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2020-07-26 人人都是售前顧問

最近,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進入了地火軌道,中國首次行星探測發射成功。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探測器將經過5億公裡的遙遠路程,於7個月後到達火星。在火星表面著陸後,火星巡視器將在火星表面進行巡視,這場景像極了科幻電影展示的場景,簡直難以置信。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本次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

隨著中國載人工程、行星探測工程、高分專項工程的逐步實施,我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憑藉著高性價比的火箭發射服務,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憑藉著高可靠的載人航天技術,我國在空間站建設方面更是傲視群雄。剛剛參加完高考的未來棟梁,是否也非常憧憬參與到人類探索宇宙的壯舉中去呢?如果想從事這個行業,該選擇哪些學校呢?航空航天領域的人才主要來自於以下學校。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HIT)是老牌軍工院校,剛剛迎來了其百年華誕,其工科沒有弱的專業,特別指出的是其航天學院是學校的王牌,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其中包括435位航天國防裝備型號總師,最有名的是「北鬥之父」孫家棟,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他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哈工大除了總部之外,在威海有分校,同時在深圳建有研究生院。本科錄取分數與它的實例比偏低,但是深圳研究生院的錄取分數較高,可能與地理位置有關。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看名字都知道,北航的優勢在於航空航天領域。其優勢學科來源於1952年的院系大調整,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作為航空航天類特色院校,培養的航空航天人才不計其數。每年的畢業生中超過半數的學生會投身到我國各類航空航天院所。其中最牛逼的當屬載人航天總設計師王永志,年輕時候就讓錢學森刮目相看。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北航在北京海澱區學院路、昌平區沙河校區總佔地共3000多畝。一般情況下,本科教育一般在沙河,研究生教育在學院路。憑藉總師們的影響力,北航在各地的錄取分數都是遠超一本線。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前身是1940年成立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歷經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華北大學工學院等辦學時期。學校以「高遠的理想、精深的學術、強健的體魄、恬美的心境」為人才培養目標,在建校以來的近30萬畢業生中,有160餘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將軍、院士;有各個行業、各個層面的大批領袖人才和優秀建設者,被譽為「紅色國防工程師的搖籃」,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是&34;王小謨。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北理在北京就有三個校區: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和西山校區,同時還有珠海校區,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入學地點是否在北京。如果是在北京,就讀的校區就只能按照學校的安排入駐了。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作為與北航齊名的院校,南航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學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廠為基礎創建的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建校60多年來,為我國培養了11萬餘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校友中湧現出了近十位兩院院士,數十位省部級黨政領導幹部和將軍,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專家和管理專家。其中最有名的當屬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學校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077畝,面積不大,但是校園很大氣,錄取分數比北航稍低。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是全國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 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56所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辦學六十六年來,南京理工大學一直聚焦「為民族育英才、為國家鑄利器」的主責主業,培養了13位兩院院士、30餘位將軍、400餘名型號總師級的領軍人物。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是著名飛彈和火箭技術專家任新民,被尊稱為「總師的總師 」。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近年就業的本科生中,大約有三成學生進入國企,五成學生進入了世界500強和中國百強企業,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商飛、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等,就業質量超過大多數211。南京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包括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但是文科專業可能會不怎麼有優勢。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工程與哈工大為同城雙雄,都是美國打壓的對象,連個Matlab都不讓用。哈工程源自1953年創辦的哈軍工;1970年,在哈軍工原址以海軍工程係為主體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81年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

建校60餘年來,學校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培養「三海一核」領域創新人才,貢獻了中國核工業集團首席專家的3/5,中國工程院海洋信息領域的全部院士、70%以上的高級專家。其中最有名的專家是殲10總設計宋文驄。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哈爾濱工程大學坐落於美麗的松花江畔——北國冰城哈爾濱市。學校是入選首批國家「211工程」建設、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並設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工程、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校園面積超過1200畝,校園建築風格優美,按照軍工標準建設,冬暖夏涼。校園環境優美,特別是閱兵大廣場,冬天時作為滑冰場人滿為患。男生們特別喜歡往女生那邊撞,因為只要一句「剛開始學,沒控制好方向」就能輕鬆化解這場誤會。呵呵,太有心機了。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西北工業大學

可能由於學校的名字的原因,其實力被外界所忽視。但是隨著各類高端裝備都有西工大背景的人參與,航空航天產業的飛速發展,西工大的名頭越來越響。西工大位於古都西安,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國家重點大學,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陝西省共建,是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建校八十多年來,西工大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其中最有名的人物是運20的總師唐長紅及「殲-20」的總師楊偉。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西工大在西安友誼、長安有兩個校區,同時有江蘇太倉校區,佔地面積7100多畝。優勢學科包括:複合材料與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自動化、微電子學等。由於其名聲日盛,錄取分數也在節節攀升。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上海交通大學

