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2020-12-03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在一個安靜的夏夜仔細聽,你可能會聽到他們的聲音。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

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古生物學家們在遙遠的懷俄明、巴黎、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地發現了蝙蝠令人驚嘆的完整骨骼的化石。

最古老的蝙蝠與其現代的近親有一些不同。例如,根據保存較好的標本的耳朵解剖,科學家知道第一批蝙蝠無法回聲定位。他們依靠視覺、嗅覺和觸覺來尋找食物。雖然現代蝙蝠的爪子只有我們拇指的長度,但早期的蝙蝠保留了一些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額外的爪子。一種可追溯到大約5200萬年前的蝙蝠化石,它的五個手指上都有爪子。新技術也為早期的蝙蝠故事增添了一些細節,最近一項對化石記錄中顏色的研究發現,在德國發現的2隻4800萬年前的蝙蝠大部分是棕色的。

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科學家們仍然面臨一些重大問題。首先,這些有5000萬年歷史的蝙蝠標本已經被公認為蝙蝠了,那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第一批蝙蝠何時、何地、為何以及如何在空中飛行是另一個被時間深埋的謎。

古生物學家對這些難題很熟悉。幾十年來,解剖學家和動物學家對鯨魚的起源感到困惑。然後,在20世紀末,大量的化石發現為有蹄類陸生哺乳動物如何成為海洋中最大的遊泳者提供了詳細的輪廓。鳥類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它們起源於一種不為人知的爬行類祖先,直到一些關於「可怕的蜥蜴」的新觀點和驚人的化石發現證明了鳥類是活著的恐龍。直到最近,海龜才出現了類似於蝙蝠的奇怪情況,在化石記錄中,這些有殼的爬行動物似乎是憑空出現的。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專家們發現了過渡海龜的新物種,並修正了他們對已知物種的看法,以解釋海龜是如何獲得龜殼的。

每一個令人困惑的古生物學例子都涉及到動物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鯨魚從陸地遷移到海洋,鳥類開始是陸生恐龍,然後飛到空中,烏龜是陸生爬行動物,開始在地下挖洞。毫無疑問,蝙蝠從陸地哺乳動物祖先開始就遵循這一趨勢。問題是在哪裡可以找到早期蝙蝠缺失的例子。

簡而言之,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少了1000萬年的記錄。根據專家去年發表的對蝙蝠化石記錄的評估,可能有幾個因素在起作用。

早期蝙蝠對棲息地的選擇可能是保護它們的一個障礙。此前有研究表明,早期的蝙蝠可能主要生活在森林環境中,而森林環境沒有很好的保護潛力。生活在森林和叢林中的現代蝙蝠的化石記錄基本上是不完整的。

牙齒構成了蝙蝠化石記錄的大部分。科學家們通常對蝙蝠化石沒有清晰的認識,除非它們被保存在特殊的地點,形成完整的骨骼。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古生物學家們將不得不尋找這種沉積物。了解蝙蝠首次出現的時間、它們是如何進化成會飛的,以及其他更多信息的唯一方法是,去尋找更多這些5000萬到6600萬年前的巖石中的特殊地點。

改進我們對早期原始蝙蝠的看法也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的記錄並沒有提供多少提示。之前發生的只是猜測。蝙蝠是哺乳動物,所以最早的蝙蝠肯定是有毛的。我們有理由認為,蝙蝠在動力飛行之前經歷了一個滑翔階段,而最早的蝙蝠可能是食蟲動物。

在專家們尋找相關化石的同時,其他哺乳動物可能會提供一個大致的預測。蝙蝠可能是唯一進化出動力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但其他哺乳動物物種,從飛鼠到類狐猴,都可以通過膨脹的薄膜在空氣中滑翔。最早的蝙蝠可能沿著類似的路線進化,有一些額外的皮膚讓它們可以在樹與樹之間移動。

