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自動化教授秦曾昌:人類認知信息處理過程奠定了AI基礎

2021-01-07 DeepTech深科技

12 月 10 日 - 11 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紹興市委市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頒獎典禮在紹興上虞舉行。「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2020 年中國榜單正式發布。

在現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秦曾昌教授通過主題演講,分享了在人工智慧(AI)與計算思維的領域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秦曾昌表示,人類的認知可以被近似看成是一種系統的信息處理過程,這個研究思路基本奠定了今天人工智慧研究的基礎。

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人工智慧基礎

如果說物理學是通過數學方程式來解釋自然法則的科學,那麼人工智慧就是使用算法來解釋人類思維法則的科學。

秦曾昌指出,人類的認知可以近似被看成是一種信息處理系統,把人類信息處理的過程描述為可被計算的數學關係,這是現代人工智慧技術的基礎。

布爾代數是最早通過數學研究人類思維規律的嘗試,雖然在初期因為缺乏物理背景導致進展緩慢,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布爾代數在數學、邏輯演算、集合論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1937 年,圖靈(計算機之父)在戰爭時期通過對於德軍密碼破譯的研究,開始深入地考慮如何通過有限的步驟來證明一個命題的真偽。從而構建了 「圖靈機」 的思想模型,成為我們今天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後來由於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前被用於計算電路的繼電器漸漸用電晶體所替代。通過利用 0 和 1 的邏輯運算來實現算數運算,成為當今計算機發展的核心技術。

計算思維是人類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已經足夠強大,計算思維、編程思維也被教育界頻頻提起,但是計算思維並不等價於編程,它有更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我們認為計算思維是人們用機器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而編程更像是解決這種問題的一種工具。你可以用筆手寫也可以用電腦打字,但是會打字或寫字並不能說明你是個有著豐富內涵作家,但是如果你是個作家,你一定必須會寫字。」 秦曾昌說。

計算思維是人類通過計算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尤其在面對複雜運算問題的時候,計算思維能極大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計算思維中的方法和模型拓展了人類的思維,可以預測未來的更多可能。

計算思維主要包含但並不局限於以下四個大部分:

分解:把一個複雜的問題或系統分解成更小、更容易處理的模塊。

模式識別:尋找問題之間和或數據背後潛在的規律。

抽象:現實問題的抽象化、數學化,忽略不相關的繁文縟節。

算法:為問題制定一個基於計算的解決方案,或解決問題所遵循的規則。

秦曾昌表示,「計算思維的過程,就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我們希望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單獨用一個模塊化的解決辦法單獨擊破,這是計算思維方式解決複雜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

與人類思維相比,計算思維更看得見摸得著。秦曾昌表示,用計算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方式需要我們理解編程,在某些問題的處理方面,計算思維也具備優於人類思維的能力:

遞歸和循環:以倫敦地鐵線路圖為例,選取地圖上任意兩個地點,從 A 點到 B 點有多少路徑,哪一條最省時間,哪一條換乘最少,這類問題特別適合用機器來解決,通過計算能力換取最佳路徑。

誤差修正(Error Correction):計算思維是從預防、保護、遏制和錯誤糾正等環境中進行思考的。這就要求編程過程中的嚴謹性。

「我們在生活或者其他方面處理問題的時候總會遇到錯誤,但是編程的時候是不允許有任何錯誤的,任何一個符號都可以讓結果失之毫釐、謬以千裡。」 秦曾昌表示。

秦曾昌稱,計算思維可以用來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以視覺為例,這也是人工智慧領域的經典問題。

人類的視覺實際上是有欺騙性的。某種程度上來講,人看到的視覺有時候還不如機器。

「計算思維就是將所有的圖片變成像素和矩陣,每一張圖都是高維空間裡的點,我們通過學習數學的函數之後把這些點分開,這個就是今天機器學習或者人工智慧主流的方法。」

人類處理問題的時候,都會受到視覺偏見的影響,但機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這種偏見。從這個角度來看,機器視覺的應用包括人臉識別、掌紋、指紋識別等,是可以超過人類對此類問題處理的能力。

