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重建文明秩序——讀《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2020-12-05 騰訊網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是美國政治學家、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該書講述了冷戰結束後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未來,世界不會由單一的普世文化統治,而是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共存,最大的文明將擁有世界上最主要的權力。

01

世界政治的新時代

作者提出,在後冷戰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意識形態或政治、經濟上的區別,而是文化上的區別。人民和民族正在試圖回答人類面臨的最基本問題:我們是誰?人們會用人類普遍的思維方式,如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和習俗來界定自己。

為什麼要用問「我們是誰?」這個問題,是因為人們不僅使用政治來促成他們的利益,還用政治來界定自己的認同。我們只有在了解我們「不是誰」,並常常只有在了解我們「反對誰」時,才了解「我們是誰」。這個才是文明賦予人類的財富。民族國家是世界事務中的主要因素,他們的行為受到權力和財富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文化偏好、文化共性和文化差異的影響。

在新的世界中,區域政治是種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才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衝突代替了超級大國的競爭。為什麼如此說?因為最普遍和最危險的衝突,不是社會階級的窮人和富人之間的衝突,而是屬於不同文化實體的人民之間的衝突,特別是沿著文明的斷層線發生的衝突

人類普遍把世界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經濟劃分方法相關的是東方和西方之間的文化劃分方法。也就是說從經濟上分為南方和北方,從文化上分為東方和西方。但是這種把世界劃分為兩部分的做法其實沒有意義,因為西方在某個層面上是一個實體,但是非西方國家並沒有多大的共同性,比如日本、中國、印度、非洲在宗教和普遍價值觀方面的相似之處較少。我們可以用「西方和非西方」代替「東方和西方」這一提法,相對來說可能會更恰當。

關於文明,作者提出至少有十二個主要文明,其中有七個文明已經不復存在,唯剩中國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我們可以把文明看作是對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大範圍。在歷史變遷中,文明演變著、調整著,帝國興起又衰落,政府上臺又下臺,但是文明依舊倖存下來,文明象徵著社會的延續性。關於西方文明的興起與發展,歸根結底是技術的作用。比如航海工具的發明,使得西方國家有了徵服其他民族的軍事能力。正如傑弗裡·帕克所說的,西方的興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使用武力,軍事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快速展開促進了西方的擴張。可以說,西方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或者宗教的優越,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西方人常常忘記這個事實,但非西方人卻從未忘記。

02

普世文明下的現代化和西方化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態度、價值、知識和文化都與傳統社會有著較大的差別。而西方社會作為第一個實現現代化的文明社會,首先獲得了具有現代性的文化。無論是基督教、語言、法治還是社會思潮,西方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化。在社會層面上,現代化提高了社會的總體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並成為文化的擴張驅動力;在個人層面上,當傳統紐帶和社會關係斷裂時,現代化便造成了異化和反常,並有可能導致認同危機。也就是說,現代化並不一定意味著西方化。

西方化和現代化是普世文明中最常用的論據,那麼何謂普世文明呢?

首先,人類在所有社會中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價值,大多數人知道正確和謬誤的基本概念;其次,普世文明可以指文明化社會所共有的東西,如城市形成和通識教育,這些使它們區別於原始人和野蠻人;再次,普世文明可以指西方文明中的多數人和其他文明中的部分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價值和主張;最後,西方的消費模式和大眾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正在創造一個普世文明。總的來說,人類在文化上正在趨同,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正在日益接受共同的價值、信仰、方向、實踐和體制,世界正在從根本上變得更加現代化和更多西方化。

03

文明的衝突

文明是終極的人類部落,文明的衝突是世界範圍內的部落衝突。為什麼會出現文明的衝突?

一方面,衝突是差異的產物,如穆斯林不僅僅把伊斯蘭教看作是一種宗教,更看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而西方的基督教則持有政教分離的觀念。有趣的是,衝突也產生自他們的相似性,兩種宗教都是源於神教,但是雙方都聲稱自己是全人類都應該追隨的唯一信仰。

另一方面,伊斯蘭和西方的衝突再起,根本問題在於權力和文化。「誰統治誰?誰被統治?」等問題是造成伊斯蘭和西方較量的根源。正如賽伊克·卡諾什所說,「根本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是建立在與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之上的。」另外,一位埃及政府官員也曾說,「美國人來到這裡,希望我們變得與他們一樣。他們對我們的價值觀念和文化一無所知」。由於文化差異導致的文明衝突,造成了人們對伊斯蘭教的負面印象。那麼,為什麼穆斯林在20世紀結束時會比其他文明的人類捲入了更多的集團間暴力衝突呢?

