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智造發布首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 基因檢測行業邁入「場景競爭」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0月25日,在第十四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4)上,華大智造發布了三款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分別為新型「桌面」一站式測序解決方案、可攜式單細胞組學產品及CoolMPS高通量測序試劑套裝。

華大智造方面表示,將藉助這幾款新品進一步拓展設備應用場景,切入臨床腫瘤檢測,病原快速鑑定、無創產篩、個人健康及疾病風險、司法現場檢材、環境檢測、野外勘察等多個細分市場。

隨著基因測序儀不斷地升級迭代,逐漸實現國產化替代,測序成本持續下降等趨勢,基因檢測行業已從「儀器競爭」邁入了「場景競爭」。設備和成本不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誰能尋找到儀器更多的應用場景,誰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增量。

10月25日,華大智造發布的首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 每經記者劉玲 攝

售價數萬美元如何覆蓋成本?

會上,華大智造發布的第一款產品為自主研發的新型一站式測序解決方案,包括首款全新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系列,以及與該測序系統配合使用的模塊化數字物實驗室DNBelab D系列。其他兩種為新型單細胞組學系列產品和基於抗體的測序試劑系列產品。

據介紹,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系列起售價為11998美元,與該測序系統配合使用的模塊化數字物實驗室DNBelab D系列起售價為6000美元。而去年10月份推出的DNBSEQ-T7,價格則在100萬美元左右。

對於新產品的低價,有媒體提出了「是否能回本」的疑問。華大智造研發負責人鍾誠表示,定價核心的源頭是華大智造做了技術創新,使得整機結構和核心部件簡單化。「這裡提到一點,除了國產化以外,調動了IT行業,特別是半導體領域國際化公司與我們合作,打造的產業鏈可以極速幫助我們大規模高效率生產儀器」。

此外,不管是華大智造,還是Illumina,亦或是國內外其他的測序設備廠商,每年都不斷研發推出新的設備產品。對此,有媒體指出基因產品設備的更新,對於很多科研機構而言成本並不低,若產品面向開展新業務的用戶,那麼對於老用戶有什麼規劃?

華大智造執行副總裁劉健表示,「我在華大工作期間,每年都有客戶在問產品能否更快更便宜,就像競技體育一樣,永遠追求更快更好更強。基因測序市場及超摩爾定律發展非常迅速,基因測序的玩家越來越多,每年都有增長,他們對產品成本及性能速度也提出更高要求,所以需要不斷優化」。

從「儀器競爭」邁入「場景競爭」

近十年來,我國基因檢測行業發展迅速,已經從最早期的科研級全基因組測序,到如今精準診療依託的臨床級腫瘤用藥基因檢測,再到消費級基因檢測及「生命數位化」藍圖,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火石創造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基因檢測行業規模達到603.29億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15.49億元,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7.87%。截至2018年末,中國基因檢測公司數量共計1030家。

不過,在基因檢測行業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行業內部也顯現出測序儀升級迭代、國產化、測序成本下降等發展趨勢。美國基因測序設備製造商Illumina曾表示,Illumina已經可以提供100美元成本的一個人類全基因組檢測,但是並未將這個產品推出,因為現在並沒有一個應用場景需要這麼大量的人類基因組。

「目前基因檢測領域在由之前的『儀器為王』,轉向從新的應用場景尋找市場增量。」,今年8月,貝瑞基因(000710,SZ)CEO周代星曾表示。可見,如今的基因檢測行業,已經從「儀器競爭」邁入了「場景競爭」,誰能尋找到儀器更多的應用場景,誰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增量。

而就在去年的10月25日,華大智造發布了新產品DNBSEQ-T7,被稱為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但是,今年華大智造的新產品卻與DNBSEQ-T7不同,主要專注於便攜、低價、低使用門檻。

