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白堊紀時期,便已出現會飛的哺乳動物了?它可能是蝙蝠先祖

2020-12-03 科普探空使者

不少人對於那些可以自由地飛翔在藍天之際的鳥類很是羨慕,所以關於鳥類生物的研究一直都在進行著。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關於鳥類的起源問題都飽受爭議,因為很少有找到和早期鳥類相關的化石材料,只有寥寥可數的「始祖鳥」化石可以進行研究。後來,直到「甘肅鳥」化石的發現,提供了關於鳥類起源問題的更多研究內容。因為這個鳥類化石是在我國甘肅地區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甘肅鳥」。

據研究人員分析,這塊鳥類化石來自於白堊紀時期,是今天已知的鳥類中最古老的一種,而「始祖鳥」因為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是鳥類,我們更傾向於把它認為是一種帶羽毛的恐龍。科研人員提到,他們從發現的「甘肅鳥」化石中獲得了對早期鳥類的一個大致性了解,可以得到不少關於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環境的有用信息,填補了早期鳥類資料的空白。其中,科研人員根據「甘肅鳥」的結構推斷出這是一種可以在水上活動的鳥類,這也對應了部分研究人員提出的「現代鳥類源自水生」觀點。

而談到能在天空中飛行的生物,除了鳥類、帶翅昆蟲,還不得不提到我們很是熟悉的蝙蝠,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可以在空中長距離飛行的動物,所以關於其起源問題也一直是科研人員研究的重點之一。就在2006年的時候,科研人員在我國的內蒙古地區找到了一塊與眾不同的哺乳動物化石,通過對該化石的觀察可以推斷出這是一種四肢間有翼膜結構的哺乳動物,因此它有可能就是蝙蝠這種會飛行的哺乳動物的先祖。

從這塊生物化石的外表上來觀察,可以看得出它不僅四肢間有翼膜的存在,而且其全身都有毛皮所覆蓋,體型並不大,身長大概在十二釐米上下,估計實際重量也不重。這麼看來,這種生物就像是綜合了蝙蝠和飛鼠外表特徵的存在,要知道飛鼠雖然不能飛,但是依靠著其皮膜結構可以實現短暫的滑翔。對於這種首次發現的生物化石,由於沒有合適的種類給它分配,所以科研人員將其劃分為「翔獸目」,這是一種新立的種類,並把這種生物稱作「遠古翔獸」。

科研人員在詳細調查後發現,這塊化石的歷史比「甘肅鳥」化石還要長,也就是說這種「遠古翔獸」甚至可能比「甘肅鳥」還要早出現。所以就這麼看來,這種「遠古翔獸」或多或少也應該和蝙蝠的起源有著一定的關係,也許蝙蝠就像我們人類從遠古猿類分化出來一樣,也是從這種生物中分化出來的也說不定。而且從時間上來看,這種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可能在恐龍時期就已經存在了,甚至有可能在恐龍那場滅絕中倖存了下來。當初,這些想法也只是一種猜想,更多的歷史信息還有待科研人員的努力發掘。

