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教授研討發現,除了人類及海豚外,具社會性、群居的埃及果蝠也同樣會透過特定的叫聲相互交流、傳遞訊息。為了了解這些叫聲所代表的意涵,神經科學家約西約沃與搭檔花費75天的時刻全天候監控,並以機器紀錄、剖析蝙蝠15000多種叫聲。
a科學家發現,當蝙蝠在進行特定活動如搶奪食物時,會宣布相對應的叫聲,並非是胡亂吼叫,但由於蝙蝠的「言語」過分雜亂,現在機器只能分辨大約60%,這些可識別的叫聲還能粗略地分為4大類,包括搶奪食物、為了睡覺的方位而爭持、雌性蝙蝠抵抗雄性的求歡、以及2隻蝙蝠間隔太近而抱怨。換句話說,基本上,蝙蝠大部分的時刻全部都在吵架。
為了了解蝙蝠在說些什麼,神經科學家約西約沃和搭檔花了75天的時刻,全天候監控和紀錄22隻埃及果蝠宣布的聲響。他們修正一套開始規劃用來讓機器識別人類語音的軟體,並用它剖析研討期間搜集到的15,000多種蝙蝠叫聲。接著運用軟體將特定聲響與相應的影片連結,以找出哪些聲響會在何種活動出現,例如當兩隻蝙蝠正在搶奪食物。
有趣的是,蝙蝠還能與群體內的單一個別交流,並運用略微不同的聲響進行交流,就好比人類與不同的人說話時,也會用不同的語調表達。除了人類以外,現在科學家只知道僅有海豚和少量幾種物種,能直接與其他個別交流解決問題,而非運用大範圍的群體交流方式。
約沃說:「我們已經了解蝙蝠的叫聲有其含義,並非過去以為都是相同的意思,某些相似『滾開!』的話其實包含了許多涵義。」透過更仔細地調查重音和聲響形式,研討人員將能從中挑出更多細微的差異。
倫敦大學學院的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教授凱特瓊斯以為這項研討非常耐人尋味,她表明:「這就像研討蝙蝠社會行為的羅塞塔石碑,研討者解碼了這些聲響並了解到這些信號存在更多意思,或許將來也能運用相似技術開始了解其他物種交流的奇妙不同。」
更多精彩:
地球自轉一圈24小時,在空中100米不動,12小時會到地球另一邊嗎
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要幾年呢?
在太陽系附近,如果有黑洞形成或通過,會帶來什麼樣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