關於現存化石的新信息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最早的蝙蝠在樹上四處奔跑。2013年,古生物學家凱文·帕迪安和肯尼斯·戴爾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年會上提交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一些最早的蝙蝠的後肢向一側彎曲,而不是直接在身體下方對齊,這種骨骼安排更適合攀爬巖壁和樹木。尋找更多的生活在樹上的動物將有助於把化石點連接起來。

相關焦點

  • 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即使在鳥類中,也有不會飛的,比如鴕鳥、企鵝,這些動物雖然都是鳥綱下的成員,但是它們的翅膀退化,已經不具備飛翔的能力了。當然,會飛的也不一定都是鳥類和昆蟲,在哺乳動物中,也有會飛的,比如最近「特火」的蝙蝠。那麼,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說幾種「假飛」的哺乳動物。
  • 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雖然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是有一點沒錯的就是蝙蝠身上確實藏有幾百種病毒。說到這,肯定會有人好奇,這些蝙蝠是怎樣存活下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首先,蝙蝠的分布範圍非常廣,遍布全世界。其中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分布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它們的食性也相當廣泛,包括果實,魚類,花粉甚至血。
  •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那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卵生動物,而是哺乳動物,並且還是會飛的哺乳動物,大家猜猜是誰呢?在哺乳動物中,有一種並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卻是唯一會飛的動物,這就是蝙蝠。蝙蝠,在德語中的意思是「會飛的老鼠」,這是因為許多蝙蝠看上去非常像長著翅膀的嚙齒類動物。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還能回聲定位,免疫力也強,蝙蝠如何進化的
    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極為廣泛,除了南北極之外,幾乎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種群數量相當龐大,有生物學家認為屬於翼手目的蝙蝠的數量或比齧齒目動物還多,是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而且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已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可謂是進化的得相當成功的一種動物,那麼蝙蝠是怎樣進化出來的呢
  •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會以血液為食,常被視為「不詳」
    說到哺乳動物,人們應該都不陌生,畢竟人類本身就是高等的哺乳動物,並且除了人類之外,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很多陸地上奔跑的動物都是哺乳動物,可以說哺乳動物的分布是非常廣的,除了陸地上跑的之外,還有海洋中遊的,當然也少不了在天空中飛翔的哺乳動物,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鳥類不屬於哺乳動物,但是在天空中飛的除了鳥類之外
  • 在地球上他們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可是卻不怎麼引人注目
    來源:宇宙小百科在哺乳動物中,有一種並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卻是唯一會飛的動物,這就是蝙蝠。
  • 為什麼蝙蝠會飛行?6500萬年前,災難逼迫它們進化
    通過考古化石分析,大約8000萬年之前,蝙蝠的祖先就已經出現了。2006年,在內蒙古,考古學家曾經發現了一處哺乳動物化石,距今大約有6500萬年,時間上與恐龍滅絕的時期相吻合,這個化石經過檢測,最終判定為遠古翔獸的化石,體重大約為70g,體長不超過14釐米,基本上與老鼠相差無幾。
  • 世界上除了蝙蝠,還有哪些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的,能真正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至於其他的,比如橙足鼯鼠、菲律賓鼯猴、飛鼯等等動物,擁有一定的滑翔能力,但不具備主動飛行的能力。蝙蝠鳥類擁有特殊的身體結構,能實現主動飛行,蝙蝠沒有羽毛,飛行能力也比鳥類差很多,而且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主動飛行的哺乳動物。
  • 蝙蝠除了飛行就是倒掛睡覺,它們是如何繁殖後代的?
    蝙蝠是唯一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這是它與其他哺乳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而飛行的能力雖然讓蝙蝠嘗到了甜頭,但是為此蝙蝠也付出了許多代價,比如為了躲避鳥類的競爭,它們有了晝伏夜出的習性(大多數鳥是晝出夜伏的)。而且蝙蝠的一生除了飛行就是倒掛著,那麼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它是如何繁殖和哺育後代的呢?
  • 能飛的哺乳動物——蝙蝠!你對他的了解有多深?