首先,有人論證說,伊斯蘭教從創始起就是一個尚武的宗教。伊斯蘭教起源於「好戰的貝都因遊牧部落」,因而伊斯蘭教從一開始就深深地打上了這種暴力的烙印。穆罕默德本人就是作為一位堅強的戰士和高超的軍事指揮家留存在人們記憶之中的。

第二,伊斯蘭教從其發源地阿拉伯半島傳播到北非和中東的大部分地區,之後又傳播到中亞、南亞次大陸和巴爾幹,這使得穆斯林直接接觸了許多不同的民族,他們被徵服並皈依了伊斯蘭教。

第三,是穆斯林自身的「不相容」,伊斯蘭教是一個絕對的信仰,它把宗教和政治結合在一起。其結果是,其他諸如儒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西方基督教徒和東正教徒彼此相互適應和共同生活,較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與穆斯林相處,要更為容易。

第四,伊斯蘭社會缺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核心國家,那些渴望成為伊斯蘭世界領袖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都競相在穆斯林世界發揮影響,但是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未獲得調解伊斯蘭內部衝突的有力地位,也沒有一個能夠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集團發生衝突時,作為代表伊斯蘭的權威出面發聲。

第五,伊斯蘭社會人口激增。15-30歲年齡段中常常存在的大量男性失業者,也是造成不穩定、以及伊斯蘭內部反對非穆斯林暴力活動的自然原因。

以上種種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理解伊斯蘭的斷層線暴力衝突,不同文明集團之間的衝突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之中,這些衝突也反過來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恐慌。

04

文明秩序的重建

在這個新的時代,要避免各個文明之間的大戰,各個國家就應避免幹涉其他文明的衝突。「避免原則」,即核心國家避免幹涉其他文明的衝突,是在多文明、多極世界中維持和平的首要條件。第二個條件是「共同調解原則」,即核心國家相互談判,遏制或制止這些文明的國家間或集團間的斷層線戰爭。多元文化的世界是不可避免的,維護美國和西方需要重建西方認同,維護世界安全則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性文化。文化的共存需要尋求大多數文明的共同點,而不是促進假設中的某個文明的普遍特徵。在多文明的世界中,建設性的道路是棄絕普世主義,接受多樣性和尋求共同性。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字:李嘉敏

