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蝙蝠叫聲,發現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吵架

2021-03-01 歷史長文

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教授研討發現,除了人類及海豚外,具社會性、群居的埃及果蝠也同樣會透過特定的叫聲相互交流、傳遞訊息。為了了解這些叫聲所代表的意涵,神經科學家約西約沃與搭檔花費75天的時刻全天候監控,並以機器紀錄、剖析蝙蝠15000多種叫聲。

a科學家發現,當蝙蝠在進行特定活動如搶奪食物時,會宣布相對應的叫聲,並非是胡亂吼叫,但由於蝙蝠的「言語」過分雜亂,現在機器只能分辨大約60%,這些可識別的叫聲還能粗略地分為4大類,包括搶奪食物、為了睡覺的方位而爭持、雌性蝙蝠抵抗雄性的求歡、以及2隻蝙蝠間隔太近而抱怨。換句話說,基本上,蝙蝠大部分的時刻全部都在吵架。

為了了解蝙蝠在說些什麼,神經科學家約西約沃和搭檔花了75天的時刻,全天候監控和紀錄22隻埃及果蝠宣布的聲響。他們修正一套開始規劃用來讓機器識別人類語音的軟體,並用它剖析研討期間搜集到的15,000多種蝙蝠叫聲。接著運用軟體將特定聲響與相應的影片連結,以找出哪些聲響會在何種活動出現,例如當兩隻蝙蝠正在搶奪食物。

有趣的是,蝙蝠還能與群體內的單一個別交流,並運用略微不同的聲響進行交流,就好比人類與不同的人說話時,也會用不同的語調表達。除了人類以外,現在科學家只知道僅有海豚和少量幾種物種,能直接與其他個別交流解決問題,而非運用大範圍的群體交流方式。

約沃說:「我們已經了解蝙蝠的叫聲有其含義,並非過去以為都是相同的意思,某些相似『滾開!』的話其實包含了許多涵義。」透過更仔細地調查重音和聲響形式,研討人員將能從中挑出更多細微的差異。

倫敦大學學院的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教授凱特瓊斯以為這項研討非常耐人尋味,她表明:「這就像研討蝙蝠社會行為的羅塞塔石碑,研討者解碼了這些聲響並了解到這些信號存在更多意思,或許將來也能運用相似技術開始了解其他物種交流的奇妙不同。」

更多精彩:

地球自轉一圈24小時,在空中100米不動,12小時會到地球另一邊嗎

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要幾年呢?

