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近日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希望號」於7月20日成功發射升空,根據計劃,它將在太空中航行7個月,預計明年2月抵達環火星軌道,圍繞其飛行一個火星年,收集大氣層數據,幫助研究人員更全面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
「希望號」是阿聯和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阿聯總統哈利法表示,「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推動阿聯在太空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2014年,阿聯宣布啟動火星探測器項目,同年政府斥資54億美元設立太空署。2017年,阿聯提出百年火星戰略,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實現向火星移民。2019年3月,阿聯制定2030國家太空戰略,規劃了太空科學和研究、工程製造、試驗和商業應用等79個太空項目,希望將本國打造為太空科學研究和商業應用的主要中心之一。
阿聯主要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推進航天事業。「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阿聯與美國合作研發,在日本的航天中心發射,約有450人參與了該計劃,超過一半的研究人員是阿聯人。2018年,阿聯首顆國產衛星「哈利法」地球觀測衛星搭乘日本火箭進入太空。2019年,阿聯首位太空人哈扎·曼蘇裡搭乘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進駐國際空間站,成為第一位訪問國際空間站的阿拉伯太空人。
推進航天事業發展對於阿聯的積極影響已經開始顯現。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評估顯示,通過執行火星探索任務,阿聯大大提高了科研能力,發現並培養了相關人才。評估認為,還有大量非航天領域的企業從相關技術的發展中受益。據阿聯通訊社報導,阿聯境內目前有超過57個與航天領域相關的機構,創造了約1500個就業崗位。
分析指出,阿聯希望通過推進航天業帶動高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降低對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資源的依賴。阿聯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公司航空航天負責人巴德爾指出,在火星探索任務中研發的一些新材料、新技術可以運用在改善飛機設計、提高燃油推進效率等領域,未來也可以進一步開發太空旅遊等商業方面的價值。
據當地媒體報導,阿聯的火星探索任務激發了年輕人對於科學、技術、工程等科學學科的興趣,選擇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逐年增加,高校正越來越多地開設相應的課程。阿聯火星探索任務項目主管奧姆蘭·沙拉夫表示,航天事業的發展將激勵更多人進入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促進構建以創新為基礎、更具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模式,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
(本報開羅7月27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8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