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虹鱒魚卵實現首次出口-甘肅經濟網-每日甘肅網
-
甘肅農產品出口再添新品種 蘆竹根、黃芪提取物實現首次出口
5月11日,記者從蘭州海關獲悉,日前,經該關平涼海關檢疫監管合格,由甘肅寧縣恆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重1噸的蘆竹根提取物和重0.3噸的黃芪提取物順利出口緬甸。這是甘肅省蘆竹根、黃芪提取物實現首次出口,也是甘肅省植物提取物首次出口東南亞國家。
-
甘肅大麥苗和普洱茶提取物首次實現出口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蘭州海關獲悉, 3月19日,經該關所屬平涼海關審單放行,由寧縣恆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80桶、重2噸的大麥苗提取物和40桶、重1噸的普洱茶提取物,順利出口韓國。這是甘肅省首次出口大麥苗和普洱茶提取物。
-
虹鱒:為蔣介石引入,可紅燒煎蒸炸,味道鮮美,卻是病毒的攜帶者
它就是虹鱒,大麻哈魚的「堂兄弟」!,而事實也證明,虹鱒在這一點上沒有讓人們失望。它是極其嚴重的一種世界性魚病,主要危害虹鱒、銀鮭、大西洋鮭、大菱鮃和大西洋鱈等十餘種常見養殖魚類的魚苗和幼魚,死亡率在90%以上。發病後殘存未死的,可數年以上直到終身成為帶毒者,並通過糞便、魚卵、精液排出病毒,繼續傳播。
-
3分鐘詳解「虹鱒與三文魚」的區別 | 美國超市虹鱒和三文魚如何標註?
近日,虹鱒與三文魚爭議再起,究竟虹鱒能否生食?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
-
國產虹鱒被列為三文魚 虹鱒和三文魚有什麼區別
有人說,青藏高原養殖的是「虹鱒」,並非「三文魚」。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近日,終於有了肯定的答案。而下這個定論的,是一個協會和13家企業。 對於把虹鱒納入三文魚範圍,「《生食三文魚》編制說明」(報批稿)解釋稱: 消費者對國內三文魚的定義概念模糊。維基百科中對三文魚的定義表示它是鮭科魚類中一些條鰭魚的通用名稱,鱒魚也屬於鮭科魚類。
-
一種非洲魚類,能口孵魚卵,國人稱為垃圾魚,卻大量出口歐美為啥
這種魚原產於非洲,能口中孵化魚卵,常被稱為「垃圾魚」,雖不大受國人喜愛,每年卻大量的出口歐美等國。另外,它有一個別之魚不能及的特點就是能口中孵化魚卵,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不過,孵出的魚苗扔在雌魚口中,直到有一定遊動能力時才離開母體口腔,但是離開口腔的魚苗不會立即脫離雌魚,會繼續遊在雌魚身邊,若遇危險,會迅速集結,雌魚再次將其吸入口中,等危險過後再放之出口。這是其它魚不具備的。
-
論文解讀--虹鱒紅細胞在魚類DNA疫苗誘導免疫應答中的潛在作用
論文解讀--虹鱒紅細胞在魚類DNA疫苗誘導免疫應答中的潛在作用出處: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公眾號 作者:陳國權 水產養殖網 2019-08-16 10:29:00本文研究團隊前期已經證明虹鱒紅細胞能夠表達由抗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症病毒(以下簡稱VHSV)的DNA疫苗編碼的抗原,並在體外對該抗原進行免疫應答。這次,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索虹鱒紅細胞在體內DNA疫苗接種中目前未知的作用。在這篇文章中,研究者首次展示了在用VHSV的糖蛋白G對虹鱒進行DNA免疫後紅細胞在引發的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
「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
2017年,民澤公司共產虹鱒約9000噸,實現產值4.5億元人民幣。民澤公司曾是此前爆發債務危機的盾安集團旗下公司,是盾安集團「農業戰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7月盾安集團獨家獲得龍羊峽水庫50年的漁業整體開發經營權,與當地政府籤訂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水庫整體漁業資源開發經營合同書》,隨後成立了民澤公司。
-
生食虹鱒風險幾何?專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這一旨在平息國產虹鱒消費者憂慮的發言,卻進一步引發了輿論的普遍質疑。 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髮布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歸為「三文魚」。在21日的討論會上,當談到淡水養殖虹鱒和海水養殖大西洋鮭生吃時的寄生蟲風險是否相同時,協會三文魚分會理事、北京北歐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維中表示,二者的風險並沒有大小之分。
-
生吃虹鱒,到底會不會遇到寄生蟲?遇到了該咋辦?