在太陽系附近,如果有黑洞形成或通過,會帶來什麼樣的破壞?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翻譯蝙蝠叫聲!發現它們全都在吵架
    有科學家通過長達75天的全天候監控,細細分析埃及果蝠1萬5千多種叫聲,竟然得到驚人發現。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教授研究發現,除了人類及海豚外,具社會性、群居的埃及果蝠也同樣會通過特定的叫聲互相溝通、傳遞訊息。為了理解這些叫聲所代表的意涵,神經科學家Yossi Yovel 與同事花費75天的時間全天候監控,並以機器紀錄、分析蝙蝠15000多種叫聲。
  • 科學家:成群的蝙蝠發出嘰嘰喳喳的叫聲是在吵架
    據外媒報導,成群的蝙蝠發出嘰嘰喳喳嘈雜的叫聲,你以為它們只是毫無章法地亂叫嗎?科學家通過長達75天的全天監控,分析埃及果蝠1.5萬多種叫聲,發現蝙蝠能夠通過語言溝通,而它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吵架。據報導,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教授研究發現,除了人類及海豚外,具社會性、群居的埃及果蝠也同樣會通過特定的叫聲互相溝通、傳遞訊息。
  • 以色列科學家翻譯蝙蝠叫聲 大部分時間都在吵架?(3)
    【延伸閱讀】研究人員用AI算法破解蝙蝠叫聲據報導,在探索人類語言起源的途中,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一種方法來理解蝙蝠的語言。研究埃及狐蝠的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一種方法來從蝙蝠發出的聲音中弄清楚它們之間的社交狀態:誰與誰在爭吵、爭論的主題,甚至還能預測分歧的結果。
  • 蝙蝠會叫嗎? 蝙蝠的叫聲有什麼秘密?
    蝙蝠會叫嗎? 蝙蝠的叫聲有什麼秘密?時間:2016-04-08 14: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蝙蝠會叫嗎? 蝙蝠的叫聲有什麼秘密? 早在1974年,生物學家就知道一些雄性蝙蝠鳴叫的頻率像鳥類一樣高,並認為它們鳴叫的原因在於保衛領地和吸引異性。
  • 蝙蝠都用回聲定位?那麼它們的視力如何?
    關於蝙蝠的傳聞很多,比如老鼠「偷吃鹽」或者「偷吃油」變成了「偷油老鼠」,其實也有可能是各地的口音差異,比如「偷鹽」和「偷油」的發音非常類似,但事實上除了蝙蝠那一對翅膀,其它都很相似,比如頭部,叫聲以及毛髮等,簡直就是會飛的老鼠麼,那麼這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
  • 洞穴中的爭吵:蝙蝠如何用叫聲交談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Yossi Yovel和同事在分析了約15,000份叫聲樣本後發現這些叫聲中包含發出者的身份和背景信息。蝙蝠是一種大群聚居的社會性哺乳動物,社會交往頻繁。他們的社交溝通大量依賴叫聲,然而我們對這些叫聲的功能和其中的信息性內容卻知之甚少。
  • 科學家終於捕捉到獨角鯨的叫聲,據說有點像電鋸的聲音……
    獨角鯨,經常被人稱為「海中獨角獸」,因為它們長著一根類似長矛的「角」——這其實是它們的牙齒。它們在幼年時期有兩根長牙,在成長的過程中其中一根長牙會脫落,也有少數的成年獨角鯨會保留兩根長牙。這種動物分布北冰洋海域,非常的害羞,會跟其他動物保持距離,因此科學家們很難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甚至連它們的叫聲都很難捕捉到。
  • 象海豹集體午睡呆萌可愛 它們吵架方式和人類一樣
    而在動物王國中,象海豹「吵架」的模樣大概是最接近人類的了。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的論文指出,象海豹能夠識別出對手叫聲的音調和節奏規律。就像在網上吵個不停的人類一樣,維持主導權在象海豹的社會秩序中非常關鍵。一組研究人員在加州阿諾努耶佛州立公園中花了數周時間觀察一群象海豹,並找出了其中的「大哥大」、記錄了它的叫聲。
  • 在黑暗洞穴「潛行」的生物,它們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洞穴裡!
    例如,一些蟋蟀、甲蟲、齧齒動物等經常在自然洞穴中活動;另一種叫做「入洞生物(trogloxenes)」,它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洞穴中,但在一定時期內,它們不得不冒險走出洞穴,例如一些穴居的蝙蝠或燕子;第三種是終生生活在洞穴中,稱為「真洞穴生物(troglobites)」。這些動物進化適應了洞穴環境。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古生物學家們在遙遠的懷俄明、巴黎、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地發現了蝙蝠令人驚嘆的完整骨骼的化石。最古老的蝙蝠與其現代的近親有一些不同。例如,根據保存較好的標本的耳朵解剖,科學家知道第一批蝙蝠無法回聲定位。他們依靠視覺、嗅覺和觸覺來尋找食物。雖然現代蝙蝠的爪子只有我們拇指的長度,但早期的蝙蝠保留了一些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額外的爪子。
