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約三分之二的土地為沙漠,水資源嚴重不足,今冬又遭遇旱情。有專家指出,未來這種情況可能會繼續惡化。
以色列水利管理局認為,以色列面臨的這場水危機不僅是「天災」,也是「人禍」。儘管擁有世界先進的汙水處理、海水淡化等技術,但政府缺乏有效管理,使技術優勢沒有充分表現出來。
危機以色列水利管理局負責人尤裡·沙尼近日在一次緊急會議上說,以色列正面臨歷史上最嚴重的水危機。
基礎設施部長本雅明·本—埃利澤說,儘管政府努力緩解危機,但預計今年國內水資源需求量將超出供應量約1億立方米。
近些年雨量減少是導致以色列水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連續5年少雨使這個國家的含水量降到極限。水利管理局預測,如果未來幾年降雨量仍遠低於平均水平,水資源需求量將超出供應量3.44億立方米。
以色列水文工作者發現,早在16年前,以色列年降雨量就呈逐年減少趨勢。以前,通常情況下年降雨量是14億立方米,目前的年降雨量僅為12億立方米,甚至更少。
目前以色列擁有3大自然水源,分別是基尼烈湖、山區蓄水層和沿海蓄水層。去年,這三大水源的水平面已經降低至緊急「紅線」。沙尼說,水文工作人員不得不劃定「黑線」。如果水平面低於「黑線」,就會造成地質破壞,「而3大水源的水平面正在接近"黑線"」。
措施為緩解水危機,以色列水利管理局制定了一項計劃,包括減少農業用水;減少公共和私家公園、園林用水;推廣海水淡化和汙水處理技術;建造過濾汙水用以農業灌溉的設備;向居民發出節約用水的倡議等。
水資源需求分為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在以色列,居民生活用水量每年達7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量每年大約1.5億立方米,農業用水量2008年為5億立方米。
水利管理局表示,下一步主要減少居民生活和園林灌溉的用水量。管理局發言人尤裡·朔爾告訴《耶路撒冷郵報》記者,希望政府能夠推出政策限制公園和私家花園灌溉用水。管理局還希望公眾能夠認識到水危機的嚴峻形勢,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失誤由於水資源嚴重不足,以色列多年來一直重視研發水技術,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水源處理、保存和灌溉技術。但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管理不當,政府沒有使這種優勢充分顯現。
水利專家、工程師加比·舒哈姆撰文指出,人為因素也是導致水危機的因素之一,「問題是由體系失誤造成的」。
舒哈姆在文中說,像目前這樣連續5年發生旱情的機率是2%,但一般每隔30年就會遭遇一回。在非乾旱年為乾旱年做準備是一項重要工作,而以色列政府似乎「忘記」了這一點,沒有為下一個水危機做準備。
在舒哈姆看來,以色列政府應當建造更多海水淡化工廠和汙水處理設備,而政府目前卻在減少海水淡化項目,縮減用於汙水處理的資金,好像再也不會出現水危機。
此前,水利專家和政府官員多次批評財政部在長期水利規劃方案上縮減開支。有專家指出,政府沒有制定一個涵蓋未來乾旱年份應對方法的長期戰略。
行動以色列水危機調查委員會前成員希蒙·塔爾指出,在預防和處理水危機的問題上,有關部門還存在「光說不練」的情況,經常是決定作出後無人付諸實施。
一家名為馬根委員會的機構從以色列建國初就開始關注水資源問題。這個委員會承認,2001年到2002年,它提出的諸多建議沒有呈交政府討論,政府做出的多項決定也沒有落實。
馬根委員會得出的結論是:「委員會根據收集整理有關資料發現,30多年來,以色列一直處於嚴重和持續的水危機中,形勢嚴峻。水危機主要表現在水資源減少上,以色列的自然水資源總共減少了20億立方米。」
委員會認為,這正是以色列政府造成的惡果,「造成水危機的原因並不只是氣候變化導致降雨量減少,也不只是過去50多年中人口迅速膨脹和生活水平提高。這個(在處理水危機上)令人瞠目結舌的失敗主要是人為造成」。
雖然馬根委員會先前提出的2007年設立水利管理局的建議得到採納,但仍有許多建議沒有付諸實施或被忽略。不少專家表示,由於預算問題和官僚作風,不少已經提出很長時間的建議無法得到落實。(劉莉莉)
(責任編輯: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