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NMN之父:曾是諾獎獲得者同學,如今合成了「長生不老藥」

2020-10-18 朱邦凌

「人類壽命的每一次飛躍和科技進步息息相關,長壽的主要推動力是科技。而下一個飛躍,很可能來自輔酶類抗衰老產品。」世界生物催化劑領軍人物、中國NMN之父、基因港創始人王駿曾這樣回應長壽問題。

王駿是「長生不老藥企」基因港的創始人兼總裁,公司成立16年來,平均每年都要花費4000萬至5000萬港元用於研發工作,在成為全球生物催化劑產業先驅的道路上,王駿耕耘了整整16年。

他曾帶領一支三十多位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夙興夜寐、宵衣旰食最終成功合成屬於中國的「長生不老藥」NMN,打破了市場上極度依賴海外進口的尷尬局面,被業界譽為「中國NMN之父」。

01

王駿身上有著浙江餘姚人與生俱來的堅忍執著、開拓進取精神,這一點在他的學生時代就表現的尤為突出。

1978年,從江南大學發酵工業專業畢業的王駿成為改革開放後首批研究生,兩年後,因為成績優異,王駿被推薦進入美國深造,成為改開後首批出國留學生進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方向。

圖:美國威斯康星大學

留學期間,王駿見到了與國內完全不同的學術氛圍,威斯康星大學校友們更崇尚輕鬆和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下課之餘他們熱衷於棒球、跳傘、攀巖等體育運動,而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新鮮和好奇。

不久後,這個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男孩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其中就包括獲得了1975年諾貝爾生理獎或醫學獎的Howard Temin 教授和2007年諾貝爾生理獎或醫學獎獲得者Oliver Smithies 教授。王駿至今還記得那個1984年的春天,Oliver邀請他搭乘私人飛機從麥迪遜飛到芝加哥,進行一場了別開生面的「空遊」,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開飛機,感覺「非常過癮」。

02

獲得了威斯康星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後,王駿沒有選擇繼續留在美國,而是在給朋友們留下了一句「一寸丹心圖報國」的中國詩後,獨自登上了返回祖國的飛機。

1992年,王駿進入港中大擔任教授,而此時生物酶法技術還處於拓荒時期,王駿教授正式加入到開荒者行列之中,十年間,王駿教授已經累積獲得了80多項發明專利,為生物酶法技術研究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千禧年之初,王駿教授便有了創立生物科技公司的想法,不過在在了解了一番資本市場「遊戲規則」後,他不由的陷入到迷茫之中,當時的香港在90年代經濟騰飛後陷入了房地產熱潮中,務實的生物企業前期投入大,回報不穩定且周期長,甚至以十年為單位,根本沒人願意投。

2004年隨著香港房地產熱度下降,王駿教授正式在港創立基因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創立始,基因港每年的研發經費就高達4000萬至5000萬港幣,高額的研發經費投入使其生物酶法技術愈加完善,彼時基因港已經可以低價量產包括穀胱甘肽、腺苷蛋氨酸在內的數十種物質。

而王駿教授與「中國NMN之父」稱號的故事也緩緩拉開了序幕。

2013年哈佛大學醫學院實驗室研究報告指出,β-煙醯胺單核苷酸(NMN)可有效修復受損NDA和線粒體,將老年哺乳動物衰老指標逆轉至年輕水平,增加三成壽命,這一項研究也被發表在當年的生物期刊《Cell》上,因此大眾也冠以NMN「長生不老藥」的稱號。

圖:王駿教授在工廠

王駿教授在生物酶法技術上的沉澱與「長生不老藥」NMN的合成有著天然的契合度,歷時四年夜以繼日研究,基因港成功通過「全酶法」成為中國首個低價量產NMN的企業,王駿教授也被行業譽為「中國NMN之父」。基因港旗下核心產品「艾沐茵」,合成成本相較於國外產品降低95%,售價不足其1/10,窮人也可以吃得起了。數據顯示,在京東等線上平臺,艾沐茵已經獲得四萬餘條正面評價反饋。