編輯:林嘉純

世界之繽紛正在於多元的文明

相關焦點

  • 重建文明秩序 《重返文明》背景故事曝光
    世界秩序,由你重塑!在由星輝遊戲傾力打造的全球同服未來戰爭策略手遊《重返文明》中,您將扮演指揮官的角色,降臨27世紀未來世界,於全球數百萬玩家之中搶奪有限的資源、攻佔更多的土地,重建這個星球的文明秩序!
  • 「文明衝突」被批後又宣揚「文明較量」?美高官一言激怒諸多國際學者
    儘管亨廷頓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存在很大爭議,但還是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這本書面世之初,曾在埃及引發巨大爭議。我記得《金字塔報》評論版那兩年登過數十篇阿拉伯國家學者針鋒相對的批駁文章。」埃及政治分析人士海珊·伊斯梅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於「文明衝突論」預言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將與西方文明出現大規模衝突,甚至是「斷層線」戰爭而廣受阿拉伯國際學者的質疑。
  • 中美在南海:兩種秩序想像的碰撞
    這實際上是在給國際秩序和國際法設定新的文明與野蠻的標準,繼而將中國劃為野蠻的一方,而文明的一方自然而然獲得了規訓對方的權利和權力;我們也更要明白,儘管美國是以軍事實力和地緣政治操作來維護它所主導的秩序的,但切不可認為這是低級的狡詐和馬基雅維利主義,因為師出總要有名,赤裸裸的權力鬥爭走不長久,秩序的生產能力才是最為關鍵的。
  • 重建整個人類文明需要多少人?
    電影《雪國列車》中,人類調節全球氣候的地球工程出現意外,世界陷入新的冰川期,所有倖存的人類都在一輛高速飛馳的先進列車上苟延殘喘。這趟列車不但有近乎無限的動力,還自帶相當完整的生態系統,保證衣食無憂。但是人類總不能永遠困居在車上,他們還能不能重建人類文明呢?按照雪國列車的原漫畫設定,列車全長1001節車廂,不過電影只設定了100節,承載量約為數千人。
  • 如何應對世界末日、重建文明?
    它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於城市稠密、國際班機來來往往的摩登世界。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文明崩塌,大部分人相繼死去。但是你活了下來。你的身體是如此羸弱,然而憑藉身體內部的免疫系統,你熬過了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疾病災難,在自己冰冷的家中清醒過來。家裡已經沒有電,水龍頭流不出水,也沒有燃氣讓熱水壺和爐子運轉起來。你是倖存者,將繼續生存在後災難時代的荒蕪之境。
  • 漢文化大陸秩序大陸帝國與文明類型(上)
    (荷蘭)(西班牙與葡萄牙)(英倫三島)從全球秩序和帝國秩序來看世界系統大體分為三個可是自地理大發現之後,海洋成了新世界,與陸地爭霸的秩序和原則不同,海洋爭霸開始重新定義全球的藍圖,今天我們知道海上爭霸是要塑造全球秩序的主線,主要是自由貿易與殖民統治,而陸地爭霸則是塑造區域秩序的主線,主要是集體協作與強權統治。這兩種霸權不只是地緣不同,更是在其生存原則上內蘊著深刻的差別。
  • 人類誤解了外星人;人類文明不是宇宙唯一的文明
    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宇宙居然是可以理解的——愛因斯坦一,人類文明是不是宇宙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在如此浩渺的宇宙空間跟極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只出現過一種文明智慧,是不可想像的。而且迄今為止,除了人類文明沒有發現其他唯一的存在;更加不可理解之處是,人類有文明的歷史不超過六千年。
  • 若地球發生「世界末日」,倖存者需多少人,才可以重建人類文明?
    多少人可以延續人類的血脈?此外,科學家們還思考道:如果人類無法全部移居到其它星球上,那麼需要多少人類才可以重建人類文明社會,其讓人類的血脈不至於斷絕?通過大數據的計算。研究者表示至少需要100個人才可以。而且這些人還需要分別具備不同的生存技能,這樣才可以保證萬無一失,人類的血脈可以100%延續下去。
  • SCP-2000機械降神 K級世界末日拯救人類 重建文明
    SCP-2000稱號為「機械降神」,它能在K級世界末日情景不能被及時阻止的情況下重建文明,以此防止人類走向滅絕或近乎滅絕。機械降神是基金會所建造的大型設施,其具體建造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現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地底深處。當世界陷入毀滅,人類面臨滅絕,那麼SCP-2000將解除鎖定開始運轉,並通過一條地下傳送管道,從溫泉和地底巖漿中收集原料,重新製造出重建世界所需的所有工具。
  • 許倬雲:不應當放任歐美文明獨擅未來人類共同文明的發展方向
    在尋找秩序的過程中,魏、晉的思想家顯然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把道家思想重新復活,開始談論自然、出世、人的主體性等議題,不再如同儒家一樣,注重社會的主體性。這一次的大轉變,從儒家的角度而言,又是一次「禮壞樂崩」的局面。但就非儒家的立場而言,這是一個重建的過程。這次重建的過程延續了1000年之久。