對於這種轉變,劉健告訴記者,「測序本身是一個想像空間非常大的市場,包括生育健康、腫瘤及傳感染病等,還包括一些傳感染罕見病等。在非臨床方面,消費基因組及國家級基因組等。測序儀的用途並不是局限在某個特定範圍內,它有很多不同的應用場景,因此需要不同的產品定義和設計。」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華大智造發布新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
    新華網深圳10月27日電(記者白瑜)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智造),日前在第十四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系列,以及模塊化數字物實驗室DNBelab D系列。基因測序儀濃縮為臺式印表機大小,這意味著基因測序的移動智能時代正加速到來。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競爭向醫院院...
    文|動脈網經歷了2017年、2018年的腫瘤NGS混戰和2019年的整體融資跳水,2020年基因檢測行業似乎繁榮了許多。從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核酸檢測與CT影像之爭中略勝一籌,到年中燃石醫學、泛生子一周之內登陸美股,再到華大智造、諾輝健康拿下大額單筆融資後紛紛遞交上市申請,全年發生62起融資事件,累計超200億元,基因檢測之熱幾乎從年初燃到年末。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此外,全球測序行業巨頭也在開展廣泛的研究,以開發更為創新的長讀長測序技術,從而獲得競爭優勢,MinION、GridION、PromethION、PacBio RS System、Sequel System 等測序儀器推陳出新,廣泛應用於人類基因組學、癌症、表觀遺傳學、轉錄組分析中的基因測序過程,進一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 競爭向醫院院...
    6月,賽納生物在公布C輪融資消息時曾表示,自主研發的基因測序儀已通過實驗室樣機測試,並計劃在次年進入外測階段並開啟註冊申報上市。賽納生物將NGS測序原理與信息通訊領域的「編碼校驗」概念,能夠自動檢測到在測序過程中發生的痕量測序錯誤並予以糾正,保證讀長的同時極大提高準確度。9月,齊碳科技在其官網上線了其納米孔基因測序平臺QNome-9604正式發布的消息。
  • 2020年基因檢測行業能否有望回暖?
    2019年5月,華大智造完成中信、金石、松禾資本和東證資本提供的2億美元A輪融資,創下國內基因檢測領域今年的交易紀錄。一個月後,華大智造在歐洲人類遺傳學大會上發布了基自主測序技術DNBSEQ和stLF的「高清」組裝基因組解決方案及標準。將基因組測序真正帶入「全高清」時代。
  • 基因測序同質化嚴重,100美元測序門檻待突破
    全球基因測序產業市場規模在2022年將達到124.5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將達到23.9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98億元左右。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有多大?僅以人體來說,全世界現在有超過70億人口,但是有基因數據的才不到3000萬。
  • 基因測序:一個比肩新能源的新故事
    從定義來看,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徵及行為合理。例如,此次疫情大批量使用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就是基於基因測序技術研發而來。技術發展與進步是行業驅動的核心要素,也推動著基因測序從科研走向臨床。基因測序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技術進化史」。
  • 華大智造AGBT會議上發布最新技術CoolNGS,提供更高質量測序
    華大智造首席科學家Radoje Drmanac博士與美國分公司總經理譚宏東博士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主題演講。AGBT大會每年於年初時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馬可島舉辦,主要交流探討全球領先的測序方法及技術應用等方面進展。該會也被認為是基因測序技術領域最高規格全球盛會之一。
  • 後疫情時代,基因測序如何乘風破浪?
    對比這兩個案例,無論是基因檢測技術,還是抗癌新藥,對於國產企業走向全球化、與外資巨頭同臺競爭來說,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隨著技術升級,加之國產替代、精準醫療等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國基因測序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受益於疫情的新冠核酸檢測產品銷售大增,更使得基因測序行業的投資價值持續凸顯。
  • 華大智造發布百萬級基因組測序設備
    (ICG-15)上,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在學術報告中分享了「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從樣本到報告全程自動化,目前可滿足每年五萬到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全流程均可按需定製。
  • 吸金超200億,醫院外風靡、醫院內艱難,基因檢測憑什麼?
    6月,賽納生物在公布C輪融資消息時曾表示,自主研發的基因測序儀已通過實驗室樣機測試,並計劃在次年進入外測階段並開啟註冊申報上市。賽納生物將NGS測序原理與信息通訊領域的「編碼校驗」概念,能夠自動檢測到在測序過程中發生的痕量測序錯誤並予以糾正,保證讀長的同時極大提高準確度。9月,齊碳科技在其官網上線了其納米孔基因測序平臺QNome-9604正式發布的消息。
  •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真實場景基因測序教學實訓室啟用
    2021年1月12日,冬日的深圳暖意洋洋,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真實場景基因測序教學實訓室正式啟用,這也是國內首個將華大智造MGISEQ-200基因測序儀投入教學使用的校企合作項目。
  • 國產基因測序儀進擊,首個四代產品落地將如何攪動基因測序生態?
    只不過,貼牌合作的國產測序儀多服務於特定基因檢測產品,落地很快,但市場天花板不高,而自主研發基因測序儀的周期則相對較長,國產測序儀開發者得以在相對平靜的環境中默默耕耘。近日,動脈網發現齊碳科技在其官網上線了其首款產品QNome-9604正式發布的消息,這是同類產品中面市的首款。
  • 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
    、新藥研發與創新、微生物檢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腫瘤診斷治療、輔助生殖等。(四)行業發展前景預測(1)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普及為基因測序行業快速增長帶來機遇目前,高通量測序技術憑藉通量大、成本低、準確度相對較高等優勢,已成為主流基因測序技術。隨著該技術持續不斷地發展,測序成本仍以超摩爾定律速度快速下降,成本下降將催生更多的行業中下遊應用場景,市場規模不斷加大。
  • 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原標題: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的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 基因測序行業主題報告之一風雲君認為,如果基因測序這個行業要發展起來,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成本要低,速度要快!這正是華大基因前期被人稱為騙子的原因,很多高科技行業投資的要點也是這:技術能低成本商業化的時候介入。
  • 成為全球Top10基因測序公司?這裡有個秘訣
    數千家中遊測序服務供應商蠶食剩餘的30%,競爭之激烈可以想像。  所以,秘訣就是擁有自己的基因測序平臺!  基因測序是一個高度交叉複雜的系統,技術門檻非常高,需要頂尖的技術人才和很多的資金的投入。而TOP 10裡8家公司擁有獨特核心技術的平臺。
  • 華大智造推出「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對標國家級別測序項目
    2020年10月26日,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在武漢拉開帷幕。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在學術報告中分享了「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倪鳴表示:「可以看到,近年來大人群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漸成趨勢,國家級別的基因組測序項目不斷湧現。
  • 2020基因檢測市場和競爭能力—新一年基因檢測選哪家
    基因檢測技術分類 基因測序技術、PCR技術、FISH技術等,其中PCR技術因操作相對簡單、成本更低,率先得到大規模應用。而基因檢測行業真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有賴於NGS(二代測序)的發展。
  • 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在深圳發布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一臺擁有超高通量的最新基因測序儀「MGISEQ—T7」,25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該測序儀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日產出數據高達6Tb,一年即可完成過去需要4到6年才能完成的十萬人級別的基因組測序,成為目前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