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同質化嚴重,100美元測序門檻待突破

2020-11-29 第一財經

全球基因測序產業市場規模在2022年將達到124.5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將達到23.9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98億元左右。

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有多大?僅以人體來說,全世界現在有超過70億人口,但是有基因數據的才不到3000萬。目前全球各國政府正主導本國人類基因組計劃,共有13個國家出臺人類基因組計劃,覆蓋全球數百萬人口。

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大致經歷了無監管、政府叫停、衛計委監管、全面發展四個階段,2014年3月,衛計委監管基因測序行業之後,國家政策頻頻出臺,助推行業發展。「十三五」期間,國家多項規劃提出支持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研發基因測序新技術,將新型基因測序儀納入重大產品研發重點發展方向等。

儘管有政策利好不斷推出,但決定基因測序爆發的關鍵因素在於測序價格。

100美元關口等待突破

未來對測序的需求還處在起步階段,其中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有能讓人接受的測序服務價格。將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價格降至100美元是基因測序行業追逐的共同目標。

其中,基因測序儀資產重、投入大,處於基因檢測行業上遊位置,也是整個行業門檻最高的一環,降低基因測序價格,基因測序儀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Illumina 2010年推出HiSeqX,將基因組的成本降至1000美元。在推出NovaSeq 6000時,Illumina稱這款機器會帶領行業走進100美元時代。

可以預測的是,測序儀市場已經在爆發前夜,100美元時代或許已經不遠。國內不少基因測序概念股今年年初也一度快速拉升,包括北陸藥業(300016.SZ)、貝瑞基因(000710.SZ)、迪安診斷(300244.SZ)、安科生物(300009.SZ)、金域醫學(603882.SH)、佐力藥業(300181.SZ)、達安基因(002030.SZ)等。

北陸藥業是因為公司持有世和基因20%股份,後者為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之一,其國內首批肺癌靶點全覆蓋NGS試劑盒已經獲批,有望帶動收入高速增長,2018年收入增速超過50%。

在NIPT業務板塊的發展上穩紮穩打,技術上依託Illumina的NextSeq CN500測序平臺的貝瑞基因,產品可搭載高通量晶片和中通量晶片兩種測序晶片。

安科生物上市十年,通過自主創新與外延收購豐富產品線和產業布局,目前已形成基因檢測、診斷、靶向藥物開發、腫瘤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精準醫療全產業鏈布局。

在質譜和基因檢測兩大平臺逐步完善下,迪安診斷的產品競爭力和產品線優勢都得到增強,正在全國化布局下進一步延伸渠道網絡,中銀國際對此給出了買入評級。

金域醫學則在2017年新增基因檢測項目44項,並先後與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NIPT(無創產前檢測)之父」盧煜明開展深度合作。隨著公司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高端個性化檢測項目需求的提升,特檢類收入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此外,國內不乏基因測序儀相關概念股,也有創業公司切入該領域。因操刀人類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陷入輿論旋渦的賀建奎,亦曾創立公司發布測序儀。

梳理發現,目前國內從事基因測序服務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其中華大基因前高管出走成立的公司就超過30家。這600多家公司裡有自己的技術、產品、實驗室的公司不超過200家。

生產測序儀需要機械、電子、化學、物理、分子生物學、信息軟體等多學科技術結合,高端裝備製造業似乎也難以涵蓋測序儀的生產工藝範圍。除了新能源和空間技術,測序儀的研發生產融合了所有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技術。用於臨床需要大規模試驗,量產更是需要對供應鏈的掌控,這並非創業公司所能切入的。

實際上,如此細分領域有數百家公司,致使國內基因測序服務同質化嚴重,對營銷的投入力度遠超過研發。部分創業公司發布的測序儀實際上是「貼牌」測序儀,即採購測序儀後稍加改造貼上公司商標;也有不少名字裡含有「基因」的公司,業務仍以銷售為主。

基因測序誰是王者

目前全球範圍內擁有高深度人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平臺的代表企業主要是中國的華大智造和美國Illumina,後者為全球測序儀的主導者。

從財務數據看,華大智造和Illumina不在一個量級。2018年上半年,Illumina營收為16.12億美元,是華大智造同期的40倍左右。但華大智造營收增速更快,三年來收入複合增速超過200%。而Illumina2018年收入較之三年前(2015年,22.20億美元)只增長了50%,三年來收入複合增速不足20%。

Illumina最新的測序儀NovaSeq 6000發布於2017年,NovaSeq 6000系統最大輸出為6000Gb(接近6TB),運行時間為19~40小時,如果要完成6000Gb的輸出量NovaSeq 6000運行時間為40小時。這也是當時市場上最為先進的測序儀。

