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世界末日、重建文明?

2021-01-14 騰訊網

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

一次猛烈的病毒災害侵襲了人類。它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於城市稠密、國際班機來來往往的摩登世界。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文明崩塌,大部分人相繼死去。但是你活了下來。你的身體是如此羸弱,然而憑藉身體內部的免疫系統,你熬過了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疾病災難,在自己冰冷的家中清醒過來。家裡已經沒有電,水龍頭流不出水,也沒有燃氣讓熱水壺和爐子運轉起來。你是倖存者,將繼續生存在後災難時代的荒蕪之境。

從書籍《萊伯維茨的讚歌》(Canticle for Leibowitz)和《末日危途》(The Road),到電腦遊戲《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以及電影《我是傳奇》(I Am Legend)和《瘋狂的麥克斯》(Mad Max)裡,我們都能夠看到類似的故事。在這些故事的敘述中,主人公基本上都身穿異常緊繃的皮衣,是穿越荒野的孤獨英雄。那麼,這些場景的真實程度如何?

如果你真的從一場奪走了大部分人類生命的全球災難中倖存下來,你能夠做什麼?為了生存下來,為了讓人類再一次繁榮,什麼才是你最需要掌握的關鍵知識?

在這個問題上,孤獨英雄的形象就不再繼續耀眼了。人越多越安全,這是當然。首先,倖存者們需要攜手努力,才能夠安渡歷史的洪流,建造新世界;人類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需要協作。所以,雖然世界崩塌之後人們不免要經歷一段時期的動蕩,但是不久後就會再一次建立起自己的社區,安頓下來。

問題是,接下來呢……?

你首當其衝需要考慮的事情是什麼?你們的社區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恢復什麼樣的能力?這篇文章就將為你介紹一個可操作的復興人類大事記。

世界末日為何被想像成一個美麗的事件

關於人類滅亡的幾大末世猜想

電子遊戲為何著迷於世界末日?

文明末日:我們正在走向文明瓦解嗎?

人類想要活到下個世紀必須解決的7個問題

最初幾天

一旦人們停止監測和維持電站運營,電網很快就會停止運轉。但是,你可以去建築工地附近找找太陽能電池板或者可攜式發電機,這樣就能暫時為倖存者們提供電力了。

一旦自動備用發電機中的燃料燃燒殆盡,伺服器就會停止工作,網際網路也跟著消失。所以,別指望你還能用維基百科查資料。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手機就將變成一塊無用的磚頭。手機的指南針使用的是內置磁強計,所以你仍能用它來找路,而你最後一次下載下來的地圖也能幫你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導航。

人類世界崩塌之後,GPS衛星系統還會繼續工作數周,然而大約六個月後,定位的準確度會降低,直至其完全失效。災後,你的精力應首先放在儲備瓶裝水和罐頭食品,以及收集像樣的戶外衣物上。

最初幾周

在最初幾周,你可能會遇到零星的倖存者。你需要找到一個自己能信任,能依賴,能互相保護的小團隊,這將極大地提升尋找補給和其他必需品的效率。但在此之前,對陌生人,你要謹慎小心。

現在,你求生存的城市環境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糟了。成排的屍體數也數不清,腐爛的味道讓空氣愈加逼仄,還引得飢腸轆轆的寵物狗一隻只撲上去。話說回來,現代城市只不過是一個人工製造的泡泡,支持城市運轉的是背後建造它的文明。

城市不供電,電梯不工作,沒有照明系統,天然水源被汙染,地上滿是礫石和混凝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發現,去鄉村生活更容易些。災難之後,住在傳統的農舍裡,用壁爐取暖做飯,這樣的生活要比住在用高科技打造的現代公寓裡舒適的多。你可以一邊學習為自己親手製作物品,一邊時不時地返回搖搖欲墜的城市裡,尋找有用之物,補充生活用品。

最初數月

你的主要擔心將集中在如何保證安全飲用水的補給,避免水傳疾病的感染,因為這是千百年以來人類災禍的根源。將水燒開能有力地殺死病原體(pathogens),但該方法將消耗不少燃料。你也可以去戶外野營用品店尋找淨化片劑,但是,你遲早需要用點基礎化學知識,來確保喝進嘴裡的水不會要了自己的命。

廚房用清潔漂白劑可以用來進行化學消毒,甚至遊泳池內用的氯(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sodium hypochlorite and calcium hypochlorite)也可以殺死細菌,起到消毒效果,但你需要將其稀釋到不會毒死自己的程度。

在你學會如何製作氯之前,你也可以使用一種低科技含量方法來做水消毒:日光消毒法(solar disinfection)。這是WHO(世界衛生組織)向世界上的各個發展中國家普遍傳授的方法,只需將待消毒的水裝入塑料瓶,將它放置於強烈的陽光下暴曬一兩天。太陽發出的紫外線會直接穿過瓶子,將瓶中的病原體殺死。