作為中國的老牌高校,上海交大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是造就科學家的搖籃。6位「兩彈一星」功臣從交大校門走出;200餘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都以交大學子為榮。上海交大6年時間榮獲7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實力真不是吹出來的。其中一個典型就是遼寧艦總師朱英富。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學校由多個學校合併而成,有徐匯、閔行、黃浦、長寧、七寶、浦東等校區,佔地面積300餘萬平方米。學校優勢學科包括:微電子學、信息安全、信息工程、軟體工程(設3個專業方向)、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錄取分數稍遜於清華北大,畢竟實力擺在那裡呢。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歷史雖然不是很悠久,但是依託中科院的優勢,培養了大批的頂級人才。包括「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總師、「探月工程」總師、「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等。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同時其開創的「少年班」模式開中國天才培養之先河,一直在爭議和肯定中篤篤前行。中科大位於安徽合肥,中國科大有四個校區,為東西南北區,其中普通本科生均在東西區,南北區主要是研究生。中科大在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等基礎學科方面非常強,同時在量子工程、核技術、新興材料、機器人、超級計算機、軟體、微電子等工科方面也有巨大的優勢,錄取分數遠遠高於普通的一類本科高校。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中北大學

中北大學原名太原機械學院,是原「國防八校」之一,起源於我黨創建的第一所兵工學校-太行工業學校(1941年),1958年升格為太原機械學院,之後不久北京理工大學的4個常規兵器專業(火炮、自武器、彈藥、引信)遷入,瀋陽理工大學2個常規兵器專業(火藥、炸藥)遷入太原機械學院。70年來,中北為新中國所作出的最大成就是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科研工作者,技術員,各層級領導,教師。中北的存在大大充實了國防軍工基層單位,中北的學生以能吃苦,能留下,能用上而受到兵器行業普遍稱讚。中北大學參與研製的裝備,包括 DF、 JL 系列、天宮一號,神舟十號等型號,同時培養了載人航天火箭系統總師劉竹生及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掌門人尚宏等領軍人物。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學校的辦學規模較大,在太原和朔州兩地設有分校並在德州建有研究生校區,佔地面積達2700多畝。今天的中北大學,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其工科實力不容小視,在山西省內綜合實力排在第三,僅次於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大學,適合那些超過一本線不多的考生報考。


想參與火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研發,高三學子可以選擇哪些學校


大學的志願選擇關乎自己的未來,一朝選錯、終身後悔。在此,特提出幾點志願填報建議:

1. 專業比學校更重要:寧可選擇排名沒那麼高的王牌專業,不要選擇好學校的渣渣專業,跟著好老師能夠學到真本事;

2. 現實比理想更重要:如果是農村學生,最好選擇容易就業的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社會急需的專業,或者飛行器設計、發動機研發等高端專業,而不要選擇會計學、法學等嚴重過剩的專業;

3. 學校實力比學校地理位置更重要:不要只盯著北京、上海,因為企業招聘主要考慮學校實力。比如哈工大的學生每年都供不應求,畢業之前就被各大央企給預定完了;

