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離他的太空夢想更進了一步。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下午7點27分,獵鷹9號火箭的9臺發動機轟然響起,在大西洋上空劃出一道明亮的尾跡,點亮了整個夜空。
這是馬斯克的太空火箭公司SpaceX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商業飛行。這次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並搭載四名太空人飛向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
在經過大約27.5個小時的軌道飛行後,太空人們將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並將開始為期六個月的停留。飛船預計將於2021年6月份返回地球,經過檢修後,繼續用於未來的載人任務。
此次飛行的四位太空人分別是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維克託·格洛弗(Victor Glover)、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SpaceX就已經對外界證明自身有能夠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在這次測試性任務中,獵鷹9號火箭和載人龍飛船搭載兩名NASA太空人前往空間站執行任務,最終在8月1號返回地球,在空間站共停留了63天。
本次是NASA與SpaceX籤訂的「商業載人項目」(Commercial Crew Program)的組成部分。意義至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第一個層面,對於SpaceX公司來講,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次首次商業飛行意味著拿到了商業載人航天的入場券,未來前景無可限量;
第二個層面,對於美國和NASA來講,意味著自從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再次恢復載人航天能力。
第三個層面,對於整個世界商業航天來講,意味著揭開了商業載人航天的帷幕,商業航天走進新時代。
在與SpaceX合作之前,NASA一直依靠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將太空人送入空間站,但這項花費日漸高昂。據了解,如今一個席位的價格已經增加到超過9000萬美元。
通過與SpaceX合作,NASA希望能夠節省資金並促進其太空業務的發展(SpaceX龍飛船的報價為每個座位5500萬美元。)除了SpaceX外,NASA還選擇了另一家私人商業公司波音,波音的首次載客飛行預計將在明年進行。
雖然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但自成立至今,SpaceX一直虧損嚴重,依賴外部融資和NASA提供的研發資金。自2002年成立以來,SpaceX從外部融資約35億美元。今年7月份,SpaceX據傳正在進行新一輪約20億美元的融資,公司被估值為440億美元。
對SpaceX來說,能夠進行商業飛行標誌著公司未來廣闊的商業化前景,與此同時也大幅提高了SpaceX在私募市場的估值。
上個月,摩根史坦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將SpaceX的估值調高至1000億美金,是其7月份之前估值的兩倍。
喬納斯認為,在這段時間裡,SpaceX完成了一系列裡程碑式的大事件,包括成功將首批NASA太空人從太空接回,贏得國防部數億美元合同,又發射了數百顆星鏈衛星進入軌道以建立其全球網際網路服務,並對其下一代星際飛船進行了兩次試飛。
「SpaceX繼續鞏固其作為新興太空經濟任務控制中心的地位。該公司星鏈(Starlink)、星際飛船(Starship)等項目的巨大潛力,以及獲得利潤豐厚的政府合同,都是我們提高其預估價值的重要原因。」喬納斯說。
探索和開發外太空是人類的共同願望。今年,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相繼發射,目前正在飛往火星的漫漫旅途中。
對於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來講,載人登陸火星也是他的終極夢想,本次首次正式載人發射的成功也將促使他的夢想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