勤洗手也是阻止疾病傳播的有效方法。通過水解動物脂肪或植物油,以及將鹼(alkalis)煮沸,可製作肥皂。鹼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化學物質之一,人們從自然環境中就可以提取鹼。用木頭燃燒後的灰燼做水過濾即可得到鉀鹼(Potash,即碳酸鉀potassium carbonate),或者通過燃燒海藻或其他耐鹽的海岸植物,如加彭子(samphire)、羊棲菜(saltwort),也可得到純鹼(soda ash)。幾個世紀以來,收集海藻製作純鹼在蘇格蘭及愛爾蘭的大西洋沿岸都是體量巨大的產業。

最初幾年

如果你不啟動自己的農業生產,那麼罐頭食品吃完後,你將面臨饑荒。種蔬菜和水果的方法比較直接,但是,如今又有多少人會種主要糧食作物,比如小麥、大米和玉米?

穀物實際上是草類植物;它們的生長速度很快,能夠長出有營養的穀粒,但是,人類不像牛有四個胃,人體在生理上缺乏直接消化草類的優勢。所以,我們需要利用智力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發明技術以協助我們的身體吸收營養。我們需要碾磨麥粒,得到麵粉,接著藉助烤爐及爐火的神奇力量,將麵粉烤成麵包,使麵包釋放出人體可吸收的營養。這樣,風車和水輪的磨石就成了人類臼齒的技術延伸,用來烤麵包和煮大米的鍋就像是人類的外部消化系統。

首要問題則是,你如何才能有效培育糧食作物,要知道,食物過剩是任何文明發展的根本。如果一個人生產的糧食足以填飽另外十個人的肚子,那麼這另外十個人就不必禁錮在農地裡,而是可以成為其他技能領域的專家,這樣社會生產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你可以找尋耕地用的工具,比如犁耙,同時,你也可以利用簡易鍛鐵爐,將一些鐵器鍛造成你需要的工具。但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常年保持土地的肥力,這可是曾經一直困擾著中世紀農民的難題。沒有現代人工化肥,你需要藉助動物肥料和可循環豆科植物——豌豆、扁豆、三葉草、紫花苜蓿--的力量,為種植了糧食作物的土地補充硝酸鹽(nitrates)。將骨頭溶解於酸可產生磷酸鹽(phosphates),將碾碎的白堊(chalk)和石灰石撒在土地上可抑制土地酸度上升。

最初的幾十年

隨著社區的自給自足能力越來越強,不再需要到處搜尋,那麼你就需要學習傳統技術,比如打鐵,以及其他鍛造金屬工具技能,同時你還需要讓機器和引擎轉動起來。文明的進步需要依靠機械力量的提升,比如水輪、風車、蒸汽機、渦輪機和內燃機,人類需要借用機械力來減輕艱苦勞動的重壓。

對於一個能夠繁衍發展的文明,燃料不可或缺。19世紀以前,人們還沒有開始開採煤炭和原油,那時的人們會通過木頭幹蒸餾法,即在密閉容器內炙烤木頭,收集木頭轉化為木炭的過程中釋放的蒸汽,來提取重要的化學品——酸、酒精、溶劑、焦油。你甚至可以利用高溫分解木頭的過程中釋放出的氣體來發動汽車引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共有超過一百萬氣動力車--以木頭為燃料的汽車--駛過歐洲的條條大路。

如果沒有原油(我們的文明已經榨乾了所有易開採石油),你也可以利用甲醇(木醇,通過幹蒸餾從木頭中提取)和鹼液(從烤白堊或石灰石中提取生石灰,使之與碳酸鈉反應)自煉動物脂肪和植物油,製造出使機器重新運轉起來的生物柴油(biodiesel)。

在化學工業發展初期,其他易提取物質也有多種用途。比如,通過穀物發酵提取乙醇,接著通過蒸餾提取濃縮酒精,即可得到功能多樣的溶劑和有效消毒劑。木炭的用途不僅在於為鍛造金屬和製造磚頭或玻璃提供高溫環境,它同時也是一種利用石礦熔鍊金屬時不可或缺的化學還原劑。

最初的幾個世紀

長期以來,重建後災難社會及重新發展知識和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理解自然世界的運轉規律,將對自然的理解融入實用技術發明的相應原則。自信地確保每件事情按計劃發展的最佳方法是科學方法;在設計嚴謹的實驗或者自然現象觀察過程中時,嚴格檢驗自己的理論——科學方法本身即是一項發明,一臺生產知識的機器。

為了有效探索世界,你需要工具;同時,有一樣物質是人類的科學發展歷史無論如何不可沒有的——該物質抗壓強度大,化學性不活躍,完全透明。這件奇蹟般的物質當然就是:玻璃。