2018年10月,華大智造發布超高通量測序儀MGISEQ-T7。T7單日數據量可達6Tb,僅以日產出6TB數據的速度來看,T7已經超過Illumina的NovaSeq 6000。華大智造稱,T7目前已收到來自全球客戶共兩位數的預定意向。

從研發投入來看,2016~2018年,Illumina研發費用分別為5.04億美元、5.46億美元和6.23億美元。相比之下,華大智造成立至今研發投入總計50億餘元人民幣,並不算多。

在測序儀盈利能力方面,儘管華大智造管理層三緘其口,但作為華大基因關聯公司,華大智造核心財務數據還是得以暴露。

華大智造2017年收入為5.03億元,淨利潤僅為619.22萬元。進入2018年後,華大智造盈利能力迅速提高。2018年上半年,華大智造營收為2.76億元,淨利潤為4954.17萬元,佔比達17.95%;同期華大智造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營收為5673.44萬元,淨利潤為1079.72萬元,佔比為19%。截至目前,華大智造測序儀全球裝機量超過1100臺,範圍涵蓋16個國家及地區,用戶超過300家,累計產出數據超過20PB,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超過300篇。

但值得注意的是,華大智造的關聯交易佔比非常高,甚至因此遭到深交所問詢,其最大的客戶是華大基因,兩家公司最終實控人可追溯至華大控股。2017年華大基因向華大智造採購額為2.92億元,為華大智造貢獻超六成收入;2018年上半年,華大基因向華大智造採購額為1.37億元,佔華大智造營收比例接近一半;同時期華大基因向武漢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採購額為4285.12萬元,佔後者營收比例超過七成。

如果說高關聯交易率令華大智造盈利能力存疑,美股上市公司、全球基因測序儀龍頭公司Illumina的財務數據,則能作為測序儀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參考。Illumina財報顯示,2018財年公司收入為33.33億美元,淨利潤為8.26億美元,淨利率為24.78%。