    世界上有900多種蝙蝠,它們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中的多數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或回聲定位)系統。一、蝙蝠的生活習性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因為蝙蝠捕食大量昆蟲,故在昆蟲繁殖的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於控制害蟲。某些蝙蝠亦食果實、花粉、花蜜;熱帶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動物及大型鳥類的血液為食。
  • 為什麼蝙蝠身藏近百種病毒?科學家:為了會飛而付出的代價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生物,一隻蝙蝠的身體中,至少可以攜帶近百種病毒,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病毒:伊波拉、SARS、狂犬病毒等等。那麼,蝙蝠是如何做到身藏上百種病毒,自己卻絲毫沒事,反而讓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感到害怕的「毒蠱」呢?科學家認為,這或許是因為蝙蝠為了學會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哺乳動物的複雜脊柱與高新陳代謝有關我們正在學習它們如何進化
    哺乳動物的骨幹很奇怪。與其他四足動物(如爬行動物)相比,哺乳動物的脊椎是不同形狀骨骼的複雜混合體。科學怪人的怪獸骨幹是哺乳動物進化出以多種不同方式移動的能力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獵豹奔跑,人走,蝙蝠飛行和鯨魚遊泳。《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深入探討了哺乳動物骨架如何變得如此複雜。
  • 進化中最大的謎題之一,蝙蝠是怎麼來的?科學家至今沒有答案
    但是,這種恐懼無法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蝙蝠是唯一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飄蕩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飛行怪胎是從哪裡來的呢?蝙蝠在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古生物學家已經在許多地方找到了從牙齒和顎骨到令人驚嘆的完整骨骼的殘骸。
  • 早在白堊紀時期,便已出現會飛的哺乳動物了?它可能是蝙蝠先祖
    科研人員提到,他們從發現的「甘肅鳥」化石中獲得了對早期鳥類的一個大致性了解,可以得到不少關於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環境的有用信息,填補了早期鳥類資料的空白。其中,科研人員根據「甘肅鳥」的結構推斷出這是一種可以在水上活動的鳥類,這也對應了部分研究人員提出的「現代鳥類源自水生」觀點。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為何會通過蝙蝠傳播?研究員終於找到答案
    先問大家一個有趣的小問題:鳥類開大會,不讓蝙蝠參加,對不對?其實,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蝙蝠會飛,就一定是鳥類,其實,會飛並不是檢測一個物種類別的唯一標準。比方說我們熟悉的企鵝,它們是海洋中的遊泳高手,可是企鵝卻是鳥類的一種,在6000萬年之前,企鵝的祖先為了生存放棄了天空,選擇了大海。蝙蝠也是如此。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後,蝙蝠的祖先為了生存,也成功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成為了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而且蝙蝠並沒有翅膀,它們是用翼手完成飛翔的。
  • 會回聲定位不只有蝙蝠,還有...老鼠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認識一個「非主流」的動物——越南睡鼠(Vietnamese pygmy dormouse),它們和蝙蝠一樣是「瞎子」,但也像蝙蝠一樣能夠聽聲辯位。這也許是由於天生的缺陷——「看不見」,那麼它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科學家發現這種睡鼠能使用超聲波來探測環境。(這圓鼓鼓的眼睛是假的麼?)其實並不是,它們的視力只是很差而已,非常非常差。
  • 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它的祖先來自1.3億年之前,是怎麼做到的
    在地球的歷史上,經常會有一些神奇的生物「不走尋常路」,比方說我們熟悉的蝙蝠,明明是哺乳動物,但是卻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學會了飛行。 再比方說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飛蜥,它們作為現生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也是有著大大的本領。那麼,飛蜥的祖先是誰呢?會是恐龍中的某一類?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2015年,考古人員在甘肅開展工作時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鳥類化石,它似乎能幫助人類解開鳥類進化之謎。考古人員給這種鳥命名為「甘肅鳥」,通過查閱資料,考古人員發現,甘肅鳥最早出現在白堊紀,距今約1.2億年。通過分析化石的特徵,考古人員推斷,甘肅鳥不僅能在空中飛翔,它還能在水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