  • 若地球遭到重創,要留下多少倖存者,才能夠重建人類文明?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災難題材的科幻片,幾乎很多災難片的結尾,倖存下來的人類都肩負著重建人類文明的使命,災難後的地球一片狼藉,在廢墟之中,他們需要完成災後重建,讓地球重新恢復生機,也讓人類文明的火種得到延續。那麼,究竟要留下多少名倖存者,才可以在遭到重創的地球上完成重建人類文明的任務呢?先讓我們看一下人類是如何誕生的。
  • 楊光斌:作為世界政治思維框架的文明範式——歷史政治學視野的...
    引言:「世界政治的思維框架」亨廷頓是中國學者最為熟悉的國外社會科學家之一,他的很多觀點,大家都能夠信手拈來,對他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以下稱《文明的衝突》)中所做的很多判斷更是耳熟能詳,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真正認識了亨廷頓的思想貢獻。《文明的衝突》幾乎精準地繪製出21世紀頭20年世界政治變遷的路線圖。
  • 劉擎:重建全球想像——從「天下」理想走向新世界主義
    我們的研究旨在對中國崛起的世界性影響提出系統性的學說與論證,闡明中國發展對塑造世界秩序的巨大潛力與文明意義,並訴諸一種明確的價值立場:中國應當為人類和平與共同繁榮做出新的貢獻,其理想目標不是重建往昔的「中華帝國」,也不是在霸權輪替的角逐中躋身新的「霸主」之列,而是在根本上改變霸權結構本身,最終促進人類走向公正與和平的「後霸權世界秩序」(post-hegemonic world
  • 激戰暴烈異形 《文明曙光》BOSS挑戰匯總
    在哆可夢旗下平臺9187《文明曙光》的廢土世界中「BOSS挑戰」這種直接挑戰變異怪物首領的玩法充滿了挑戰與獎勵。該玩法包括多種挑戰方式,其中經驗BOSS、世界BOSS、BOSS之家、戰場BOSS獎勵豐富,玩法有趣,性價比極高,備受玩家歡迎,一起來看看吧!
  • 23個項目被授予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
    7月13日上午,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召開玉樹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表彰大會,中國建築等8家企業的23個項目獲得「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並表彰。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副省長張光榮,省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省委常委、玉樹州委書記旦科出席會議。
  • 將智能化擴展到極限,埃安重建新秩序!
    開始堆料每個世代的演化都擺脫不了「顛覆」二字,新生代想要在已經排滿前輩的賽道上脫穎而出,就必須去顛覆一些東西,然後重建一個新秩序。當年的手機世界如此,後來的電動汽車也是如此。如今的造車新勢力所走的,也就是這麼條路徑——「顛覆」。
  • 全球同服機甲對決 《重返文明》預告片首曝光
    星輝遊戲首款全球同服SLG大作《重返文明》讓各位指揮官重返末日廢土,體驗未來世界的機甲對抗與聯盟爭霸!同時,《重返文明》CG首次曝光,各位指揮官,先睹為快!CG首曝:三大陣營對峙,多方勢力崛起在末日廢土的重建中,三大勢力陣營爭霸,「新世共和」、「中央帝國」、「地球聯邦」各自擁有不同的政治主張以及理念信仰,曾經它們一致對外,只為人類擁有生存的權力,待一切平息,卻在文明的重建中產生了分歧。
  • 《飛越瘋人院》的主題:瘋狂與文明、監禁與秩序、話語與權力
    《飛越瘋人院》的主題:瘋狂與文明、監禁與秩序、話語與權力不難從影片《飛越瘋人院》中發現福柯所關注的幾個基本主題:瘋狂與文明、監禁與秩序、話語與權力。管理著、維繫著瘋人院中的秩序的,已「不再是強制,而是權威」,作為這一權威體現者的拉奇德護士長,並不猙獰可怖,她永遠端莊優雅,白制服與黑便裝水遠平展挺直、纖塵不染。她的永不褪色的微笑和飽含著無盡耐心的、從不提高聲調的嗓音,把所有對話者都變成了愚蠢、固執無理取鬧的頑童,對話者的全部要求之於她都成了哭喊吵鬧著的孩子索要的顆糖果。
  • 英媒探討: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新媒體專電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
  • 英媒文章:人類如何應對末日並重建文明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如何應對世界末日並重建文明?》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一次猛烈的病毒災害侵襲了人類。它以驚人的速度在城市密集、國際航班來來往往的現代世界傳播。幾周後,這場災難便擊垮了我們。文明崩潰,大部分人相繼死去。但是你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