除此之外,計算思維還會在大數據、醫療、科學等領域發揮作用,還有一些更複雜的領域可以用計算思維去描述。

「比如樹上的葉子,每個都形狀各異,雖然沒辦法用一個公式去描述它們,但是在 『人工生命』 的研究領域,你可以通過算法把係數做一些調整,利用自動程序而生成了很多不同形狀的虛擬葉子。」秦曾昌舉例說道。

像生命科學這樣的領域包含了很多生物的複雜性,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用公式來定義。我們研究人工智慧,就是讓機器通過模型和算法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繫。「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被算法描述的世界,甚至連宇宙的形成也是某些算法起到的作用。」 秦曾昌總結道。

相關焦點

  • 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人工智慧基礎
    在現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秦曾昌教授通過主題演講,分享了在人工智慧(AI)與計算思維的領域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秦曾昌表示,人類的認知可以被近似看成是一種系統的信息處理過程,這個研究思路基本奠定了今天人工智慧研究的基礎。
  • 北航人,再立新功!航天人,自立自強!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從地球出發,成功繞月後,11月1日,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安全精確著陸,為嫦娥五號任務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同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從地球啟程,於2019年1月3日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3 認知信息處理論 & C4 對認知理論...
    B7人本主義學派C3 認知信息處理論一、理論要點(一)人性觀認知信息處理論主要是探討人們如何組織並陳述其經驗。卡弗和斯切瑞指出理解人類行為的三個假設:1.了解人類行為就是要了解人們如何處理周圍環境提供的信息。
  • 自動化是當前與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等的不可分割的關係
    自動化是當前與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等的不可分割的關係,也同樣是當前的熱門主題。自動化機器學習在自動化,人工智慧,無人機等科技領域有廣泛的應用。自動化機器學習可以模擬生物學過程,比如分類,和識別。分類。分類就是識別。
  • 深度強化學習:阿里巴巴「AI 智能體」認知
    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史忠植、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範明、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餘山、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張兆翔、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韓銀和、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百人計劃研究員趙地等多名專家,以及新智元百人會會員、阿里巴巴內部員工參與了討論。
  • 北航唐榮錫教授逝世,曾參與建校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網消息,2020年10月2日19時,我國CAD/CAM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離休教師、中共黨員、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唐榮錫先生逝世,享年92歲。建校初期,唐榮錫先生參加飛機工藝教研室籌建,為北航飛機製造工藝專業的建立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北航解決手機發熱、消磁、木星探測等難題,成果登上《自然》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海量信息如何存儲?主要使用的是鐵磁材料。以不同磁性的正反兩極來代表電腦裡的0與1,起到數據存儲的作用,寫入數據實際上就是通過磁頭對硬碟碟片表面的非常小的磁性物質的磁極進行改變的過程。
  • 北航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樊瑜波任院長、田捷任副院長
    雷鋒網消息,1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大會召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任院長,北航-首醫大數據精準醫療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田捷教授任副院長。生物、醫學與工程科學的交叉融合是國際上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的機遇所在,是新型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原創思想出發點。
  • 《中國科學報》頭版:北航教授揭示豬籠草「油嘴滑蟲」機制
    《中國科學報》2016年4月12日頭版報導《自然》刊發北航教授仿生表面重要研究進展:
  • 中科院研究員王飛躍:人工智慧奠定智慧全球化基礎