03

市場經濟時代,有的企業喜歡在不同的圈子裡淺嘗輒止,收割「流量」;還有些企業喜歡在一個圈子裡紮根,構建競爭優勢突破「舒適區」。而基因港顯然屬於後者。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範圍含「NMN、煙醯胺、煙酸、生物酶製劑」,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長壽藥相關企業超過450家,近3成成立於2018年以後,而深耕近20年生物酶法技術的生物科技企業,僅基因港一家。

2020年7月初,長期處於小圈層的「長生不老藥」NMN突然躥紅,一則互動平臺上的董秘回答,象徵著上市資本開始下場逐鹿,一時間數百億熱錢湧入所謂的NMN概念股,引起行業相關人員隱憂。

7月15日,王駿教授受邀做客光大證券NMN抗衰保健品行業交流會,會上,王駿教授主動戳破市場泡沫,公布了基因港在行業做出的務實成績,目前僅「基因港艾沐茵」通過了美國食藥監局FDA的GRAS安全認證,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通過FDA-GRAS認證標準的NMN品牌,因此美國哈佛大學實驗室和基因港達成了長期供應合作。

圖:餘姚NMN工廠

同時,王駿教授也首次公開了其最新產能規劃:2018年底,基於對中國延壽市場樂觀估計,且在當時收到了來自餘姚市政府的創業邀請,他便斥資20億在當地投建了全球首家大型NMN工廠萊孚斯本,如今該工廠已經試產成功,正式投產後將年產100噸以上,佔據中國NMN市場一半以上產能,並且不排除後續將產能擴大至10000噸的可能!

04

被業內稱為「中國NMN之父」後,王駿教授也曾受到無數來自外界的 「質疑」聲,他們高舉 「幹預壽命不是好事」、「違背自然規律」、「長壽非福」大旗在網絡上對他進行抨擊。

王駿教授僅如此回應:「我與大多人一樣,並不想要無限的人生,只希望在世時能少點病痛且擁有更多的愛,對抗衰老並非未來終結死亡,而是為了更長久的健康生活,讓人們依據自己的條件,在準備好的時候,輕鬆痛快的離開。」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周刊 《基因港創始人王駿教授:從科學家到企業家》