你需要玻璃來製作試管以了解各種化學反應,需要玻璃製作溫度計和氣壓計以了解氣溫和氣壓(製造蒸汽機和內燃機的重要前提)。玻璃甚至能夠控制光;可製作成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鏡頭。你只需要三樣原料即可製作出玻璃:二氧化矽,碳酸鈉和石灰,可通過沙子,海藻,白堊或石灰石提取。如果你想像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那樣努力,那麼你也可以在一片海灘上,從零開始,自製玻璃。

所以,利用科學工具,以及理性和不斷探求的思維模式,你有理由期待你的後災難社會將從崩塌中快速恢復力量,避免另一個黑暗時代的帶來。也許這要花上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一種新形式的文明將從末日中崛起。每個人都可以猜想,這個新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憑藉一點點人類的創造力,我們有潛力將災後的人類社會重建到與今日社會同等複雜高妙,我們甚至可能建造出比今日社會更棒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英媒探討: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新媒體專電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
  • 英媒文章: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一次猛烈的病毒災害侵襲了人類。它以驚人的速度在城市密集、國際航班來來往往的現代世界傳播。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文明崩潰,大部分人相繼死去。但是你活了下來。
  • SCP-2000機械降神 K級世界末日拯救人類 重建文明
    SCP-2000稱號為「機械降神」,它能在K級世界末日情景不能被及時阻止的情況下重建文明,以此防止人類走向滅絕或近乎滅絕。機械降神是基金會所建造的大型設施,其具體建造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現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地底深處。當世界陷入毀滅,人類面臨滅絕,那麼SCP-2000將解除鎖定開始運轉,並通過一條地下傳送管道,從溫泉和地底巖漿中收集原料,重新製造出重建世界所需的所有工具。
  • 我們挺過了世界末日 以後該如何生存?
    (原標題:我們挺過了世界末日 以後該如何生存?) 近年來,頂級科學家和實業家們發出許多類似科幻電影中對人類文明存在重大威脅的警告,包括小行星撞地球、超新星爆炸、核戰爭、流行疾疫、生物恐怖襲擊以及超級智能崛起等。但人類的生命力總是頑強的,總會有人在世界末日中倖存下來。那麼,這些人如何生存?
  • 若地球發生「世界末日」,倖存者需多少人,才可以重建人類文明?
    多少人可以延續人類的血脈?此外,科學家們還思考道:如果人類無法全部移居到其它星球上,那麼需要多少人類才可以重建人類文明社會,其讓人類的血脈不至於斷絕?通過大數據的計算。研究者表示至少需要100個人才可以。而且這些人還需要分別具備不同的生存技能,這樣才可以保證萬無一失,人類的血脈可以100%延續下去。
  • 重建文明秩序 《重返文明》背景故事曝光
    世界秩序,由你重塑!在由星輝遊戲傾力打造的全球同服未來戰爭策略手遊《重返文明》中,您將扮演指揮官的角色,降臨27世紀未來世界,於全球數百萬玩家之中搶奪有限的資源、攻佔更多的土地,重建這個星球的文明秩序!
  • 電子遊戲為何總是描述世界末日?
    打殭屍、打外星人、打怪物,電子遊戲一直對世界末日情有獨鍾。將人類文明設置為遊戲背景,為什麼能夠吸引玩家?電子遊戲為何著迷於世界末日?Why video games are obsessed with the apocalypse?
  • 重建整個人類文明需要多少人?
    電影《雪國列車》中,人類調節全球氣候的地球工程出現意外,世界陷入新的冰川期,所有倖存的人類都在一輛高速飛馳的先進列車上苟延殘喘。這趟列車不但有近乎無限的動力,還自帶相當完整的生態系統,保證衣食無憂。但是人類總不能永遠困居在車上,他們還能不能重建人類文明呢?按照雪國列車的原漫畫設定,列車全長1001節車廂,不過電影只設定了100節,承載量約為數千人。
  • 讀書筆記 | 重建文明秩序——讀《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是美國政治學家、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該書講述了冷戰結束後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
  • 遊戲中的末日盤點 你更傾向於哪種末日世界
    末日是遊戲界的一大熱門題材,特別是開放世界類型的遊戲,大多都是以末日為背景。末日後的世界一般都處於無政府、無社會的混亂時期,但相應的也更加自由,玩家能在末日遊戲世界裡更加自由探索。遊戲中的末日世界也分為很多種,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下那些熱門遊戲中的世界末日類型。最著名的末日世界是以《求生之路》系列、《生化危機》系列為代表的末日病毒造成的喪屍世界。在這種類型的末日世界裡,玩家在尋找食物和水等生存資源的同時,要面對喪屍大軍的襲擊,當然還有來自同樣是人類倖存者的威脅。
  • 迷戀世界末日的人類
