否並不在意?認為只需休息+熱水,這種病毒並不能對我們造成多大傷害?
  • 如果地球上發生世界末日,人類該怎麼應對?躲哪裡比較安全?
    世界末日時最安全的地方是哪來?這其實要看看是什麼樣的世界末日,不同的世界末日代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不期而至的世界末日和躲避方法。其實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沒有多少特大災難是能夠預測,經歷了幾千年,現在我們連地震都預測不了……怎麼說呢?說預測不了也不對,其實有時候是能發出短時間預警的。
  • 迷戀世界末日的人類
    人類這個物種,會毀滅於一場瘟疫嗎?這一年我們聽過太多瘟疫的歷史故事,而眼下這個病毒,已經像「瘟疫公司」中崩盤的一局一樣,走到了解藥研發、疫苗發放的階段。災難後的重建,經濟的復甦,國與國之間信任的恢復,才是今年的看點。有些東西註定已經回不去了。我們距離世界末日並不遙遠,所以這個話題對人類來說,才永遠具有魅力。
  • 英媒:太陽也有聲音 但波長遠遠超出人類聽力範圍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太陽的確會發出聲響,其形式是壓力波。據英國《焦點》月刊文章稱,壓力波從太陽內部深處升起的大團大團熱氣產生的,它們以每小時幾十萬千米甚至更高的速度飄行,最終突破太陽表面。於是,太陽的大氣就像一鍋沸水那樣翻滾。聲波的特點(如速度和振幅)取決於它們所穿越物質的材料,因此它們可用於研究太陽的深部。
  • 英媒:研究發現200萬年前古人類生孩子「相當容易」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導英媒稱,人類分娩是一個漫長、痛苦和精疲力盡的過程,需要幫助,有時甚至需要耗費數日時間。那麼,為什麼像黑猩猩這樣的近親分娩過程更加容易,能夠在幾小時內完成生產,而且完全靠自己呢?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19日報導,為了回答這個進化問題,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類家族中的古代成員是如何分娩的。在一塊化石中的出生重建顯示,200萬年前,類人的「近親」們完成這一過程「相當容易」。
  • 末世小說推薦,人類逃離末日地球,文明的火種即將熄滅,重返末日
    今天推薦給你的是末世小說,第一本末世小說是,人類逃離末日地球,文明的火種即將熄滅,重返末日,還有以下這幾本小說,希望有你感興趣的小說!一推:《末日天舟》——作者:絲路冬歌簡介:蒼穹之上,雲海之巔,一座巨艦終年漂浮在天際,它名為天舟號,是地球末日來臨之時東方聯邦為延續人類種子而建造的諾亞之舟。
  • 英媒:地球若沒有人類 北歐將是哺乳動物的天堂
    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導 英媒稱,如果地球上沒有人類,現在北歐大部分地區也許是狼、駝鹿、熊和大象等生物的家園。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1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如果沒有人類破壞生態系統,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應該類似於非洲塞倫蓋蒂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