今日中國 《酶工業領軍人物基因港王駿教授:人生一百不稀奇》

新浪四川 《專訪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駿》

相關焦點

  • 諾獎獲得者「偉哥之父」:堅持就有成功的可能
    「偉哥之父」費裡德·穆拉德  諾獎獲得者「偉哥之父」鄭大開講  他說:拿諾獎跟創業一樣,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可能  「諾貝爾獎主題月活動」啟幕,還有5位諾獎得主要來鄭州昨日上午,被譽為「偉哥之父」的費裡德·穆拉德教授(1998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走進鄭州大學,以《NO和CGMP信號通路的發現及其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為題,與400餘位師生分享他的科研歷程和最新成果。
  • 諾獎獲得者的國籍真的很重要
    預測將上榜的21名科學家中,包括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他憑利用水母發出綠光的能量應用在實驗中,有望奪化學諾獎。(中新社10月5日)面對新一輪諾獎的揭曉,內心酸澀的國人早已習慣從名單中儘可能疏理一些聊以自慰的因素,所以錢永健與錢學森的特殊身份能夠迅速抓住公眾的眼球,儘管在他的個人介紹欄裡明確寫著"美國國籍"。
  • 誰創作了諾獎獲得者畫像:諾獎評委之外他是第一個知道獲獎者的人
    「此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依次公布,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第一時間看到了諸位諾獎得主的官方肖像畫。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畫像:從左至右依次為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查爾斯·賴斯。
  • 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自然科學類的諾獎離中國並不遙遠
    10日,第二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閉幕,5位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16位中美院士、國內30多名知名醫院院長,會聚京津兩地,共同探討「中西醫優勢互補與融合發展」「腫瘤研究的前沿與方向」「中國諾獎之路」等話題。   本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由「院士醫學論壇」和「國際腫瘤研究高峰論壇」組成。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預測:鋰電池之父有望獲獎
    Goodenough是鋰電池之父,他使鋰電池體積更小、容積更大、使用方式更穩定,從而實現商業化,同時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林風 (安陽工學院)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初識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著名科學家艾爾費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自1901年起開始頒發。
  •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諾貝爾獎恐怕是世界上最令人關注的一個獎項,它包含有文學、物理、醫學、經濟、化學等5個獎項。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分別斬獲諾貝爾物理學、醫學、文學等3大獎項。
  • 諾獎大預測: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會頒給誰?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林風 (安陽工學院)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今年的諾貝爾獎將自2019年10月7日起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陸續公布。諾貝爾獎儼然成為了科研界的狂歡,其中將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周三)17:45分公布的「最正統」的諾貝爾化學獎尤甚。
  • 睦爾健康:「長生不老藥」NMN,究竟憑什麼「一夜爆紅」?
    導語:「長生不老藥」NMN,究竟憑什麼「一夜爆紅」? 「長生不老藥」NMN,究竟憑什麼「一夜爆紅」?
  • 集成電路之父諾伊斯誕辰84周年,兩次錯過諾獎
    北京時間12月12日消息,谷歌今天的首頁塗鴉換成了電路圖片,以此紀念集成電路之父、矽谷之父、英特爾公司創始人羅伯特·諾頓·諾伊斯(Robert Norton Noyce)84周年誕辰。這位科學家的一生中,曾兩次與科學界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 「長生不老」藥?被捧上「神壇」的NMN真有這麼神奇嗎?
    近期,概念股NMN10天8次漲停,NMN百度資訊指數暴漲400倍……號稱能夠延緩衰老的「長壽藥」NMN也自此走進大眾的視野,在中國市場上逐漸「繁衍生息」。目前,NMN產品在國內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日漸普遍。
  • 科學松鼠會質疑上海交大引進諾獎獲得者
    第1頁:導讀:我們為什麼質疑上海交大引進呂克·蒙塔尼 第2頁:不討論細節問題的物理就是耍流氓 第3頁:DNA不知何處來之生物學拍案驚奇導讀:我們為什麼質疑上海交大引進呂克·蒙塔尼  去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12版報導了2008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之一呂克
  • 中國原子能之父趙忠堯:本應第一個獲諾獎的中國人
    中國原子能之父趙忠堯:本應第一個獲諾獎的中國人 2018-05-28 1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讀2016年自然科學諾獎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2016年第一個揭曉的諾獎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後,不少人驚呼:又是日本人! 這是繼2012年和2015年以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再次頒發給日本科學家。去年,當中國人為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喜出望外時,諾獎官網上關於2015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名單上,還寫著另外兩個人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日本科學家大村智。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而「諾貝爾」獎更是對一個科學家、一個學者所獲成就的最大認同,然而國外頻頻獲獎,可中國人很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原因是什麼,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6-02-21 03:44:56   昨天早晨8點12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 諾獎雙料得主當選中科院院士:曾讓青蛙在半空中飛行
    東方網11月28日綜合消息:今天,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另外,16人新當選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2為諾獎得主分別是安德烈·蓋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
  • 點亮科學的諾獎獲得者騎行遠去 錢永健騎單車外出離世
    錢永健是錢學森的堂侄,而其全家更是滿門科學家,難怪錢永健在獲得諾獎時坦承:「每人都會從父母身上繼承一點東西,我可能就是繼承了這種科學家的『基因』,註定了繼承家族的血統,從事這樣的工作。」滿門科學家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新澤西州利文斯頓長大。他的父親錢學榘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弟,是出色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擁有許多航空技術專利,曾任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
  • 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John B Goodenough,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鋰電池之父,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曾獲2001年 Japan Prize,2009年 Fermi Award,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和2014
  • 大半中國核科學家的老師,同學受他啟發獲得諾獎,有2位諾獎學生
    這位老人就是國內核物理的鼻祖趙忠堯先生,或許即使是現在,提起他的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比較陌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評價趙忠堯先生時候說道:&34;趙忠堯在加州理工學院師的導師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盤點臺灣「諾獎」往事:李登輝曾欲「買」和平獎
    ▲聲名狼藉的李登輝卻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資料圖)▲錢永健兩次落選「中研院院士」  臺海網10月16日訊 捲入醜聞的臺灣「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據傳是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最有力競爭者,但因「經濟問題近幾十年來,臺灣憑藉紮實的基礎科學研究,獲得國際同行的肯定,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此外,楊振寧、李政道等諸多諾獎得主,同時是臺灣「中研院院士」,他們定期回臺講學,也帶動島內科學研究的提升。至於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臺灣地區有多人曾獲提名,但都以落選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