相關焦點

  • 100美元1小時全基因組測序!Illumina厲害了
    隨著基因測序價格降低,測序體量的升高,曾經不切實際的技術將變得觸手可及。Illumina公司的CEO Francis DeSouza認為,「有一天」,公司的NovaSeq系列進行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的價格將控制在每人100美元。
  • 海普洛斯獲5000萬融資 國內基因測序醞釀爆發
    2016年「兩會」期間,精準醫療遇到了多重政策催化:3月5日,精準醫療(基因組學)入選十三五100個重大項目;3月8日,公布了《科技部關於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等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簡稱《國家指南》);3月9日,精準醫療首次進入政協提案,政協委員提議,建立中國人遺傳資源資料庫,針對各類疾病制定精準醫療方案……基因測序產業鏈解讀我國待提高上下遊環節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根據 BCC Research 的數據,2018 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為 117 億美元,預計從 2010 年到 2018 年,全球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保持在 10-30% 之間,預計 2020 年全球市場規模可達 138 億美元。
  • 人類基因組測序為何花費30億美元
    測序結果表明,人類基因組由大約31.6億個鹼基對組成。」問題從以上資料我們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只是測定24條DNA的鹼基序列,但卻由6個國家花了13年才完成,據了解共耗資30億美元。這是為什麼呢?不就是測個序嗎?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基因測序市場有多大?
    「100美元完成一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是基因測序行業的共同目標,全球基因測序從業者都在為此衝刺。2006年,全基因組測序費用從最初的上億降至2000萬美元。2007年,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出現,生物技術公司 Knome 以35萬美元的價格提供了第一項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組測序服務。2008年,全基因組測序成本降至20萬美元。
  • 這家公司讓基因測序成本從1億美元降到1000美元
    那是2009年的1月份,Illumina的研究人員正準備做第一次人類全基因測序。這個測序項目在公司內部被命名為「Jaynome」,在給Flatley測序之前他們已經徵得了他的私人醫生的同意,如果測序發現了和疾病相關的信息就會通知他的醫生。這項基因組測序工作花了整個實驗室數個星期的時間,耗資也達到了數萬美元。
  • 基因測序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公司的成立基於Larry和John在Tufts大學研究出的BeadArray技術,成立之初的主要業務是銷售可用來檢測基因組上特定部位的重要變化的微陣列晶片(microarray chip), 之後幾年中,Illumina推出多個全基因組表達晶片產品。2007年,Illumina收購基因測序公司Solexa,進軍基因測序市場。
  • 基因測序技術大升級
    基因測序技術的前世今生    單分子螢光測序技術被譽為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若要明白其「高明之處」,不妨先了解一下前兩代基因測序技術。    基因是生物體內一道道蘊含「機密」的密碼,蘊藏了生物絕大部分遺傳信息,人類自發現了基因就無一日不想破解它的秘密。
  • 解碼生命,精準基石—基因測序行業深度報告
    技術飛躍+政策護航,市場進入快車道:NGS驅動測序產業以「超摩爾定律」跨越式發展,成功將人類全基因測序成本降到1000美元以下,測序行業在突破了臨床應用的成本硬約束;國內NGS臨床試點名單和相應技術指南的公布也預示著政策準入逐步放開,行業標準逐步建立,兩大商業應用瓶頸的突破將測序行業帶入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 基因測序是顛覆醫療的技術
    Sanger測序是針對已知致病基因的突變位點設計引物,進行PCR 擴增直接測序。單個突變點的擴增(包括該位點在內的外顯子部分片段的擴增),不必將該點所在基因的全部外顯子都擴增。所以單基因或部分基因控制的疾病樣本檢測,Sanger測序可以發揮精準和成本低的優勢。通過將待測樣本的序列與已知標準樣本序列比較,尋找突變信息。
  • 基因測序產業,目前成熟了嗎?
    高通量測序大幅降低了測序成本、縮短了測序時間,同時保持了較高的準確性,目前是基因測序主流技術,也是基因測序技術商業化應用普及的主要推動力。以人類基因組測序為例,高通量測序將一人份基因組測序的時間從數年縮短至一周,測序成本由上億美金降低到數千美金甚至更低。
  • 基因測序會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一、基因測序發展迅速,未來百億級市場規模引關注基因測序的出現可追溯至1977年。當時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利用DNA聚合酶的雙脫氧鏈終止原理測定苷酸序列的方法,並發表了全球首個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的噬菌體基因組「PhiX174」。當時的速度是一年之內能對1000個鹼基對進行測序,若是照此方法對人類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大概要用100萬年的時間。
  • 什麼是基因測序?
    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徵及行為合理。基因測序技術能鎖定個人病變基因,提前預防和治療。最早的時候,基因測序只是應用於科研,是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一個重要的科研工具。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
    技術的高速發展,讓基因測序的速度在5年時間裡提升了500倍,全基因組測序的時間成本也從11年降至幾周。 此外,基因測序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100美元完成一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是基因測序行業的共同目標,全球基因測序從業者都在為此衝刺。 2006年,全基因組測序費用從最初的上億降至2000萬美元。
  • 華大智造發布首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 基因檢測行業邁入「場景競爭」
    10月25日,華大智造發布的首款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 每經記者劉玲 攝售價數萬美元如何覆蓋成本?據介紹,可攜式基因測序系統DNBSEQ E系列起售價為11998美元,與該測序系統配合使用的模塊化數字物實驗室DNBelab D系列起售價為6000美元。而去年10月份推出的DNBSEQ-T7,價格則在100萬美元左右。對於新產品的低價,有媒體提出了「是否能回本」的疑問。
  • 新突破!掌上測序儀首次完成人類全基因組測序
    這項成果是在紐約舉行的牛津納米孔行業會議上公布的,它標誌著測序技術的一次突破,打開了大規模使用納米孔測序技術的大門。納米孔技術是近年來在基因測序領域興起的一項新技術,它的主要原理是通過電泳驅動單鏈DNA分子通過一個直徑只有1納米的小孔,當不同的核苷酸經過這個納米孔時,因其特有的結構會對通過納米孔的電流產生一個特定的改變。通過捕捉和分析這個電流改變,就可以記錄核苷酸的序列。
  • 成為全球Top10基因測序公司?這裡有個秘訣
    數千家中遊測序服務供應商蠶食剩餘的30%,競爭之激烈可以想像。  所以,秘訣就是擁有自己的基因測序平臺!  基因測序是一個高度交叉複雜的系統,技術門檻非常高,需要頂尖的技術人才和很多的資金的投入。而TOP 10裡8家公司擁有獨特核心技術的平臺。
  • 基因測序技術的3種劃分和4大突破
    NGS測序技術,使得基因組研究進入高通量時代,促進了基因組學科學研究及技術轉化應用。這一技術同時對成百上千萬的待檢測DNA模板分子進行測序,加大了測序反應的效率與通量,使得一次測序實驗便能夠完成一個或更多的人類基因組序列的測定。
  • 2015年基因測序領域產業格局分析
    1.1 基因測序的價格以超摩爾定律下降,使得基因測序經濟性推廣成為可能現在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已經降到1000 美元以下,未來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下降 ;2008年,二代測序技術NGS的出現和推廣,讓測序成本開始加速下降,並明顯超過摩爾定律的預測。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未來國內市場...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匯率進行計算,那麼中國約佔全球的9%-10%市場份額。3、基因測序行業設備發展發展迅速目前,由於高技術門檻,使用NGS技術開發的測序設備市場被國外幾個龍頭所壟斷,illumina作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設備製造商,佔到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