    中國日報網6月24日電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23日表示,人工智慧的崛起正在革命性地改變和重塑世界,開啟了新的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新時代。邱奇-圖靈論題開啟了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時代,阿爾法狗論題將開啟智能技術和智能產業時代。王飛躍表示,電腦程式阿爾法狗(Alphago)在2016年戰勝世界頂級圍棋手是一個分水嶺。他說:「AlphaGo為人工智慧在中國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既然圍棋問題可以用這種方式來進行,任何涉及到特定應用程式的智能問題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
  • 熵增和熵減的共同趨勢決定了人類認知必然會在基因信息基礎上誕生
    女性承擔著基因傳遞的主要工作,所以要保證人類遺傳的穩定。而認知是不穩定的「智慧信息」,由男性承擔。我一直在說,人的認知是基因信息的升級版。而生命的基因信息傳播,就是從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如從RNA到DNA,從很多個個體突變基因傳播擴散而被自然選擇存留下來少數成為若干個穩定的種群。
  • 「資訊時代之父」香農:用一隻木老鼠奠定人工智慧的基礎
    它體現了香農對資訊時代的兩個基礎性貢獻。 奠定計算機科學的基礎 第一個貢獻是,表明電子線路可以用二進位邏輯工作。「忒修斯」雖然是由隱藏在它身體裡的磁鐵和馬達驅動的,但掌管它記憶功能的存儲器卻不在它身上,而是由隱藏在迷宮各處的75個繼電器組成的。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電路中,繼電器的功能很簡單,只有兩個――開/關。
  • 北航「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劉紅:為載人探測月球和火星打好基礎
    北航「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劉紅:為載人探測月球和火星打好基礎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為載人探測月球和火星打好基礎——對話北航「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劉紅  新華社記者李江濤
  • 超級學霸:這25人將「爭奪」北航本科生最高榮譽,都非常優秀!
    參加北航自主創新實驗並免修基物實驗課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大學物理》發表論文一篇。國際交流方面,參加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暑期交流項目,表現突出,獲得德方教授稱讚。在學生工作中勇挑重擔,服務同學。擔任學院分團委宣傳部部長,學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助教,1601大班宣傳委員,小班團支書,小班生活委員等職務。多次以隊長身份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和寒假返鄉實踐。
  • 學術分享丨北航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研發新型多模態軟體抓持手
    今年以來,CAAI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委會積極倡導學會「疫情防控不放鬆,學習充電不間斷」的理念,邀請年輕學者結合本專委會自身領域研究精選相關文獻進行研究與再解讀,本期與大家分享《北航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研發新型多模態軟體抓持手》。實現對各種不同大小、形狀和硬度的物體無損抓取是科學家們數十年來的追求目標。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人類不可能處理所有的信息,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科學信息是有用的,BenevolentAI 把 AI 和深度學習技術用於大量複雜科學信息的分析。BenevolentAI 已用於生物科學領域加速藥物研發,還將擴張到其它領域。12. BloomReachBloomReach 個性化平臺給用戶和企業在每個數字語境中(從獲取用戶到轉化用戶)提供良好體驗,使之更個性化並貼近用戶的期望。
  • 戰略認知學派——心智過程
    3、將認知看作無序的西蒙認為,世界大而複雜,相比之下,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就非常有限,因此,那些試圖使決策變得更加理性的分析過程,其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偏見對戰略制定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當然,不同的戰略家,其認知風格也各不相同,研究戰略家的個人風格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戰略制定的不同方法。4、將認知看作信息處理過程與個人認知偏見相比,組織內信息處理系統工作的失真度更嚴重。管理者都是信息工人。高級經理由於時間有限而不能監督大量的活動。
  • 加速推進認知神經科學發展
    因此,對作戰人員而言,強大的認知能力和運動感知能力是有效利用先進軍事技術的基礎,特別是傳感器部署、自動化和通信帶寬等方面的技術進步,對作戰人員信息融合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作戰人員能否充分認知信息、有效整合信息以支撐決策和軍事行動。
  • 清華劉知遠:寫給想要填報CS/AI志願的考生們
    針對不同刺激信號和反饋處理的複雜性,AI下面有很多專門的領域開展相關研究和探索。目前,公認的AI核心課題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知識表示與計算、推理與規劃,等等,並在此基礎上支持著許多重要應用場景如無人駕駛(無人車)、機器人等。
  • 北航溫州研究院與溫企 共建智慧製造創新中心
    溫州網訊 昨天,北航溫州研究院製造工程中心與自動化裝備工程技術中心在龍灣正式揭牌。在「智慧製造高峰論壇」上,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在內的四位專家做主題演講,為龍灣由傳統製造向先進「智能製造和智慧製造」轉變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