4. 堅持自我比人云亦云更重要:不要被外界的議論所左右,對於自己認為對的方向就要堅持,即使沒有那麼一帆風順,也會過得心安理得。

相關焦點

  • 雙喜臨門,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整裝待發,火星探測器完成無線聯試
    2020年,我國航天有三大任務,分別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火星一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它們都將由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而就在近日,接連傳來了兩個好消息,可謂是雙喜臨門。世界新一代飛船型譜首先是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完成測試工作,此時,距離4月23日的正式發射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擇機發射,前往月球開始「挖土」之旅;而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已經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離火星越來越近。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過去五年,中國平均每年宇航發射任務在30次左右 。而即將開始的「十四五」,又有哪些精彩?
  • 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你方唱罷我登場
    各種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在經歷漫長的研發製造測試後,即將你方唱罷我登場。現在讓我們一起列數今年將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航天熱點。火星探測三路齊至月球深空熱鬧非凡類似1986年「五星齊出」的「哈雷艦隊」一樣,2020年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火星探測器不約而同奔向火星,並將於今年陸續抵達火星。
  • 中國完成核動力載人快速火星飛船方案研究 採用大功率核電推進
    ,提出了適用於載人火星飛船的、短期內實現地火往返飛行的空間大功率核電推進系統方案,並完成了適用於火星表面起降的推進系統方案的設計與優化,在國內首次完成核電推進系統模型建立和優化設計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相關專家的高度認可。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在白宮發布的《國家太空戰略》中,川普明確指出,要繼續與私營公司研製載人飛船,一方面擺脫對俄羅斯載人飛船的依賴,另一方面打破目前只有中國、俄羅斯可以進行載人飛行的局面。為了改變美國在載人飛船上被動的局面,NASA採取了與私營企業合作的策略,這是繪就美國商業航天計劃藍圖的開端,獵鷹9號載人火箭的發射是這個藍圖的一部分。
  • 為什麼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都選擇在今年往火星發射探測器?
    長徵系列火箭具有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衛星及載人飛船的能力,並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這次是我國首次準備往火星用發射探測器,不過我們並不「孤單」,2020年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火星探索年」。今年,除了我國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之外,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歐盟也都會向火星發射各自的探測器。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目前,美中俄等多個國家都在研發新一代載人工具,選擇的方案都是飛船。 但開創過輝煌年代的太空梭,從未被遺忘,今天仍有兩款新型太空梭投入研發。航天專家認為,太空梭與飛船各有優勢,對於太空梭沒必要完全否定。但在載人深空探測年代,構造精煉的飛船,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 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原標題: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俄羅斯凱爾迪什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將在未來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進行星際探索,探索範圍延伸至火星之外的天體目標。   這一科研中心目前正在建造可以在7個月內抵達火星的動力火箭。
  • 火星飛船命名一箭三雕!文昌發射場確認載人登月,雄心再也藏不住
    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與此同時載人月球工程也已經啟動,服務登月任務發射質量21.6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也已經問世。以十年為期月球上將出現中國人的足跡,而且月面還將出現由我國主導多國聯合參與建設的月面科研站。
  • 火星探測器發射在即,俄羅斯也沒消停,進步號飛船將再次領先美國
    根據計劃在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如今長徵5號運載火箭已經轉運至發射塔。在中國將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時候,俄羅斯也沒有消停,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進步號貨運飛船將在莫斯科時間7月23日17點26分發射升空,隨後在20點47分左右將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對接,這次進步號宇宙飛船將再次領先美國,因為進步號採取的是3小時高速運行的模式,此前進步號進行過6小時的快速補充的模式。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不去火星?
    而且近幾年來,還在火星上發現了水的存在,有了水可就有了生命。那火星這麼合適,為什麼51年前人類可以登上月球,51年後卻無法再進一步,載人登上火星呢?近幾年裡,科學家們對火星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火星和地球都是太陽系的行星,所以只能等到火星運行到和地球趨向連線(日地火三星連線)的時候才能發射。160多天是什麼概念?這麼長的時間對於太空人來說是巨大的考驗。而且對載人飛船的要求也很高,飛船必能夠維持太空人的生命,提供充足的能源、聯絡信號等等。
  • 2024年載人登月或延期?新法案或改變時間表,將研究載人登陸火星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載人登陸月球或許只是載人登陸火星的「墊腳石」。在這一份長達102頁的報告中,提及了美國的太空探索目標應該是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不過在載人登陸火星之前,先展開載人登陸月球是必要的,可以驗證登陸外星球的相關技術,以降低登陸火星的風險。畢竟,月球和火星都屬於外星球,整體的環境和地球區別很大。
  • 我國新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未來將登陸火星,為何放棄了逃逸塔?
    長5B和新一代飛船試驗船星箭結合體在「神舟」系列飛船和長2F的頂端,有一個獨立的火箭推進逃生裝置,它就是「逃逸塔」,一旦在火箭發射前15分鐘,或者發射後160秒內發生險情,逃逸塔就可以在一秒內點燃,快速將飛船載人艙拽離火箭,幫助航天員的逃生。
  • 從地球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美國至今無法載人登陸火星?
    自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載人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51年,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卻還只停留在發射探測器探測的地步,載人登錄火星的計劃似乎只是紙上談兵。縱觀歷史自1960年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已經過去了60年。
  • SpaceX首次發射商業載人飛船,未來我們也能遨遊太空?
    飛船預計將於2021年6月份返回地球,經過檢修後,繼續用於未來的載人任務。此次飛行的四位太空人分別是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維克託·格洛弗(Victor Glover)、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
  • 中國火星探測器將在中午發射:除了水冰、地貌,還有哪些看點
    另據了解,此次任務的科學目標是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進行科學探測,進而有利於建立起對火星全面而基礎的認識。 除了科學目標,「天問一號」都還有哪些看點,對人類又將做出什麼貢獻?
  • 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深空探測器——「胖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姜哲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7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至此,「胖五」已經先後執行過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發射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
  • 天問:7月火星探測器三連發,人類為何如此痴迷火星?
    年7月30日將他們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送往火星。第二:火星的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氣、氬氣和微量元素組成,人類可以壓縮火星大氣,濃度適宜的二氧化碳加外陽光的照射,讓人類在火星上種植植物成為可能。第三:火星上的重力大約是地球重力的38%,人類稍加訓練即可習慣在火星地表行走。第四:火星上的一天只比地球多37分鐘,人類在火星上能夠感受到跟在地球上極其接近的晝夜輪換體驗。
  •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人類登陸月球是個已解決的問題,但是載人登陸火星卻一直未實現,為什麼會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觀測火星的含水量,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其次,火星探測需要強大可靠的地面設施。探測器想著陸火星,地面通信非常重要。當地球距離火星最遠時,甚至光速也會延遲44分鐘。只有精確的軌道校正才能確保探測器成功到達火星,這需要覆蓋整個空間的強大深空通信網絡的支持。載人登陸火星不僅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雄厚的技術儲備、專業全面的人才隊伍,還需要適宜的政治氣候和公眾支持。太空飛行器在火星著陸來回順利也需要5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