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智造發布新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新華網深圳10月27日電(記者白瑜)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智造),日前在第十四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系列,以及模塊化數字物實驗室DNBelab D系列。基因測序儀濃縮為臺式印表機大小,這意味著基因測序的移動智能時代正加速到來。

據介紹,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類似於相機領域的「傻瓜照相機」,未來有望變成「手機」版本,讓有需要的大眾也能學會用、用得起。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採用全「幹」式結構設計,將傳統測序儀中的「溼」系統即液路系統,集成在一卡式的測序晶片上,不僅節省試劑用量,而且加快測序速度,也大幅減免了儀器的日常管路清洗與維護成本。該設備小巧便攜,桌面擺放面積不超過0.1平米。整個過程手動步驟操作時間不超過10分鐘,從DNA樣本到報告最快可在8小時內完成。

華大智造執行副總裁劉健說,「舉例來說,從深圳到北京,可以坐飛機、乘大巴,或者坐高鐵,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測序儀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發布的機器從之前的MGISEQ-200小型機,到MGISEQ-2000的中高等通量機型,再到DNBSEQ-T7超高通量機型,可以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今天,我們推出的DNBSEQ E是讓更多用戶入門,讓他們去了解這個領域的產品。」

在記者發布會上,華大智造研發負責人鍾誠強調了數據準確度的重要性。「測序上並不是僅關注時間更快捷,獲取數據更經濟,基因數據的準確性也很重要。通過天然的未標記的核苷酸和四種螢光標記的抗體進行測序的技術,使我們的測序質量不斷提升,也進一步提高了測序的準確度。」鍾誠說。

