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介紹就業扶貧成效 專門提到涼山州的彝族焊接冠軍

2020-12-05 封面新聞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我們統計了一下,這些年來,有將近800萬貧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職業教育,這些人從職業學校畢業以後,就業的穩定性是非常高的。比如說,我們在四川涼山州彝族會東縣有個叫寧顯海的貧困孩子,在攀枝花技師學院學習焊接,2017年奪得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的金牌。」

1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就業扶貧實施有關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效舉行發布會。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在發布會上專門提到了這位涼山州的焊接冠軍。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

歐青平表示,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就業扶貧成為脫貧的重要措施,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手段。務工是貧困人口增加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5年來,貧困家庭務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佔比中逐年上升。目前外出務工已經涉及到了2/3的貧困家庭,這些家庭2/3左右的收入都是來自務工。國務院扶貧辦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有外出務工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廣泛開展崗前培訓,提高就業技能。對已經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加大在崗培訓,並讓貧困家庭新成長的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當天介紹,為推動就業扶貧,人社部堅持針對性技能培訓,滿足貧困勞動力技能提升多元化需求,分類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定向定崗培訓、在崗提升培訓、以工代訓,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支持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就讀技工院校,累計組織貧困勞動力參加政府補貼性培訓838萬人次。技工院校累計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34萬人。堅持全流程權益維護,加強企業用工指導,維護貧困勞動力合法權益,實現「跟蹤一人、落實一人、保障一人」。

相關焦點

  • 國新辦舉行就業扶貧實施有關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效發布會
    1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甘肅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周麗寧,寧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仲朝介紹就業扶貧實施有關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效,並答記者問。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成效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副秘書長嚴慶,科技促進發展局負責人、院扶貧辦主任孫命介紹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成效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圖為新聞發布會主席臺。
  • 國務院扶貧辦官網公布茅臺精準扶貧道真案例
    2021年1月12日,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官網發布《2020年企業精準扶貧案例名單通告》。茅臺集團《緊扣道真所需,發揮茅臺所能》入選「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名單」。
  • 「佛涼特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 人在涼山有「遠親」
    9月26日,在涼山州喜德縣魯基鄉廣東(佛山)新村,村民吉伍爾坡高興地帶著記者參觀他的新家。「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現在住的是小洋樓,沒法比。」2016年8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廣東省佛山市對口扶貧協作涼山州。雙方制定實施一系列扶貧協作協議,在安全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就業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 再跨千年——寫在涼山州7個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歷史時刻
    這裡,曾是涼山州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因為通往山下的只有一道藤梯,得名「懸崖村」。某色達體家在這臺地上繁衍生活了五代人。5月13日清晨,51歲的某色達體早早起床,掃淨火塘中尚有餘溫的灰燼,關上院門,離開百年老屋,和妻子一起走下2566級鋼梯。65公裡外,在昭覺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一座100平方米、設施齊全的新家正等著他們。
  • 像6歲的木出爾紫小姑娘一樣 涼山州無數孩子都在學前學會了普通話
    本報記者 尹鋼 攝  本報記者 張庭銘 付真卿 尹鋼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8月28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團走進涼山州越西縣瓦曲覺鄉河西呷多新村,看見6歲的彝族小姑娘木出爾紫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普通話唱起兒歌《小星星》。  與木出爾紫一樣,河西呷多新村幼教點的其他50多名孩子也都用普通話和老師交流,做著各種遊戲。
  • 「三村工程」 :打造精準扶貧的平安模式
    12月5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脫貧攻堅中國經驗的全球分享」為主題,並通過公共關係的視角,向世界進行解讀。來自國家有關部委、企業、高校、智庫,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公共關係協會主要負責人,公關公司、新聞媒體等單位的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代表近200人參會。
  • 彝族孩子飛翔的翅膀:「學前學會普通話」公益項目託起大山裡的希望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宋婕 陳鋒 北京報導5歲的彝族男孩吉木什斤跟隨外婆生活在四川涼山州甘洛縣,除了彝族語,只會說簡單的甘洛方言一年惠及26萬兒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三區三州」之一,屬於深度貧困地區,在那裡生活的彝族人,就像吉木什斤和他的外婆一樣,日常用彝語溝通,使用普通話對他們而言不是一件易事。據統計,目前全國不會普通話的0-6歲兒童大約有500萬,僅涼山一個州就有50萬,佔了十分之一。
  • 涼山州參加全省消費扶貧「味美四川」川派餐飲活動周
    9月28日至10月3日,由州政府副州長楊卉帶隊,涼山州組團赴成都參加省上組織的消費扶貧「『味美四川』川派餐飲活動周」,省政府副省長李雲澤、副秘書長滕中平、商務廳廳長劉欣、省市場監管局局長萬鵬龍等領導巡館,對我州的參展及活動組織高度肯定,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涼山代表團參展情況總結如下。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河北省扶貧辦主任李志剛、江西省新餘市委副書記曾萍、貴州省江口縣委書記楊華祥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弋陽縣召開就業扶貧工作推進會 陳長開出席講話
    4月23日上午,弋陽縣就業扶貧工作推進會在會議中心3號會議室召開。弋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長開出席講話,縣政府辦副主任石冬春主持會議,縣人社局、扶貧辦、就業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各鄉鎮人民政府、花亭街道辦、方團水庫、柴角灣水庫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精準?國務院扶貧辦:3個環節完成對象精準識別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應如何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何精準識別認定時,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表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是搬遷工作的關鍵環節,五年來全國共有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搬遷,到2019年底,有920萬已經實現了脫貧,今年剩下的40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經解決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 遷新居 立新業 展新顏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以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為重點,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著力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易地扶貧搬遷取得決定性進展。  5月8日,國務院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勵,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榜上有名。
  • 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在京舉行
    在第27個國際減貧日和第6個國家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10月15日至16日,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在京舉行,這是我國首次聚焦語言扶貧主題的論壇。論壇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指導,《語言戰略研究》編輯部主辦。
  • 責任 鞍鋼|雲端彝寨入畫來——西昌鋼釩在大涼山實施精準扶貧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昌鋼釩承擔了涼山州喜德縣樂武鄉達洛村和裡柯惹村2個貧困村幫扶任務,先後派駐3名扶貧幹部,投入資金850餘萬元,實施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開展汽車租賃等,把致富路鋪入雲端上的彝家山寨,幫助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目前,涼山州喜德縣在內的7個深度貧困縣,已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 國務院扶貧辦:國家將給予新疆32個縣重點扶持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8日電(記者關俏俏)記者8日從由國務院扶貧辦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在烏魯木齊聯合召開的「新疆扶貧開發工作會」上獲悉,國家繼續將新疆作為全國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並將對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邊境沿線等困難地區32個縣給予重點扶持,新疆邊境扶貧擴大試點將突出「邊、遠、窮」重點區域。
  • ...記「國家精準扶貧成效評估決策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團隊」
    自 2015 年成立以來,評估團隊的工作得到中科院內外的充分肯定,先後獲國務院扶貧辦頒發的「先進集體」獎(圖 1)、2018 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圖 2)。2015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建立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評估機制。考核工作從2016 年到 2020 年,每年開展 1 次,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進行。2016 年 5—8 月,通過公開招標,受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中科院成為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機構。
  • 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成效顯著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11月,全國剩餘的52個貧困縣陸續宣布摘帽,至此,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也將全部退出。今年初國務院扶貧辦指導各地普遍建立了防止返貧和監測幫扶機制,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止返貧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