    1999年其實真的發生了世界末日的場景,也就是「千年蟲」事件,這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拯救世界的故事,而且是真·拯救世界於末日。災難後的重建,經濟的復甦,國與國之間信任的恢復,才是今年的看點。有些東西註定已經回不去了。我們距離世界末日並不遙遠,所以這個話題對人類來說,才永遠具有魅力。各個文明的傳統社會,普遍認為這個世界是早先「創造出來」的,一切觀念知識,飛禽走獸,都是先驗的。歷史會平穩地重演自己,偶有道德的墮落,或黃金時代的輝煌。但並非什麼螺旋式上升,還是會中值回歸。
  • 如果地球上發生世界末日,人類該怎麼應對?躲哪裡比較安全?
    世界末日時最安全的地方是哪來?這其實要看看是什麼樣的世界末日,不同的世界末日代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不期而至的世界末日和躲避方法。其實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沒有多少特大災難是能夠預測,經歷了幾千年,現在我們連地震都預測不了……怎麼說呢?說預測不了也不對,其實有時候是能發出短時間預警的。
  • 《末日求生》Steam多半好評 在世界末日建造家園
    由P社髮型的末日題材策略遊戲《末日求生(Surviving the Aftermath)》近期登陸了Steam搶先體驗,支持簡體中文。根據Steam頁面顯示,本座近期獲得玩家「多半好評」,好評率71%。
  • 生化末日危機好玩嗎 生化末日危機玩法簡介
    生化末日危機手遊特色 1、末日生存的真實扮演手遊,帶來華麗的武器與特技,將這裡變成你的領土。來面對末日病毒的襲擊,擁有不斷提升的實力,進化選擇給人類帶來生存的希望! 2、PVP模式與競技排名來戰,跨服公會還有眾多好友與你交流心得,這是求生的道路;末日場景真實還原出來,廢墟世界的掙扎道路,給你奮鬥的目標,帶來無盡的戰鬥!
  • 末日時鐘再次調整: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
    【ALENG 自媒體】1月24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由一個由科學家和相關人士組成的科學團體對於人類文明即將毀滅的一個判斷。這個被稱為末日時鐘的組織剛剛更新了時鐘的指針,數據顯示,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100秒時間,這是自1947年該時鐘設置以來,其顯示值最小的一次。
  • 瑪雅文明之謎:2012世界末日之說
    瑪雅文明之謎:2012世界末日之說二零一二年世界末日之謎根據瑪雅曆法,世界只到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停止了。瑪雅文明太陽曆法對於瑪雅二零一二年世界末日的預言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瑪雅人說,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的黑夜降臨以後,十二月二十二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意味著世界的終止。但也有研究瑪雅人曆法的專家表示,瑪雅人所說的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終結日,並不意味著什麼大劫難的到來,而是在暗示一種全人類在精神和意識方面的覺醒和轉變,從而進入新的文明。
  • 如果世界末日來了,你準備好了麼?
    世界上真的有末日嗎?現在日子這麼和平美好,吃穿不愁,世界末日是不是根本就是電影裡的幻想罷了?幾千萬年前,恐龍也是這麼想的。在現在的和平歲月,雖然出現世界末日的概率太低太低,但是也不妨幻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那會發生了什麼,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刻,你有什麼方法能夠逃過一劫?
  • 末日題材科幻小說:在世界的毀滅中見到生成—新聞—科學網
    內容無非是:從天地大衝撞,到地球反擊戰;從末日崩塌,到磁極倒轉;從侏羅紀世界,到太空異形;從哥斯拉怪獸到環太平洋的機器戰士等。 科幻小說中末日題材長盛不衰,甚至許多末世電影大片背後都有一本極佳的暢銷小說。如災難大片《末日危途》的原著小說《路》。 《路》曾獲第91屆普利茲小說獎、「鵝毛筆獎」、美國獨立書商協會年度圖書獎。
  • 2012,世界末日還是謠言末日?
    編者按:2012來了,傳說中和電影裡描述的世界末日真的要來了嗎?其實只要具有科學與理性精神,就會認識到「末日預言」只是謠言而已。本刊同時選編《2012,世界末日還是謠言末日?》及《彗星會撞上地球嗎?》兩篇文章,一方面是闢「世界末日」之謠,另一方面,是想提示人類應有危機意識,通過科學手段找到應對可能發生的地球災難的辦法。
  • 關於瑪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是怎麼回事?真相原來是這樣
    我們第一次聽到瑪雅文明的時候,肯定是因為瑪雅文明預言的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在那之前,各個新聞爭先報導了這一預言,那為何這個預言後面到愈演愈烈,甚至美國還專門拍了一部《2012》世界末日的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