據悉,華大智造成立於2016年,與華大基因同為華大基糰子公司,現有員工900餘人,研發人員佔比40%以上,能夠自主研發並量產臨床高通量基因測序儀。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華大智造發布首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 基因檢測行業邁入「場景競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0月25日,在第十四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4)上,華大智造發布了三款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分別為新型「桌面」一站式測序解決方案、可攜式單細胞組學產品及CoolMPS高通量測序試劑套裝。
  • 華大智造發布百萬級基因組測序設備
    (ICG-15)上,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在學術報告中分享了「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從樣本到報告全程自動化,目前可滿足每年五萬到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全流程均可按需定製。
  • 華大智造AGBT會議上發布最新技術CoolNGS,提供更高質量測序
    當地時間3月2日,美國佛羅裡達州,華大智造在2019年Advances in Genome Biology and Technology (AGBT,基因組生物學技術進展會)上,發布了最新的鹼基識別技術CoolNGS。
  • 基因測序同質化嚴重,100美元測序門檻待突破
    此外,國內不乏基因測序儀相關概念股,也有創業公司切入該領域。因操刀人類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陷入輿論旋渦的賀建奎,亦曾創立公司發布測序儀。梳理發現,目前國內從事基因測序服務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其中華大基因前高管出走成立的公司就超過30家。這600多家公司裡有自己的技術、產品、實驗室的公司不超過200家。
  • 華大智造推出「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對標國家級別測序項目
    2020年10月26日,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在武漢拉開帷幕。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在學術報告中分享了「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該方案集樣本前處理、文庫製備、高通量測序、基因數據管理等模塊為一體,華大智造高級副總裁倪鳴表示:「可以看到,近年來大人群基因組測序和分析漸成趨勢,國家級別的基因組測序項目不斷湧現。
  • 華大智造在漢首發基因組學最新解決方案,可滿足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
    武漢晚報10月28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麥絲綺)28日,華大智造在漢首發「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能滿足百萬級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未來人類將進入「人人基因」的時代,這是很多產業內人士抱有的願景。10月26日,為期一周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首次來到武漢,海內外院士共讀這本「天書」。
  • 華大智造:「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基因測序儀正式交付商用
    9月9日,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宣布,其自主研發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DNBSEQ-T7正式交付商用,首批測序儀已抵達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微基因(WeGene)等合作夥伴的實驗室。
  • 基因測序:一個比肩新能源的新故事
    從上遊的競爭格局來看,主要以Illumina、ThermoFisher(賽默飛)等外資和華大智造、博奧生物等國內設備廠商為主;國內的耗材及試劑生產商則以達安基因、艾德生物為主。中遊測序服務方面,華大基因、貝瑞基因(SZ:000710)、泛生子、燃石醫學等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 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在深圳發布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一臺擁有超高通量的最新基因測序儀「MGISEQ—T7」,25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該測序儀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日產出數據高達6Tb,一年即可完成過去需要4到6年才能完成的十萬人級別的基因組測序,成為目前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
  • 完成六十人全基因組測序只需一天 華大「超級生命計算機」來了
    10月25日,華大集團子公司華大智造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6臺機器一年可完成10萬人基因組測序國家級人群基因組學研究以及對遺傳資源的保護與應用是精準醫學的基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成為全球Top10基因測序公司?這裡有個秘訣
    數千家中遊測序服務供應商蠶食剩餘的30%,競爭之激烈可以想像。  所以,秘訣就是擁有自己的基因測序平臺!  基因測序是一個高度交叉複雜的系統,技術門檻非常高,需要頂尖的技術人才和很多的資金的投入。而TOP 10裡8家公司擁有獨特核心技術的平臺。
  • 華大智造公開質疑中國疾控中心:定向採購illumina基因測序儀
    記者 | 林騰4月3日晚間,華大集團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在官網發布了《程序不正義,結果無意義——致中國疾控中心的一封公開質疑信》,信中質疑中國疾控中心在近日的基因測序儀採購中,存在「定向招標」、「高於市場價近一倍招標」、「公示期過短」的行為,而最終目的是為了採購美國基因測序儀公司illumina的產品
  • 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起訴華大智造專利侵權,這次又是為什麼?
    記者|謝欣 金淼向來糾紛不斷的基因測序領域又迎來新的訴訟。據悉,全球基因測序霸主Illumina在上月宣布已向德國杜塞道夫地區法院對華大集團的子公司拉脫維亞華大智造提出專利侵權訴訟。訴狀稱,華大智造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 1 530 578 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了Illumina公司特有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
  • 基因測序技術的未來在哪裡?
    1977年,Sanger提出了雙脫氧核苷酸末端終止法,同年A.M.Maxam和W.Gilber也提出了化學酶解法,第一代測序技術誕生。  1998年,毛細管測序技術問世,基因測序速度提速10倍,原計劃15年才能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進度大幅加快。
  • 後疫情時代,基因測序如何乘風破浪?
    通俗的說,NGS就是一種可以邊合成邊測序的高通量測序技術,能通過一個樣本獲取多種基因類型的信息,不僅效率高,而且一次性檢測大量基因的費用更低。2014年7月,華大基因在CG公司技術基礎上研發的BGISEQ-100、BGISEQ-1000基因測序儀器及配套試劑獲批,成為我國首個基因測序儀。2016年,兄弟公司華大智造成立。僅用兩年時間,便發布了自主研發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MGISEQ-T7,單日數據產量可達6TB,是全球單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
  • 基因測序「黑科技」 給生命來完整「數位化解讀」
    「目前從全世界範圍來講,大概有接近2000萬人有自己的基因信息。」華大智造營運長蔣慧表示,隨著這些年測序技術的普及,測序的門檻越來越低,人們越來越容易對自己的基因進行部分測序。但並不是所有的測序都是獲得完整的基因組序列。蔣慧介紹,大部分此類的測序是對特定區域的測序,而並不是整個基因組序列的測序。
  • 真邁生物發布新款國產高通量測序平臺GenoLab,專家齊聚共話中國...
    10月12日,真邁生物在深圳召開了以「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為主題的國產測序平臺及應用創新論壇暨真邁生物新品發布會。會上,真邁生物重磅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新款高通量測序平臺——GenoLab,開啟了國產基因測序儀在科研和臨床應用領域加速普及和落地的新徵程。
  • 可攜式測序技術,開啟實時測序時代?
    ② 快速、廉價、可攜式測序移動的遺傳學實驗室正在改變實地調查研究人員的工作流程。讓我們去那些生物多樣性豐富但受到威脅和無法進行 DNA 測序的國家,讓可攜式測序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DNA 測序通常只是研究項目的第一步。為了回答一個特定的問題,研究人員還需要分析工具。目前,為解釋納米孔測序數據而開發的大多數軟體都需要研究人員具有很高的編碼技能,而這是大多數生物學家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