相關焦點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考古人員給這種鳥命名為「甘肅鳥」,通過查閱資料,考古人員發現,甘肅鳥最早出現在白堊紀,距今約1.2億年。通過分析化石的特徵,考古人員推斷,甘肅鳥不僅能在空中飛翔,它還能在水上活動。而且,結合甘肅鳥的骨骼特徵來看,它似乎更擅長在水面滑行,飛翔這一技能似乎是剛學會不久,肢體動作還比較僵硬。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 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即使在鳥類中,也有不會飛的,比如鴕鳥、企鵝,這些動物雖然都是鳥綱下的成員,但是它們的翅膀退化,已經不具備飛翔的能力了。當然,會飛的也不一定都是鳥類和昆蟲,在哺乳動物中,也有會飛的,比如最近「特火」的蝙蝠。那麼,蝙蝠是不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說幾種「假飛」的哺乳動物。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蝙蝠的祖先是什麼?為何它這麼強大?
    人們習慣於用「飛禽走獸」來形容鳥類和獸類,會飛的大多數是鳥類,會走的大部分是禽類。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些會飛的也未必是鳥類,例如蝙蝠,有些禽類的也未必能走,例如鯨類。蝙蝠,或許大家對它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估計大家都目睹過蝙蝠的真容,特別是在夜間的時候。
  • 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的棲息地一般離我們的居民區是比較遠的。所以很多人對蝙蝠並不了解,更沒有見過它的真面目。可能大多數人對它們的印象停留在萬惡的病毒之源上。有科學家們表明,蝙蝠就是SARS病毒的來源。也有人說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也是蝙蝠。
  • 蝙蝠的祖先是誰?考古學家在內蒙發現一種化石,它令人害怕
    然而在那之前,關於鳥類的起源一直都是遭受著許多質疑,因為有人認為,鳥類的祖先其實早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就已經滅絕了,現代鳥類則是重新進化而來的。而此次甘肅鳥的化石發現,它的大小與現代鳥類差不多,且通過化石可以發現,它的身體結構特徵證明可以在水中遊泳,並且它是剛剛學會飛行不久,動作還十分笨拙。那麼同樣作為哺乳動物且會飛的蝙蝠的祖先是誰呢?
  • 誰才是蝙蝠的祖先?內蒙古曾出土過這種化石,其已具備飛行能力
    當然蝙蝠身上大多數病毒都無法直接感染人類,而需要通過中間宿主產生變異之後才能夠感染人體細胞。更不可思議的是,蝙蝠竟然不是鳥類而是哺乳動物,那麼它的祖先會是誰呢?可以確定的是,雖然蝙蝠具備飛行能力,但它們是哺乳類動物,因此它們的祖先不可能是鳥類。
  •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那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卵生動物,而是哺乳動物,並且還是會飛的哺乳動物,大家猜猜是誰呢?在哺乳動物中,有一種並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卻是唯一會飛的動物,這就是蝙蝠。蝙蝠,在德語中的意思是「會飛的老鼠」,這是因為許多蝙蝠看上去非常像長著翅膀的嚙齒類動物。
  • 為什麼蝙蝠會選擇晚上外出,而不是白天?
    蝙蝠是現存唯一會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鼯鼠雖然表面上看也會飛,但其實它是通過飛膜滑行,而不是真正的飛行)。而在自然界中,同樣會飛的鳥類,大多數都是晝出夜伏的,為什麼會飛的蝙蝠會選擇與同樣會飛的鳥類相反的晝伏夜出的習性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它的祖先來自1.3億年之前,是怎麼做到的
    在地球的歷史上,經常會有一些神奇的生物「不走尋常路」,比方說我們熟悉的蝙蝠,明明是哺乳動物,但是卻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學會了飛行。 再比方說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飛蜥,它們作為現生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爬行動物,也是有著大大的本領。那麼,飛蜥的祖先是誰呢?會是恐龍中的某一類?
  •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蝙蝠是什麼生物進化來的?
    ,都會飛行了,這樣的結果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因為無法展現蝙蝠的演化歷程,難道蝙蝠是剛一出現就會飛的嗎? 還能不能發現比蝙蝠更早的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呢? 2006年,我國科學家在內蒙古寧城發現了距今約1.25億年的遠古翔獸化石。遠古翔獸也是哺乳動物,還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早的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它們生活在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哺乳動物。
  • 要不要滅掉蝙蝠?很可能就是它乾死了所有的恐龍
    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這個很好理解,比人類的出現要早,比恐龍的出現要早,它是地球上最早的客人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恐龍也吃了蝙蝠,或者是被蝙蝠吸了血,然後被感染了惡性傳染病,就像新型冠狀病毒一樣在恐龍之間傳播?因為恐龍不會隔離,也沒有口罩,更不會研發藥物和疫苗,一旦有一兩隻被感染,很可能就會讓所有恐龍都得病,然後滅絕。因為病毒具有一定的物種致病性,對其他物種不起作用,所以同一時期的其他動物沒事,只有恐龍遭了滅頂之災。
  • 世界上除了蝙蝠,還有哪些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的,能真正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至於其他的,比如橙足鼯鼠、菲律賓鼯猴、飛鼯等等動物,擁有一定的滑翔能力,但不具備主動飛行的能力。蝙蝠鳥類擁有特殊的身體結構,能實現主動飛行,蝙蝠沒有羽毛,飛行能力也比鳥類差很多,而且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主動飛行的哺乳動物。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還能回聲定位,免疫力也強,蝙蝠如何進化的
    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極為廣泛,除了南北極之外,幾乎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種群數量相當龐大,有生物學家認為屬於翼手目的蝙蝠的數量或比齧齒目動物還多,是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而且蝙蝠在進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已發展出許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學現象,比如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等,可謂是進化的得相當成功的一種動物,那麼蝙蝠是怎樣進化出來的呢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02 習性和形態蝙蝠在生物學分類上獨佔了一個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可以飛行的動物。從形態上看,蝙蝠有著其他哺乳動物都沒有的翼,而老鼠與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都是靠自己的四肢行走的,並沒有翼。這是蝙蝠與老鼠形態上的巨大的差別。
  • 為什麼蝙蝠身藏近百種病毒?科學家:為了會飛而付出的代價
    」,它是感染到了中華菊頭蝠身上的SARS病毒後,又因為人類貪嘴吃「野味」,才導致病毒跨物種傳播到了人類身上。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會飛的生物,一隻蝙蝠的身體中,至少可以攜帶近百種病毒,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病毒:伊波拉、SARS、狂犬病毒等等。那麼,蝙蝠是如何做到身藏上百種病毒,自己卻絲毫沒事,反而讓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感到害怕的「毒蠱」呢?科學家認為,這或許是因為蝙蝠為了學會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會以血液為食,常被視為「不詳」
    說到哺乳動物,人們應該都不陌生,畢竟人類本身就是高等的哺乳動物,並且除了人類之外,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很多陸地上奔跑的動物都是哺乳動物,可以說哺乳動物的分布是非常廣的,除了陸地上跑的之外,還有海洋中遊的,當然也少不了在天空中飛翔的哺乳動物,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鳥類不屬於哺乳動物,但是在天空中飛的除了鳥類之外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但實際上,哺乳動物的故事開端比這還要早許多。 哺乳動物的進化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故事,我們也許不知道這個故事會在哪裡結束,但我們卻可以憑藉著化石和各種資料穿越回過去,去看看最早的哺乳動物和它們的祖先。