,虹鱒確實有可能感染對人體有害的寄生蟲(如裂頭絛蟲);4、其他一些對人基本無害的節肢動物、原生動物也可能侵染虹鱒;5、原則上講,經過嚴格檢驗(不僅確認無吸蟲、絛蟲、線蟲,且微生物指標,理化性質,農藥獸藥殘留達標)和正確處理(長時間低溫冷凍)的虹鱒,可以直接生吃;6、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不能確定來源時,「熟吃」才是良選
-
生食虹鱒風險幾何?寄生蟲學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這一旨在平息國產虹鱒消費者憂慮的發言,卻進一步引發了輿論的普遍質疑。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髮布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歸為「三文魚」。
-
最新資訊——搭「便」車的魚卵
近幾個世紀,科學家一直猜測很多魚類可能是通過水鳥的腳掌或者羽毛將魚卵帶往遙遠的相互隔離的湖泊中(甚至小水潭)。此前並沒有科學家考慮過鳥的腸胃,因為通過腸胃傳播魚卵聽上去太荒唐了。那麼其他魚卵被鳥類食用後,能否依然保持活性?近期發表在PNAS的一項研究表明處於胚胎活躍發育階段的具軟絨毛的魚胚胎可以通過脊椎動物的消化道存活下來,從而實現搭「便」車傳播。
-
衛健委稱國產虹鱒未檢出寄生蟲遭質疑:樣本少、未檢測絛蟲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9月7日致電評估中心詢問此次監測相關事宜時,一位主任級別的專家稱,此次監測結果只對本批次國產虹鱒有效,「只代表進行監測的這批虹鱒中沒有寄生蟲,不能證明其他的都沒有。」對於如何更有效地預防國產虹鱒的寄生蟲風險,該專家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進行「專門的寄生蟲實驗」。
-
漳州秋刀魚罐頭首次出口 豐富海捕魚罐頭出口品種
日前,3批共5.18噸秋刀魚罐頭經漳州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順利出口,這是漳州秋刀魚罐頭首次出口,進一步豐富了漳州海捕魚出口品種。 目前漳州出口海捕魚品種主要為鯖魚罐頭、沙丁魚罐頭及少量的鮑魚罐頭。 近年來,漳州檢驗檢疫局採取多項措施積極引導扶持企業開發新產品,輔導企業對外註冊,提升產業效益。
-
甘肅首次引進澳洲白綿羊
每日甘肅網11月3日訊(甘肅經濟日報記者莊俊康)11月1日上午,一架滿載著1580隻澳洲高端肉用種羊的大型包機經過18個小時的飛行,安全降落蘭州中川機場,這是甘肅省首次大規模直接從澳大利亞進口純種肉羊種羊。
-
虹鱒被列三文魚 寄生蟲滅殺法和海水產品一樣?
網絡圖虹鱒寄生蟲滅殺法竟和海水產品一樣?在公開討論會上,許多參會專家也不贊成把虹鱒列入三文魚的觀點。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主任碩士生導師陳舜勝教授解釋,在中國農業大百科等精典書裡,都沒有將三文魚的種類進行分類。「三文魚」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既然是俗成,就應該保持原來的理解,沒有必要擴展。
-
甘肅電網2019年首次等電位帶電作業圓滿完成
近日,隨著國網甘肅檢修公司成功開展330千伏麥曬線70號杆塔引流子線線夾脫出恢復任務,預示著甘肅電網2019年首次等電位帶電作業圓滿完成,為全年輸電專業安全生產工作開了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