  • 蝙蝠十大超能力:超聲探測能力無與倫比
    研究人員發現蝙蝠能夠探測發現睡眠中保持靜止的蜻蜓,大耳蝙蝠使用恆定的聲納流能夠「聲穿透」目標,僅3秒之內便能判定目標是否可以食用。消音聲納:由於蝙蝠使用回波定位發現獵物,一些飛蛾現已進化形成探測聲納的能力,這是典型的掠食者和獵物之間的進化之戰。當掠食者蝙蝠靠近時,飛蛾能夠感知到它們的到來,便落到地面上試圖躲藏。
  • 最新研究發現食肉植物奇特習性:與蝙蝠共生
    與此前的研究一樣,科學家們也是通過錄像來監測究竟都有誰來訪問它,監測時間既有白天,也有夜間。科學家們發現,白天裡,山地樹鼩會來舔食花蜜,同時會將糞便直接排到籠中。當太陽落山後,巴魯大家鼠則會替代山地樹鼩,以同樣的方式來與豬籠草進行「氮交易」。這一發現表明,同樣的豬籠草可以與不同的哺乳動物建立起共生關係,只不過區分白天和黑夜。
  • 越南發現奇異「貓頭鷹」蝙蝠 長著獨特尖鼻子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哺乳動物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中提到,研究人員在越南發現了新種類的蝙蝠。這種蝙蝠最有特色的一個特徵是長著一個不尋常的鼻子,有點類似貓頭鷹的頭。
  • 科學網—蝙蝠變聲應對人類噪音汙染
    研究顯示,噪音汙染能改變蝙蝠習性。圖片來源:MERLIN D. TUTTLE 蝙蝠利用聲音「看」它們的世界。一些蝙蝠似乎選擇尋找更安靜的地點和改變它們的叫聲。 科學家正試著解密蝙蝠如何應對現代社會的喧囂,他們來到美國新墨西哥州北部的天然氣油田。這裡,許多油井裝備有壓縮機,這種設備會持續產生噪音,同時,其他油井則更安靜。 研究人員花費2個月時間傾聽了蝙蝠用於定位獵物的叫聲,結果發現,巴西犬吻蝠處於壓縮機附近的時間少40%。
  • 美國研究發現,吸血蝙蝠生病時會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給各種蝙蝠注射了內毒素來刺激其免疫反應,然後攻擊它們的傳感器,記錄蝙蝠的運動軌跡。,患病的蝙蝠與群體內的同伴基本不交流,與其他蝙蝠相處的時間較少,與健康群體的社交聯繫也較少。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它們是從中美洲貝里斯的一棵空心樹上捕獲的。
  • 奇怪蝙蝠長著葉子形狀鼻子 像貓頭鷹頭部(圖)
    ,看起來像貓頭鷹的頭部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2月23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在越南發現了一種新蝙蝠,該蝙蝠最鮮明的特徵之一是有一個不尋常的鼻子,有點像貓頭鷹的頭部。關於這一發現的論文發表在《哺乳動物學》雜誌上。  這個蝙蝠群落的最新成員的學名已被定為Hipposideros griffini,並加入蹄蝠屬內約70個其它物種。H .griffini擁有與眾不同的鼻子,研究發現鼻子可以幫助它們對叫聲進行回聲定位。蝙蝠尖尖的耳朵能收集回聲,這讓聽到聲音的蝙蝠建立一個關於周邊地區的完整而準確的圖像。
  • 研究稱「生病」的吸血蝙蝠會與同伴「保持社交距離」
    而一項新研究顯示,當蝙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它們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己的保持社交距離行為形式,類似於我們不得不採取的減緩COVID-19傳播的措施。這項研究讓科學家們在貝里斯拉馬奈的一個聚落中標記了一群野生蝙蝠,並在幾天內每隔幾秒鐘追蹤它們的社交遭遇。當他們給蝙蝠注射了一種觸發其免疫系統的物質時,這些「生病」的蝙蝠明顯改變了它們的行為,變得不那麼社交。
  • 百餘蝙蝠深夜「造訪」民宅 黑影來回閃動頻發恐怖叫聲
    被抓獲的單體蝙蝠。黑龍江新聞網訊 近日,哈爾濱市一位市民家裡來了一群不速之客,每到深夜,只見陽臺內黑影晃動,並伴隨著令人恐怖的叫聲,這讓李女士一家老小寢食難安。
  • 研究發現:一些動物會通過叫聲來偽裝自己
    ,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動物界竟然也有著不少「聲優」,它們的體型和聲音基本上是不成比例的,明明在我們看來本應該發出低沉吼聲的動物,卻反而叫聲清脆悅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很多動物都和人類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聲音。為了尋找答案,科學家們對164種哺乳動物進行了實驗,發現它們大多都可以發出和自己體型不符的聲音,而且還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